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肿瘤的三维和二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霞 赵玉珍 +2 位作者 孙心平 杨漪 薛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肾肿瘤 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二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多普勒技术 血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成善聪 曹新山 +1 位作者 王柱 韩新强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2D phase contrast,2D PC)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在定量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静脉管腔内血液平均流速(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V)的应用...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2D phase contrast,2D PC)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在定量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静脉管腔内血液平均流速(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V)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3年12月到2024年7月在本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明确为IVCS且需要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试验组)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1.5 T飞利浦超导MRI检查,在自由稳态进动(balance fast field echo,B-FFE)序列图像基础上分别在下腔静脉、双侧髂外静脉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图上垂直扫描2D PC MRI序列,使用定量流量(quantitative flow,Q_FLOW)后处理软件得到血管垂直横切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内MV值。所有2D PC MRI检查进行两次,通过分析两次扫描结果的一致性(Bland-Altman图)来验证序列稳定性;分别比较IVCS试验组与对照组双侧髂外静脉MV值,评估IVCS患者髂总静脉受压对远端血流的影响;比较IVCS试验组(健侧髂外MV-患侧髂外MV)与对照组(右侧髂外MV-左侧髂外MV)髂外静脉MV差值,分析流速差诊断IVCS的效能;术中通过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测量IVCS患者组髂-下腔静脉压力梯度,并与患侧髂外静脉MV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次2D PC MRI扫描结果一致性良好(P均<0.001);试验组患侧髂外静脉血液流速低于健侧(P<0.001),对照组双侧髂外静脉MV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18);使用双侧髂外静脉MV差值诊断IVCS效能高,AUC为0.939(95%CI:0.887~0.991),敏感度为81.7%,特异度为100.0%;术中CVC测量压力梯度结果与狭窄静脉远心端MV呈负相关(r=-0.951,P<0.001)。结论2D PC MRI定量分析IVCS患者静脉血液流速结果稳定、可靠,双侧髂外静脉MV差值诊断IVCS特异性高,IVCS患者髂外静脉MV值与髂-下腔静脉压力梯度符合伯努利原理,2D PC MRI可作为一种无创诊断IVCS及间接评估静脉血流压力的工具,为IVCS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指征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相位对比 血液流速 压力梯度 血管内介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肿瘤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霞 赵玉珍 +2 位作者 孙心平 杨漪 薛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39-440,共2页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3D CPA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肾肿瘤 46例 ,评定血管分型 (I~III型 ) ,计算肿瘤血管指数 (VI)。结果 ① 3 6例肾恶性肿瘤中 3D CPAIII型 2 6例 ,II型 10例 ;10例良性肿瘤 3D...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3D CPA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肾肿瘤 46例 ,评定血管分型 (I~III型 ) ,计算肿瘤血管指数 (VI)。结果 ① 3 6例肾恶性肿瘤中 3D CPAIII型 2 6例 ,II型 10例 ;10例良性肿瘤 3D CPAI型 6例 ,II型 4例。以 3D CPAIII型诊断肾恶性肿瘤敏感性为 72 .2 % ,特异性为 10 0 %。②恶性肾肿瘤VI为 (0 .3 418± 0 .15 5 6)条 /cm3 ,良性肾肿瘤VI为 (0 .1948± 0 .0 5 73 )条 /cm3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以VI >0 .2 5条 /cm3 诊断恶性肾肿瘤敏感性 77.8% ,特异性 80 %。结论  3D CPA可清晰、完整、立体显示肾肿瘤的血管分布 ,其血管分型、血管指数有助于肾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诊断 血管分型 肿瘤血管指数 多普勒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肿瘤超声造影三维重建与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丛 黄备建 +2 位作者 何婉媛 李超伦 王文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比较CEUS三维重建(3D-CEUS)与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显示肾脏肿瘤血管结构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患者121例,依次行常规超声、CEUS、3D-CPA、3D-CEUS检查并存储图像。应用QLab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按血供丰... 目的比较CEUS三维重建(3D-CEUS)与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显示肾脏肿瘤血管结构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患者121例,依次行常规超声、CEUS、3D-CPA、3D-CEUS检查并存储图像。应用QLab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按血供丰富程度将图像分为4级。比较3D-CEUS与3D-CPA对肾脏肿瘤血管结构的显示情况。结果在CEUS不同时相,3D-CEUS对肾脏良、恶性肿瘤血管结构的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3D-CPA对肾脏良、恶性肿瘤血管结构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肾脏肿瘤主要表现为血流丰富、血管纡曲扩张呈粗网状或杂乱树枝状。良性肾脏肿瘤主要表现为血供较少,呈云雾状或云雾状叠加网状。3D-CPA与3D-CEUS在实质早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三维超声成像可立体显示肾脏肿瘤血管结构,3D-CEUS显示肾脏肿瘤血管结构优于3D-C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梁笑 刘慧临 侯剑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0-702,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特点,探讨3D-CPA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46例,共67个结节,术前行3D-CPA超声检查,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结节划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特点,探讨3D-CPA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46例,共67个结节,术前行3D-CPA超声检查,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结节划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3组,分析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布、走行规律及其周围腺体的血供情况。结果 46例患者中,良性37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33例共48个结节,甲状腺腺瘤4例共6个结节,恶性9例共13个结节。3D-CPA显示良性结节血流分布以外周为主,走行自然,周围腺体血供相对不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均未构成球形网状结构;甲状腺腺瘤瘤体血流灌注呈球形网状结构。恶性结节血管明显增粗,走行扭曲,且粗大杂乱,血运分布以内部为主。结论 3D-CPA可直观地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立体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血管的分布特点,有助于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水平,对其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彩色能量血管造影成像在中老年动脉性阳痿中的应用
6
作者 姚克纯 李利 胡海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能量血管造影成像在中老年阳痿患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彩色能量血管造影成像于注射前列腺素E1前及注药后 5min ,对 3 98例中老年阳痿患者及 15例正常对照者的阴茎动脉进行检查。结果 注射药物后 5min...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能量血管造影成像在中老年阳痿患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彩色能量血管造影成像于注射前列腺素E1前及注药后 5min ,对 3 98例中老年阳痿患者及 15例正常对照者的阴茎动脉进行检查。结果 注射药物后 5min对照组阴茎动脉走行较直 ,空间结构清楚 ;阳痿患者的阴茎动脉走行纡曲 ,增宽 ,呈串珠状 ,且空间结构紊乱。结论 三维彩色能量血管造影成像能较清楚地显示阴茎动脉的走行情况 ,立体反映阴茎动脉分布特点 ,对阳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能量血管造影成像 中老年人 动脉性阳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彩色能量成像评价正常妊娠胎盘血流灌注 被引量:17
7
作者 吕小利 车岩 +1 位作者 吴菊 锁成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能量成像(3DCPA)测量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与孕龄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Voluson730expert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3DCPA测量130例20~40周的胎儿胎盘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能量成像(3DCPA)测量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与孕龄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Voluson730expert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3DCPA测量130例20~40周的胎儿胎盘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并与孕龄比较分析。结果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与孕龄呈直线相关,以孕龄为自变量,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公式为VI=0.297×GA-3.428(r=0.59,n=130,P<0.0001)FI=0.23×GA+27.516(r=0.32,n=130,P<0.0001),VFI=0.115×GA-1.509(r=0.59,n=130,P<0.0001)。结论3DCPA可以作为妊娠中观察胎盘血管树发育的工具,胎儿胎盘的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与孕龄的增长以及胎儿各生长参数积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能量多普勒指数 孕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吴芳 崔凤荣 +2 位作者 卢桂林 姚兰辉 李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487-349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对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的81例乳腺肿块患者,肿块均经术后病理(金标准)证实,其中...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对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的81例乳腺肿块患者,肿块均经术后病理(金标准)证实,其中良性42例(47个病灶,良性组),恶性39例(39个病灶,恶性组)。分析病灶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ARFI技术声像图特征,选取超声征象:肿块形态、边缘毛刺、内部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血流分级、阻力指数(RI)、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采用Kappa检验分析超声征象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组肿块形态、边缘毛刺、纵横比、血流分级、RI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肿块纵横比为(0.71±0.23),高于良性组的(0.5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4,P<0.05)。恶性组RI为(0.78±0.13),高于良性组的(0.6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8,P<0.05)。两组肿块VTI评分及VTQ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TI评分及VTQ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490,t=8.178;P<0.05)。VTQ值以4 m/s作为诊断乳腺恶性结节的截点,灵敏度为76.9%(30/39),特异度为93.6%(44/47)。VTI评分以4分作为诊断乳腺恶性结节的截点,灵敏度为89.7%(35/39),特异度为68.1%(32/47)。综合分析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RFI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9.7%(35/39)、特异度为93.6%(44/47)、准确性为91.8%。联合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Kappa值为0.835。结论单独使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或ARFI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临床价值低,综合分析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RFI技术对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超声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的彩色血管能量成像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金蓉 李彦敏 +2 位作者 崔壮 焦彤 高卫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50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应用CPA技术检测其血流,测其血流的阻力指数RI,术后对手术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MVD,行其统计学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50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应用CPA技术检测其血流,测其血流的阻力指数RI,术后对手术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MVD,行其统计学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的MVD(48.84±6.19)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20.90±2.71,P<0.05),恶性肿瘤中CPAⅢ级的MVD(50.37±5.46)显著高于Ⅱ级(32.11±3.71,P<0.05)。良、恶性卵巢肿瘤的MVD与CPA的血流分级呈正相关(r=0.455,r=0.823,P<0.05)。卵巢恶性肿瘤的RI值(0.36±0.06)显著低于良性卵巢肿瘤(0.68±0.07,P<0.05),RI值与MVD呈负相关(r=-0.806,P<0.05)。结论病理形态学基础表明,CPA在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利 王志刚 任建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2,共4页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是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无角度依赖性,能定量评价局部与整体心肌的运动情况,有利于对多种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随访和判断预后。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血管疾病 斑点追踪成像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效果的评价及其与高敏肌钙蛋白T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景俊 张丽 +3 位作者 卢晓潇 潘宁 崔国利 王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758-2761,共4页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效果,探讨梗死节段纵向应变(LS)峰值与高敏肌钙蛋白T(hs-c Tn 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PCI术...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效果,探讨梗死节段纵向应变(LS)峰值与高敏肌钙蛋白T(hs-c Tn 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PCI术的AMI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心肌梗死部位分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21例)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19例)。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4周采用2D-STI技术测定心肌病变节段LS峰值,并测定hs-c Tn T水平。结果 AMI患者PCI术前各病变节段运动幅度减低,LS-时间曲线形态杂乱;术后4周,各病变节段运动幅度略恢复,LS-时间曲线形态较规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术前与术后4周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术前与术后4周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术前hs-c Tn T水平为404.2(344.0)μg/L,术后4周hs-c Tn T水平为1.2(9.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5,P<0.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峰值变化与hs-c Tn T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rs=0.74、0.75、0.74,P<0.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术前hs-c Tn T水平为308.4(641.0)μg/L,术后4周hs-c Tn T水平为1.9(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23,P<0.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LS峰值变化与hs-c Tn T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rs=0.65、0.75、0.78,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各节段LS峰值高于术前,且LS峰值变化与hs-c Tn T水平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2D-STI可定量评价AMI患者PCI术前后心肌的运动功能,可作为评价PCI术疗效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斑点追踪成像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狭窄手术及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波 赵宝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2 7例中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或介入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 ,对颅外段颈动脉的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结...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2 7例中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或介入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 ,对颅外段颈动脉的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结果 :狭窄度为 5 0 %~ 70 %的患者 17例 ,71%~ 79%的患者 2例 ,80 %~ 89%的患者 5例 ,90 %~ 99%的患者 3例。12例行颈动脉内膜剥除术 (CEA)的患者术后 7d时 ,见颅外段颈动脉管腔通畅 ,血流速度接近正常 ,发现 1例患者内膜残端漂浮于管腔中 ,但不影响血流方向及流速。15例行颈动脉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PTAS)的患者术后 2周见支架位置及走行均正常 ,管腔无明显狭窄。 结论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在 CEA和颈动脉 PTAS术前对颅外段颈动脉进行准确测量和正确评价 ,术后可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观察和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除术 颈动脉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颈动脉内膜剥除术和支架成形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张波 赵宝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6-438,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内膜剥除术(CEA)和支架成形术(PTAS)前后颅内大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为临床预测手术风险、判断疗效提供有价值的指标。方法:对13例排除了合并椎动脉或颅内动脉疾病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经颅二... 目的: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内膜剥除术(CEA)和支架成形术(PTAS)前后颅内大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为临床预测手术风险、判断疗效提供有价值的指标。方法:对13例排除了合并椎动脉或颅内动脉疾病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TC 2D CDUS)检查,了解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情况。结果:2 例患者图像显示不满意,余11例患侧大脑中动脉流速不同程度减慢,搏动指数偏低。其中3例波峰低钝,收缩期波峰消失,加速时间延长,伴有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方向逆转。术后11例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接近正常水平,搏动指数较术前提高,双侧大脑半球颅内动脉血流恢复对称分布。结论:TC 2D CDUS可提供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信息,术后可对手术疗效进行随访观察和准确判断,及时发现并发症,向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除术 颈动脉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的血管内超声数据传输及成像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米龙 邱维宝 +4 位作者 刘宝强 池利阳 牟培田 李小龙 郑海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20-3023,共4页
血管内超声(IVUS)成像技术能提供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信息,便于医生对血管病变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针对现有的超声数据采集装置在传输速度、成本、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速的血管内超... 血管内超声(IVUS)成像技术能提供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信息,便于医生对血管病变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针对现有的超声数据采集装置在传输速度、成本、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速的血管内超声成像数据传输及成像方法。采集到的血管内超声信号经过处理后通过高速USB3.0接口传输到PC端,再进行对数压缩以及坐标变换等操作,最后实时显示图像。实际传输速率统计显示,传输速度稳定在2040 Mb/s上下。血管仿体成像实验中管壁组织清晰、内腔轮廓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成像 USB3.0数据传输 对数压缩 坐标转换 平面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15
作者 于群 孔祥泉 刘定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3,共1页
为探讨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的技术方法和最佳扫描方案,评价其对静脉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采用二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2D-TOF—MRA)、二维相位对比血管造影(2D-PCA)和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3种血管成像技术... 为探讨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的技术方法和最佳扫描方案,评价其对静脉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采用二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2D-TOF—MRA)、二维相位对比血管造影(2D-PCA)和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3种血管成像技术分别对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临床或MRI疑有静脉系疾病的患者行MRV成像,并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或曲面重建(MPR)及数字减影MRA(DSMRA)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脑静脉 血管成像技术 磁共振 MRA MR血管造影 疾病 后处理 M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疟疾患者入肝脾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普勒分析
16
作者 白建宁 郭莉 +2 位作者 张大勇 钱毅 黄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疟疾 彩色多普勒 入肝脾血管血流动力学 超声 疟原虫 急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蛋白、微血管密度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CPA血流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蓉 李彦敏 +1 位作者 焦彤 高卫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83-1886,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蛋白、微血管密度(MVD)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血流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CPA检测50例卵巢癌患者及20例卵巢良性肿瘤的血流信号及其阻力指数RI,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组织中Survivin基因蛋白及...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蛋白、微血管密度(MVD)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血流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CPA检测50例卵巢癌患者及20例卵巢良性肿瘤的血流信号及其阻力指数RI,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组织中Survivin基因蛋白及MVD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蛋白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60%)显著高于良性组(30%,P<0.05)。Survivin基因蛋白在低分化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4%),中分化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58%),高分化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15%),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基因蛋白在临床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80%)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30%,P<0.05)。卵巢癌中的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强度与CPA血流分级呈正相关(r=0.677,P<0.05)。卵巢癌中的MVD(50.16±5.06)显著高于良性组(20.90±2.71,P<0.05),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组的MVD(52.71±6.79)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37.21±4.92,P<0.05)。卵巢癌中的MVD与CPA的血流分级呈正相关(r=0.675,P<0.05)。卵巢癌的RI值(0.39±0.04)显著低于良性组(0.68±0.07,P<0.05),卵巢癌的RI值与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强度及MVD均呈负相关(r1=-0.537,r2=-0.421,P<0.05)。结论巢卵癌中Survivin基因蛋白及MVD的表达为临床应用CPA提供了可靠的病理学基础,而CPA则为临床诊断卵巢癌提供了敏感的血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免疫组化 Survivin基因蛋白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涎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军 封兴华 +4 位作者 孟庆江 张浚睿 郑文 孙琰 雷德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评价多种超声检查方法在鉴别涎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作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用二维声像图(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和脉冲多普勒 (PWD)等超声方法检查涎腺肿瘤 142例,按肿块的 2DUS特征和CDF... 目的:评价多种超声检查方法在鉴别涎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作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用二维声像图(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和脉冲多普勒 (PWD)等超声方法检查涎腺肿瘤 142例,按肿块的 2DUS特征和CDFI血流特点判定为良性和恶性,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将同一肿块的CDFI与CDE血流显示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DUS检查肿瘤内部的特殊性回声及后回声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特异性较高(87. 4% )。CDFI可清晰显示肿瘤内的血流形态。除腺淋巴瘤外良性肿瘤中 78. 7%表现为血流Ⅰ或Ⅱ -级,恶性肿瘤中 80. 0%表现为Ⅱ +或Ⅲ级。恶性肿瘤内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PSV)高于良性肿瘤。CDE对肿瘤内血流显示率高于CDFI,但在良恶性肿瘤鉴别方面与CDFI相比无明显优势。各种超声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诊断:灵敏度 89. 3%、特异度 90. 5%,假阴性率 10. 6%、假阳性率 9. 5%,准确率 90. 1%,阴性预告值 94. 5%,阳性预告值 82. 4%。结论:各种超声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超声对涎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声像图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彩色多普勒能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动脉瘤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丽光 李淑芬 +2 位作者 李辉 龚传斌 段志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4期23-24,共2页
一、资料和方法本组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明确诊断动脉瘤14例(男12,女2),年龄17~65岁,平均41岁。其中腹主动脉瘤4例,腹主动脉瘤并双髂总动脉瘤1例,股动脉瘤1例。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多普勒超声仪 切面超声 超声诊断 脉冲多普勒 髂总动脉 腹股沟肿块 锁骨下动脉 血管走行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彩色多普勒技术诊断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焦荣红 赵玉珍 +1 位作者 杨漪 薛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及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检测65例直肠癌和13例直肠腺瘤患者,分析肿瘤超声表现及血供,测量瘤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流... 目的探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及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检测65例直肠癌和13例直肠腺瘤患者,分析肿瘤超声表现及血供,测量瘤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结果腺瘤肠壁层次清晰,肿瘤多为高回声,直肠癌正常肠壁层次消失,肿瘤为低回声。直肠癌频谱为高阻型,直肠腺瘤为低阻型。结论直肠肿瘤的超声表现及血液动力学特征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瘤 直肠癌 腔内多普勒超声 血流参数 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