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硝基脲的合成、表征及热力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建明 余秦伟 +3 位作者 薛云娜 李亚妮 葛忠学 吕剑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二硝基脲(DNU)是环状硝胺类含能化合物的重要前体原料。以尿素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合成了二硝基脲,并分离得到了中间体硝基脲,优化了反应条件。在20%发烟硫酸与100%硝酸体积比为0.6/1时,一阶段温度-15℃,二阶段温度5℃,反应50 min,二硝基... 二硝基脲(DNU)是环状硝胺类含能化合物的重要前体原料。以尿素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合成了二硝基脲,并分离得到了中间体硝基脲,优化了反应条件。在20%发烟硫酸与100%硝酸体积比为0.6/1时,一阶段温度-15℃,二阶段温度5℃,反应50 min,二硝基脲收率可达83.2%。采用B3LYP法,在6-31+G(d,p)基组水平对二硝基脲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了其性能,获得稳定的几何构型;经振动分析获得二硝基脲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并得到温度对热力学性能影响的关系式。结果表明:二硝基脲存在两种稳定构型,二者能量差12.621 kJ·mol-1;热能、热容和熵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二硝基脲 合成 理论计算 几何构型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硝基脲含能离子盐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妮 杨建明 +2 位作者 余秦伟 薛云娜 吕剑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7-251,共5页
利用三唑类、咪唑类化合物以及乙二胺与二硝基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二硝基脲含能离子盐,采用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这些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乙二胺与二硝基脲形成二价盐,其它几种化合物形成二硝基脲的一价盐... 利用三唑类、咪唑类化合物以及乙二胺与二硝基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二硝基脲含能离子盐,采用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这些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乙二胺与二硝基脲形成二价盐,其它几种化合物形成二硝基脲的一价盐。热分析结果显示,二硝基脲成盐有效提高了其热稳定性,从热重曲线可以看出,乙二胺二硝基脲盐的起始失重温度为125℃(比二硝基脲高55℃),最大失重温度为165℃。探讨了溶剂、温度及反应时间对4-氨基三唑与二硝基脲成盐反应的影响,以乙腈为溶剂,10℃反应2 h,获得85%的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含能离子盐 二硝基脲 三唑 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硝基脲法合成HMX的过程监测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乐 王志 +2 位作者 许建新 王建龙 曹端林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07,313,共6页
采用反应量热仪(RC1)对二硝基脲法合成HMX各步放热过程进行测定,并分析其放热参数以及严重度;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测定了中间产物的分解温度及放热速率,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尿素后反应体系立即放热,硝化反应在2s内发... 采用反应量热仪(RC1)对二硝基脲法合成HMX各步放热过程进行测定,并分析其放热参数以及严重度;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测定了中间产物的分解温度及放热速率,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尿素后反应体系立即放热,硝化反应在2s内发生,部分反应到达成熟期才完成;其余各步反应进行很快,也都在2s内发生,主要热量用于中和硫酸放热;得到的绝热温升越高,发生失控反应的严重度越高;加水的过程要在0℃下进行,加硝酸铵的过程要在10℃下进行,加尿素的合成反应温度较原工艺可以适当提高2℃,加DPT反应过程最为安全,合成反应的最高温度(MTSR)为40.8℃;经ARC测定得中间产物的相关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为254kJ/mol,指前因子(A)为1.26×10^(30)s^(-1),反应级数(n)为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硝基脲 HMX 在线监测 绝热温升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巴嗪原料药及制剂中4,4′-二硝基均苯二脲与2-羟基-4,6-二甲基嘧啶的HPLC法同时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沈祥广 贺利民 +2 位作者 余静贤 张嘉慧 刘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3-526,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尼卡巴嗪原料药及其制剂中4,4′-二硝基均苯二脲(DNC)和2-羟基-4,6-二甲基嘧啶(HDP)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试样用二甲基亚砜溶解,以Hypersil BDS C18为色谱柱,乙酸/乙酸铵溶液-乙腈(体积比1∶1)为流动相,HDP和DNC的检... 建立了同时测定尼卡巴嗪原料药及其制剂中4,4′-二硝基均苯二脲(DNC)和2-羟基-4,6-二甲基嘧啶(HDP)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试样用二甲基亚砜溶解,以Hypersil BDS C18为色谱柱,乙酸/乙酸铵溶液-乙腈(体积比1∶1)为流动相,HDP和DNC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90、350 nm。DNC和HDP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354-70.9 mg/L和0.146-29.2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ρ=7.307×10^-5S-0.043 58和ρ=1.648×10^-5S-0.084 83,相关系数(r)分别为1.000和0.999 9。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尼卡巴嗪原料药中的DNC和HDP含量,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无显著差异,DNC和HDP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尼卡巴嗪原料药和制剂 4 4′-硝基均苯 2-羟基-4 6-甲基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硝基甘脲结晶条件研究
5
作者 方银高 李芳畅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2-67,共6页
介绍了用硝酸重结晶及用硝硫混酸硝化甘脲直接制备二硝基甘脲晶体的方法及用二甲基亚砜制备二硝基甘脲晶体的结果。还讨论了硝酸浓度、混酸硝化系数、稳定处理温度、时间、搅拌等因素对二硝基甘脲晶体大小的影响。
关键词 硝基 重结晶 硝硫混酸 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二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鹏 宋红燕 +1 位作者 孟子晖 李清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3-605,617,共4页
通过研究一锅法合成DPT工艺为DPT法制备HMX工艺改进提供依据.以尿素为起始原料,中间体不分离,经硝化、水解、Mannich缩合等反应得到DPT.考察硝酸用量、硝化时间、水解时间、甲醛用量和介质pH值等因素对DPT收率的影响,确立了较佳工... 通过研究一锅法合成DPT工艺为DPT法制备HMX工艺改进提供依据.以尿素为起始原料,中间体不分离,经硝化、水解、Mannich缩合等反应得到DPT.考察硝酸用量、硝化时间、水解时间、甲醛用量和介质pH值等因素对DPT收率的影响,确立了较佳工艺.当发烟硝酸用量11.5mL,硝硫混酸体积比1.1,硝化60min,水解90min,体积分数37%~40%的甲醛溶液40.8mL加热至40℃反应40min,氨水中和溶液至pH=7.5,DPT产率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五亚甲基四胺 二硝基脲 一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6)-苄基鸟嘌呤增强1,3-二(2-氯乙基)-亚硝基脲对人肝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英文)
7
作者 万永玲 吴德政 +1 位作者 高洪志 吕焕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1-416,共6页
应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 O6-苄基鸟嘌呤(O6- BG)与 1 ,3-二 (2 -氯乙基 ) -亚硝基脲 (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 O6- BG对 O6-烷基鸟嘌呤 - DNA烷基转移酶(O6- AGT )阳性的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BCN... 应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 O6-苄基鸟嘌呤(O6- BG)与 1 ,3-二 (2 -氯乙基 ) -亚硝基脲 (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 O6- BG对 O6-烷基鸟嘌呤 - DNA烷基转移酶(O6- AGT )阳性的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BCNU细胞毒作用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 BCNU合用治疗移植瘤的协同效果 .结果显示 :1 .5- 6.0 mg· L-1的 O6- BG预先作用 2 h后 ,SMMC- 772 1细胞对 BCNU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0 .75- 6.0 mg· L-1的 O6- BG可完全快速地抑制肿瘤细胞的 AGT活性并持续 1 2 h;ip 90 mg· kg-1的 O6- BG预处理 2 h后给予 2 5mg·kg-1的 BCNU治疗 ,可使动物 sc接种的人肝癌移植瘤生长延迟 38.6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并且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转移酶活性 .说明 O6- BG与 BCNU合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O^(6)-苄基鸟嘌呤 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 1 3-(2-氯乙基)-亚硝基 凋亡 肝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测定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鹤佳 刘智宏 +2 位作者 汪霞 黄耀凌 孙雷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3期59-61,共3页
为了建立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DNC)残留酶联免疫(ELISA)检测方法。将N-琥珀酰-L-丙氨酰-L-丙氨酰-L-丙氨酸4-硝基苯胺(SAN)与载体蛋白偶联作为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抗DNC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鸡肉中尼... 为了建立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DNC)残留酶联免疫(ELISA)检测方法。将N-琥珀酰-L-丙氨酰-L-丙氨酰-L-丙氨酸4-硝基苯胺(SAN)与载体蛋白偶联作为抗原免疫动物,获得抗DNC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的检测方法。人工抗原中SAN与载体蛋白的结合比约为12:1,血清效价1:2000倍,鸡肉中检测限为9.2μg/kg,添加回收率在49.4%~118%之间,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0%。该方法在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均能满足兽药残留筛选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巴嗪 4 4’-硝基 残留 鸡肉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组织中尼卡巴嗪标识残留物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守新 林海丹 +2 位作者 姚仰勋 邵琳智 吴映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5-278,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组织中尼卡巴嗪标识残留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试样经乙腈-0.5g/mL氢氧化钾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C18柱)分析,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1%乙酸溶液(53:47,V/V),流速1.0mL/min,紫外...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组织中尼卡巴嗪标识残留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试样经乙腈-0.5g/mL氢氧化钾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C18柱)分析,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1%乙酸溶液(53:47,V/V),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50nm。对鸡肉、鸡肝和鸡蛋样品进行0.05~0.50mg/kg的药物添加回收实验,4,4'-二硝基均二苯脲的平均回收率为93.6%~102.0%(n=10),相对标准偏差为2.8%~10.4%,方法的定量限为0.05mg/kg。该法简便、准确,适用于鸡组织中尼卡巴嗪标识残留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组织 尼卡巴嗪标识残留物 4 4'-硝基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材料》2011年(第19卷)总目次
10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J0001-J0016,共16页
关键词 含能材料 二硝基脲 RDX 热安全性 HNIW 热分解动力学 发射药 火药 改性双基推进剂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皮脂组织中尼卡巴嗪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侯婷 王霄旸 +2 位作者 张丽芳 张可煜 薛飞群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79,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鸡皮脂组织中尼卡巴嗪标志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组织样品用乙腈提取,氮气吹干浓缩,正己烷除脂、甲醇水溶液(75∶25,v/v)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该方法...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鸡皮脂组织中尼卡巴嗪标志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组织样品用乙腈提取,氮气吹干浓缩,正己烷除脂、甲醇水溶液(75∶25,v/v)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在50~1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8,该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5μg/kg和25μg/k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10%~114.11%,批内批间的RSDs均小于5%,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重复性。该方法简单、快速、有效,可用于鸡皮脂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残留量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皮脂组织 尼卡巴嗪 4 4-硝基(DNC)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12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宽 陈建刚 +7 位作者 王伯周 吕剑 王文亮 刘峰毅 周诚 廉鹏 刘忠文 刘昭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1-538,共8页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N-脒基脲二硝基酰胺盐(FOX-12)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势能面上各稳定点的几何构型,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之间的相关性.为...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N-脒基脲二硝基酰胺盐(FOX-12)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势能面上各稳定点的几何构型,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之间的相关性.为了得到更可靠的反应能量和势能面信息,进一步在MP2/6-311++G(3df,3pd)水平上对得到的构型进行能量校正,结果表明,先取代磺酸基通道(A1)和先取代氢通道(B)都能生成二硝基酰胺酸(HDN),其中通道A为主反应通道;HDN可以通过HDN→FOX-12与HDN→ADN→FOX-12两种途径转化为目标产物FOX-12,而第2种途径为较优途径.应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以及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校正的变分过渡态理论(CVT/SCT)计算了在200~400 K范围内各反应通道相关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提供了在上述温度区间内的三参数Arrhenius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脒基硝基酰胺盐(FOX-12)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巴嗪的合成工艺改进
13
作者 徐金雷 赵梅仙 +3 位作者 麻红利 王峥 梁景乐 马佳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91-1895,共5页
以对硝基苯胺和三光气为原料,合成了4,4?-二硝基二苯基脲(DNC),副产物氯化氢气体用冷甲醇吸收。以尿素和乙酰丙酮为原料,在氯化氢甲醇溶液中合成了2-羟基-4,6-二甲基嘧啶(HDP)。以DNC和HDP的甲醇溶液反应合成了抗球虫药尼卡巴嗪,并用1H... 以对硝基苯胺和三光气为原料,合成了4,4?-二硝基二苯基脲(DNC),副产物氯化氢气体用冷甲醇吸收。以尿素和乙酰丙酮为原料,在氯化氢甲醇溶液中合成了2-羟基-4,6-二甲基嘧啶(HDP)。以DNC和HDP的甲醇溶液反应合成了抗球虫药尼卡巴嗪,并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和投料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二甲苯为溶剂,n(对硝基苯胺)∶n(三光气)=6∶1时,在130℃下反应15 h,DNC的收率可达94%;以氯化氢甲醇溶液为溶剂,n(乙酰丙酮)∶n(尿素)=1.0∶1.1,回流下反应5 h,HDP的收率达93%以上;以甲醇为溶剂,n(DNC)∶n(HDP)=1.0∶1.1,室温反应5 h,尼卡巴嗪的总收率可达93%。通过并联反应,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巴嗪 抗球虫药 4 4'-硝基苯基 2-羟基-4 6-甲基嘧啶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