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除苯中二硫化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1
作者 仇玉静 刘畅 +2 位作者 罗国华 董森 李建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74-2382,共9页
采用氯甲基聚苯乙烯大孔树脂(D201)作为接枝载体,通过接枝有机胺类物质制得胺化改性的树脂脱硫吸附剂,并用于脱除苯中微量CS_(2);对有机胺类型、洗涤方式、树脂与有机胺质量比等制备条件以及吸附温度、吸附空速、原料CS_(2)浓度等工艺... 采用氯甲基聚苯乙烯大孔树脂(D201)作为接枝载体,通过接枝有机胺类物质制得胺化改性的树脂脱硫吸附剂,并用于脱除苯中微量CS_(2);对有机胺类型、洗涤方式、树脂与有机胺质量比等制备条件以及吸附温度、吸附空速、原料CS_(2)浓度等工艺条件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考察;采用BET、有机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胺化改性树脂的吸附过程是通过表面伯胺及仲胺基官能团与CS_(2)反应生成硫代酸,硫代酸不稳定分解生成异硫酸氰酯,继而生成硫脲而被选择吸附下来。在吸附温度为45℃、常压、体积空速为1h^(-1)、进料CS_(2)浓度为2000mg/L的条件下,采用D201接枝乙二胺制得的D201-EDA吸附剂的穿透吸附容量和饱和吸附容量分别高达183.33mg/g和200.78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树脂 有机胺 脱硫吸附剂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的微量二硫化碳 被引量:1
2
作者 肖钦钦 陈希 +2 位作者 段和祥 裴昆 章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微量CS_(2)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624(30 m×0.53 mm×3μ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160℃;起始温度为40℃,维持5 min,再以6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维持8 min;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目的建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微量CS_(2)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624(30 m×0.53 mm×3μ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为160℃;起始温度为40℃,维持5 min,再以6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维持8 min;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加热器和辅助传输线温度为200℃,燃烧室温度为125℃;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 min。结果CS_(2)在0.04~0.8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二次方曲线关系,检测限(LOD)为0.01μg/mL;12家生产企业的157批次样品中87批次样品检出CS_(2),33批次含量超过拟定限度(3.2μg/g),样品中CS_(2)主要由胶塞迁移而来。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对本品中微量CS_(2)的检测,为注射剂药品生产企业选择适宜的胶塞提供了质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二硫化碳(CS_(2)) 顶空-气相色谱 胶塞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化改性树脂脱二硫化碳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动力学
3
作者 仇玉静 刘畅 +2 位作者 林杰 罗国华 戴晓兵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15-7124,共10页
以氯甲基聚苯乙烯大孔树脂为载体,二乙烯三胺为胺化剂,通过取代反应将含伯胺和仲胺的活性官能团锚定到树脂链上制得CS_(2)脱硫吸附剂,采用FTIR、元素分析仪、BET对改性树脂进行表征,并对吸附剂脱除苯中CS_(2)吸附性能进行评价,得到不同... 以氯甲基聚苯乙烯大孔树脂为载体,二乙烯三胺为胺化剂,通过取代反应将含伯胺和仲胺的活性官能团锚定到树脂链上制得CS_(2)脱硫吸附剂,采用FTIR、元素分析仪、BET对改性树脂进行表征,并对吸附剂脱除苯中CS_(2)吸附性能进行评价,得到不同温度及不同CS_(2)初始浓度下的吸附穿透曲线,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剂吸附苯中CS_(2)的吸附等温线进行分析,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颗粒扩散模型对吸附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胺化改性的聚苯乙烯树脂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吸附二硫化碳性能,其在常压、318.15K、1h^(−1)、原料CS_(2)浓度为2000mg/L条件下的穿透吸附容量高达154.167mg/g。同时,该吸附剂吸附CS_(2)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控制步骤为CS_(2)与吸附剂表面活性胺基基团的反应,而非传质过程。通过建立动态吸附过程的Y-N吸附模型,并对吸附穿透曲线进行分析验证,拟合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树脂 脱硫 吸附剂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和接触工人生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国元 杨克敌 +3 位作者 鲁翠荣 刘卫东 蒋芸 张招弟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6-418,共3页
探讨二硫化碳 ( CS2 )对大鼠和接触工人的生殖效应。将交配成功的雌鼠在妊娠第 7~ 14 d每天吸入 15 0、 5 0、10 m g/ m3的 CS2 ,按常规观察其 F1 代生长发育和 F2 代的致畸作用 ;以 CS2 接触工人为对象 ,了解其对月经、妊娠结局的影... 探讨二硫化碳 ( CS2 )对大鼠和接触工人的生殖效应。将交配成功的雌鼠在妊娠第 7~ 14 d每天吸入 15 0、 5 0、10 m g/ m3的 CS2 ,按常规观察其 F1 代生长发育和 F2 代的致畸作用 ;以 CS2 接触工人为对象 ,了解其对月经、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表明 ,CS2 可使 F1 代出生后的大鼠生长发育明显减慢 ;F1 代孕鼠肝脏器系数 15 0、 5 0 mg/ m3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血清微量元素铜、锌含量明显降低 ;CS2 对 F2 代有明显的致畸作用 ,主要引起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CS2 接触女工月经异常率比对照组高 2 .3 2倍 ,且工龄越长其异常率越高。单纯女工接触和女工及其配偶均接触 CS2 组早产率和自然流产率都比对照组高。故应加强对接触女工的生殖健康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致畸作用 生殖效应 职业危害 实验研究 女工 月经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盐纳米管与二硫化碳修饰钛酸盐纳米管的合成、表征及其去除重金属离子性能 被引量:15
5
作者 安会琴 朱宝林 +5 位作者 吴红艳 张明 王淑荣 张守民 吴世华 黄唯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9-444,共6页
在水热法制备钛酸盐纳米管的基础上,通过形成黄原酸基反应合成了CS2修饰的钛氧纳米管.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水溶液中铅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作为目标重金... 在水热法制备钛酸盐纳米管的基础上,通过形成黄原酸基反应合成了CS2修饰的钛氧纳米管.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水溶液中铅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作为目标重金属离子,分别用纯钛酸盐纳米管和CS2修饰后的钛氧纳米管对其进行反应和吸附,通过一系列对比性实验,评价了不同形式纳米管去除重金属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文献报道的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相比,纯钛酸盐纳米管和CS2修饰的钛氧纳米管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容量非常大,尤其是经CS2修饰后的钛氧纳米管去除铅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它们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能力还与重金属盐的阴离子、溶液的pH值相关.在相同的pH条件下,钛酸盐纳米管去除铅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的能力分别为599.37,163.22和474.73mg/g;CS2修饰的钛氧纳米管去除铅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的能力分别为663.37,160.21和423.0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盐纳米管 二硫化碳 重金属离子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ACF)吸附二硫化碳(CS_2)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遵园 李军平 +6 位作者 赵宁 王峰 彭伟才 毛博阳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研究了商用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f fiber-ACF)对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的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沸石吸附CS2的性能做了对比。重点考察了CS2浓度、吸附气流量、湿度和ACF含水量对CS2在ACF上吸附性... 研究了商用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f fiber-ACF)对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的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沸石吸附CS2的性能做了对比。重点考察了CS2浓度、吸附气流量、湿度和ACF含水量对CS2在ACF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AC、沸石,ACF对CS2的吸附快、吸附率高,达46.5%;CS2浓度、吸附气流量增加,穿透点前移;湿度和含水量上升会明显降低ACF对CS2的吸附性能,当湿度升至65%时,吸附时间缩短28.6%;当含水量为质量分数45%时,穿透时间提前42.9%;当含水量增至质量分数60%时,CS2迅速穿透,ACF几乎不能再吸附C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活性炭纤维 吸附 穿透曲线 穿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睾丸组织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邓菁 陈国元 +6 位作者 季佳佳 谭皓 虎凤仙 柴莲花 刘卫东 刘四海 易元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将其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 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持续10周。染毒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睾丸制备组织匀浆,分别...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氧自由基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将其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 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持续10周。染毒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睾丸制备组织匀浆,分别测定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睾丸组织中SOD活力下降,MDA含量上升,GSH含量及GST、GSH-px活力下降,NO含量及NOSi、NOS活力均下降。结论CS2染毒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的氧自由基增加,抗氧化能力减弱以及NO合成受抑制,与CS2所致雄性生殖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睾丸 氧自由基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气体中二硫化碳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苏发兵 李云峰 +3 位作者 马兰 赵红阳 刘进 陈魁学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共4页
研究了4 种不同活性炭的孔结构及对二硫化碳的平衡吸附性能,并对4 种活性炭床层的穿透性进行了考察,为选择吸附净化废气中低浓度二硫化碳的吸附剂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二硫化碳 吸附剂 废气处理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二硫化碳萃取液中痕量苯检出下限的气相色谱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爱丽 周集体 +2 位作者 王栋 林微 项学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8-599,共2页
提出一个直接进样口(岛津WBI-17)和SE-30填充柱测定海水中微量苯的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的检测下限低、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重复性好。
关键词 海洋监测 气相色谱 二硫化碳 萃取 海水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N-甲基吡咯烷酮与二硫化碳的反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宝俊 魏贤勇 谢克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9-574,共6页
N 甲基吡咯烷酮 (NMP)和二硫化碳 (CS2 )在加压下发生热反应生成N 甲基吡咯烷 2 硫酮 .用密度泛函方法确定了该反应有两条平行的路径 ,获得了相关的 4个过渡态和 2个中间体的构型 ;在拟定了两步反应机理的基础上 ,确认了第一步反应为... N 甲基吡咯烷酮 (NMP)和二硫化碳 (CS2 )在加压下发生热反应生成N 甲基吡咯烷 2 硫酮 .用密度泛函方法确定了该反应有两条平行的路径 ,获得了相关的 4个过渡态和 2个中间体的构型 ;在拟定了两步反应机理的基础上 ,确认了第一步反应为速度控制步骤 ,计算了在 2 98K和 5 0 0K下两种反应路径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数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NMP羰基的α氢原子通过与羰基氧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在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同时确认了反应区域为NMP的羰基碳和氧、α位上的碳和氢 ,以及CS2 中的碳原子和其中的一个硫原子所构成的两个并联的四元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N-甲基吡咯烷酮 二硫化碳 机理 活化能 速率常数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水解-氧化耦合一步法脱除二硫化碳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丽 李福林 +2 位作者 吴迪镛 王树东 袁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6-470,共5页
考察了低温下一步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可行性,通过无氧,有氧试验设计,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推断出一步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宏观反应历程。同时分析了温度、空速、硫密度、相对湿度、氧硫比等不同因素对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考察了低温下一步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可行性,通过无氧,有氧试验设计,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推断出一步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宏观反应历程。同时分析了温度、空速、硫密度、相对湿度、氧硫比等不同因素对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催化水解-氧化耦合一步法脱除二硫化碳的反应,在130℃,相对湿度1.5%,氧硫比2600h-1下该催化剂工作硫容可达到2.64mg/g。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催化剂碱性的变化和反应后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认为催化剂的硫酸盐化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脱除 催化剂 低温一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的红外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波 李春虎 谢克昌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利用玻璃真空系统 ,采用原位红外动态方法 ,分别研究了 30℃ ,40℃ ,5 0℃活性炭A,B,C,D吸附 CS2 的行为 ,红外谱图显示 4种活性炭吸附 CS2 主要是物理吸附 ,但浸渍了有机胺的改性活性炭 C和活性炭 D上发现 ,有活性组分中的 N原子与 CS2... 利用玻璃真空系统 ,采用原位红外动态方法 ,分别研究了 30℃ ,40℃ ,5 0℃活性炭A,B,C,D吸附 CS2 的行为 ,红外谱图显示 4种活性炭吸附 CS2 主要是物理吸附 ,但浸渍了有机胺的改性活性炭 C和活性炭 D上发现 ,有活性组分中的 N原子与 CS2 和碳链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可逆的弱的化学吸收峰 .与空白活性炭 A相比较 ,样品 C和 D的 CS2 吸收峰面积明显增大 ,而浸渍KOH的样品 B,其 CS2 吸收峰面积没有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机理 二硫化碳 红外光谱 脱硫 工业原料气 化工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分析化妆品中的苯、二硫化碳和氯代烃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刚 虞爱旭 王小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3-193,共1页
关键词 联用法 分析 化妆品 二硫化碳 氯代烃 气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的二硫化碳降解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云霞 朱承驻 +2 位作者 陈天虎 宋磊 李冬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为了解CS2(二硫化碳)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的降解特性,提高其去除率,设计并制作了同轴圆柱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研究了介质层数、外施电压、中心电极材料及直径、背景气氛种类和RH(相对湿度)对CS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施电压(4.0... 为了解CS2(二硫化碳)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的降解特性,提高其去除率,设计并制作了同轴圆柱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研究了介质层数、外施电压、中心电极材料及直径、背景气氛种类和RH(相对湿度)对CS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施电压(4.0~6.5 kV)较低时,单介质反应器的CS2去除率高于双介质反应器;而在外施电压(6.5~9.0 kV)较高时,双介质反应器对CS2的去除效果更好,增大外施电压有利于CS2的降解.铜丝比不锈钢丝更适合用作反应器的中心电极,此外,增加中心电极的直径也可提高CS2去除率.当中心电极直径从3.2 mm增至4.8 mm时,CS2平均去除率由63%增至75%,但平均质量能耗由510 kJ/mg增至611 kJ/mg.同等条件下,CS2在氧气中的平均去除率(74%)最大,空气(59%)中次之,氮气(48%)中最小;背景气氛中适量的RH(26%)有助于提高CS2去除率,但RH太大(大于50%)反而会降低CS2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微/介孔材料吸附二硫化碳(CS_2)的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遵园 谢倩 +6 位作者 李军平 王峰 彭伟才 赵宁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8-1053,共6页
以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不同的PMHS:TEOS质量比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微/介孔硅基材料.N2吸/脱附表征显示该材料具有微/介孔双孔分布的结构特征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随着PMHS:TEOS质量比的变化而变化.其... 以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不同的PMHS:TEOS质量比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微/介孔硅基材料.N2吸/脱附表征显示该材料具有微/介孔双孔分布的结构特征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随着PMHS:TEOS质量比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当PMHS:TEOS质量比为1:3时硅基微/介孔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达到783m·2g-1.XRD表征结果显示,该材料是无定形材料.材料对二硫化碳(CS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PMHS:TEOS质量比为1:3合成的硅基微/介孔材料对CS2的吸附量最大,静态吸附量达到762.76mg·g-1,动态吸附穿透时间达到35min.再生实验表明材料再生性良好,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介孔硅基材料 双孔分布 吸附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F_2代后遗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国元 杨克敌 +4 位作者 张招弟 鲁翠荣 李学贵 黄红 田国钧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6-58,共3页
本文报道大鼠妊娠7~14d以Cs_2染毒对F_2代的后遗影响。结果表明,CS_2对F_2代生长发育指标及F_1代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但对胎鼠有致畸作用,并可延续到第二代,以骨骼畸形为主,主要为胸骨缺失,其次为枕骨骨化延缓、肋骨延长和囱门增大等,... 本文报道大鼠妊娠7~14d以Cs_2染毒对F_2代的后遗影响。结果表明,CS_2对F_2代生长发育指标及F_1代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但对胎鼠有致畸作用,并可延续到第二代,以骨骼畸形为主,主要为胸骨缺失,其次为枕骨骨化延缓、肋骨延长和囱门增大等,且发生率几乎同胎鼠的F_1代。由此认为CS_2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对F_2代的致畸作用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后代 致畸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清蜡剂中二硫化碳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向军 葛际江 +1 位作者 毛源 唐存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2,118,共4页
清蜡剂中加入二硫化碳虽能提高清蜡效率,但会严重腐蚀金属设备。为此,研究了简单易行的测定清蜡剂中二硫化碳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油基清蜡剂中的二硫化碳用氮气吹出后,用吸收剂吸收,通过测定二硫化碳和吸收剂反应产物来确定清蜡剂中... 清蜡剂中加入二硫化碳虽能提高清蜡效率,但会严重腐蚀金属设备。为此,研究了简单易行的测定清蜡剂中二硫化碳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油基清蜡剂中的二硫化碳用氮气吹出后,用吸收剂吸收,通过测定二硫化碳和吸收剂反应产物来确定清蜡剂中二硫化碳含量。为提高二硫化碳的吸收效率,设计了新型吸收装置,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二硫化碳吸收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用二乙胺-乙酸铜的乙醇溶液作为吸收剂,由于Cu2+过量时会对标准曲线产生干扰,从而影响二硫化碳含量的测定;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作吸收剂对二硫化碳的吸收速度比乙二胺的乙醇溶液快,吸收效率最高可达98.9%,且二硫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在120min内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清蜡剂 吸收剂 吸收效率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对二硫化碳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文艳 梅华 姚虎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6-159,共4页
用浸渍法和微波法对活性炭改性,在室温下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及理论分析,初步认为经微波改性的活性炭对二硫化碳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选取微波15min改性活性炭对二硫化碳进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活性炭改性前后对二硫... 用浸渍法和微波法对活性炭改性,在室温下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及理论分析,初步认为经微波改性的活性炭对二硫化碳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选取微波15min改性活性炭对二硫化碳进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活性炭改性前后对二硫化碳的吸附性能。采用多个模型方程对数据进行回归,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实验数据能够较好满足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利用热重曲线及FT-IR谱图进一步分析微波改性活性炭对二硫化碳吸附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为工业采用改性活性炭预脱除含二硫化碳的气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活性炭 二硫化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丹明B荧光增强二硫化碳高阶受激喇曼散射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先琼 杨经国 +3 位作者 哈元清 蒙建平 黎源倩 栾崇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利用若丹明 B乙醇溶液的荧光改变了二硫化碳的一至三阶 Stokes喇曼谱线的强度分布 ,选择性地增强了三阶 Stokes喇曼谱线。在泵浦功率密度为~ 560 MW· cm-2 时 ,对染料摩尔浓度分别为~ 1 0 -5、5cm散射池和~ 1 0 -4 、1 cm散射... 利用若丹明 B乙醇溶液的荧光改变了二硫化碳的一至三阶 Stokes喇曼谱线的强度分布 ,选择性地增强了三阶 Stokes喇曼谱线。在泵浦功率密度为~ 560 MW· cm-2 时 ,对染料摩尔浓度分别为~ 1 0 -5、5cm散射池和~ 1 0 -4 、1 cm散射池进行实验 ,观察到二硫化碳的三阶 Stokes喇曼谱线与染料激光形成的共振增强现象及一、二阶 Stokes喇曼谱线的部分或完全耗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激喇曼散射 荧光 若丹明B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基催化剂上二硫化碳水解反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上官炬 郭汉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本文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三种氧化铝基催化剂,在实验室固定床上考察CS2浓度、空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2O和Pt的负载都可以提高氧化铝上CS2的催化水解转化率,催化剂表面碱性是CS2水解... 本文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三种氧化铝基催化剂,在实验室固定床上考察CS2浓度、空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2O和Pt的负载都可以提高氧化铝上CS2的催化水解转化率,催化剂表面碱性是CS2水解反应活性中心;在3000h1和40~140℃范围内,CS2在三种催化剂上反应活化能为35.37~55.53kJ/mol;通过二硫化碳催化水解反应类型的数学分析,进行实验值与计算值之间的比较,发现二硫化碳水解反应是一个平行连串反应,其中二硫化碳直接水解成硫化氢的一步反应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催化剂 二硫化碳 水解 反应性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