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端口网络的三相逆变器传导共模EMI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作坚 马俊 +1 位作者 周武 裴雪军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以典型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为对象,分析其输入侧和输出侧传导共模干扰路径。根据逆变器共模干扰回路的结构和特点,结合二端口理论提出一种逆变器共模EMI的预测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物理意义,给出了模型中阻抗参数及独立电压源的测量计算... 以典型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为对象,分析其输入侧和输出侧传导共模干扰路径。根据逆变器共模干扰回路的结构和特点,结合二端口理论提出一种逆变器共模EMI的预测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物理意义,给出了模型中阻抗参数及独立电压源的测量计算方法。最后,改变逆变器的结构和运行工况后测量输入侧输出侧共模电流,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共模干扰 二端口理论 电磁干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路特性分析及参数配置方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孙跃 张欢 +2 位作者 唐春森 陶维 马浚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07,共5页
将二端口电路理论引用到非接触电能传输(CPT)系统中,通过二端口理论对LCL复合补偿型CP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了其输入与输出电压间的倍数关系。同时,对耦合机构进行了重新建模,使其分析变得简单明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参数... 将二端口电路理论引用到非接触电能传输(CPT)系统中,通过二端口理论对LCL复合补偿型CP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了其输入与输出电压间的倍数关系。同时,对耦合机构进行了重新建模,使其分析变得简单明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参数配置方式,并分析了其输出电压和功率、效率特性。为证明此参数配置方式优越性,推导了SS型CPT系统的输出功率公式,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所述方式能够输出更大的电压和功率,仿真和实验同样证明了所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电能传输(CPT) 二端口理论 输入输出关系 电路特性 参数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与平行架设交流线路基频电磁感应边界条件 被引量:4
3
作者 丁辉 韩民晓 +1 位作者 肖湘宁 陈修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3-189,共7页
推导及分析了交流输电线路与VSC-HVDC平行架设系统基频电磁感应边界条件。通过换流器开关函数及调制理论,得出电压源型换流器直流侧基频等值电路阻抗(导纳)矩阵。该等值电路阻抗矩阵可用于与分布式传输线二端口传递函数方程联立求解,从... 推导及分析了交流输电线路与VSC-HVDC平行架设系统基频电磁感应边界条件。通过换流器开关函数及调制理论,得出电压源型换流器直流侧基频等值电路阻抗(导纳)矩阵。该等值电路阻抗矩阵可用于与分布式传输线二端口传递函数方程联立求解,从而对直流线路感应电压、电流大小进行频域参数分析。通过PSCAD/EMTDC电磁暂态软件仿真,得出只计及换流器开关函数基频成分的换流器直流侧基频等值电路,对于分析交直流平行架设系统基频感应电压、电流传递是准确有效的,从而验证了该等值电路的正确性与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电磁感应 PSCAD/EMTDC 直流偏磁 传输线 二端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计算功率法差动保护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利平 王晓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74-182,5,共9页
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影响大,而差动电流补偿算法要求准确的线路参数,目前无法准确地实时测量线路参数,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计算功率法差动保护,该保护原理与线路参数无关。基于分布参数线路二端口网络模型,分析了正常... 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影响大,而差动电流补偿算法要求准确的线路参数,目前无法准确地实时测量线路参数,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计算功率法差动保护,该保护原理与线路参数无关。基于分布参数线路二端口网络模型,分析了正常运行、区外故障和各种区内故障下的计算功率差动量和制动量。理论分析和EMTDC/PSCAD仿真表明,该保护性能不受对地并联电抗支路(分布电容容抗和线路并联电抗器)的影响,选相准确,抗过渡电阻能力强,差动门槛值的整定简单,且与线路参数无关。提出了计算功率的工程实用算法,计算量小,适用于目前的微机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计算功率 特高压输电线路 端口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