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作用下二级悬臂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贾喜翠 马学宁 张龙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3,共8页
二级悬臂式挡墙由2个单级悬臂式挡墙呈上下砌垛方式组成。该结构不仅具有单级挡墙型式简单、占地少、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经济指标好和施工方便等一系列的特点,而且弥补了单级挡墙限制高度的缺点,同时具有重力式挡墙的一些优点,在工... 二级悬臂式挡墙由2个单级悬臂式挡墙呈上下砌垛方式组成。该结构不仅具有单级挡墙型式简单、占地少、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经济指标好和施工方便等一系列的特点,而且弥补了单级挡墙限制高度的缺点,同时具有重力式挡墙的一些优点,在工程中逐步得到了应用。以库伦土压力理论为基础结合物部-冈部法分别计算了峰值加速度为0.2g、0.3g和0.4g时,二级悬臂式挡墙在分级墙背理论和整体墙背理论下,上墙和下墙的地震主动土压力,并与同高度的单级悬臂式挡墙地震土压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级悬臂式挡墙受力更优,是1种较优的抗震支挡结构,分析结果可为二级悬臂式挡土墙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悬臂式挡土墙 地震动土压力 分级墙背法 整体墙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新型悬臂式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景环 卢义玉 +2 位作者 郭建强 杜鹏 黄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82-87,共6页
基于土的塑性极限分析理论,考虑滑裂面上填土黏聚力及填土与二级新型悬臂式挡土墙墙背接触面上的黏着力,研究了挡土墙土压力受力分析模式,取墙后滑动土体的水平薄层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极限状态下悬臂式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一阶微分方... 基于土的塑性极限分析理论,考虑滑裂面上填土黏聚力及填土与二级新型悬臂式挡土墙墙背接触面上的黏着力,研究了挡土墙土压力受力分析模式,取墙后滑动土体的水平薄层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极限状态下悬臂式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一阶微分方程,给出了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土压力作用点的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二级新型悬臂式挡墙上墙应力分布呈抛物线形状;下墙的应力分布类似于梯形分布,最大值出现在挡墙的底部,最小值出现在挡墙的中部。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法研究其受力变形特点,数值分析表明:二级挡土墙卸荷作用比较明显,且土自重在二级挡墙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悬臂式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计算方法 有限元 极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垛式悬臂式挡土墙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邵先锋 朱克亮 +1 位作者 刘流 杨泰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25,138,共6页
为了考察剁式挡土墙的变形机理,基于有限元方法,对上下两级挡土墙尺寸相同、填土面倾斜、上下两级挡土墙相互搭接情况下二级垛式悬臂式挡土墙的土压力及填土变形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填土侧向位移的最大值发生在上墙的墙踵板附近... 为了考察剁式挡土墙的变形机理,基于有限元方法,对上下两级挡土墙尺寸相同、填土面倾斜、上下两级挡土墙相互搭接情况下二级垛式悬臂式挡土墙的土压力及填土变形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填土侧向位移的最大值发生在上墙的墙踵板附近,下墙具有向临空面倾覆的趋势,上墙随着填土位移而产生一定的背离临空面的旋转。上墙与下墙墙踵板受到的竖向土压力均呈现非线性特征,距离墙根越近,竖向土压力越小;距离墙根越远,竖向土压力越大。二级垛式悬臂式挡土墙失稳时填土中有2个滑裂面,第一滑裂面基于下墙墙踵板根部贯穿于填土中,第二滑裂面基于上墙墙踵板根部贯穿于上部填土中。研究结果可为垛式悬臂挡土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悬臂挡土墙 竖向土压力 侧向土压力 侧向位移 滑裂面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