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金川泄洪洞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瑞红 黄飞 +1 位作者 蒋昱州 李建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以金川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为目标,基于三维极限平衡法,考虑金川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附近的四组优势结构面之间不同组合形式和不同排列次序,利用赤平投影原理对优势结构面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定量分析;基于二... 以金川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为目标,基于三维极限平衡法,考虑金川水电站泄洪洞进口边坡附近的四组优势结构面之间不同组合形式和不同排列次序,利用赤平投影原理对优势结构面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定量分析;基于二维极限平衡理论和方法,对泄洪洞进口边坡在开挖、蓄水、蓄水+暴雨+设计地震、蓄水+暴雨+校核地震4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三维稳定性分析中楔形体按倾向和倾角分别为336°∠60°、75°∠33°和237°∠65°的结构产状组合时,所产生的楔形体在开挖、饱水、设计地震、校核地震四种工况下的安全系数最低达到1.90,但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二维稳定性分析中,在蓄水+暴雨+校核地震工况下,边坡安全系数最低达到1.368,开挖扰动后变形体的强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对比两种分析方法,三维稳定性分析得出的安全系数均大于二维稳定性分析得出的安全系数,说明二维极限平衡法计算的结果更加偏于安全,但是同时也会增大工程的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平衡 赤平投影原理 楔形体 二维极限平衡 滑坡稳定性 工程地质灾害 泄洪洞高陡岩边坡 岩体应力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水位变化对泄滩滑坡稳定性影响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伟南 王荣鲁 +2 位作者 李瑞青 赵国斌 石慧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以来,滑坡将可能成为三峡库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库水位下降和暴雨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以三峡库区典型古滑坡泄滩滑坡为例,根据库水位调控方案,利用二维极限平衡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库水...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以来,滑坡将可能成为三峡库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库水位下降和暴雨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以三峡库区典型古滑坡泄滩滑坡为例,根据库水位调控方案,利用二维极限平衡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库水位上升期间,滑坡体基本稳定,下降期间安全系数不高,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变化 泄滩滑坡 二维极限平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坝前右岸拉裂变形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况磊强 杨晓娟 +2 位作者 费文平 陈科文 崔华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7-50,55,共5页
拉裂变形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分离体,其稳定性评价方法尚不成熟。以某水电站坝前右岸拉裂变形体为例,采用二维极限平衡方法分析了各运行工况下边坡治理前后的稳定性。基于外部变形、测斜仪和滑动测微计的监测成果,结合具体地质情况,对... 拉裂变形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分离体,其稳定性评价方法尚不成熟。以某水电站坝前右岸拉裂变形体为例,采用二维极限平衡方法分析了各运行工况下边坡治理前后的稳定性。基于外部变形、测斜仪和滑动测微计的监测成果,结合具体地质情况,对边坡的可能滑面位置和滑动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破碎带"的错动是边坡变形的主要原因,施工期拉裂变形体总体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裂变形体 二维极限平衡 测斜仪 滑动测微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含断层与顺倾弱层群边坡形态分段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芳玮 王东 尹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8-153,共6页
针对横采内排追踪压帮条件下露天矿含断层与顺倾弱层群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形态设计难题,顾及露天矿层状边坡垂直方向上的地层岩性、工程发展过程中的服务时间、要求的稳定程度等方面的差别以及深部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效应,以胜利东二号露天... 针对横采内排追踪压帮条件下露天矿含断层与顺倾弱层群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形态设计难题,顾及露天矿层状边坡垂直方向上的地层岩性、工程发展过程中的服务时间、要求的稳定程度等方面的差别以及深部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效应,以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首采区南帮为工程背景,采用二维极限平衡法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对露天矿含断层与顺倾弱层群边坡形态进行了分区段优化。研究表明,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坡体内一系列顺倾弱层控制,断层可能作为滑体的边界,其潜在滑坡模式为以圆弧或断层为侧界面、以弱层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或切层-顺层-鼓胀破坏;随着追踪距离的增大,边坡的破坏模式由浅部大范围破坏逐步过渡为深部破坏,是深部边坡稳定性下降的根本原因;分段优化后的边坡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整体边坡角14°,横采工作帮与内排土场间的追踪距离应为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顺倾弱层 断层 二维极限平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passive earth thrust of submerged backfill with two-dimensional steady seepage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睿 夏唐代 刘志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062-1069,共8页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passive earth thrust with two-dimensional steady seepage, a general pseudo-dynamic soluti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This solution was purposefully applied to...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passive earth thrust with two-dimensional steady seepage, a general pseudo-dynamic soluti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This solution was purposefully applied to a waterfront gravity wall, which retains a submerged backfill with a drainage system along the backfill-structure interface. The wall was assumed to move towards the backfill to the passive failure state. And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 considered the pore pressures induced by the seepage, the excess pore pressures generated by the earthquake and the seismic inertial forces. Thereinto, the hydrostatic and hydrodynamic pressur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analytical formulas, while the seismic forces were obtained by the pseudo-dynamic method. In the parametric stud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elocity of shear wave has a more prominent impact on the seismic passive earth thrust than that of primary wave.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actions decrease the passive earth pressure, but the horizontal one affects the amplitude of the earth pressure coefficient more significantly. Moreover, the soil friction and the wall friction distinctly increase the seismic passive earth pressure just like the static situation.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 work, which verifies its val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 pressure earthquake pseudo-dynamic method see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