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及惯量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仪 倪良华 +2 位作者 吴永斌 张东辉 王悦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5-51,共7页
针对二级式光伏发电系统低惯量的问题,根据光伏-Boost和逆变器两侧分别响应频率波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二级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惯量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系统的静止同步发电机SSG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系统惯量的影响。光伏侧采用下垂... 针对二级式光伏发电系统低惯量的问题,根据光伏-Boost和逆变器两侧分别响应频率波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二级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惯量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建立系统的静止同步发电机SSG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系统惯量的影响。光伏侧采用下垂控制响应电网频率波动时,频率下跌的最低点或上升的最高点得到改善,且电网频率的稳态偏差变小;逆变器侧采用直流电压下垂响应电网频率波动时,电网频率变化率变小;协调控制时,合理利用了光伏侧及逆变器侧响应的优势,抑制频率波动的效果最佳。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频率调节 惯性特性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光伏混合式系泊系统对极浅水大潮差环境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习民 魏宇豪 +3 位作者 刘锦昆 王树青 宋宪仓 王霄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61,共14页
漂浮式光伏作业海域水深浅、潮差大的特征显著,极浅水条件下潮位的变化将对漂浮式光伏系泊系统的定位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传统系泊方案无法满足漂浮式光伏极浅水、大潮差长期稳定系泊定位的需求。在传统浅水悬链线系泊系统的基础上,通... 漂浮式光伏作业海域水深浅、潮差大的特征显著,极浅水条件下潮位的变化将对漂浮式光伏系泊系统的定位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传统系泊方案无法满足漂浮式光伏极浅水、大潮差长期稳定系泊定位的需求。在传统浅水悬链线系泊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在系缆不同位置处布置系列重物块来改变不同水深条件下系缆的空间构型和水平回复力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混合式系泊系统以满足漂浮式光伏结构不同潮位下的系泊定位需求。以1 MW漂浮式光伏方阵为例,对混合式系泊系统在不同水位和荷载方向下的适用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位下漂浮式光伏模块运动响应幅值差异不超过14%,高水位下系缆张力响应明显大于低水位下系缆张力响应,其张力响应幅值差异不超过268%,表明文中提出的混合式系泊系统对极浅水、大潮差漂浮式光伏结构具有较好的系泊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结构 极浅水大潮差 混合系泊系统 耦合动力分析 系统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韩富佳 王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21,共6页
文章首先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具体的配电网的仿真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电压偏差和节点电压和负荷电流的谐波含量角度,定量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并网位置和并网容量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文章首先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具体的配电网的仿真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电压偏差和节点电压和负荷电流的谐波含量角度,定量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并网位置和并网容量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并网位置越接近线路末端或者并网容量越大,光伏系统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影响越大,而且离并网位置越近的节点所受影响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并网发电系统 电能质量 电压偏差 谐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动态电流参考值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飞 赖辉 +2 位作者 杨勇 牛浩明 苗虹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7,共13页
随着光伏接入容量的不断提升,电网电压跌落时光伏脱网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光伏系统应具备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然而,目前常用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LVRT控制策略存在光伏动态响应慢及控制效果受限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精... 随着光伏接入容量的不断提升,电网电压跌落时光伏脱网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光伏系统应具备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然而,目前常用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LVRT控制策略存在光伏动态响应慢及控制效果受限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精度等问题,且未考虑局部阴影条件下的适用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光伏动态电流参考值的LVRT控制策略。首先,在建立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及光伏电池P–U特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目前常用的基于定直流母线电压和基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LVRT控制的原理及不足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前级boost电路的控制构造了具有自适应收敛特性的光伏输出电流动态参考值以对光伏工作点进行直接调整。该策略无需对光伏P–U特性曲线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避免求解误差的同时加快了光伏动态响应速度。此外,在最大功率跟踪(MPPT)算法中引入故障解耦模块,在电网低电压故障期间对MPPT输出电压参考值进行锁定,避免MPPT无效运算带来的电压参考值偏移,使系统在故障结束时能以最快速度恢复至最大功率点。最后,通过仿真将所提策略与目前常用的基于定直流母线电压和基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LVRT控制策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下光伏动态响应快;与现有基于光伏P–U特性曲线的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不受P–U特性误差的影响,在辐照度变化尤其局部阴影条件下均能很好地实现低电压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并网系统 低电压穿越 局部阴影 动态电流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技术 被引量:111
5
作者 郭小强 赵清林 邬伟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7-162,共6页
介绍了孤岛产生原理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了传统的无源孤岛检测方法和有源孤岛检测方法,针对已有孤岛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电压前馈正反馈扰动孤岛检测方法,使公共耦合点电压趋于不稳定,从而通过欠电压/过电压检测判断孤岛的发生。... 介绍了孤岛产生原理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了传统的无源孤岛检测方法和有源孤岛检测方法,针对已有孤岛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电压前馈正反馈扰动孤岛检测方法,使公共耦合点电压趋于不稳定,从而通过欠电压/过电压检测判断孤岛的发生。该方法具有无检测盲区,对电能质量影响小,检测速度快等优点。此外,对于多台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的情况,该方法同样适用。根据IEEE Std.2000-929标准对提出的检测方法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孤岛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并网发电 孤岛检测 检测盲区 正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MPPT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云贵 薛向荣 +2 位作者 佟为民 于立业 薛杰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94,111,共7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传统外环控制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给出直流母排参考电压,利用PI调节器调节输出并网有功参考电流。鉴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快速响应和强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直接电流MPPT算法。在建立系统稳...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传统外环控制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给出直流母排参考电压,利用PI调节器调节输出并网有功参考电流。鉴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快速响应和强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直接电流MPPT算法。在建立系统稳态模型的基础上,由MPPT控制算法直接给定并网有功参考电流。电流内环为LCL滤波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并网电流、电容电流双环控制系统,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分别对d、q轴电流进行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正确有效,性能优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输出能够快速稳定地跟踪阵列最大功率点,并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同时并网电流质量满足IEEE 929—2000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最大功率点跟踪 滑模控制 变结构控制 并网发电系统 控制系统 同步旋转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178
7
作者 董密 罗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97-102,共6页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关键部件——逆变器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从电网、光伏阵列以及用户对逆变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各种不同的逆变器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比较其运行效率和控制效果。对于目前国内外光伏发...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关键部件——逆变器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从电网、光伏阵列以及用户对逆变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各种不同的逆变器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比较其运行效率和控制效果。对于目前国内外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高效可靠运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逆变器 拓扑结构 最大功率点跟踪 孤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63
8
作者 张明光 陈晓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3,共6页
为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控制策略。该策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在电网电压跌落期间,采用直流卸荷电... 为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控制策略。该策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在电网电压跌落期间,采用直流卸荷电路稳定直流侧电压,根据电压的跌落深度补偿一定的无功功率以支撑电压恢复。通过PSCAD/EMTDC软件对采取LVRT控制策略前后的各电气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在电压跌落时保持并网运行,并补偿一定的无功功率以恢复并网点电压,实现低电压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电压定向矢量控制 逆变器 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预测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徐静 陈正洪 +1 位作者 唐俊 李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1-85,共5页
为改善含高密度、多接入点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网运行特性,从能量管理和区域电网的运行调度两方面分析了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预测需求,探讨了区域建筑光伏发电量预测的关键技术,分析指出原理预报法建模困难。得出如下结论... 为改善含高密度、多接入点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网运行特性,从能量管理和区域电网的运行调度两方面分析了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预测需求,探讨了区域建筑光伏发电量预测的关键技术,分析指出原理预报法建模困难。得出如下结论:采用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方法等人工智能方法是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数值模式太阳能辐射预报的预测精度和空间尺度离电网调度运行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最后初步设计了建筑光伏的发电量预测系统,提出采用综合多个点的太阳能辐射预报结果进行区域太阳能辐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集成 并网发电系统 发电量预测 太阳能辐射预报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S320F240芯片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为 余世杰 +1 位作者 沈玉梁 苏建徽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1-33,共3页
详细分析介绍了在基于DSP芯片TMS32 0F2 40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所应用的控制方法。关键是预测控制方法和PI控制方法的结合。该控制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TMS320F240芯片 并网发电系统 控制方法 DSP 预测控制算法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吉宇 王生强 +2 位作者 程亮 徐晓轶 郑建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6-153,共8页
传统的二、三电平变换器无法满足高电压、大容量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拓扑(MMC)的光伏发电系统。在此系统中,光伏阵列通过Boost电路后集成于MMC的各个子模块中,这样将有效地降低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电压应... 传统的二、三电平变换器无法满足高电压、大容量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拓扑(MMC)的光伏发电系统。在此系统中,光伏阵列通过Boost电路后集成于MMC的各个子模块中,这样将有效地降低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电压应力,并且增加了系统的电压和容量。针对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子模块Boost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来稳定子模块电容电压,并网系统的MPPT控制和并网控制则通过逆变电路来实现。此外,提出了该系统的保护控制策略。最后,搭建基于MMC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和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有效地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并网发电系统 电流应力 MPPT控制 保护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佐濂 杨汝 +1 位作者 何清平 崔海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77,共4页
设计开发了1套光伏并网发电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及控制器、模拟负载、PC机和参数测量设备组成,系统可独立运行和模拟并网运行,控制器电路采用DC/DC/AC架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能力、频率跟踪能力、逆变器... 设计开发了1套光伏并网发电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及控制器、模拟负载、PC机和参数测量设备组成,系统可独立运行和模拟并网运行,控制器电路采用DC/DC/AC架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能力、频率跟踪能力、逆变器的效率和逆变器的失真度等重要指标,具有二次开发功能,适合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系统采用开放形式,直观性好,针对性强,结构原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 实验系统 DC/DC/AC架构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相位跟踪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安堂 张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54,共4页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实现与电网的同频同相跟踪,一般的模拟锁相环会存在固定相差的缺点,针对这一点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合成理论的模拟相位跟踪技术。分析了此种相位跟踪电路和矢量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这一功能的电路实...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实现与电网的同频同相跟踪,一般的模拟锁相环会存在固定相差的缺点,针对这一点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合成理论的模拟相位跟踪技术。分析了此种相位跟踪电路和矢量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这一功能的电路实现方法,并把这一电路成功运用于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拟装置中。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其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都能实现良好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模拟锁相环 矢量合成 相位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HHT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宏波 陈臣 +2 位作者 王勋 伦利 闫俊丽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2,共6页
当光伏发电系统所连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光伏电源的故障电流会发生暂态突变,但由于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作用,短路电流的幅值较小,因而传统的保护方法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一定适用。为寻求适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保护方法,建立了基于PS... 当光伏发电系统所连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光伏电源的故障电流会发生暂态突变,但由于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作用,短路电流的幅值较小,因而传统的保护方法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一定适用。为寻求适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保护方法,建立了基于PSCAD/EMTD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对其短路电流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故障电流的波形进行分解,提出一种基于HHT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保护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有光伏发电的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该保护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保护 故障分析 H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监控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卫平 张炜 +1 位作者 毛鹏 付得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3-637,共5页
为实现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操作和实时监控,分析了应用于工业控制的Modbus通信协议,介绍了TPC7062K型号的触摸屏,利用MCGS组态软件完成了触摸屏控制界面的设计。以触摸屏作为主机,DSP作为从机,实现了两者之间基于Modbus协议的串口通信... 为实现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操作和实时监控,分析了应用于工业控制的Modbus通信协议,介绍了TPC7062K型号的触摸屏,利用MCGS组态软件完成了触摸屏控制界面的设计。以触摸屏作为主机,DSP作为从机,实现了两者之间基于Modbus协议的串口通信。通过实验验证: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传输稳定可靠且实时性好,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MODBUS协议 触摸屏 串口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PT的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娟 江天博 +1 位作者 杨奕 程景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05-2407,2444,共4页
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设计了含PV、并网逆变器和控制器三个模块的5 k 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控制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在外界环境突变情况下,对比分析了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和定步长... 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设计了含PV、并网逆变器和控制器三个模块的5 k 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控制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在外界环境突变情况下,对比分析了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和定步长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效果以及系统并网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光照强度突变时,采用定步长电导增量法,并网谐波电流总畸变率超出3%,不满足并网要求,而采用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在温度和光照强度突变时,均可快速、准确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且并网谐波电流总畸变率低于3%,功率因数接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最大功率跟踪 谐波电流总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频下垂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惯量阻尼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素娥 吴永斌 +2 位作者 熊连松 张东辉 张仪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5,39,共7页
针对光伏以低惯量、弱阻尼的特征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基于功频下垂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借鉴经典电气转矩分析法,从物理机制层面上分析影响系统惯量、阻尼以及同步能力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控制... 针对光伏以低惯量、弱阻尼的特征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基于功频下垂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借鉴经典电气转矩分析法,从物理机制层面上分析影响系统惯量、阻尼以及同步能力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控制参数的影响规律而言,惯量特性主要受功率环的比例系数Kp影响,且随Kp的增大而增强;阻尼特性受频率下垂系数Dp影响比较明显,且随Dp的增大而减弱;同步特性只受功率环的比例积分系数Ki影响,且随Ki的增大而增强。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功频下垂控制 电气转矩分析法 惯量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独立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探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纪圣勇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0期13-16,共4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光伏独立供电系统是光伏系统技术中的重要应用领域,适于不同的应用场合,两者的有效结合即是将并网发电功能与独立逆变供电功能集于一体,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并简化结构和减少投资。分析光伏并网发电/独立供电系...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光伏独立供电系统是光伏系统技术中的重要应用领域,适于不同的应用场合,两者的有效结合即是将并网发电功能与独立逆变供电功能集于一体,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并简化结构和减少投资。分析光伏并网发电/独立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采用电网SPWM整流充电方式实现对蓄电池进行合理的充电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并网发电 独立供电 工作模 控制策略 最大功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力推进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模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春艳 冯泽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75,共3页
传统的全电力推进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型,工作过程稳定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全电力推进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型,利用定子绕组和三相绕组分析全电力推进船舶光伏电网发电模式,根据光伏电池仿真电路计算发电机转矩和... 传统的全电力推进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型,工作过程稳定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全电力推进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型,利用定子绕组和三相绕组分析全电力推进船舶光伏电网发电模式,根据光伏电池仿真电路计算发电机转矩和转速,通过计算结果设计全电力推进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的数学模型。为验证模型效果,与传统模型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能够确保船舶电网高效稳定的运行,对于船舶行业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发电 并网发电 发电系统 全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与功率限值整定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波 高远 +2 位作者 王磊 李铁成 胡雪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2-539,共8页
为在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最大化,提出一种以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为目标的容配比与变功率限值整定方法,分析容配比和变功率限值对光伏逆变器可靠性以及系统发电量的影响规律,建立考虑功率器件寿命的光伏发... 为在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最大化,提出一种以光伏发电系统度电成本为目标的容配比与变功率限值整定方法,分析容配比和变功率限值对光伏逆变器可靠性以及系统发电量的影响规律,建立考虑功率器件寿命的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与功率限值参数优化整定模型,并利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不同纬度地区的算例分析结果验证所提整定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系统 启发算法 可靠性 容配比 功率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