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晓红
安乐乐
+2 位作者
田雨佳
盛子阳
石明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4,共6页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试验以Lentinus edodes菌株的3个亚种和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分别与玉米秸秆共同培养,处理0、1、3、6、9、12周,分别使用ANKOM 2000全自动纤维分析仪分别测...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试验以Lentinus edodes菌株的3个亚种和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分别与玉米秸秆共同培养,处理0、1、3、6、9、12周,分别使用ANKOM 2000全自动纤维分析仪分别测定4种菌株处理玉米秸秆后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等纤维组分,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二级分子结构,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与木质素吸收峰的峰高(LH)及峰面积(LA)、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的峰高(STCHOH)、纤维素吸收峰的峰高(FH)及峰面积(FA)、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峰高(TCHO1H)及峰面积(TCHO1A)、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高(TCHO2H)及峰面积(TCHO2A)、总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的总峰高(TCHOH)均呈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Lentinus edodes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Pleurotus eryngii,且Lentinus edodes处理中Lentinus edodes-513最优,不同处理时间对饲料NDF、ADF及ADL含量与FH、FA、TCHO1H、TCHO1A、TCHO2A、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高(TCHO3H)及峰面积(TCHO3A)、TCHOH和TCHOA影响均极显著(P<0.01)。ADL和NDF均与FA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尤其ADL与FA相关系数最高,达0.806,说明真菌处理能通过改变FA的结构来影响秸秆纤维成分含量。研究表明,真菌处理会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产生影响,改变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提高其营养价值,其中,Lentinus edodes的处理效果比Pleurotus eryngii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真菌处理
二级分子结构
纤维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与玉米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二级分子结构差异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欣雅
刘桐博
+3 位作者
田雨佳
张学炜
袁文焕
潘振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7-5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玉米籽粒与小麦籽粒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一步得出小麦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采用湿化学方法对玉米籽实和小麦籽实样品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
本研究旨在比较玉米籽粒与小麦籽粒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一步得出小麦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采用湿化学方法对玉米籽实和小麦籽实样品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质(SCP)、阿拉伯木聚糖、总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等14项营养指标进行检测,用体外发酵法评定玉米或小麦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二者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全面解析玉米与小麦营养价值与分子结构异同。试验结果显示:(1)玉米组的DM、CP、NDF、SCP、NPN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0.01),玉米组的EE极显著高于小麦组(P<0.01);(2)玉米组的总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0.01);(3)玉米组的酸碱度(pH)、氨态氮(NH_(3)-N)、乙酸与丙酸的比值都极显著低于小麦(P<0.01);(4)玉米组的TCHO1A、TCHO2A、α-螺旋区与β-折叠高度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积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高度比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酰胺I区峰面积和峰高、α-螺旋区峰高、β-折叠区峰高、酰胺II区峰面积和峰高均显著低于小麦组(P<0.05);(5)SCP、CP含量与酰胺I区面积、酰胺II区面积、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积和、酰胺II区高度和α-螺旋区中心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证实了在营养学角度,小麦代替玉米是可行的,为小麦的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反刍动物
体外发酵
二级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营养价值与瘤胃发酵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欣
王慧
+4 位作者
田雨佳
张学炜
刘鼎阔
胡鹏程
魏勇跃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2,共8页
本试验旨在揭示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的营养指标、霉菌毒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的影响,并探究营养指标与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体外法评价处理后小麦秸秆在奶牛瘤胃...
本试验旨在揭示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的营养指标、霉菌毒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的影响,并探究营养指标与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体外法评价处理后小麦秸秆在奶牛瘤胃内的发酵效果。试验以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将高粱和小麦作为培养基质,按处理方法分为常规组、灭菌组和微贮组,发酵时间分别为5、8、11周。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为小麦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较高粱组分别降低了3.71%、4.32%、18.45%;灭菌组在11周时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和木质素含量最低,相较于8周分别降低了74.90%、31.16%,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微贮组在8周时NDF、ADF、CF含量最低。NDF、ADL与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和第三亚峰的峰高、峰面积,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峰高、峰面积呈负相关,ADF与它们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NDF、ADL含量与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高、峰面积均呈正相关。微贮组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灭菌组的乙酸:丙酸值最低,且灭菌组样品的氨态氮(NH3-N)和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含量降低,30 h产气量(GP30)提高(P<0.01)。由此可见,Pleurotus eryngii真菌处理小麦秸秆通过改变总碳水化合物、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性碳水化物的结构来影响秸秆纤维成分含量和营养指标。相较于常规组,灭菌组发酵培养11周、微贮组培养8周效果最佳,且在该培养时间5种霉菌毒素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霉菌毒素
真菌
二级分子结构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晓红
安乐乐
田雨佳
盛子阳
石明军
机构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4,共6页
基金
2019年天津农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0610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802089)。
文摘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试验以Lentinus edodes菌株的3个亚种和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分别与玉米秸秆共同培养,处理0、1、3、6、9、12周,分别使用ANKOM 2000全自动纤维分析仪分别测定4种菌株处理玉米秸秆后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等纤维组分,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的二级分子结构,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与木质素吸收峰的峰高(LH)及峰面积(LA)、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的峰高(STCHOH)、纤维素吸收峰的峰高(FH)及峰面积(FA)、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峰高(TCHO1H)及峰面积(TCHO1A)、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高(TCHO2H)及峰面积(TCHO2A)、总碳水化合物吸收峰的总峰高(TCHOH)均呈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Lentinus edodes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Pleurotus eryngii,且Lentinus edodes处理中Lentinus edodes-513最优,不同处理时间对饲料NDF、ADF及ADL含量与FH、FA、TCHO1H、TCHO1A、TCHO2A、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高(TCHO3H)及峰面积(TCHO3A)、TCHOH和TCHOA影响均极显著(P<0.01)。ADL和NDF均与FA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尤其ADL与FA相关系数最高,达0.806,说明真菌处理能通过改变FA的结构来影响秸秆纤维成分含量。研究表明,真菌处理会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产生影响,改变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提高其营养价值,其中,Lentinus edodes的处理效果比Pleurotus eryngii更佳。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真菌处理
二级分子结构
纤维组分
Keywords
corn straw
fungal treatment
secondary molecular structure
fiber components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与玉米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二级分子结构差异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欣雅
刘桐博
田雨佳
张学炜
袁文焕
潘振亮
机构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天津市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凰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7-5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802089)
天津市奶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ITTCRS2021000)。
文摘
本研究旨在比较玉米籽粒与小麦籽粒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一步得出小麦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采用湿化学方法对玉米籽实和小麦籽实样品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质(SCP)、阿拉伯木聚糖、总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等14项营养指标进行检测,用体外发酵法评定玉米或小麦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二者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全面解析玉米与小麦营养价值与分子结构异同。试验结果显示:(1)玉米组的DM、CP、NDF、SCP、NPN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0.01),玉米组的EE极显著高于小麦组(P<0.01);(2)玉米组的总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0.01);(3)玉米组的酸碱度(pH)、氨态氮(NH_(3)-N)、乙酸与丙酸的比值都极显著低于小麦(P<0.01);(4)玉米组的TCHO1A、TCHO2A、α-螺旋区与β-折叠高度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积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高度比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酰胺I区峰面积和峰高、α-螺旋区峰高、β-折叠区峰高、酰胺II区峰面积和峰高均显著低于小麦组(P<0.05);(5)SCP、CP含量与酰胺I区面积、酰胺II区面积、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积和、酰胺II区高度和α-螺旋区中心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证实了在营养学角度,小麦代替玉米是可行的,为小麦的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反刍动物
体外发酵
二级分子结构
Keywords
maize
wheat
ruminant
in vitro fermentation
Secondary Molecular Structure
分类号
S816.4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营养价值与瘤胃发酵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欣
王慧
田雨佳
张学炜
刘鼎阔
胡鹏程
魏勇跃
机构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天津市生物饲料添加剂企业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2089)。
文摘
本试验旨在揭示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的营养指标、霉菌毒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的影响,并探究营养指标与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体外法评价处理后小麦秸秆在奶牛瘤胃内的发酵效果。试验以Pleurotus eryngii为试验菌株,将高粱和小麦作为培养基质,按处理方法分为常规组、灭菌组和微贮组,发酵时间分别为5、8、11周。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为小麦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较高粱组分别降低了3.71%、4.32%、18.45%;灭菌组在11周时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和木质素含量最低,相较于8周分别降低了74.90%、31.16%,粗蛋白质(C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微贮组在8周时NDF、ADF、CF含量最低。NDF、ADL与总碳水化合物第一亚峰和第三亚峰的峰高、峰面积,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峰高、峰面积呈负相关,ADF与它们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NDF、ADL含量与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高、峰面积均呈正相关。微贮组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灭菌组的乙酸:丙酸值最低,且灭菌组样品的氨态氮(NH3-N)和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含量降低,30 h产气量(GP30)提高(P<0.01)。由此可见,Pleurotus eryngii真菌处理小麦秸秆通过改变总碳水化合物、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性碳水化物的结构来影响秸秆纤维成分含量和营养指标。相较于常规组,灭菌组发酵培养11周、微贮组培养8周效果最佳,且在该培养时间5种霉菌毒素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霉菌毒素
真菌
二级分子结构
体外发酵
Keywords
wheat straw
mycotoxin
fungi
secondary molecular structure
in vitro fermentation
分类号
S816.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真菌处理对玉米秸秆的二级分子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
张晓红
安乐乐
田雨佳
盛子阳
石明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与玉米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二级分子结构差异研究
赵欣雅
刘桐博
田雨佳
张学炜
袁文焕
潘振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培养基质、培养时间和处理方式对真菌处理小麦秸秆营养价值与瘤胃发酵效果的影响
王欣
王慧
田雨佳
张学炜
刘鼎阔
胡鹏程
魏勇跃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