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价值的二级本质
1
作者 鲁延红 杜伟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主体性效应 价值系统 价值主体 价值客体 主体本质力量 价值生成 价值的本质 二级本质 系统质 功能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事物的二级本质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华 《江汉论坛》 1983年第11期53-56,共4页
列宁在谈到认识深化的过程时曾经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这里所说的“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的认识,在认识过程的发展中起... 列宁在谈到认识深化的过程时曾经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这里所说的“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的认识,在认识过程的发展中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认识 认识深化 认识过程 社会知识结构 客观事物 二级本质 本质问题 认识事物 无穷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领导也应有三级本质
3
作者 朱建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0,共2页
被领导也应有三级本质朱建华《领导科学》杂志1995年第5期刊发的张世和同志《论领导的三级本质》一文中,将“对于团体的带动性”、“对群体的服务性”、“为群体事业的开拓性与创新性”作为社会主义领导的一、二、三级本质。拜读... 被领导也应有三级本质朱建华《领导科学》杂志1995年第5期刊发的张世和同志《论领导的三级本质》一文中,将“对于团体的带动性”、“对群体的服务性”、“为群体事业的开拓性与创新性”作为社会主义领导的一、二、三级本质。拜读后受益之余,笔者也产生了与此紧密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三级本质 开拓创新 受动性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二级本质 广大群众 领导活动 为人民服务 服务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领导的三级本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世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32,共2页
论领导的三级本质张世和领导的本质是领导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认识领导的本质,对于自觉地进行领导活动从而取得更大成效,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领导本质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的某种体现。而对于领导... 论领导的三级本质张世和领导的本质是领导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认识领导的本质,对于自觉地进行领导活动从而取得更大成效,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领导本质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的某种体现。而对于领导本质的探讨,历来只在一个层面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二级本质 领导活动 三级本质 开拓与创新 领导本质 现代领导行为 领导集团 影响力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本质”图景的层次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任中平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如果我们把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种历史的、逐步发展着的过程,那么,客体的“现象——本质”图景及其内在结构就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形成后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形成并且不断演化的。当我们... 如果我们把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种历史的、逐步发展着的过程,那么,客体的“现象——本质”图景及其内在结构就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形成后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形成并且不断演化的。当我们用这种观点来考察“现象——本质”图景及其内在结构时,就会发现不仅本质是一种多等级的构成物,而且现象也同样具有多层次性。这种多层次的现象和多等级的本质一起,组成了“现象——本质”图景的错综复杂而又有机统一的多层次立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相互作用 内在结构 多层次性 历史发展 认识客体 层次结构 二级本质 表面现象 多等级 立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理想人格的两级本质
6
作者 黄伟合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文认为,理想人格的塑造,对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伦理学范畴的理想人格,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客或两级本质,一级本质是就理想人格的价值方针而言,二级本质是指实现此价值方针所必需的心理气质。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一级本质是... 本文认为,理想人格的塑造,对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伦理学范畴的理想人格,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客或两级本质,一级本质是就理想人格的价值方针而言,二级本质是指实现此价值方针所必需的心理气质。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一级本质是个人金面发展与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二级本质是理想主义,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统一。文章具体论述了两级本质内在涵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心理气质 人道主义 价值方针 二级本质 道德原则 人格理论 英雄主义 理想主义 两个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 被引量:5
7
作者 曾祖荫 来非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8-105,共8页
一个民族的艺术范畴发展史,可视为该民族以元范畴为逻辑起点和思辨核心的审美心理发展的历史流程;而艺术范畴体系,则是该元范畴符合审美心理规律的历史的展开,并且呈运动状态的、逻辑有序的基本概念系统。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乃是... 一个民族的艺术范畴发展史,可视为该民族以元范畴为逻辑起点和思辨核心的审美心理发展的历史流程;而艺术范畴体系,则是该元范畴符合审美心理规律的历史的展开,并且呈运动状态的、逻辑有序的基本概念系统。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乃是元范畴“道”随历史分期发展向二级本质(范畴)转化,并由第三级子范畴(具体艺术范畴)从意动、形态、价值等三个层面上的展开所构成的审美心理一思维之网。道与艺术形象的对立统一,是贯穿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发展史始终的基本矛盾。其本身具有自我运动的特点:一是道由外在于艺术而逐渐渗入艺术,最终完全艺术化;二是道由外在于艺术主体而逐渐内化于艺术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 元范畴 二级本质(范畴) 三级子范畴(艺术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的性质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
8
作者 吕国忱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1期49-55,共7页
人们普遍认为,现象是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因而是纯客观的。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现象以客观物质为实体,但又具有认识主体的特性。在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论述过现象的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在认识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现象是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因而是纯客观的。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现象以客观物质为实体,但又具有认识主体的特性。在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论述过现象的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现象随着认识层次的深入而具有更明显的主体性。研究现象的主体性,目的在于要对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区分主体行为对客体的“干扰”作用和客体特性本身,以便客观地揭示客体的性质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现象 认识过程 主客体相互作用 认识主体 二级本质 唯物主义 自在之物 体特性 认识发展 客观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认识的反复性
9
作者 刘世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57-60,66,共5页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又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又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一、认识的反复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认识的反复性或再认识的原理告诉我们,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系统是有结构和层次的,各种事物及其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性 人类认识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 物质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发展规律 二级本质 基本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