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红石岗南地区隐伏地质体磁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隆 杜辉 +4 位作者 唐小平 刘生荣 王亚磊 荆德龙 李倩宇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7,共11页
近些年,金属矿产勘查重点逐渐向岩体未出露的覆盖区隐伏矿床转移,但是在前期的调查工作中,由于覆盖层较厚很难得到地下异常体信息。位于东天山铜镍成矿带的红石岗一带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显示了良好的找矿潜力,1∶5万航磁和重力资... 近些年,金属矿产勘查重点逐渐向岩体未出露的覆盖区隐伏矿床转移,但是在前期的调查工作中,由于覆盖层较厚很难得到地下异常体信息。位于东天山铜镍成矿带的红石岗一带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显示了良好的找矿潜力,1∶5万航磁和重力资料显示其南部第四系覆盖区分布一高磁高重力套合异常,目前对该异常尚未开展调查研究。因此本研究在红石岗南调查区进行了高精度地面磁测工作,采用磁异常化极、垂向一阶导数、归一化总梯度法、二维剖面模拟和三维磁异常反演方法对该区域内隐伏异常体进行初步勘探研究,发现调查区内存在的5处显著磁异常,隐伏异常体的平均磁化率约6000×10-5 SI,埋深约200~300 m,存在5个主要的小异常体,走向为近SW-NE向,岩层向北侧倾斜。结合地质资料和岩石物性判断,该处异常体可能是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且磁化率较高。同时,利用磁异常指出与前人推断位置一致的近SWNE向黄山-镜儿泉深大断层和调查区内的次级断裂,可为铜镍矿床提供有利的成矿环境。因此,红石岗南调查区的隐伏异常体存在较大的铜镍矿找矿潜力,同时本研究为后续在该区域所开展的勘探工作,提供了可信的地球物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法勘探 隐伏异常体 二维剖面模拟 反演 红石岗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