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冲击波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帅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8-11,共4页
股骨头坏死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从而引起软骨下骨变性、坏死,造成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退行性破坏[1]。近年来,股骨头坏死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据统计,我国目前需要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约... 股骨头坏死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从而引起软骨下骨变性、坏死,造成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退行性破坏[1]。近年来,股骨头坏死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据统计,我国目前需要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约为500万~700万,且每年新发病例达20万[2]。股骨头坏死在国内外都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无论对患者本身还是家庭、社会都是巨大的负担。因此,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视,并且对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对于股骨头坏死早期的患者,即ARCO分期中的Ⅰ期和Ⅱ期患者(或Ficat分期0~Ⅱ期),其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或避免负重,消除外源性致病因素,目前倾向于非手术疗法,包括限制负重、生物物理学治疗、体外冲击波、高压氧舱、口服二磷酸盐类药物的三联鸡尾酒疗法[3]等,其中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全新的无创治疗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肯定,治疗风险低且费用相对低廉,国际骨肌系统冲击波疗法联合会(ISMST)于2008年3月正式将股骨头坏死纳入其适应证[4]。根据临床随访,冲击波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体外冲击波疗法 治疗方法 Ficat分期 早期股骨头坏死 二磷酸盐类药物 应用 临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