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导航式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设计和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霍鹏飞 施坤林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4,共4页
在分析国内外二维弹道修正技术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导航式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方案,确定了其工作原理,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基于GPS/M IMU组合导航技术、基于鸭舵的修正控制技术、旋转稳定弹的引信模块减旋技术等以及系统设计建... 在分析国内外二维弹道修正技术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导航式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方案,确定了其工作原理,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基于GPS/M IMU组合导航技术、基于鸭舵的修正控制技术、旋转稳定弹的引信模块减旋技术等以及系统设计建模与仿真方法进行了分析。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技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GPS/MIMU组合导航 鸭舵控制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制导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毅 宋卫东 +1 位作者 宋谢恩 吴汉洲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87,共5页
为给固定鸭舵式二维弹道修正引信设计适用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在掌握修正引信工作原理和研究引信运动状态的基础上,采用两部电机实时模拟引信修正组件和弹体滚转通道的姿态角信息,并使用光电码盘标定地磁测角模块的测角准确度,在过程控制... 为给固定鸭舵式二维弹道修正引信设计适用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在掌握修正引信工作原理和研究引信运动状态的基础上,采用两部电机实时模拟引信修正组件和弹体滚转通道的姿态角信息,并使用光电码盘标定地磁测角模块的测角准确度,在过程控制软件的协调下实现弹上计算机和仿真计算机的数据交互,实现弹上机对固定舵制动控制的有效模拟。研究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半实物仿真试验的试验步骤,并针对某型迫弹进行仿真试验。仿真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可有效检验引信制导控制系统各分系统和整机的性能。该半实物仿真系统适用于安装该型引信的所有尾翼稳定弹箭,对其他类型的采用双旋结构的制导弹箭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半实物仿真 固定鸭舵 制导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冲压成形导转翼面设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超 张英 肖晨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1,共5页
为了提高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导转翼面导转控制力矩及滚转控制效率,并且降低量产加工制造成本,提出冲压成形的导转翼面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材施加压力,使板材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有弯度翼形。对冲压成形导转翼... 为了提高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导转翼面导转控制力矩及滚转控制效率,并且降低量产加工制造成本,提出冲压成形的导转翼面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材施加压力,使板材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有弯度翼形。对冲压成形导转翼面的气动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翼面相对于切削加工的菱形翼面,具有导转控制能力强、可补偿减旋机构摩擦力矩的优点,可提高对引信的滚转控制效率,且可充分发挥冲压成形制造工艺固有的低成本优势,为二维弹道修正引信量产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滚转控制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模型及精度仿真分析
4
作者 李会杰 李世义 +1 位作者 何循来 张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7期339-341,共3页
文中提出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来建立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模型,在弹道方程基础上建立了卡尔曼滤波的弹道辨识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构建了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模型算法;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弹道辨识模型的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仿... 文中提出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来建立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模型,在弹道方程基础上建立了卡尔曼滤波的弹道辨识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构建了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模型算法;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弹道辨识模型的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技术的弹道辨识模型可以满足弹道修正引信的系统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卡尔曼滤波 弹道辨识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制动控制建模与仿真
5
作者 卢志才 高敏 贾春宁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为解决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姿态实时控制问题,提出了固定舵制动模型。根据弹道修正原理及固定舵控制规律,建立了制动控制数学模型。构建了基于双轴仿真测试转台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对不同弹道环境下制动控制性能进行了半实物仿真。结果... 为解决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姿态实时控制问题,提出了固定舵制动模型。根据弹道修正原理及固定舵控制规律,建立了制动控制数学模型。构建了基于双轴仿真测试转台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对不同弹道环境下制动控制性能进行了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干扰力矩在0~0.5 N·m变化范围,该方法能够有效跟踪滚转角控制指令实现实时跟踪。当弹丸转速在100~167 r/s范围时,该模型制动时间和精度满足控制系统总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舵 半实物仿真 制动控制 直流电机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力矩法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摩擦力矩测试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江杨 高铭泽 +1 位作者 霍鹏飞 柳海斌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2,共5页
针对目前文献未披露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摩擦力矩测试方法,仅是在选取的特定条件下对轴承摩擦力矩进行测试,不能满足轴承在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中作用时高过载、高转速的工况要求,无法得到轴承在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全寿命周期摩擦力矩值的问题,... 针对目前文献未披露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摩擦力矩测试方法,仅是在选取的特定条件下对轴承摩擦力矩进行测试,不能满足轴承在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中作用时高过载、高转速的工况要求,无法得到轴承在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全寿命周期摩擦力矩值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平衡力矩法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摩擦力矩测试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轴承装配、高转速和高过载对摩擦力矩的影响,将轴承装配在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中,使用马歇特锤和高速转台分别模拟引信高过载和高转速的环境,通过所设计的装置实现摩擦力矩测试。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测得不同转速、经受轴向和径向高过载后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摩擦力矩值,测试操作性强,测量条件范围广。由数据分析可知转速和径向过载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摩擦力矩值影响较大,轴向过载对摩擦力矩值影响并不明显。与理论计算值相比,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接近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摩擦力矩测试 平衡力矩法 高过载 高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升力翼面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曼 张英 +2 位作者 霍鹏飞 施坤林 石晓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5,共5页
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研究需要了解翼面之间的气动干扰。鉴于查不到相关文献,采用流场计算中广泛使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引信及翼面的气动参数和修正弹的流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翼面尺寸和安装角度不变的... 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研究需要了解翼面之间的气动干扰。鉴于查不到相关文献,采用流场计算中广泛使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引信及翼面的气动参数和修正弹的流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翼面尺寸和安装角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升力翼面安装位置的前移,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导转力矩、导转翼面的阻力和导转力矩以及升力翼面的阻力和升力均有所增加,而对导转翼面升力的影响较小;在跨音速时,引信及翼面的气动参数均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翼面气动干扰 数值模拟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控制算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恺华 祁克玉 王芹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3,共5页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中的滚转角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滚转角控制算法。该算法中首先生成模糊规则,然后根据实际滚转角与目标滚转角,结合引信相对大地的转速,确定所需电磁力矩,再结合引信相对弹丸的转速及电磁力矩关系表,通过...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中的滚转角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滚转角控制算法。该算法中首先生成模糊规则,然后根据实际滚转角与目标滚转角,结合引信相对大地的转速,确定所需电磁力矩,再结合引信相对弹丸的转速及电磁力矩关系表,通过调整负载电阻大小,形成所需的电磁力矩,完成引信滚转角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以引信滚转角稳定到距目标滚转角10°以内,均值误差和均方差为5°以内为标准,从开始控制到控制到位,最长用时5.4s,完成控制时间较短,完成控制后,实测滚转角距目标滚转角最大均值误差为0.005°,误差较小;最大均方差1.280°,控制效果稳定,能够满足二维弹道修正系统对引信滚转角控制的要求,达到相应的控制准确性、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滚转角 模糊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 mm固定翼双旋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翼面转速特性及修正能力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史凯 张倩 刘马宝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87-1595,共9页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实现弹道修正的前提是对头部翼面部分转速进行控制。基于155mm固定翼双旋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平台,分别对双旋环境下弹体和翼面的转速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翼面作用下双旋弹丸运动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二维弹道...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实现弹道修正的前提是对头部翼面部分转速进行控制。基于155mm固定翼双旋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平台,分别对双旋环境下弹体和翼面的转速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翼面作用下双旋弹丸运动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翼面各项气动力参数;通过对二维弹道修正滚转通道动力学方程展开分析,以弹丸和头部翼面部分转动惯量为基础,综合分析了翼面转动惯量、摩擦力矩、翼面滚转阻尼力矩和翼面导转力矩对全弹道转速、落点、横向偏差、攻角的影响;在转速控制基础上对155mm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修正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导转翼面角度取5.0°~5.5°、修正翼面角度取8°~9°时可以满足控制所需的平衡转速和修正能力要求;双旋转速仿真结果可以反映弹道修正引信、精确制导组件等双旋弹丸的转速特性,为此类双旋弹丸翼面部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mm固定翼双旋弹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7自由度双旋模型 双旋转速 翼面气动参数 修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弹簧翼改进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江杨 霍鹏飞 施坤林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7,43,共5页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固定翼修正方法存在的修正能力和射程损失量对升力翼面倾角需求相矛盾问题,提出了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弹簧翼改进方法。该方法继承了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设计理念,而仅将固定翼换为弹簧翼,利用迎面气流...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固定翼修正方法存在的修正能力和射程损失量对升力翼面倾角需求相矛盾问题,提出了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弹簧翼改进方法。该方法继承了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设计理念,而仅将固定翼换为弹簧翼,利用迎面气流的变化使升力翼面倾角自适应调整,在出炮口时倾角最小,而在修正段倾角最大。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翼修正方法相比,在修正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翼修正方法可以减小射程损失量;在射程损失量相同的情况下,弹簧翼修正方法可获得大的修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固定翼 修正能力 射程损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IMU精度补偿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会杰 王猛 +1 位作者 李雅蜂 苏曼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392-1393,共2页
本文介绍了IMU在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中的应用原理,提出了IMU的精度补偿模型,利用三轴转台和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了精度补偿试验,以某型火箭弹为背景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精度补偿模型,中、低精度的IMU就可以满足某型火箭... 本文介绍了IMU在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中的应用原理,提出了IMU的精度补偿模型,利用三轴转台和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了精度补偿试验,以某型火箭弹为背景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精度补偿模型,中、低精度的IMU就可以满足某型火箭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IMU 精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惯性测量组合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会杰 李世义 张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介绍了微型惯性测量组合(MIMU)在国内外兵器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MIMU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的具体应用中的可行性问题;论述了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中利用MIMU获得弹道参数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中利用MIMU获... 介绍了微型惯性测量组合(MIMU)在国内外兵器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MIMU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的具体应用中的可行性问题;论述了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中利用MIMU获得弹道参数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中利用MIMU获得弹道参数的数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舵弹道修正引信 MIMU 弹道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最优控制方法
13
作者 雷泷杰 李松 +2 位作者 陈瑞华 刘越 肖晨星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针对使用乒乓舵执行机构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控制系统存在扰动时,采用乒乓舵线性化方式的控制过程中等效控制力矩小、控制能力不足以及采用Bang-Bang控制存在较大的稳定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最优控制方法。该方法... 针对使用乒乓舵执行机构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控制系统存在扰动时,采用乒乓舵线性化方式的控制过程中等效控制力矩小、控制能力不足以及采用Bang-Bang控制存在较大的稳定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最优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利用极小值原理,在受到乒乓舵离散控制量约束条件下,以时间为性能指标,设计了时间最优Bang-Bang控制器,通过选择合适的切换策略将其与乒乓舵线性PID控制器相结合,实现了引信滚转姿态稳定。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最优控制方法相比线性化PID控制器能够在系统存在扰动导致控制能力不足时,实现引信滚转姿态控制,并有效克服Bang-Bang控制器因对模型依赖性而引起的稳态误差,最终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该方法鲁棒性强,工程实现简单,能够满足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低成本高精度的滚转角控制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滚转角 时间最优Bang-Bang控制 线性化PID控制 切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权 宁波 +1 位作者 霍鹏飞 雷泷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解决装载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弹丸在滚转角控制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力矩作用,影响弹丸有效打击范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全弹道飞行过程中引信滚转控制精度与抗干扰能力,提出利用PID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进行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滚转... 为解决装载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弹丸在滚转角控制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力矩作用,影响弹丸有效打击范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全弹道飞行过程中引信滚转控制精度与抗干扰能力,提出利用PID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进行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滚转角复合控制。以差动偏置角舵机为执行机构,建立引信滚转角控制动力学方程,同时将系统未建模误差以及气动干扰力矩等作为未知扰动,在PID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ESO对扰动项进行观测并补偿,有效提升了滚转角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通过仿真对比滚转角控制系统引入ESO前后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观测弹丸在滚转角控制过程中的各项扰动项,并实时进行补偿,进一步优化了滚转角控制性能。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与抗干扰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滚转角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算法的滚转角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泷杰 陈瑞华 +2 位作者 霍鹏飞 陈超 张文博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6,共4页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跟踪滚转角指令的控制方法复杂并存在稳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算法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将引信滚转通道运动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写成状态空间描述的形式,再判断引信滚转...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跟踪滚转角指令的控制方法复杂并存在稳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算法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将引信滚转通道运动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写成状态空间描述的形式,再判断引信滚转通道运动的状态空间描述是否满足LQR控制算法的应用条件,最后应用LQR控制算法得到最优控制律。仿真表明,基于LQR控制算法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与传统的双闭环PID控制方法相比,控制精度高,调节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滚转角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结构控制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泷杰 陈瑞华 施坤林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共5页
针对现有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存在模型依赖性强、工程可实现性差问题,提出了基于变结构控制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了描述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运动的状态空间描述,通过选取了切换平面以及合适的趋近律,设计了... 针对现有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存在模型依赖性强、工程可实现性差问题,提出了基于变结构控制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了描述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运动的状态空间描述,通过选取了切换平面以及合适的趋近律,设计了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的变结构控制器,同时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显示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表明,基于变结构控制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与传统的双闭环PID控制相比,控制系统对干扰具有强鲁棒性,且控制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滚转角 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霍鹏飞 施坤林 雷泷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5,共4页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现有控制方法中存在二维修正引信与高旋弹体之间的耦合力矩大以及气动控制机构复杂问题,提出了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乒乓舵进行线性化,采用角速率环比例控制和角位置环比...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现有控制方法中存在二维修正引信与高旋弹体之间的耦合力矩大以及气动控制机构复杂问题,提出了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基于乒乓舵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乒乓舵进行线性化,采用角速率环比例控制和角位置环比例积分控制这种乒乓舵PID控制器产生所需滚转控制力矩,实现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的滚转角控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乒乓舵可对引信滚转角进行有效的控制,误差均方差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乒乓舵 滚转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相位角辨识的改进落点预测修正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霍鹏飞 雷泷杰 施坤林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0,共5页
针对目前弹丸在实际飞行过程中,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修正指令离线补偿存在相位角偏移量估计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在线相位角辨识的改进落点预测修正算法。采用导航位置信息估计当前时刻实时过载,根据当前时刻时间,对落点预测弹道存储的预测... 针对目前弹丸在实际飞行过程中,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修正指令离线补偿存在相位角偏移量估计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在线相位角辨识的改进落点预测修正算法。采用导航位置信息估计当前时刻实时过载,根据当前时刻时间,对落点预测弹道存储的预测弹道过载信息进行插值,得到预测弹道此时弹丸过载信息,通过计算当前过载估计值与预测弹道理论解算值之间误差,结合实际测量得到的修正翼面滚转角信息,对修正指令补偿项相位角进行在线辨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在线相位角辨识的改进落点预测修正算法能够根据弹丸实际飞行状态在线估计出修正指令相位角偏移量,与离线补偿算法相比,能够有效补偿弹丸飞行过程中由于射击、气象等条件扰动所带来的对修正指令相位角偏移量的影响,克服修正指令离线补偿存在相位角偏移量估计误差问题,弹丸对目标打击CEP提升至少25%。同时该算法实现简单,具有较好的工程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修正算法 改进落点预测 在线相位角辨识 滚转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泷杰 霍鹏飞 +1 位作者 陈超 高智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6,共5页
针对如何有效估计弹丸飞行过程中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受到的轴向摩擦力矩以及气动干扰力矩并对其进行补偿以实现引信滚转角的高精度控制问题,提出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通过引入引信滚转角速度和... 针对如何有效估计弹丸飞行过程中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受到的轴向摩擦力矩以及气动干扰力矩并对其进行补偿以实现引信滚转角的高精度控制问题,提出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通过引入引信滚转角速度和增加滚转角跟踪微分滤波的扩张状态观测器模型,实现对引信滚转运动过程中受到的轴向摩擦力矩以及气动干扰力矩的准确估计,通过总扰动状态量化描述并反馈至控制回路进行相关补偿计算,实现引信滚转角的稳定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能够有效估计弹丸飞行过程中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受到的轴向摩擦力矩以及气动干扰力矩并对其进行补偿,最终实现引信滚转角的高精度控制,与经典PID控制和变结构控制相比,鲁棒性更强,工程实现简单,能够满足更高的滚转角控制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滚转角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滚转姿态测量抗电机干扰补偿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超 李小平 雷泷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3,共4页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舵机驱动电机产生的分布磁场对滚转姿态测量模块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抗电机干扰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舵机位置开关提供的反馈信号识别并定义舵机“静态”和“动态”工作状态,在静态状态下,通过弹上自主标定的干扰... 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舵机驱动电机产生的分布磁场对滚转姿态测量模块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抗电机干扰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舵机位置开关提供的反馈信号识别并定义舵机“静态”和“动态”工作状态,在静态状态下,通过弹上自主标定的干扰偏置量对磁传感器信号进行补偿,利用补偿后的磁测量信号解算滚转角;在动态状态下,通过陀螺测量的角速率与时间积分计算滚转角。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电机分布磁场对滚转姿态测量模块的干扰,可将测量误差由补偿前的20°以上降低至7°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 姿态测量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