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错流型超重力旋转床中液滴的运动及二维建模 被引量:4
1
作者 潘朝群 邓先和 +2 位作者 赵晓曦 李志武 张良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8,共4页
从气体的流场和液滴的碰合出发 ,用液滴粒径 -位置联合分布模型描述了液滴群运动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错流型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液滴的二维运动模型 .模型物理意义明确 ,不含有可调动参数 .模型计算得到的液滴的相界面积与实验实... 从气体的流场和液滴的碰合出发 ,用液滴粒径 -位置联合分布模型描述了液滴群运动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错流型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液滴的二维运动模型 .模型物理意义明确 ,不含有可调动参数 .模型计算得到的液滴的相界面积与实验实测值的误差在 10 %以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型 超重力旋转床 液滴 运动 二维建模 旋转填料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光整加工材料去除的二维建模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逢军 尹韶辉 +3 位作者 朱科军 大森整 朱勇建 范玉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647-1650,共4页
根据磁流变液在梯度磁场作用下发生剧变的特点,以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对Preston方程、Reynolds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进行扩充,建立了在二维方向上的磁流变光整加工的压力模型和材料去除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进行磁流变... 根据磁流变液在梯度磁场作用下发生剧变的特点,以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对Preston方程、Reynolds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进行扩充,建立了在二维方向上的磁流变光整加工的压力模型和材料去除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进行磁流变光整加工的基础实验,分析了不同的工件压入量和材料类型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将实验结果与材料去除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光整加工 磁流变液 材料去除 去除 二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二维变化建模的网络流量多步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文超 杨帆 +1 位作者 邢泽华 张钰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6,共15页
准确预测网络流量的变化,可以帮助运营商提前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最大程度减少网络拥塞。现有的网络流量多步预测方法难以捕获流量序列的长相关性,在多步预测任务上精度较低,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时间二维变化建模的网络流量多步预测方法... 准确预测网络流量的变化,可以帮助运营商提前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最大程度减少网络拥塞。现有的网络流量多步预测方法难以捕获流量序列的长相关性,在多步预测任务上精度较低,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时间二维变化建模的网络流量多步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门控循环单元对网络流量序列进行编码,以实现网络流量时间相关性的精准表征;然后利用网络流量周期特征对其进行重构,将一维的流量序列转化为二维,重构后的流量序列长度被压缩,特征更为集中,使得模型能够有效感知其长相关特征。最后通过新型卷积神经网络捕获重构后流量序列的二维特征,并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主流的网络流量多步预测方法,所提方法均方根误差至少降低约8.69%,平均绝对误差至少降低约8.96%,平均百分比误差至少降低约11.73%。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挖掘网络流量长相关特征,在网络流量多步预测任务中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网络管理 流量预测 时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场下的树木建模方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舜 张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3-916,共4页
为了得到高效、准确、逼真的树木模型,研究了能够表达本身结构特性、形态复杂性以及受到自然环境中风雨雪等自然现象作用的树木建模方法.首先对树木建立静态模型;再在静态模型基础上,考虑自然环境中的风、雨、雪等客观真实存在且频繁发... 为了得到高效、准确、逼真的树木模型,研究了能够表达本身结构特性、形态复杂性以及受到自然环境中风雨雪等自然现象作用的树木建模方法.首先对树木建立静态模型;再在静态模型基础上,考虑自然环境中的风、雨、雪等客观真实存在且频繁发生的自然现象对树木的影响建立动态模型.并在建立风场中的树木动态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动量定理来计算对象在雨场中所受的冲力,且与对象杨氏模量中的断裂极限值相比较,确定对象断裂或者是摆动等情况,从而完善树木在自然界中的动态模型.经过实际建模比较,利用此种方法得到的树木动态模型时间损耗小,模型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方法 静态 动态 断裂极限 凝结高度 雨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参数化图库设计及其在数控工具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易际明 宁立伟 杨靖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4,共3页
围绕CAD数控工具系统的开发 ,研究了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及其技术 ,阐述了三维参数化建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并利用分布式数据库Oracle和Pro/Engineer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建立了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库。将该... 围绕CAD数控工具系统的开发 ,研究了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及其技术 ,阐述了三维参数化建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并利用分布式数据库Oracle和Pro/Engineer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建立了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库。将该标准件库应用于虚拟设计与制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没计 二维建模 数控工具系统 PRO/E CAD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消隐算法下的单体组合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舜 张铁 刘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05-208,共4页
在利用拓展的二维半算法为半结构对象的树木构建逼真模型的过程中,如何将单体模型构建出树木静态模型所需的组合体形态则是重点研究的问题。若干单体组合过程中,存在接触面之间的遮挡现象。利用改进的消隐算法处理接触面、线段的关系,... 在利用拓展的二维半算法为半结构对象的树木构建逼真模型的过程中,如何将单体模型构建出树木静态模型所需的组合体形态则是重点研究的问题。若干单体组合过程中,存在接触面之间的遮挡现象。利用改进的消隐算法处理接触面、线段的关系,完成组合效果;描述涉及部分的数据存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隐 遮挡 拓展方法 凸面体 接触面 组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典力学的树木摆动断裂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于舜 张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93-297,共5页
为建立逼真的树木模型,提出将树木模型分为静态和动态2种类型。采用拓展二维半建模方法和碰撞面算法建立树木静态模型。利用经典物理学中的动量定理计算对象在风场中所受的冲力,且与杨氏模量中的断裂极限值相比较,确定对象断裂或摆动等... 为建立逼真的树木模型,提出将树木模型分为静态和动态2种类型。采用拓展二维半建模方法和碰撞面算法建立树木静态模型。利用经典物理学中的动量定理计算对象在风场中所受的冲力,且与杨氏模量中的断裂极限值相比较,确定对象断裂或摆动等情况,以此构建树木动态模型。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建立树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 碰撞测定 矢量风 断裂极限 动量定理 静态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橱柜CAD系统AmbryCAD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卫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09-613,共5页
ObjectARX开发环境提供了一个高级的基于面向对象的C++语言程序界面,支持开发者使用、定制和扩展Auto-CAD软件功能。文章介绍利用VisualC/C++和ObjectARX开发成功的橱柜安装设计CAD系统AmbryCAD,其技术特色包括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二... ObjectARX开发环境提供了一个高级的基于面向对象的C++语言程序界面,支持开发者使用、定制和扩展Auto-CAD软件功能。文章介绍利用VisualC/C++和ObjectARX开发成功的橱柜安装设计CAD系统AmbryCAD,其技术特色包括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二维建模技术及基于项目的设计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ARX 面向对象 C++ AutoCAD AmbryCAD系统 橱柜设计 二维建模 设计管理 数据统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并行设计的特征设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春来 丁运亮 陆信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9-64,共6页
针对自上而下的计算机辅助机械产品图形设计 ,提出了适应这种设计思维的特征设计方法 ,即选择合适的形状特征 ,作为进一步的详细设计的基准。这种分层设计的方法 ,反映了所设计对象各个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符合实际设计的思维方式。另... 针对自上而下的计算机辅助机械产品图形设计 ,提出了适应这种设计思维的特征设计方法 ,即选择合适的形状特征 ,作为进一步的详细设计的基准。这种分层设计的方法 ,反映了所设计对象各个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符合实际设计的思维方式。另外 ,对特征的概念做了简单的探讨 ,提出了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特征属性设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约束 变量设计 特征 并行设计 特征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声变幅杆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谨亚辉 轧刚 《电加工与模具》 2010年第B04期73-75,90,共4页
基于传统形状的变幅杆放大系数与形状因数不能同时放大的局限性,以3次样条曲线作为变幅杆轴截面的母线形状,应用ANSYS有限元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出了在满足材料许用工作应力条件下、具有良好形状因数与较大振幅放大系数的新... 基于传统形状的变幅杆放大系数与形状因数不能同时放大的局限性,以3次样条曲线作为变幅杆轴截面的母线形状,应用ANSYS有限元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出了在满足材料许用工作应力条件下、具有良好形状因数与较大振幅放大系数的新型变幅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变幅杆 动力学分析 轴对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non-overlapping approach to accurately represent 2D arbitrary particles for DEM modelling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强 徐卫亚 +2 位作者 刘沁雅 王伟 孟庆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 complicated and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particle shape.Current,some composite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realistic particle shape modelling within discrete elem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 complicated and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particle shape.Current,some composite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realistic particle shape modelling withi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while they cannot give a good representation to the shape and mass properties of a real particle.In this work,a nove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model an arbitrary particle using a cluster of non-overlapping disks.The algorithm mainly consists of two components:boundary filling and domain filling.In the boundary filling,some disks are placed along the boundary for a precis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rticle shape,and some more disks are placed in the domain to give an approximation to the mass properties of the particle in the domain filling.Besides,a simple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rrect the mass properties of a cluster after domain filling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the disks in a cluster for lower computational load.Moreover,it is another great merit of the algorithm that a cluster generated by the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particle breakage because of no overlaps between the disks in a cluster.Finally,several examples are used to show the robust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A current FORTRAN version of the algorithm is available by contacting the auth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composite approaches arbitrary particles CLUSTERS non-overlapping dis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uble-gate 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Gate threshold voltage modeling and extraction
12
作者 李妤晨 张鹤鸣 +3 位作者 胡辉勇 张玉明 王斌 周春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587-592,共6页
The 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TFET) i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post-CMOS era.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a device,double gate TFET(DG-TFET) gate threshold voltage was studied.First... The 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TFET) i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post-CMOS era.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a device,double gate TFET(DG-TFET) gate threshold voltage was studied.First,a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and gate threshold voltage in DG-TFET was reported.Then,a simple analytical model for DG-TFET gate threshold voltage VTG was built by solving quasi-two-dimensional Poisson equation in Si film.The model as a function of the drain voltage,the Si layer thickness,the gate length and the gate dielectric was discussed.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is model should be useful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performance of circuits containing TF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 gated P-I-N diode threshold voltage modeling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