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级串联自造粒生物流化床污染物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侃 王晓昌 +1 位作者 王文东 李忠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37,72,共5页
为了评价二级串联自造粒生物流化床系统对各种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分别采用烧杯试验和连续试验对人工配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水中COD为300 mg·L-1,烧杯混凝试验对配水中乙酸钠的去除能力有限,可混凝部分的质量浓度仅为3.8 mg·... 为了评价二级串联自造粒生物流化床系统对各种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分别采用烧杯试验和连续试验对人工配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水中COD为300 mg·L-1,烧杯混凝试验对配水中乙酸钠的去除能力有限,可混凝部分的质量浓度仅为3.8 mg·L-1,串联生物造粒流化床对溶解性乙酸钠的去除效果则相对较好,出水平均质量浓度达31.0 mg·L-1。对污染物在空间上分布的分析进一步反映了串联流化床系统内部各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以及DO的变化对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即DO质量浓度能够在一级柱中从8 mg·L-1被迅速降低到2 mg·L-1,一级柱出水中大部分的溶解性乙酸钠被去除,平均COD为48.1 mg·L-1;二级柱中的DO质量浓度被消耗2.6 mg·L-1,而溶解性COD仅被去除了约2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串联 流化床 控制优化 溶解性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静压节流器高准确度气压源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程阳 李东升 +1 位作者 李加福 胡佳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0,34,共5页
高压气体润滑方式在超精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气压源存在供气量少或稳定性差的缺点,难以满足当前气体静压节流器所需的高压力稳定度的气源要求,为此采用二级串联控制方法以及模糊PID算法设计了一种仪用高稳定度气压源系统。... 高压气体润滑方式在超精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气压源存在供气量少或稳定性差的缺点,难以满足当前气体静压节流器所需的高压力稳定度的气源要求,为此采用二级串联控制方法以及模糊PID算法设计了一种仪用高稳定度气压源系统。首先对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对气压源整体性能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气体流量在0~15L/min范围时,该系统可获得高稳定的气体压力,且相对误差小于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稳定度气压源 模糊PID 二级串联 气体静压节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用高稳定度气体压力源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佳成 李加福 +2 位作者 李敏 张荣法 李东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3-55,58,共4页
利用高压气体来进行润滑的方式在精密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采用PID算法、二级串联控制,设计了一种仪用高稳定度气体压力源。简单介绍了稳压气源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分析了气源的整体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PID... 利用高压气体来进行润滑的方式在精密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采用PID算法、二级串联控制,设计了一种仪用高稳定度气体压力源。简单介绍了稳压气源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分析了气源的整体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PID参数的初始最佳取值为KP=0.6,KI=2,KD=0;流量在0-15 L/min内,该系统可以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且相对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压气源 模糊PID控制 二级串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子发芽前后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闫峻 冯硕 +2 位作者 吴韬 LIU Rong-hua TSAO Rong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串联质谱(HPLC/MS2)技术对不同发芽时间(0~8天)的亚麻子芽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亚麻子发芽前后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法(DPPH)...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串联质谱(HPLC/MS2)技术对不同发芽时间(0~8天)的亚麻子芽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亚麻子发芽前后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法(DPPH)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对亚麻子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Phenomenex OD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2%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75 mL/min,柱温25℃,全波长扫描紫外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80nm;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相比于亚麻子,在亚麻子芽样品中鉴定出12种新化合物,包括糖类、嘌呤类、核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对这12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增加,亚麻子芽中的总黄酮、总多酚类成分的量以及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加。该方法可为亚麻子作为保健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子 发芽 化学成分 液相色谱二级串联质谱法(LC/MS2)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溶液中螯合树脂对Cu^(2+)的吸附机理及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晓坦 李存兄 +5 位作者 吉文斌 张兆闫 张耀阳 刘强 李倡纹 顾智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40-2551,共12页
针对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中铜的选择性分离困难、有机物污染严重等问题,筛选出可高效选择性分离Cu^(2+)的D711型螯合树脂,并研究树脂吸附Cu^(2+)的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D711树脂对Cu^(2+)的吸附量随体系酸度升高而降低,当溶液初始H2... 针对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中铜的选择性分离困难、有机物污染严重等问题,筛选出可高效选择性分离Cu^(2+)的D711型螯合树脂,并研究树脂吸附Cu^(2+)的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D711树脂对Cu^(2+)的吸附量随体系酸度升高而降低,当溶液初始H2SO4浓度为0.005 mol/L、接触时间为120 min时,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为56.11 mg/g;D711树脂与Cu^(2+)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298 K)为-10.26 kJ/mol,焓变ΔH为-4.91 kJ/mol,熵变ΔS为17.92 J/(mol·K),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熵增的过程;D711树脂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速率控制步骤为膜扩散控制;工业湿法炼锌酸性浸出液经二级串联吸附后Cu^(2+)的吸附率可达99.5%以上。吸附前后D711树脂的表面形貌由多孔粗糙状过渡至致密平滑状,树脂的官能团结构稳定,吸附过程中树脂官能团中的N原子参与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溶液 D711树脂 选择性吸附Cu^(2+) 行为机理 二级串联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SBR系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付莉燕 文湘华 +1 位作者 吕秋丽 钱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通过试验考察了两种改良型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系统——“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系统-系统1-和“厌氧+好氧”串联二级系统-系统2-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比较了两个系统厌氧阶段、好氧阶段及全过程处理效果的差异,... 通过试验考察了两种改良型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系统——“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系统-系统1-和“厌氧+好氧”串联二级系统-系统2-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比较了两个系统厌氧阶段、好氧阶段及全过程处理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均具有适应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染物的特点;污泥浓度、碳源数量、环境温度均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系统1的厌氧阶段比系统2更有效,系统2的好氧阶段比系统1更有效,系统2的全过程处理效率更高;分析认为生物相组成情况的不同是导致两个系统处理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SBR 厌氧 好氧 交替运行系统 串联二级系统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旭舜 林裕添 +2 位作者 贺敬东 李昕昊 张尚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8,共7页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固氮农作物,在其种子萌发和初期幼苗生长过程中氨基酸代谢作用较强,表达活性较高的谷丙转氨酶(GPT)。为探明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的蛋白序列和酶学性质,以指导其在基因工程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豆芽下胚轴...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固氮农作物,在其种子萌发和初期幼苗生长过程中氨基酸代谢作用较强,表达活性较高的谷丙转氨酶(GPT)。为探明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的蛋白序列和酶学性质,以指导其在基因工程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豆芽下胚轴蛋白组进行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分析,确定大豆下胚轴所表达的GPT序列,利用谷氨酸和丙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的显色差异测量GPT活力,并探究其酶学性质。结果显示:以茚三酮比色法测得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在35℃和pH7.0条件下对于丙酮酸的Km值为0.186 mmol·L-1,对于谷氨酸的Km值为1.05 mmol·L-1;Co2+、Mg2+和Ca2+对大豆谷丙转氨酶有激活效应,EDTA2-、尿素、Mn2+和Fe2+有抑制效应;大豆下胚轴谷丙转氨酶具有活性的温度范围为10~60℃,pH范围为4.0~8.0,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下胚轴 谷丙转氨酶 酶学性质 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 茚三酮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泄泻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彭晓婷 马琪 +4 位作者 张晓松 华永丽 纪鹏 姚万玲 魏彦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0-708,共9页
目的应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二级质谱联用(UPLC-Q/TOF-MS/MS)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筛选湿热泄泻潜在代谢标志物,探讨大鼠湿热泄泻发病机制。方法采取高糖高脂(HF)+高温高湿(HH)+腹腔注射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C)建立大鼠湿... 目的应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二级质谱联用(UPLC-Q/TOF-MS/MS)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筛选湿热泄泻潜在代谢标志物,探讨大鼠湿热泄泻发病机制。方法采取高糖高脂(HF)+高温高湿(HH)+腹腔注射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C)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采集大鼠造模各阶段(高糖高脂,高温高湿,攻毒)尿液样本,应用尿液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样本,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代谢数据。结果筛选出左旋谷酰基-左旋半胱氨酸、左旋甲酰犬尿氨酸、5-羟基-N-甲酰犬尿氨酸、核黄素-5-磷酸、亚油酸、左旋色氨酸和褪黑素等7个潜在代谢标志物。结论湿热泄泻涉及色氨酸代谢、核黄素代谢与亚油酸代谢等代谢通路,表明大鼠体内出现能量、氨基酸及脂类代谢紊乱,本研究结果为揭示中(兽)医湿热泄发病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泄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二级质谱联用 尿液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UPLC-MS/MS测定葡萄酒中的高氯酸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圣仪 温昊松 +4 位作者 王飞 杨志伟 齐鹏宇 张进杰 张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26-2532,共7页
为建立前处理简单、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的葡萄酒中高氯酸盐的快速测定和分析方法,本研究使用酸化甲醇提取葡萄酒样品,最终选择WAX固相萃取柱前处理净化,亲水性聚丙烯滤膜(GHP)过滤,经Phenyl-Hexyl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ESI)在多反... 为建立前处理简单、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的葡萄酒中高氯酸盐的快速测定和分析方法,本研究使用酸化甲醇提取葡萄酒样品,最终选择WAX固相萃取柱前处理净化,亲水性聚丙烯滤膜(GHP)过滤,经Phenyl-Hexyl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ESI)在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下测定葡萄酒中高氯酸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时间为12 min,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μg·L^-1和0.5μg·L^-1,在1、2、5、10和20μg·L^-1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介于94.5%~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17%。该方法的建立可为葡萄酒生产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UPLC-MS/MS) 高氯酸盐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检测 被引量:17
10
作者 谢文 丁慧瑛 +1 位作者 奚君阳 黄雷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9-530,共2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HPLC-MS/MS)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 隐性孔雀石绿(1eucomalachite green) 结晶紫(crystal violet) 隐性结晶紫(1eucocrystal violet) 水产品(aquatic animal samp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及防腐效果评价
11
作者 刘永衡 王葶 皇甫瑞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7-122,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葡萄籽化学成分及其提取物的防腐抑菌效果,该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籽为原料,采用非靶向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UPLC-MS/MS)技术分别测定葡萄籽体积分数95%乙醇总浸提物(TE)及其正丁醇萃取物(TEN)的化学成... 为进一步明确葡萄籽化学成分及其提取物的防腐抑菌效果,该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籽为原料,采用非靶向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UPLC-MS/MS)技术分别测定葡萄籽体积分数95%乙醇总浸提物(TE)及其正丁醇萃取物(TEN)的化学成分;此外,以山梨酸为对照,探究2种葡萄籽提取物对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真菌(尖孢镰刀菌、黑曲霉、柑橘青霉菌)的防腐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TE及TEN)中共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包括7种酚类、7种氨基酸、6种生物碱、6种有机酸、4种黄酮等成分。除枯草芽孢杆菌以外,质量浓度为1.5 g/L的TEN样品及TE样品对其他菌株的抑菌效果均为100%;此外,质量浓度为1 g/L的TEN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三种真菌抑菌效果为100%。因此,TEN防腐抑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化学成分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 防腐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