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在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陶亮 翁晓晖 +2 位作者 孔晓武 陆逸庭 胡智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在外伤性脾破裂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16例创伤性脾破裂腹腔镜下采用钛夹离断二级脾蒂切除脾脏。结果 15例成功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1例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 目的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在外伤性脾破裂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16例创伤性脾破裂腹腔镜下采用钛夹离断二级脾蒂切除脾脏。结果 15例成功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1例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切除。15例术中自体血回输400~2000 ml,平均1100 ml。术后均无继发感染、再出血、胰漏等并发症。手术时间55~105 min,平均75 min。术后24 h拔除盆腔引流管,72 h内拔除脾窝引流管。5例合并四肢及骨盆骨折术后1周内接受相应的骨折内固定手术。术后8~16 d出院,平均11.5 d。16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门静脉血栓、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便于合并症的术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二级脾蒂离断法 外伤性破裂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孔微创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脏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春艳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64-65,共2页
目的总结三孔微创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脏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5例患者在腹腔镜下采用三孔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脏切除术,术前做好访视及心理护理,确保器械设备性能良好;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士熟悉手术步骤、掌握手术器械... 目的总结三孔微创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脏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5例患者在腹腔镜下采用三孔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脏切除术,术前做好访视及心理护理,确保器械设备性能良好;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士熟悉手术步骤、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结果15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0.0min,术中平均出血120.0mL。平均住院时间6.5d。无术后出血、门静脉血栓形成、脏器意外损伤、胰漏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熟悉手术步骤、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集中精力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腹腔镜 二级脾蒂离断法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华 阎雄 +5 位作者 吴忠均 孔宪炳 沈艾 张洪宾 唐晓琼 王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行CTA检查(CTA组)与未行CTA检查行LS(对照组)的两组病例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58±14.09)min和(215.00±22.01)min,两组术中出血分别为(165.78±88.42)ml和(262.78±80.70)ml,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46±1.48)d和(10.14±1.51)d,以上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组术前能掌握脾脏血管的解剖及其与胰腺的关系,指导术中精细解剖脾脏血管,采用Hem-O-lok结扎、超声刀离断脾蒂血管,免用Endo-GIA,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本研究认为CTA检查对ITP需行LS治疗的患者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层扫描血管成像 腹腔镜切除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级脾蒂离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