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1-T2二维核磁共振页岩油储集层含油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丁娱娇
李俊国
+3 位作者
朱伟峰
刘爱平
吕芳芳
钟巍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48-53,共6页
核磁共振直接探测孔隙流体信息,是评价页岩油含油性的重要测井系列,但由于有机孔隙中沥青、束缚油、可动油与无机孔隙中束缚水的横向弛豫时间T2基本重叠,难以利用一维T2谱有效区分这些信息。通过流体组分核磁特性分析,发现不同流体纵向...
核磁共振直接探测孔隙流体信息,是评价页岩油含油性的重要测井系列,但由于有机孔隙中沥青、束缚油、可动油与无机孔隙中束缚水的横向弛豫时间T2基本重叠,难以利用一维T2谱有效区分这些信息。通过流体组分核磁特性分析,发现不同流体纵向弛豫时间T1差异较大,特别是通过T1/T2能够有效评价页岩油含油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4状态下T1-T2二维核磁共振页岩油含油性检测方法,即4状态法。实践结果表明,各种流体组分在T1-T2二维谱图上具有不同的分布范围,通过对T1-T2谱图进行数据分割,得到各种流体组分信息。利用该模型对歧口凹陷沙三段页岩油进行评价并进行水平井部署,实施后获得20 t/d以上的高产,验证了T1-T2二维核磁共振页岩油储集层含油性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含油性
流体组分
t
1
-t
2
二
维
核磁共振
4状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部磁场梯度对火山岩二维核磁共振响应影响
2
作者
崔式涛
赵永杰
+4 位作者
肖飞
王磊
黄科
仁亚文
郭江峰
《测井技术》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两个维度的弛豫信息,在流体识别和定量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火山岩储层富含顺磁性矿物,由于磁化率差异,这些顺磁性矿物会导致岩石内部存在明显的内部磁场梯度,从而影响二维核磁共振T1—T2谱和D—T2谱响应。...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两个维度的弛豫信息,在流体识别和定量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火山岩储层富含顺磁性矿物,由于磁化率差异,这些顺磁性矿物会导致岩石内部存在明显的内部磁场梯度,从而影响二维核磁共振T1—T2谱和D—T2谱响应。为了提高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解释的可靠性,有必要探究内部磁场梯度对二维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内部磁场梯度对火山岩二维核磁共振T1—T2和D—T2谱的影响,提出基于D—T2谱的内部磁场梯度估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二维核磁共振T1—T2谱中,随着内部磁场梯度的增加,油、气、黏土束缚水、毛细管束缚水和可动水均向T2减小方向移动,他们的T1/T2值明显增加。在二维核磁共振D—T2谱中,随着内部磁场梯度的增加,油、气、黏土束缚水、毛细管束缚水和可动水向扩散系数增大方向移动,主要是因为在数据反演时,未考虑内部磁场梯度,从而将内部磁场梯度引起的扩散弛豫衰减错误地认为是扩散系数增加导致的。基于D—T2谱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内部磁场梯度估算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
维
核磁共振
t
1
—
t
2
D—
t
2
火山岩
内部磁场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核磁共振二维谱确定芫花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2→1)-O-α-L-吡喃鼠李糖苷的双糖结构
3
作者
韦松
陈艳
+1 位作者
思秀玲
许学健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确定一种黄酮双糖苷中双糖的结构。[方法]用1H-1HCOSY-45、HSQC和HMBC谱确定双糖的联接位置。[结果]鼠李糖联连在葡萄糖的2位上(1→2)。[结论]采用核磁共振二维谱能明确该双糖的1H,13C核的化学位移归属。
关键词
芫花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
2
→
1
)-O-α-L-吡喃鼠李糖苷
核磁共振
二
维
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识别储层流体类型
被引量:
16
4
作者
顾兆斌
刘卫
+1 位作者
孙佃庆
孙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6,共4页
在梯度磁场的作用下,测量流体的CPMG脉冲回波时间间隔的平方与表观弛豫时间的倒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一维反演方法得到了流体的表观弛豫时间T2,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了流体的扩散系数和弛豫时间;通过二维反演方法得到核磁共振二维...
在梯度磁场的作用下,测量流体的CPMG脉冲回波时间间隔的平方与表观弛豫时间的倒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一维反演方法得到了流体的表观弛豫时间T2,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了流体的扩散系数和弛豫时间;通过二维反演方法得到核磁共振二维谱(D-T2),建立了多孔介质中饱和流体类型的识别方法。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油的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存在线性关系,气和水的扩散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是常数。由于油、气、水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的不同,在核磁共振二维谱上得到很好的表征,因此可以快速、直观地识别它们,为识别流体类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二
维
谱
流体识别
扩散系数
弛豫时间
t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维核磁共振相关方法介绍
5
作者
张嘉伟
宋公仆
薛志波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9期117 158-,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两种典型的二维核磁谱测量方法。
关键词
二
维
核磁共振
扩散系数
t
2
-D
谱
t
1
-t
2
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6
作者
俞保财
任小锋
+4 位作者
蔡芳
武月荣
陈义祥
马一宁
何秋凯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186-191,208,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存在岩石组分复杂、孔隙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的特点,基于常规测井资料计算的储层参数可靠性差,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为提高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研究黏土束缚水孔隙、微细-中孔、粗...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存在岩石组分复杂、孔隙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的特点,基于常规测井资料计算的储层参数可靠性差,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为提高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研究黏土束缚水孔隙、微细-中孔、粗孔-孔洞3种孔隙组分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特征,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分布计算3种孔隙组分的孔隙度,建立T1、T2几何平均值比值与粗孔-孔洞孔隙度流体性质识别图版,微细-中孔孔隙度与粗孔-孔洞孔隙度储层有效性评价图版。对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判识结果表明,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对致密碳酸盐岩微细-中孔型及粗孔-孔洞型储层流体识别效果较好,针对孔隙不连通储层及裂缝性储层应用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
维
核磁共振
测井
碳酸盐岩储层
孔隙组分
t
2
分布
t
1
、
t
2
比值
流体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二维核磁共振孔隙流体分布的页岩导电模型
被引量:
2
7
作者
赵小青
金永年
+2 位作者
于翔
彭贵远
闫学洪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实验室岩心分析是研究页岩油气藏中流体性质与赋存空间的重要实验方法,松辽盆地古龙陆相页岩油储层的特点是黏土含量高、孔隙结构复杂、纹层页理发育、各向异性强,由于页岩岩心遇水膨胀而且易碎,常规砂岩实验方法不适用于页岩岩心分析;...
实验室岩心分析是研究页岩油气藏中流体性质与赋存空间的重要实验方法,松辽盆地古龙陆相页岩油储层的特点是黏土含量高、孔隙结构复杂、纹层页理发育、各向异性强,由于页岩岩心遇水膨胀而且易碎,常规砂岩实验方法不适用于页岩岩心分析;同时,国内外缺少陆相页岩油储层饱和度模型方面的研究,因此,急需研发页岩油储层实验室岩石物理分析方法,并建立页岩油储层饱和度模型。选取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的10块岩心样品,从页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分析入手,结合松辽盆地古龙陆相页岩储集特征,采用自吸-加压饱和的方法,开展二维核磁共振-岩电联测实验;通过二维核磁共振谱图中各分区信号量的变化,分析自吸与加压饱和阶段中主要饱和水的孔隙空间,研究页岩导电机理,确定页岩电性特征,建立并验证适合于研究区页岩储层实验室条件的饱和度模型。通过验证,构建的饱和度模型能够描述松辽盆地古龙页岩的导电机理,进行研究区饱和度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二
维
核磁共振
-岩电联测
二
维
核磁共振
t
_(2)
-t
_(1)
谱
饱和度模型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流体性质评价方法
8
作者
李怀军
李秀彬
+3 位作者
梁晓飞
王满
张小虎
徐晨阳
《录井工程》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核磁共振评价技术在地层流体性质识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一维核磁共振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同流体及赋存状态均展现在同一T2谱图内,且其赋存状态的判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影响了其对流体性质识别的准确程度。与之相比,二...
核磁共振评价技术在地层流体性质识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一维核磁共振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同流体及赋存状态均展现在同一T2谱图内,且其赋存状态的判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影响了其对流体性质识别的准确程度。与之相比,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T1、T2等参数,能有效解决一维核磁共振分析方法中因不同流体信息重叠造成识别困难的问题。通过开展原始样品、饱水样品、饱锰样品条件下流体赋存状态及分布区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实验,创建了剩余油指数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准噶尔盆地9口井的9个试油层的流体性质辨识,准确识别其中8个层位的流体性质,准确率达到88.9%,提升了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在流体性质识别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
维
核磁共振
流体性质
t
2
谱
饱锰样品
出峰位置
剩余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不同岩性组合页岩油赋存状态及可动性
9
作者
方锐
蒋裕强
+8 位作者
杨长城
邓海波
蒋婵
洪海涛
唐松
谷一凡
朱讯
孙莎莎
蔡光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2-769,共18页
通过系统分析钻井取心资料,将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细分为纯页岩型组合、介壳型页岩组合和粉砂型页岩组合等3类5种岩性组合,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岩性组合页岩储层宏观、微观特征差异,识别并评价不同岩性组合页岩油储层流体赋存状...
通过系统分析钻井取心资料,将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细分为纯页岩型组合、介壳型页岩组合和粉砂型页岩组合等3类5种岩性组合,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岩性组合页岩储层宏观、微观特征差异,识别并评价不同岩性组合页岩油储层流体赋存状态特征及可动性,优选有利岩性组合类型。研究表明:①凉高山组页岩油分为游离油和吸附油,游离油具有易流动油和束缚油2种赋存状态,页岩孔隙中,小孔主要赋存吸附油和束缚油,中孔主要赋存束缚油和易流动油,大孔主要为易流动油;二维核磁共振T2≥0.2 ms,1≤T1/T2<10的区域为易流动油以及束缚油信号,T2<0.2 ms,10≤T1/T2<100的区域则为吸附油信号,并建立了凉高山组不同赋存状态流体二维核磁共振T1-T2识别图版;核磁共振孔径转换揭示了凉高山组页岩油游离油孔径下限为60 nm,建立了基于孔径大小和流体赋存状态的页岩油储层孔隙划分方案。②有机质含量、流体流动能力、矿物组成及孔隙结构是凉高山组页岩油赋存及可动性的直接影响因素。③粉砂型页岩组合大孔及微裂缝发育,易流动孔隙占比高,可动油更容易富集;粉砂纹层构造发育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储集空间,也会提高孔隙连通性,有利于页岩油聚集、赋存及流动,指示了粉砂型页岩组合为凉高山组有利岩性组合类型,其发育层段即为四川盆地凉高山组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层段。明确粉砂型页岩组合孔-缝配置关系是未来凉高山组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突破的主要攻关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性
赋存状态
二维核磁共振t1-t2谱
岩性组合
页岩油
凉高山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1-T2二维核磁共振页岩油储集层含油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丁娱娇
李俊国
朱伟峰
刘爱平
吕芳芳
钟巍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资源评价处
出处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48-53,共6页
文摘
核磁共振直接探测孔隙流体信息,是评价页岩油含油性的重要测井系列,但由于有机孔隙中沥青、束缚油、可动油与无机孔隙中束缚水的横向弛豫时间T2基本重叠,难以利用一维T2谱有效区分这些信息。通过流体组分核磁特性分析,发现不同流体纵向弛豫时间T1差异较大,特别是通过T1/T2能够有效评价页岩油含油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4状态下T1-T2二维核磁共振页岩油含油性检测方法,即4状态法。实践结果表明,各种流体组分在T1-T2二维谱图上具有不同的分布范围,通过对T1-T2谱图进行数据分割,得到各种流体组分信息。利用该模型对歧口凹陷沙三段页岩油进行评价并进行水平井部署,实施后获得20 t/d以上的高产,验证了T1-T2二维核磁共振页岩油储集层含油性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页岩油
含油性
流体组分
t
1
-t
2
二
维
核磁共振
4状态法
Keywords
shale oil
oil-bearing proper
t
y
fluid composi
t
ion
t
1
-t
2
t
wo-dimensional NMR
4-s
t
a
t
e me
t
hod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部磁场梯度对火山岩二维核磁共振响应影响
2
作者
崔式涛
赵永杰
肖飞
王磊
黄科
仁亚文
郭江峰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测井重点实验室
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吐哈分公司
出处
《测井技术》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页岩有机质核磁共振探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4230411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含煤盆地富油煤岩石物理响应与测井方法研究”(D622990142)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项目“测井应用基础与前沿储备技术研究”(CNLC2022-9C)。
文摘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两个维度的弛豫信息,在流体识别和定量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火山岩储层富含顺磁性矿物,由于磁化率差异,这些顺磁性矿物会导致岩石内部存在明显的内部磁场梯度,从而影响二维核磁共振T1—T2谱和D—T2谱响应。为了提高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解释的可靠性,有必要探究内部磁场梯度对二维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内部磁场梯度对火山岩二维核磁共振T1—T2和D—T2谱的影响,提出基于D—T2谱的内部磁场梯度估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二维核磁共振T1—T2谱中,随着内部磁场梯度的增加,油、气、黏土束缚水、毛细管束缚水和可动水均向T2减小方向移动,他们的T1/T2值明显增加。在二维核磁共振D—T2谱中,随着内部磁场梯度的增加,油、气、黏土束缚水、毛细管束缚水和可动水向扩散系数增大方向移动,主要是因为在数据反演时,未考虑内部磁场梯度,从而将内部磁场梯度引起的扩散弛豫衰减错误地认为是扩散系数增加导致的。基于D—T2谱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内部磁场梯度估算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二
维
核磁共振
t
1
—
t
2
D—
t
2
火山岩
内部磁场梯度
Keywords
2
D NMR
t
1
—
t
2
D—
t
2
volcanic rock
in
t
ernal magne
t
ic field gradien
t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核磁共振二维谱确定芫花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2→1)-O-α-L-吡喃鼠李糖苷的双糖结构
3
作者
韦松
陈艳
思秀玲
许学健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
出处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5-66,共2页
文摘
[目的]确定一种黄酮双糖苷中双糖的结构。[方法]用1H-1HCOSY-45、HSQC和HMBC谱确定双糖的联接位置。[结果]鼠李糖联连在葡萄糖的2位上(1→2)。[结论]采用核磁共振二维谱能明确该双糖的1H,13C核的化学位移归属。
关键词
芫花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
2
→
1
)-O-α-L-吡喃鼠李糖苷
核磁共振
二
维
谱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识别储层流体类型
被引量:
16
4
作者
顾兆斌
刘卫
孙佃庆
孙威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6,共4页
文摘
在梯度磁场的作用下,测量流体的CPMG脉冲回波时间间隔的平方与表观弛豫时间的倒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一维反演方法得到了流体的表观弛豫时间T2,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了流体的扩散系数和弛豫时间;通过二维反演方法得到核磁共振二维谱(D-T2),建立了多孔介质中饱和流体类型的识别方法。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油的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存在线性关系,气和水的扩散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是常数。由于油、气、水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的不同,在核磁共振二维谱上得到很好的表征,因此可以快速、直观地识别它们,为识别流体类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二
维
谱
流体识别
扩散系数
弛豫时间
t
2
Keywords
nuclear magne
t
ic resonance(NMR)
t
wo dimensional spec
t
rum
fluid iden
t
ifica
t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
t
relaxa
t
ion
t
ime
分类号
TE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维核磁共振相关方法介绍
5
作者
张嘉伟
宋公仆
薛志波
机构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技研究院
出处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9期117 158-,共2页
基金
中海油企业发展基金(H04010701W070552)
文摘
本文主要介绍两种典型的二维核磁谱测量方法。
关键词
二
维
核磁共振
扩散系数
t
2
-D
谱
t
1
-t
2
谱
Keywords
2
D NMR
diffusion coefficien
t
t
2
-D spec
t
rum
t
1
-t
2
spec
t
rum
分类号
O657.2 [理学—分析化学]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6
作者
俞保财
任小锋
蔡芳
武月荣
陈义祥
马一宁
何秋凯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186-191,208,共7页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存在岩石组分复杂、孔隙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的特点,基于常规测井资料计算的储层参数可靠性差,难以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为提高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研究黏土束缚水孔隙、微细-中孔、粗孔-孔洞3种孔隙组分的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特征,利用核磁共振测井T2分布计算3种孔隙组分的孔隙度,建立T1、T2几何平均值比值与粗孔-孔洞孔隙度流体性质识别图版,微细-中孔孔隙度与粗孔-孔洞孔隙度储层有效性评价图版。对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判识结果表明,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对致密碳酸盐岩微细-中孔型及粗孔-孔洞型储层流体识别效果较好,针对孔隙不连通储层及裂缝性储层应用存在局限性。
关键词
二
维
核磁共振
测井
碳酸盐岩储层
孔隙组分
t
2
分布
t
1
、
t
2
比值
流体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2
D NMR
carbona
t
e reservoir
pore composi
t
ion
t
2
dis
t
ribu
t
ion
ra
t
io of
t
1
t
o
t
2
fluid iden
t
ifica
t
ion
Ordos basin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二维核磁共振孔隙流体分布的页岩导电模型
被引量:
2
7
作者
赵小青
金永年
于翔
彭贵远
闫学洪
机构
陆相页岩油气成藏及高效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
出处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泥页岩含油性评价模块”(2019WG94010)。
文摘
实验室岩心分析是研究页岩油气藏中流体性质与赋存空间的重要实验方法,松辽盆地古龙陆相页岩油储层的特点是黏土含量高、孔隙结构复杂、纹层页理发育、各向异性强,由于页岩岩心遇水膨胀而且易碎,常规砂岩实验方法不适用于页岩岩心分析;同时,国内外缺少陆相页岩油储层饱和度模型方面的研究,因此,急需研发页岩油储层实验室岩石物理分析方法,并建立页岩油储层饱和度模型。选取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的10块岩心样品,从页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分析入手,结合松辽盆地古龙陆相页岩储集特征,采用自吸-加压饱和的方法,开展二维核磁共振-岩电联测实验;通过二维核磁共振谱图中各分区信号量的变化,分析自吸与加压饱和阶段中主要饱和水的孔隙空间,研究页岩导电机理,确定页岩电性特征,建立并验证适合于研究区页岩储层实验室条件的饱和度模型。通过验证,构建的饱和度模型能够描述松辽盆地古龙页岩的导电机理,进行研究区饱和度的计算。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二
维
核磁共振
-岩电联测
二
维
核磁共振
t
_(2)
-t
_(1)
谱
饱和度模型
松辽盆地
Keywords
con
t
inen
t
al shale oil
t
wo dimensional NMR-resis
t
ivi
t
y measuremen
t
t
wo dimensional NMR
t
_(2)
-t
_(
1
)spec
t
rum
sa
t
ura
t
ion mode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流体性质评价方法
8
作者
李怀军
李秀彬
梁晓飞
王满
张小虎
徐晨阳
机构
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地质研究院(录井工程分公司)
出处
《录井工程》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科研项目“水淹层录井技术优选及评价方法研究”(编号:2024ZC042)。
文摘
核磁共振评价技术在地层流体性质识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一维核磁共振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同流体及赋存状态均展现在同一T2谱图内,且其赋存状态的判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影响了其对流体性质识别的准确程度。与之相比,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T1、T2等参数,能有效解决一维核磁共振分析方法中因不同流体信息重叠造成识别困难的问题。通过开展原始样品、饱水样品、饱锰样品条件下流体赋存状态及分布区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实验,创建了剩余油指数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准噶尔盆地9口井的9个试油层的流体性质辨识,准确识别其中8个层位的流体性质,准确率达到88.9%,提升了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在流体性质识别上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二
维
核磁共振
流体性质
t
2
谱
饱锰样品
出峰位置
剩余油指数
Keywords
t
wo⁃dimensional NMR
fluid proper
t
y
t
2
spec
t
rum
manganese sa
t
ura
t
ed sample
peak posi
t
ion
remaining oil index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不同岩性组合页岩油赋存状态及可动性
9
作者
方锐
蒋裕强
杨长城
邓海波
蒋婵
洪海涛
唐松
谷一凡
朱讯
孙莎莎
蔡光银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储层评价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气田开发管理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2-769,共18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项目(2020CX030101)。
文摘
通过系统分析钻井取心资料,将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细分为纯页岩型组合、介壳型页岩组合和粉砂型页岩组合等3类5种岩性组合,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岩性组合页岩储层宏观、微观特征差异,识别并评价不同岩性组合页岩油储层流体赋存状态特征及可动性,优选有利岩性组合类型。研究表明:①凉高山组页岩油分为游离油和吸附油,游离油具有易流动油和束缚油2种赋存状态,页岩孔隙中,小孔主要赋存吸附油和束缚油,中孔主要赋存束缚油和易流动油,大孔主要为易流动油;二维核磁共振T2≥0.2 ms,1≤T1/T2<10的区域为易流动油以及束缚油信号,T2<0.2 ms,10≤T1/T2<100的区域则为吸附油信号,并建立了凉高山组不同赋存状态流体二维核磁共振T1-T2识别图版;核磁共振孔径转换揭示了凉高山组页岩油游离油孔径下限为60 nm,建立了基于孔径大小和流体赋存状态的页岩油储层孔隙划分方案。②有机质含量、流体流动能力、矿物组成及孔隙结构是凉高山组页岩油赋存及可动性的直接影响因素。③粉砂型页岩组合大孔及微裂缝发育,易流动孔隙占比高,可动油更容易富集;粉砂纹层构造发育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储集空间,也会提高孔隙连通性,有利于页岩油聚集、赋存及流动,指示了粉砂型页岩组合为凉高山组有利岩性组合类型,其发育层段即为四川盆地凉高山组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层段。明确粉砂型页岩组合孔-缝配置关系是未来凉高山组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突破的主要攻关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可动性
赋存状态
二维核磁共振t1-t2谱
岩性组合
页岩油
凉高山组
四川盆地
Keywords
mobili
t
y
occurrence s
t
a
t
e
2
D NMR
t
1
-t
2
spec
t
rum
li
t
hologic assemblage
shale oil
Lianggaoshan Forma
t
io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1-T2二维核磁共振页岩油储集层含油性检测方法
丁娱娇
李俊国
朱伟峰
刘爱平
吕芳芳
钟巍
《录井工程》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部磁场梯度对火山岩二维核磁共振响应影响
崔式涛
赵永杰
肖飞
王磊
黄科
仁亚文
郭江峰
《测井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核磁共振二维谱确定芫花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2→1)-O-α-L-吡喃鼠李糖苷的双糖结构
韦松
陈艳
思秀玲
许学健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识别储层流体类型
顾兆斌
刘卫
孙佃庆
孙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二维核磁共振相关方法介绍
张嘉伟
宋公仆
薛志波
《石化技术》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俞保财
任小锋
蔡芳
武月荣
陈义祥
马一宁
何秋凯
《测井技术》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二维核磁共振孔隙流体分布的页岩导电模型
赵小青
金永年
于翔
彭贵远
闫学洪
《测井技术》
CAS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流体性质评价方法
李怀军
李秀彬
梁晓飞
王满
张小虎
徐晨阳
《录井工程》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不同岩性组合页岩油赋存状态及可动性
方锐
蒋裕强
杨长城
邓海波
蒋婵
洪海涛
唐松
谷一凡
朱讯
孙莎莎
蔡光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