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AHP-CRITIC二维云模型的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涛 刘昊邦 +3 位作者 陈童 王宇江 李明贵 杜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分别求解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权重,并运用改进博弈论方法确定组合权重,降低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结合二维云模型从防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两个维度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进行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舰船电力系统韧性。示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二维云模型 韧性评价 区间层次分析法 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测井储层流体评价方法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例
2
作者 王书黎 王锦国 +3 位作者 张承森 张喆安 帕尔哈提·凯山 刘龙成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2,454,共10页
在油气勘探中,测井资料的准确解释对储层流体性质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测井方法依赖测井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等参数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实现储层分类。然而,由于储层地质条件复杂,测井数据常存在异常点... 在油气勘探中,测井资料的准确解释对储层流体性质评价至关重要。传统测井方法依赖测井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等参数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实现储层分类。然而,由于储层地质条件复杂,测井数据常存在异常点、多因素耦合、流体界限模糊等问题,导致传统方法在复杂储层环境下的适应性受限,解释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为提高储层流体评价精度,在传统测井评价方法基础上引入云模型理论,提出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储层流体评价方法。该方法选取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2个关键测井参数,利用云模型处理测井数据的模糊性与随机性,构建储层流体分类的数学模型。首先,基于云模型理论,推导适用于测井评价的二维云模型,明确各数学参数(期望值、熵、超熵)的地质物理意义,并利用云发生器生成储层二维云图。随后,通过相似度分析技术,对储层类型进行定量分类,提高解释的准确性。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测井数据进行应用分析,并对比传统方法、云模型评价结果和试油试气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复杂储层中能够准确刻画储层流体特征。相较于传统方法,二维云模型不仅提供储层类型的定性判断,还能量化流体性质的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储层流体评价方法能有效反映储层流体特性,在复杂储层环境下具备较强适应性。最终评价结果与试油试气结果高度一致,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作为传统测井解释的有力补充,为提高测井数据解释精度、优化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二维云模型 评价标准 测井评价 模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急双态-二维云模型的高原高寒地区地震应急协同能力评价
3
作者 何欣宇 郭海湘 +3 位作者 刘雅凝 石咏 王墩 窦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8,共13页
在高原高寒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且破坏性强,提升区域内地震应急协同能力是增强灾害响应与应急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有效、准确、科学地评价各时段各状态下各行业、各部门的应急协同能力。首先,基于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从应急组织、... 在高原高寒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且破坏性强,提升区域内地震应急协同能力是增强灾害响应与应急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有效、准确、科学地评价各时段各状态下各行业、各部门的应急协同能力。首先,基于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从应急组织、指挥决策、生命救援、事故处置和应急保障5个维度构建了高原高寒地区地震应急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了基于平急双态-二维云模型的高原高寒地区地震应急协同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2025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为例,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二维云判定平时和急时各指标云和标准云的贴近度及综合评价等级,揭示现有地震应急协同的不足与短板,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和政策建议,为提升高原高寒地区平时和急时地震应急协同能力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西藏定日县地震应急协同能力平时状态等级为“良”,急时状态等级为“优”,平急双态等级为“优”;在此次地震应急响应中,指挥决策的高效协同表现最好,但在协同联动机制、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应急预案协同、高原病紧急救治、专业救援队伍协同等方面的协同能力仍存在明显不足,亟待提升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高寒地区 地震 应急协同能力 平急双态 二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进近管制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4
作者 张兆宁 史卓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3,共10页
进近管制系统的安全运行是确保民航运输安全的关键。安全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其可以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提高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考虑安全风险因素和安全风险事件,从管制员风险、设备风险、气象环境风险、管制环境风险... 进近管制系统的安全运行是确保民航运输安全的关键。安全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其可以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提高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考虑安全风险因素和安全风险事件,从管制员风险、设备风险、气象环境风险、管制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等5大方面建立进近管制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二维云模型得到某进近管制系统的安全风险等级为Ⅲ级并与一维云模型对比,证明评估模型具有有效性。将组合赋权的方法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赋权的方法不仅减少了主观随意性,还中和了主客观权重的不足;使用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进行进近管制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安全风险评估 进近管制系统 指标体系 二维云模型 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长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针对线路方案比选时评价指标体系单一赋权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决策过程中多从工程建设结果单方面考虑的问题,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线路方案评价方法。依托沈白铁路通化段线路方案比选实例,以技术可行和生态平衡为导向,选取线路... 针对线路方案比选时评价指标体系单一赋权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决策过程中多从工程建设结果单方面考虑的问题,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线路方案评价方法。依托沈白铁路通化段线路方案比选实例,以技术可行和生态平衡为导向,选取线路设计、自然人文景观破坏、水土资源环境污染、施工难度及安全4个方面的17个影响线路走向因素,构建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并以工程建设结果与工后恢复成本作为二维云的2组基础变量,运用MATLAB正向云发生器输出评价云图,确定不同线路方案的隶属等级。结果表明:经新宾、通港方案隶属评价等级介于良好和优秀之间,更贴近良好(Ⅱ级);经新宾、通化县西和经桓仁北、通化县西方案,隶属评价等级介于一般和良好之间,更贴近一般(Ⅲ级);推荐经新宾、通港方案为铁路建设方案,与工程实际选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组合赋权 二维云模型 线路方案评价 隶属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同步发电机PID励磁系统仿真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宗泽 史成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4,共6页
云模型可以实现定性概念与定量之间的转换,集成了概念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可以解决非线性与不确定性问题。针对船舶电力系统中励磁系统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将云模型应用到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中,设计出二维云模型PID励磁控制... 云模型可以实现定性概念与定量之间的转换,集成了概念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可以解决非线性与不确定性问题。针对船舶电力系统中励磁系统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将云模型应用到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中,设计出二维云模型PID励磁控制器。其过程是将同步发电机端电压差及其变化率进行概念表示,形成前件二维云模型,然后根据PID三个参数信息构造成后件云模型,并制定出二维云模型双条件多规则的映射语言形式,实现对PID参数的模糊推理自整定。与可控相复励无刷励磁系统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二维云模型PID励磁控制系统模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励磁 相复励 二维云模型 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沙漠高速公路生态风险评价及优选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韩峰 刘志博 +2 位作者 尹文华 李良英 吴霁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74-3783,共10页
为研究以生态平衡为导向的沙漠高速公路方案风险评价,基于腾格里沙漠特殊的地理环境与道路施工特征,从动植物生存环境干扰、自然生态景观破坏、水土资源污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植物固沙及后期维护5个方面建立沙漠地区的生态风险评价... 为研究以生态平衡为导向的沙漠高速公路方案风险评价,基于腾格里沙漠特殊的地理环境与道路施工特征,从动植物生存环境干扰、自然生态景观破坏、水土资源污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植物固沙及后期维护5个方面建立沙漠地区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值统计法优化传统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再以生态环境破坏情况与修复成本作为二维云模型的2组基础数字特征,建立生态风险和二维云模型间的联系;借助MATLAB输出二维风险云图,对比不同道路方案的一级指标和的综合生态风险云评价等级。按上述方法构造模型,对乌玛高速中卫穿沙段两条道路方案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西线道路方案有效保护了沙坡头景区和水源保护地的生态平衡和安全,综合生态风险等级介于良好和优秀之间,更贴近良好,南线道路方案对原有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较大,修复成本高,综合生态风险等级介于一般和良好之间,更贴近一般,因此更推荐西线方案作为道路修建的实施方案,这也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从而验证了数学模型对沙漠地区生态风险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沙漠高速公路 生态风险 二维云模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云模型在线优化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电压模型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魏海峰 韦汉培 张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1-6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云模型在线优化智能PID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电压模型控制算法。在虚拟γ-δ旋转坐标系下利用实际电压值与理想电压值之差对电机转速误差进行实时校正,获取到相对准确的电机转速以及转子位置估计。同时,设计了一种具...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云模型在线优化智能PID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电压模型控制算法。在虚拟γ-δ旋转坐标系下利用实际电压值与理想电压值之差对电机转速误差进行实时校正,获取到相对准确的电机转速以及转子位置估计。同时,设计了一种具有参数动态实时自整定功能的智能PID对上述电压模型控制中的转速、电流进行实时调节。通过引入混沌粒子群算法离线优化控制参数,使整个控制系统处于优化状态,再利用二维云模型在线调节模块对其实时整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准确估计出电机转速以及转子位置,对电机内部参数摄动以及外部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γ-δ旋转坐标系 混沌粒子群 二维云模型 智能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二维云模型的高铁建设工程系统韧性评价 被引量:23
9
作者 莫俊文 滕仓国 +1 位作者 李甲 钟建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3,共8页
高速铁路建设工程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其建设过程中风险因素众多,可用系统韧性表示该系统的风险防御能力和受扰动后的恢复能力。为提高高速铁路建设工程风险防御能力及受外界因素扰动后的恢复能力,进行高铁建设工程系统韧性评价... 高速铁路建设工程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其建设过程中风险因素众多,可用系统韧性表示该系统的风险防御能力和受扰动后的恢复能力。为提高高速铁路建设工程风险防御能力及受外界因素扰动后的恢复能力,进行高铁建设工程系统韧性评价研究。以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理论,从制度管理、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和信息管理4个方面构建铁路建设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将防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作为各评价指标的基础变量,建立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系统韧性评价的熵权—二维云模型。运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再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二维评价云图,与标准评价云图作对比,表达工程系统韧性水平,最后计算贴近度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为例进行系统韧性评价,计算结果显示该工程系统韧性等级为"韧性大"(Ⅳ级),说明该项目韧性水平较好,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韧性较低的指标提出加强举措。研究结果可为高铁建设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韧性评价 熵权法 二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天然气管道腐蚀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鹏 王璟 +2 位作者 范潮海 唐胜雨 安兆暾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8-565,共8页
天然气管道腐蚀因素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有效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提高评价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依据天然气管道历史失效数据建立天然气管道腐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壤腐蚀、杂散电流、介质腐蚀性、其他腐... 天然气管道腐蚀因素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有效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提高评价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依据天然气管道历史失效数据建立天然气管道腐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壤腐蚀、杂散电流、介质腐蚀性、其他腐蚀因素、防腐措施五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及熵权法确定主客观权重,再经差异系数法调和得出组合权重。其次,根据等级量化区间得到各等级标准云,将指标的失效后果和失效概率作为二维云的两组基础变量,结合前面得到的权重矩阵,计算出各级风险云和综合云。最终,通过Matlab绘制云图及相近度计算确定风险等级。将该方法运用到新疆油田天然气管道腐蚀风险评价,得出其腐蚀风险为Ⅱ级,风险可接受,与工程实际一致,表明该风险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完善了天然气管道腐蚀风险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腐蚀 改进AHP 二维云模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温控负荷响应的二维云模型分布式频率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项雷军 陈昊 聂卓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5-1835,共11页
为改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充分调用需求侧可控负荷资源,本文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响应的二维云模型分布式频率控制方法.建立了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设计了基于福克普朗克方程的温控负荷分布式控制策略,同时采用云模型... 为改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充分调用需求侧可控负荷资源,本文提出一种计及温控负荷响应的二维云模型分布式频率控制方法.建立了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设计了基于福克普朗克方程的温控负荷分布式控制策略,同时采用云模型算法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设计了二维云模型分数阶PID分布式频率控制器.最后通过控制仿真比较与分析,验证了在不同运行场景下所提出的综合控制方法具有较优的动稳态性能.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电力系统 二维云模型 温控负荷 分数阶PID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和Apriori算法的围岩稳定性分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薛黎明 李长明 +2 位作者 郑志学 沈文龙 王豪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8,共8页
针对围岩稳定性分级大多是对未受工程扰动岩体进行分级,以及分级结果难以为支护方式提供决策的现状,建立围岩稳定性的岩体及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二维分级指标体系。运用云理论确定岩体及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的等级期望值、熵和超熵,通过... 针对围岩稳定性分级大多是对未受工程扰动岩体进行分级,以及分级结果难以为支护方式提供决策的现状,建立围岩稳定性的岩体及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二维分级指标体系。运用云理论确定岩体及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的等级期望值、熵和超熵,通过二维云发生器绘出围岩稳定性分级的二维云图,并向二维体系等级图进行投影,得到围岩稳定性的综合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并与一维云模型和实际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得到不同系统耦合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实现了等级的可视化。通过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挖掘得到围岩稳定性的综合等级决策表,可以快速确定工程的综合稳定性等级,并根据已知综合等级和岩体及地质因素等级确定工程因素的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云模型 围岩稳定性 耦合 综合评价 决策表 APRIO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激光电子散斑干涉图像算法
13
作者 张微微 吕晓华 王政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7-140,共4页
激光散斑干涉图像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的噪声,这些噪声会极大的影响激光电子散斑干涉图像的处理,传统去噪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还会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去除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二维云模型的算法,文章不但构建二维云模型,还对... 激光散斑干涉图像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的噪声,这些噪声会极大的影响激光电子散斑干涉图像的处理,传统去噪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还会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去除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二维云模型的算法,文章不但构建二维云模型,还对激光电子散斑干涉图像进行了降噪处理,测试结果表明,本算法去噪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平均执行时间大大缩小,具有广阔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斑干扰图像 去噪处理 二维云模型 激光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云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的立管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嘉豪 余杨 +3 位作者 张振兴 余建星 王巍巍 傅一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7-154,共8页
为探明非粘结柔性立管关键失效模式,提出一种量化评估与概率推理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法。首先,基于二维云模型改进风险矩阵法;然后将事故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BN),量化评估底事件,并计算其发生概率;通过BN双向推理,求解顶事件失效概率,排查... 为探明非粘结柔性立管关键失效模式,提出一种量化评估与概率推理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法。首先,基于二维云模型改进风险矩阵法;然后将事故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BN),量化评估底事件,并计算其发生概率;通过BN双向推理,求解顶事件失效概率,排查故障源头;最后针对关键失效模式提出预防措施,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结果表明:非粘结柔性立管失效概率为1.099×10^(-2);腐蚀、侵蚀和船舶运动3种失效模式风险等级较高,需要在维护时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粘结柔性立管 二维云模型 贝叶斯网络(BN) 风险评估 风险量化分析 风险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储罐泄漏风险Bow-tie量化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樑 金龙 +2 位作者 黄兵 曹卫东 王学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9-815,共7页
针对Bow-tie分析无法实现风险量化的问题,引入专家评判与风险矩阵,同时将二维云模型与风险矩阵耦合,利用云模型不确定性推理解决了风险量化过程中定性结论与定量描述之间相互转化、风险矩阵阈值存在模糊性、风险的两个影响因素事故可能... 针对Bow-tie分析无法实现风险量化的问题,引入专家评判与风险矩阵,同时将二维云模型与风险矩阵耦合,利用云模型不确定性推理解决了风险量化过程中定性结论与定量描述之间相互转化、风险矩阵阈值存在模糊性、风险的两个影响因素事故可能性与严重度存在随机性与模糊性的问题,并将风险矩阵与实际评价结果均以二维云图的形式输出。事故可能性与严重度均采用专家打分,将事故严重度一级指标细化为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社会影响4个二级指标,并采用信任度更高的组合权重对指标赋权。利用云模型的正向云发生器将风险矩阵阈值云模型化,柔化了传统硬性的阈值区间,同时利用云模型的逆向云发生器整合专家对事故可能性与严重度的评价结果,生成相应的云模型参数。将事故可能性与严重度云模型参数代入二维云模型生成实际云与标准云对比,通过计算云的贴近度确定风险等级。以化工储罐泄漏Bow-tie分析为例,证明该模型能够融合专家意见并体现专家集体智慧,将风险以蕴含随机性与模糊性的云分布输出,既能反映风险的不确定性,又能通过计算云分布相似性确定系统的风险等级,实现了将风险从不确定到确定的量化,且分析过程可视化程度高,易于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二维云模型 Bow-tie分析 风险矩阵 风险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理念下地铁火灾灾害风险二维云模型预警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敬严 陈佳 +1 位作者 田静 赵莉琴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7,74,共6页
在灾害韧性理念指导下,分析地铁消防系统韧性,进行地铁火灾灾害风险预警分析。首先分析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组成的地铁火灾灾害系统,考察地铁火灾灾害事故。结合韧性管理4M1E-4Rs构建了地铁火灾灾害风险预警分析框架。依据地铁... 在灾害韧性理念指导下,分析地铁消防系统韧性,进行地铁火灾灾害风险预警分析。首先分析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组成的地铁火灾灾害系统,考察地铁火灾灾害事故。结合韧性管理4M1E-4Rs构建了地铁火灾灾害风险预警分析框架。依据地铁防火相关标准,并参考借鉴地铁火灾灾害相关参考文献,建立地铁火灾灾害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地铁火灾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选用云模型进行预警分析。综合考虑风险矩阵中的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后果,建立二维云模型进行分析。以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作为二维云模型的维度,采用熵权法和CRITIC法确定指标组合权重。最后利用云发生器matlab编程计算概率风险云和后果风险云的云数字特征,生成云滴及风险预警云图,并与标准云图进行对比。将可视化的云图配合接近度综合判定风险预警等级。运用该方法对某地铁车站进行火灾灾害风险预警分析,为地铁火灾灾害风险预警提供科学解决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灾害风险 灾害韧性 风险预警 二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主机安全等级评估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文嘉 谢晓尧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1期326-329,共4页
针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主机安全等级判定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基于二维云模型的主机安全等级评估的方法。首先根据主机安全测评中的两个模块测评结果的等级划分,构造主机安全等级评估规则;接着通过云发生器依据每条规则的两组数... 针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主机安全等级判定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基于二维云模型的主机安全等级评估的方法。首先根据主机安全测评中的两个模块测评结果的等级划分,构造主机安全等级评估规则;接着通过云发生器依据每条规则的两组数字特征构建基于二维云模型的主机安全等级评估云图,再根据评估云图投影出等级评估的投影面,实现主机安全等级评估的定量划分并克服评估结果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通过实例验证,此方法简单有效可行,兼顾主机测评中的两个测评模块对主机安全的影响,能够定量地对主机安全等级进行精确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保护测评 发生器 二维云模型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杨元元 赵延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7-174,共8页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本文将采用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评价方法对兰州市某装配式工程的吊装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从人、物、技术方案、环境和现场管理5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围绕施工人员技术能力、构...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本文将采用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评价方法对兰州市某装配式工程的吊装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从人、物、技术方案、环境和现场管理5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围绕施工人员技术能力、构件质量缺陷等17项Ⅱ级风险评估指标确立了整个项目的风险评价体系。以改进G2法与反熵权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线性最优组合确定其权重,在输出的二维云图后应用相近度公式验证确切的构件吊装施工过程的风险等级为Ⅲ级,此风险等级可接受,符合该工程实际风险管理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建立的风险评价方法合理,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吊装施工 组合赋权 二维云模型 安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堤防工程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郭金 顾冲时 何菁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22,共6页
针对堤防风险评价中风险等级判定主观性太强、风险指标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等问题,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堤防工程风险评价方法。以现行堤防安全评价导则为基础,综合考虑运行管理... 针对堤防风险评价中风险等级判定主观性太强、风险指标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等问题,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堤防工程风险评价方法。以现行堤防安全评价导则为基础,综合考虑运行管理、堤基质量、堤身质量、防洪能力、渗流安全和结构安全6个方面构建堤防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评价指标隶属于不同风险等级的二维云模型参数,并将结果以风险云图的形式输出,直观地判定堤防的风险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黄河下游某堤防工程的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工程 二维云模型 组合优化赋权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权重-二维云模型的川藏铁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海文 鲍学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0-1660,共11页
为实现对川藏铁路特殊环境下桥梁施工风险的动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二维云模型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基于一般环境下桥梁施工的风险影响因素,考虑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特征,构建川藏铁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为实现对川藏铁路特殊环境下桥梁施工风险的动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二维云模型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基于一般环境下桥梁施工的风险影响因素,考虑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特征,构建川藏铁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桥梁施工实时反馈的动态风险信息为基准,利用动态权重模型为指标赋权。以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为基础变量构建风险评估的二维云模型,以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为例,利用该模型评估其施工的风险情况,同时借助MATLAB软件绘制风险云图直观地反映风险程度,最后通过计算贴近度确定风险等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为川藏铁路雅林段桥梁施工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桥梁施工风险 动态权重模型 二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