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评估儿童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室功能和室壁运动障碍 被引量:5
1
作者 毛羽 陈晔 +2 位作者 陈俊 朱善良 刘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2D-STI)技术评价预激综合征(WPWS)患儿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室功能及室壁运动情况,旨在提高对WPWS及其对心肌功能影响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0例WPWS患儿...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2D-STI)技术评价预激综合征(WPWS)患儿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室功能及室壁运动情况,旨在提高对WPWS及其对心肌功能影响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0例WPWS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另选择同期5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每例受试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值与A峰值比(E/A)、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心肌各节段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及最大达峰时间差(MPTD)。对照组与WPWS组不同时间点之间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PWS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周和3个月)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WPWS组术前LVEDV、PSD及MPTD增大,LVEF、E/A及GLS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WPWS患儿经首次射频消融术治疗,其中46例术中监测心腔内心电图恢复正常,表明取得手术成功。术后一周:LVEDV、PSD及MPTD较术前减小,LVEF、E/A及GLS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V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5项心功能参数值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项心功能参数与术前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组比较,LVEDV及E/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及GLS增加,PSD与MPTD进一步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LVEDV、LVEF、GLS及PS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A小于对照组、MPTD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常规超声显示14例合并有室壁运动障碍,其中10例为预激性扩张型心肌病。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评估WPWS患儿射频消融术前、后心肌功能及运动的变化,可较准确地反映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超声心动图 预激性心肌病 斑点追踪成像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袁媛 罗朋 +3 位作者 封雪 田甜 任德伟 任建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43-1252,共10页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方便选取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行AVF的...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方便选取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行AVF的患者200例。收集患者临床、血管超声、心脏超声数据,经筛选纳入186例,根据AVF结局,将患者分为自然成熟组(111例)和非自然成熟组(75例)。比较2组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建立AVF自然成熟预测模型(model1),绘制列线图,对model1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校准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效能。排除未做心脏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的患者共104例,余下82例患者数据用以建立新预测模型,左室二维整体纵向应变(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2DGLS)、左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three-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3DGLS)、左室三维射血分数(three-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3DEF)分别参与建立新模型,记为model2、model3、model4。通过AUC值、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index,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ndex,IDI)与model1比较预测性能优劣。结果左室二维射血分数(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2DEF)(OR=1.133,95%CI:1.058~1.213)、术前头静脉中段距皮深度(OR=1.453,95%CI:1.068~1.978)、术前头静脉远段内径(OR=2.141,95%CI:1.120~4.091)、术前肱动脉充血后阻力指数(OR=0.004,95%CI:0.000~0.140)、术后肱动脉流量(OR=1.004,95%CI:1.002~1.007)是AVF自然成熟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model1)的AUC值为0.869(95%CI:0.817~0.921)。校准图中模拟曲线和实际曲线具有较好拟合度,平均绝对误差0.017。决策曲线表明阈值概率为0.1~1.0,模型净收益优于全干预和无干预策略。各新模型与model1比较,AUC值、I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del4与model1比较,N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GLS、3DGLS、3DEF与2DEF参与构建的AVF自然成熟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均较高,3DEF参与的模型的NRI优于2DEF参与的模型,表明其在特定阈值概率范围内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自体动静脉内瘘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预测模型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房功能与HFpEF-ABA评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佳琪 刘轩昌 +1 位作者 金冬霞 耿婕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中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测定的左心房功能与HFpEF-AB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大学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07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9.2±14...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中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测定的左心房功能与HFpEF-AB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大学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07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9.2±14.6)岁,男性107例(48.3%)。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直径、左心房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等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左心房容积指数,脉冲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和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间隔侧和侧壁侧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间隔侧e′和侧壁侧e′)。利用2D-STE测定左心房储蓄功能(LASr)、导管功能(LAScd)和收缩功能(LASct)。采用H_(2)FPEF和HFpEF-ABA评分对高血压患者HFpEF风险进行评估,根据HFpEF-ABA评分将患者分为:低概率组(40例)、中概率组(131例)和高概率组(36例)。通过计算Kappa值进行H_(2)FPEF和HFpEF-ABA评分工具的一致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LASr、LAScd和LASct在HFpEF-ABA评分体系下对疑似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预测价值。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LASr、LAScd和LASct与HFpEF-ABA评分的相关性。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变量与HFpEF-AB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HFpEF-ABA评分系统中,3组间年龄,性别,心率,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和脑卒中患者比例,以及B型利钠肽、左心房直径、左心房容积指数、A、E、E/A、间隔侧e′、侧壁侧e′、E/e′和肺动脉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心房功能学参数LASr、LAScd、LASct均随着HFpEF风险的增加而降低,且与HFpEF-ABA评分呈负相关(均为P<0.001)。HFpEF-ABA与H_(2)FPEF评分在高血压人群中对HFpEF风险评估具有一致性(Kappa=0.537,P<0.001)。相较于LAScd和LASct,LASr对疑似HFpEF患者的预测精确度更高(AUC:0.843比0.722和0.798,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Sr与HFpEF-ABA评分呈强相关(β=-0.58,95%CI:-0.81~-0.34,P<0.001)。结论随着HFpEF-ABA评分的增加,2D-STE测得的左心房储蓄、导管和收缩功能下降。LASr对疑似HFpEF高风险人群的预测价值最高,且与HFpEF-ABA评分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左心房功能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HFpEF-AB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右心室功能
4
作者 陈慧颖 马小静 +3 位作者 夏娟 何亚峰 王静静 钟锦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CA患者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名。使用心尖比率代表区域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CA患者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名。使用心尖比率代表区域差异,比较3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维应变参数、心尖比率参数的差异。结果CA组和HCM组相比,右心室结构和功能中仅节段性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组中,右心室从心尖到基底部的应变梯度与左心室相同,即“心尖保留”模式,这一模式在HCM组、对照组中未见。CA组的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右心室四腔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左心室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均大于HC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0.40、43.18、55.43,P均<0.05);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心尖比率识别CA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35,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83%。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CA患者右心室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评估并鉴别CA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心肌病 肥大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估中华田园猫左心室收缩功能
5
作者 吕瑞奕 冯文红 +5 位作者 张振宇 李承宗 廖雪玉 王婷 牛俊义 许明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建立猫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的左心室应变及达峰时间基础参考区间,比较心壁各区间应变及达峰时间差异,使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35只健康猫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基于35只健康猫的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数据,构建了包括心脏各... 为建立猫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的左心室应变及达峰时间基础参考区间,比较心壁各区间应变及达峰时间差异,使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35只健康猫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基于35只健康猫的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数据,构建了包括心脏各个节段及切面的周向应变、周向达峰时间、纵向应变、纵向达峰时间的健康猫心肌收缩力数据库,周向应变中心尖部极显著弱于乳头肌部(0.001≤P<0.01),纵向应变的心基部极显著弱于乳头肌部(0.001≤P<0.01);纵向达峰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周向达峰时间的心基部极显著长于乳头肌部(0.001≤P<0.01);周向达峰时间的心基部极其显著长于心尖部(P<0.001);乳头肌部前壁和室间隔壁的纵向应变较强,左心室纵向收缩的机械同步性较强,周向收缩的机械同步性较弱。结果表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可以为猫左心室收缩功能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中华田园猫 左心室功能 应变 达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小于胎龄儿心脏形态重塑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朱晨 蔡琪 +3 位作者 任芸芸 刘芮 李嫚 项金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胎儿四腔心和左、右心室形态的测量指标,并探讨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胎儿心脏形态重塑的临床量化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卡的28~39周单...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胎儿四腔心和左、右心室形态的测量指标,并探讨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胎儿心脏形态重塑的临床量化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卡的28~39周单胎妊娠数据。符合纳入标准的胎儿按照估测胎儿体重(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第十百分位数(10th percentile,P10)∶EFW<P10=3∶1的比例随机匹配,再经过排除标准筛选,最后获得的病例进行研究分组(低风险胎儿和SGA胎儿)。测量胎儿心脏形态的指标,整体球形指数(global sphericity index,GSI)=(四腔心长径/宽径)和左、右心室的24节段球形指数(sphericity index,SI)=[(心室长径/24)/每个节段宽径]。结果2476例单胎妊娠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经过随机匹配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获得453例低风险胎儿[脐动脉波动指数(umbilical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API)全部正常]和210例SGA胎儿(其中157例UAPI正常)。UAPI正常的SGA胎儿GSI<P5的比例大于低风险胎儿(7.6%vs.3.3%,P=0.023);UAPI正常的SGA胎儿左心室心尖段SI>P90的比例大于低风险胎儿(24.2%vs.14.3%,P=0.005);UAPI正常的SGA胎儿左心室SI的S1~S22节段大于右心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23和S24节段左、右心室的S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约1/4的UAPI正常的SGA胎儿出现左心室心尖段SI异常增大,说明以左心室心尖段“狭长”为主要表型的心脏形态重塑早于多普勒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SGA) 斑点追踪 心脏形态 重塑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甲型流感相关心肌炎患儿左室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晔 朱善良 +3 位作者 杨世伟 陈俊 花立春 唐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8-653,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估甲型流感相关心肌炎患儿左室功能和室壁运动障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甲流相关心肌炎患儿作为病例组,门诊正常体检患儿3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功...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估甲型流感相关心肌炎患儿左室功能和室壁运动障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甲流相关心肌炎患儿作为病例组,门诊正常体检患儿3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功能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心肌炎患儿年龄、体表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CK-MB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率、血hsTnI指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比值(E/E’)以及左室整体收缩期应变峰值(GLP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S与LVEF呈显著的正相关,与IVSd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LVIDd、E/A、E/E’以及血hsTnI、CK-MB及心电指标相关性不明显。GLPS诊断小儿甲流相关心肌炎的最佳阈值为-19.9%。结论2 D-STE的左室长轴应变可较准确反映甲流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炎患儿的左室功能变化,可作为甲流相关心肌炎的早期诊断、随访及预后评估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实用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心肌炎 斑点追踪技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相三婷 王文平 +4 位作者 雍永宏 孙伟 张盼盼 童梦佳 陈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分为6个亚组。利用2D⁃STI联合RT⁃3DE技术获得左房纵向应变及机械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左房功能差异。结果:与相同BMI分类的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左房储备期应变(left artial reservoir strain,LASr)、左房导管期应变(left artial conduit strain,LAScd)均下降(P<0.05);随BMI增加,高血压组LASr、LAScd、左房总排空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t)、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p)、左房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left a 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a)均降低(P<0.05),而左房收缩期应变(left artial contractile strain,LASct)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与高血压组LASr、LAScd、LAEFt、LAEFp、LAEFa均呈独立负相关(P<0.05),而收缩压与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左房功能受损,随着BMI的增加特别是合并肥胖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功能 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 肥胖 实时三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季萌萌 林艺霞 +3 位作者 高朗 贺晴 谢明星 李玉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并与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高密切相关,通常需要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肺动脉瓣反流可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并弥补其创伤大的缺点。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室功能方... 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并与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高密切相关,通常需要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肺动脉瓣反流可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并弥补其创伤大的缺点。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室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拟综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肺动脉瓣反流患者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后心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法洛四联症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 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
10
作者 夏莉莉 胡献金 +3 位作者 童陶然 董崇周 谢莉萍 郑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7例,并根据代谢风险因素进行分层,其中低风险组(DM1)60例,高风险组(DM2)67例;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7例,并根据代谢风险因素进行分层,其中低风险组(DM1)60例,高风险组(DM2)67例;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1例为对照组。搜集所有受试者血压、甘油三酯、BMI等临床资料;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E检查,离线分析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并进一步对右心室游离壁进行分段分析。比较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DM1组与DM2组各参数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参数评估右心功能的价值。结果:糖尿病组的右心室游离壁厚度、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三尖瓣E/A值、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VFWS绝对值、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绝对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DM2组的右心室游离壁厚度及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较DM1组增高,右心室游离壁应变绝对值、右心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绝对值较DM1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心尖段应变区分DM1组与DM2组的效能较高,约登指数为0.389,AUC为0.743(95%CI:0.657~0.829),敏感度为0.806,特异度为0.583。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有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且合并高代谢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脏功能 右心室 超声检查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玲利 谢明星 +4 位作者 王新房 张利 吕清 王静 丁尚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扭转(LVtw)运动特征。方法DCM患者3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经胸采集3个心动周期标准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二维图像并存贮,运用Echo 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扭转(LVtw)运动特征。方法DCM患者3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经胸采集3个心动周期标准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二维图像并存贮,运用Echo 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获取每个切面的旋转值。左室扭转值定义为左室心尖部旋转值与心底部旋转值的差值。对不同研究对象间心率差异进行时间校标。结果从左室心尖来看,正常人LVtw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DCM患者LVtw运动于收缩期仍维持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收缩期逆时针方向的扭转运动,但其左室扭转峰值[(6.56±2.19)°/(14.44±1.55)°,P<0.001]显著减低。左室峰值扭转与左心功能显著正相关,相关关系密切(Spearman相关系数r=0.762,P=0.00)。结论DCM患者组收缩期左室扭转值减低对于左室收缩功能有很大影响。STI技术为准确地评估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定量工具,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淑娟 杨军林 +3 位作者 李运泉 王慧深 林约瑟 黄紫房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1例,Cobb角30°~125°,其中轻度脊柱侧凸(Cobb角<45°)5例,中度(Cobb角4...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1例,Cobb角30°~125°,其中轻度脊柱侧凸(Cobb角<45°)5例,中度(Cobb角45°~80°)31例,重度(Cobb角>80°)5例;选取年龄相匹配的脊柱与心脏正常的人30例作为对照组。脊柱侧凸组与对照组均用GE Vivid 7超声心动图仪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先用改良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并计算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然后用二维超声STI检测右心室多节段的收缩期二维应变;在两组中选取有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例,通过三尖瓣返流(TVR)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行组间比较。脊柱侧凸组行肺功能检查,测量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流速(FEV1),计算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1%)。应用线性相关分别分析右心室整体收缩期二维应变与Cobb角、FV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脊柱侧凸患者的RVEF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脊柱侧凸组右心室前壁心尖段、前间隔心尖段、室间隔心尖段、后间隔中间段、后间隔基底段的收缩期二维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中度脊柱侧凸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侧凸组的后间隔基底段的收缩期二维应变显著低于轻度侧凸组(P<0.05),而与中度侧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侧凸组25例有TVR,对照组18例有TVR,两组PAS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侧凸组的FVC%与FEV1%显著低于轻度侧凸组(P<0.05),中度侧凸组与轻度组、重度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脊柱侧凸患者右心室整体收缩期二维应变与Cobb角呈负相关(r=-0.93,P<0.05),与FVC%间有低相关性(r=0.47,P<0.05)。结论:二维超声STI可敏感地检测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右心室功能异常,是评价右心室功能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会引起右心室心肌运动障碍致右心室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特发性脊柱侧凸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琨 邓又斌 +5 位作者 孙杰 王玉波 毕小军 杨好意 王俊力 汤乔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腔心观,短轴图像包括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切面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其中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为软件自动测量得出,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总体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为每个切面6个节段的峰值应变的平均值。结果①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房、右房较正常对照组扩大,左室缩小,EF值减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尖二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平均圆周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切面总体纵向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心室短轴各水平平均圆周应变及平均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表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壁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缩窄性心包炎 心脏功能 左心室 纵向应变 圆周应变 径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的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吴永鑫 林胜男 +2 位作者 崔婕琳 黄惠美 阮琴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寻找能反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功能学特征的纵向应变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典型AHCM患者30例(AHCM组),另纳入35例原发性高血...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寻找能反映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心肌功能学特征的纵向应变指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典型AHCM患者30例(AHCM组),另纳入35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TLVH)患者(HTLVH组)和4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患者的心腔大小及室壁厚度,应用2D-STI分析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变,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纵向应变(LS_(A)、LS_(M)、LS_(B))。以心尖与整体及其余节段纵向应变的比值作为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包括心尖与基底段纵向应变比(ABLR,LS_(A)/LS_(B))、心尖与整体纵向应变比(AGLR,LS_(A)/GLS)、心尖与基底-中间段纵向应变比[ABMLR,LS_(A)/(LS_(B)+LS_(M))]。结果:AHCM组与HTLVH组的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AHCM组与HTLVH组的LS_(A)、LS_(M)、LS_(B)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AHCM组以LSA降低为著且低于HTLVH组,而HTLVH组则以LSB降低为著且低于AHCM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HCM组的ABLR、AGLR、ABMLR均明显降低,而HTLVH组的ABLR、AGLR、ABMLR均显著增加(P均<0.05)。ROC曲线显示,在诊断AHCM时,ABLR、AGLR、ABMLR及LS_(A)的AUC为0.873~0.916,ABLR<1.28诊断AHCM的灵敏度(90.0%)和特异度(88.7%)最好。结论:心尖相对纵向应变指标较单一心尖纵向应变值更能反映AHCM患者的心肌功能学特性,尤其ABLR可能有助于鉴别AHCM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可作为AHCM心肌功能损伤的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斑点追踪成像 心尖收缩功能 心尖相对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心脏核磁共振钆延迟增强对心肌淀粉样变性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冀晋 方理刚 +1 位作者 方全 朱文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比较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0例心肌淀粉样变性CMR钆延迟显像与2D-STE测定的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结果:10例患者中CMR均有心室延... 目的:比较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0例心肌淀粉样变性CMR钆延迟显像与2D-STE测定的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结果:10例患者中CMR均有心室延迟强化,而2D-STE显示9例存在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减低。两种技术对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的诊断一致性为90%。4例患者同时存在双心室的应变异常与CMR延迟强化,4例患者CMR未提示右心室受累但右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已出现异常,1例CMR提示室间隔延迟强化,左、右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均下降。结论:2D-STE和CMR对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有很好的一致性,2D-STE对右心室心肌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可能较CMR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淀粉样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韩莹 敖梦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31-835,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并研究两种技术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永久性心脏双腔起...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并研究两种技术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27例,并根据起搏器植入部位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及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2D-STI和RT-3DE获取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纵向应变及同步性参数,并分析同步性参数左心室18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p-SD)与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末期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16-S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术后LVEF较术前显著减低(P<0.05)。RVA组术后左心室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两组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RVA组较RVOT组增大更为显著,Tp-SD、左心室18节段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期容积时间的最大差、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期容积时间最大差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性参数Tp-SD与Tmsv-16-SD%参数呈显著正相关(r=0.775,P<0.001)。结论两组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均较术前减低。RVA组及RVOT组术后均引起左心室收缩不同步,但RVOT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组。2D-STI和RT-3DE均可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且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室壁运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慎义 陈红天 +3 位作者 龙湘党 刘亮 危安 钟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6-488,共3页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心力衰竭仍是当今世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较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正确的评价对临床诊疗及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出:超声心动图不但能够对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心力衰竭仍是当今世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较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正确的评价对临床诊疗及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出:超声心动图不但能够对心力衰竭患者作出独立诊断,而且能对其预后进行评估。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是新近发展的一项无角度依赖性且重复性好的致力于心功能检测的新技术,能定量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且其在判断室壁运动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优于以往相关超声的检查方法,尤其在反映心脏运动情况方面较组织多普勒更真实、更准确,从心肌纤维形变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定量评价心脏舒缩功能及扭转的新手段。长期以来对心肌运动力学的检测一直是超声技术的研究重点,且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在此就其对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患者 超声 室壁运动 斑点追踪 成像技术 局部心肌功能 美国心脏病协会 流行病学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与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旭东 黄子扬 +3 位作者 陈良龙 孙斌 陈智勇 段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2D-STI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3例确诊的连续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MR延迟强化成像(DE-MRI)。2D-STI左心室整体水平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旋转及... 目的探讨使用2D-STI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3例确诊的连续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MR延迟强化成像(DE-MRI)。2D-STI左心室整体水平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旋转及扭转指标,而量化评价左心室整体水平心肌梗死大小指标包括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及梗死质量。结果在左心室整体水平,GLS与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显著相关(r=0.620,P=0.008);GLS和心尖最大旋转率是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的显著预测因子(P=0.005、0.014),标准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0.720和0.592;GLS是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质量的显著预测因子(P=0.024),Beta为0.545。结论在左心室整体水平,2D-STI技术的左心室GLS可准确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整体心肌梗死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梗死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结合二维超声评价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功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羽莹 王小丛 +1 位作者 徐晶 徐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结合二维超声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探讨不同程度PH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2例诊断为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结合二维超声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探讨不同程度PH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52例诊断为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轻度组(PASP 36~49 mmHg,n=20)、中度组(PASP 50~70 mmHg,n=18)、重度组(PASP>70 mmHg,n=14);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30)。所有研究对象均留取二维及三维图像,利用二维超声获取左心室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PASP、e'及E/e'等指标;利用3D-STI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等指标。对比不同组间参数,分析PASP与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E/e'及LAVI在中度组、重度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及GAS在中度组绝对值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GLS、GRS、GCS及GAS绝对值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二维参数中LAVI和PASP相关性较好(r=0.56,P<0.01);三维应变数值中GLS绝对值与PASP相关性较好(r=0.60,P<0.01)。结论 3D-STI结合二维超声能够有效评估PH患者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后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龚明霞 徐敏 +1 位作者 张晓膺 钱永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后左心房功能,以判断手术疗效。资料与方法41例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成形组)于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分别采集二维及三维图像,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后左心房功能,以判断手术疗效。资料与方法41例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成形组)于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分别采集二维及三维图像,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计算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被动排空分数(LAEFpassive)、主动射血分数(LAEFactive);应用STI技术测量左心房前壁、后壁、侧壁、下壁、房间隔的应变率,计算各平均值。选择同期25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成形组术前STI获得的左心房平均收缩前峰值应变率(m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m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mSRA)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术后mSRS、mSRE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SRA略有升高(P>0.05)。成形组术前左心房LAVmax、LAVmin、LAVpreA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成形术后左心房各容积均明显缩小(P<0.05);术后LAEF及LAEFpassive均显著提高(P<0.01)。成形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mSRE与LAEFpassive、mSRA与LAEFactive均呈显著正相关(r=0.957、0.787,r=0.993、0.806,r=0.992、0.723;P<0.01)。结论 STI和RT3DE均能定量评价左心房功能变化,对评估二尖瓣成形术后的疗效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尖瓣 心脏外科手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