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图像建立人体足部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胡小春 郭松青 叶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88-1191,共4页
讨论了建立人体足部骨骼有限元模型的必要性;针对其形状复杂、数量多、体积小和关节多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基于2 mm层厚的CT图像建立人体足部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主要途径。介绍了从CT扫描图像提取骨骼边缘轮廓数据,再分别采用不同的CAD... 讨论了建立人体足部骨骼有限元模型的必要性;针对其形状复杂、数量多、体积小和关节多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基于2 mm层厚的CT图像建立人体足部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主要途径。介绍了从CT扫描图像提取骨骼边缘轮廓数据,再分别采用不同的CAD软件建立骨骼轮廓线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最后在ANSYS中建立完整的三维人体足部骨骼有限元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并且讨论了利用IGES文件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模型转换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人体足部骨骼 二维有限元模型 CAD/C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利兹线绕组高频损耗三维快速计算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志刚 刘朝阳 +2 位作者 贾慧杰 陈天缘 郑宇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901-7910,I0035,共11页
绕组损耗作为高频变压器总体损耗的重要组成,是影响磁性元件体积、效率和温升的关键参数。利兹线复杂的三维绞合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高频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引起的附加绕组损耗,广泛应用于高频变压器。然而,利兹线绕组内部的涡流分布极为... 绕组损耗作为高频变压器总体损耗的重要组成,是影响磁性元件体积、效率和温升的关键参数。利兹线复杂的三维绞合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高频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引起的附加绕组损耗,广泛应用于高频变压器。然而,利兹线绕组内部的涡流分布极为复杂,现有解析计算方法需要对模型进行较多简化和近似处理,难以精确表征利兹线绕组高频涡流效应。数值计算方法需要对利兹线进行精细化建模,造成计算资源的严重耗费。因此,如何准确、快速计算利兹线绕组损耗对高频磁性元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利兹线绕组损耗机理,并基于解析法与有限元数值法,建立一种同时考虑绕组端部效应及圆形利兹线绞合结构的绕组损耗三维快速计算模型。最后,针对两种不同利兹线绕组的变压器模型,从计算精度和计算成本的角度分别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实现了宽频范围内圆形利兹线绕组损耗的精确、高效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兹线 Tourkhani模型 邻近效应 集肤效应 二维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流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成晔 何仁 衣丰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简要介绍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6191HS型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叶片二维有限元模型,确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并对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显示了叶片上的压力和叶间速度分布,其数值分析结果有利于叶片结构的改进设计,以达到降低转子... 简要介绍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6191HS型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叶片二维有限元模型,确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并对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显示了叶片上的压力和叶间速度分布,其数值分析结果有利于叶片结构的改进设计,以达到降低转子盘温升,提高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速器 叶片 有限元 电涡流缓速器 对流场 有限元分析 转子 车用 二维有限元模型 叶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忠 《广东电力》 2011年第7期9-11,79,共4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麦克斯韦(Maxwell)软件建立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二维有限元模型,采用Maxwell 2D进行有限元场计算,并对无刷直流电动机负载时的瞬态电磁场和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设计是可行的。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二维有限元模型 瞬态磁场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微振动控制能力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荣慕宁 顾雅彬 +3 位作者 郑明 聂鑫 樊健生 刘宇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为测试北京光源这一精密科学设施中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微振动控制能力,通过在建设现场进行短期测试和24 h长期监测的方式对底板微振动水平和微振动控制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2次短期测试过程中,底板表面微振动位移有效值主要分布... 为测试北京光源这一精密科学设施中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微振动控制能力,通过在建设现场进行短期测试和24 h长期监测的方式对底板微振动水平和微振动控制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2次短期测试过程中,底板表面微振动位移有效值主要分布在10~50 nm之间,而在24 h监测过程中,底板表面微振动位移有效值主要在分布20 nm以下;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对10 Hz以上垂直于地面方向的微振动及5 Hz以上水平向的微振动体现出较好的控制作用;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最大能够将垂直地面方向微振动水平降低24%,水平向微振动水平降低34%,底板对水平向微振动控制能力略优于对竖向微振动的控制能力。建立了二维简化有限元模型,讨论了改变混凝土层密度、刚度及厚度对底板微振动控制能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现有激励条件下,增大底板配筋层厚度或素混凝土层密度对底板竖向微振动控制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对水平向微振动控制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科学设施 现场测试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 微振动控制 位移有效值 二维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输入的地铁引起房屋振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楼梦麟 李守继 +1 位作者 丁洁民 陆秀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87,共4页
建立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场实测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采用多点输入,计算刚性地基上一框架结构由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1/3倍频程1Hz~80Hz内各频段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级... 建立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场实测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采用多点输入,计算刚性地基上一框架结构由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1/3倍频程1Hz~80Hz内各频段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级。利用同样的计算模型,采用一致输入和行波输入计算结构的振动强度;比较三种激励方式的计算结果,从而考察行波效应等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对地铁引起房屋振动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输入 二维有限元模型 频域分析 振动加速度级 振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数值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华喜 周瑜健 +1 位作者 高志成 梁平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48-2254,共7页
为减小铁路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提出了一种新的隔振方法——隔振堤。建立了隔振堤-土体-路基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隔振堤材料、坡角、地基土性质、隔振堤的中空大小、转角数量对铁路环境振动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振堤的... 为减小铁路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提出了一种新的隔振方法——隔振堤。建立了隔振堤-土体-路基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隔振堤材料、坡角、地基土性质、隔振堤的中空大小、转角数量对铁路环境振动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振堤的材料弹性模量越大,场地土体的弹性模量越小,其隔振效果越好;陡坡角隔振堤在近隔振堤区域的隔振效果更明显,但中坡脚和缓坡脚隔振堤在远侧的隔振效果更好;中空对隔振堤的隔振效果几乎没有影响;随着隔振堤转角数量的增加,非振动放大区内隔振堤的减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堤 铁路环境振动 二维有限元模型 加速度 振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脉冲除冰系统线圈的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渊 朱春玲 付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102,108,共5页
对电脉冲除冰系统线圈和铝板之间产生冲击力进行研究。从能量传递的角度对系统放电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在计算峰值电流和峰值时间时考虑线圈感抗、电容容抗和导线电阻等因素。峰值电流计算结果导入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线圈与铝板的参... 对电脉冲除冰系统线圈和铝板之间产生冲击力进行研究。从能量传递的角度对系统放电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在计算峰值电流和峰值时间时考虑线圈感抗、电容容抗和导线电阻等因素。峰值电流计算结果导入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线圈与铝板的参数对冲击力进行分析。搭建电脉冲除冰系统力学实验台,进行冲击力实验,分析影响冲击力峰值的因素。对所得冲击力进行分析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一种有效的平板线圈设计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除冰系统 二维有限元模型 冲击力实验 平板线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大血管的受迫塌陷规律研究
9
作者 贺良子 汲静 +4 位作者 王亚伟 李伟鹏 王碧天 刘晗浩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73-273,共1页
本文构建了一种经过实验验证的小腿受压迫变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下肢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通过构建包含软组织与动静脉血管的下肢不同截面处的生物力学模型,探究不同挤压疗法作用下血管的受迫塌陷规律。其中,静脉... 本文构建了一种经过实验验证的小腿受压迫变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下肢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通过构建包含软组织与动静脉血管的下肢不同截面处的生物力学模型,探究不同挤压疗法作用下血管的受迫塌陷规律。其中,静脉血管材料参数是对来自两名患者的12条大隐静脉段进行了周向拉伸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血管 大隐静脉 心脑血管疾病 二维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模型 下肢血管疾病 治疗与康复 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隧道开挖穿越楼房基础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庄纪栋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6期47-49,共3页
某浅埋隧道在武隆出口处穿越楼房基础 ,采用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进行弹性分析 ,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施工开挖的过程 ,以此指导施工 ,达到控制地面沉降 ,保证上部结构安全的目的。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 ,得出结论 :加支护和不加支护 ... 某浅埋隧道在武隆出口处穿越楼房基础 ,采用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进行弹性分析 ,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施工开挖的过程 ,以此指导施工 ,达到控制地面沉降 ,保证上部结构安全的目的。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 ,得出结论 :加支护和不加支护 2种工况的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降产生很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数值模拟 围岩变形 隧道开挖 施工 支护 现场量测 地表沉降 浅埋隧道 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