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衍生二维氮掺杂碳电容去离子脱盐性能研究
1
作者 万利佳 李虎 +2 位作者 张婷婷 黄桥峰 张晓航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04-110,共7页
生物质衍生二维氮掺杂碳凭借其优异的特性在电容去离子(CDI)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如何有效将生物质衍生制得二维氮掺杂碳,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为解决此问题,开发出了一种简易模板法(以KCl和KOH混合盐为模板)并成功构建制得生物质衍生... 生物质衍生二维氮掺杂碳凭借其优异的特性在电容去离子(CDI)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如何有效将生物质衍生制得二维氮掺杂碳,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为解决此问题,开发出了一种简易模板法(以KCl和KOH混合盐为模板)并成功构建制得生物质衍生二维氮掺杂碳。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碱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二维氮掺杂碳在1.2 V、500 mg/L氯化钠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脱盐容量(高达16.67 mg/g)和循环稳定性(循环1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7%)。这不仅为提高碳的脱盐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策略,而且可在环境修复中实现生物质废料的绿色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去离子 脱盐 二维氮掺杂碳 简易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氮掺杂碳纳米片负载单原子镍用于高效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小雄 马英杰 智林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策略之一,但此法受限于缺乏高活性与高选择性的电催化剂。因此,我们通过热解含镍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和二氰二胺制得负载高含量镍单原子(7.77%(w)...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策略之一,但此法受限于缺乏高活性与高选择性的电催化剂。因此,我们通过热解含镍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和二氰二胺制得负载高含量镍单原子(7.77%(w))的超薄氮掺杂二维碳纳米片用于电催化还原CO_(2)生成CO。研究发现高温热解能将MOF中Ni^(2+)转化为Ni^(+)-N-C和Ni^(2+)-N-C结构,且Ni^(+)-N-C含量依赖于热解温度——其含量随热解温度增加呈现火山型变化。800℃下,Ni^(2+)到Ni^(+)-N-C的转化和石墨化的C生成达到最优水平。Ni^(+)-N-C结构有适宜的^(*)CO中间体结合能,能有效地抑制析氢反应的同时还能促进CO生成。因此,800℃热处理制得的材料(Ni-N-C-800)催化CO_(2)生成CO效率最高。调节电解液浓度,能进一步优化电催化性能。当电解液(碳酸氢钾)浓度为0.5 mol·L^(−1)时,Ni-N-C-800的CO生成选择性在较宽电压窗口内(−0.77到^(−1).07 V vs.RHE)都高于90%,且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前躯体通过调控热解温度以及氮掺杂可以有效提高镍基MOF衍生催化剂的二氧化碳电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镍 掺杂纳米片 Ni-N-C催化剂 热解 氧化还原 电催化 一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