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浆料配比对3D打印牙科二硅酸锂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林保欣 陈小瑄 +2 位作者 李如意 万乾炳 裴锡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目的使用基于立体光固化成型(SLA)原理的3D打印技术成型牙科用二硅酸锂陶瓷,以探讨不同浆料配比对热处理后样本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以3D打印成型二硅酸锂为实验组,商品化的IPS e.max CAD切削类二硅酸锂陶瓷为对照组。实验组选... 目的使用基于立体光固化成型(SLA)原理的3D打印技术成型牙科用二硅酸锂陶瓷,以探讨不同浆料配比对热处理后样本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以3D打印成型二硅酸锂为实验组,商品化的IPS e.max CAD切削类二硅酸锂陶瓷为对照组。实验组选用不同粒径的二硅酸锂陶瓷粉体材料(纳米级和微米级),与丙烯酸酯类光固化树脂混合,并调整浆料中实验原料的比例,配制5组陶瓷浆料(S1组-S5组)。根据浆料的流变特性、稳定性等状况评估其3D打印性能并筛选出适宜配比。对优选配比的实验组进行打印、脱脂及烧结程序,检测实验组的微观结构、晶体学信息以及收缩率,同时测量其弯曲强度、弹性模量、维氏硬度、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5组中筛选出2组用于3D打印的高固含量(75%)二硅酸锂陶瓷浆料(S2组和S3组)。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在S2组和S3组中,二硅酸锂均为主要晶相,显微结构为细长均匀、排列致密的晶体;二硅酸锂晶粒尺寸分别为(559.79±84.58)nm和(388.26±61.49)nm(P<0.05)。能谱分析结果显示,2组陶瓷样本均含有较高比例的Si和O元素。热处理后2组陶瓷样本的收缩率为18.00%~20.71%。2组的所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弯曲强度分别为(231.79±21.71)MPa和(214.86±46.64)MPa,低于IPS e.max CAD组(P<0.05);弹性模量分别为(87.40±12.99)GPa和(92.87±19.76)GPa,与IPS e.max C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氏硬度分别为(6.53±0.19)GPa和(6.25±0.12)GPa,高于IPS e.max CAD组(P<0.05);断裂韧性分别为(1.57±0.28)MPa·m0.5和(1.38±0.17)MPa·m^(0.5),与IPS e.max C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粒径级的二硅酸锂陶瓷粉体组合,可获得高固含量(75%)、有适宜的黏度和稳定性的浆料。3D打印技术可成功制备牙科二硅酸锂陶瓷样本,热处理后样本的收缩率较小,微观结构符合二硅酸锂陶瓷的晶相,力学性能接近切削类二硅酸锂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硅酸 牙科陶瓷 浆料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的二硅酸锂-透锂长石微晶玻璃的化学耐久性
2
作者 胡伟 尹勇明 孟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7,共9页
本研究制备了二硅酸锂-透锂长石微晶玻璃,并对其进行了化学强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玻璃的酸碱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二硅酸锂-透锂长石微晶玻璃的残余玻璃相优先被腐蚀,待残余玻璃相被腐蚀后晶体裸露,H^(+)... 本研究制备了二硅酸锂-透锂长石微晶玻璃,并对其进行了化学强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玻璃的酸碱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二硅酸锂-透锂长石微晶玻璃的残余玻璃相优先被腐蚀,待残余玻璃相被腐蚀后晶体裸露,H^(+)与透锂长石中的Li^(+)发生置换,产物HAlSi_(4)O_(10)堆积在微晶玻璃表面。实验探究了玻璃配方和强化工艺对化学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基础玻璃成分的Na_(2)O含量,增加ZrO_(2)和K_(2)O含量,并在离子交换盐浴中加入少许LiNO_(3)(0.03%)能显著提高二硅酸锂-透锂长石微晶玻璃的化学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微晶玻璃 硅酸 长石 化学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坤 王富 +4 位作者 高婧 孙翔 邓再喜 王辉 陈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烧结法二次着色工艺制备A2色新型玻璃陶瓷。对新型玻璃陶瓷和IPS e.max Press瓷块(LT A2、MO1和HO1)的弯曲强度、密度、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烧结法二次着色工艺制备A2色新型玻璃陶瓷。对新型玻璃陶瓷和IPS e.max Press瓷块(LT A2、MO1和HO1)的弯曲强度、密度、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透明度及微观结构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新型玻璃陶瓷除弯曲强度(315 MPa)低于MO瓷块(338 MPa)外(P<0.05),其余各项机械性能均与LT和MO瓷块相近(P>0.05)。新型玻璃陶瓷的透明度TP值(21.2)高于HO瓷块(16.5),但低于LT(27.8)和MO瓷块(27.5)(P<0.05)。新型玻璃陶瓷和IPS e.max Press瓷块的微观结构均表现为棒状的Li2Si2O5晶体交错排列,形成互锁微结构。结论:新型玻璃陶瓷的机械性能和微观结构与IPS e.max Press相近,透明度介于MO和HO瓷块之间,能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 玻璃陶瓷 性能 透明度 牙科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袁坤 王富 +4 位作者 高婧 孙翔 王辉 李玲 陈吉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21-1123,1127,共4页
目的:分析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探讨其可能的自增韧机制。方法: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一种新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及IPS e.max Press LT和MO瓷块的物相组成,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特征和裂纹扩展方式。结果:3种玻璃陶瓷的主... 目的:分析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探讨其可能的自增韧机制。方法: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一种新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及IPS e.max Press LT和MO瓷块的物相组成,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特征和裂纹扩展方式。结果:3种玻璃陶瓷的主晶相均为Li2Si2O5,次晶相均为Li2SiO3和Li3PO4。Li2Si2O5晶体均呈棒状,交错排列,形成互锁微结构。新型玻璃陶瓷的晶体尺寸大于LT和MO瓷块,其表面孔隙缺陷较后两者少而深。裂纹在这3种玻璃陶瓷中主要沿着晶体间较薄弱的玻璃相扩展。结论:新型玻璃陶瓷与IPS e.max Press LT和MO瓷块的微观结构相似,长棒状的Li2Si2O5晶体所形成的互锁微结构,以及内部的残余应力可对其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 玻璃陶瓷 微观结构 牙科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烧结对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钱冬冬 张蕾 +1 位作者 骆小平 陈文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价反复烧结对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方法制作30个直径10 mm、厚度(1.00±0.01)mm的IPS e.max Press HT A2圆盘试件,随机分为S0、S1、S2、S3、S4、S5共6组(每组5个),分别执行0、1、2、3、4、5次自身上釉程... 目的评价反复烧结对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方法制作30个直径10 mm、厚度(1.00±0.01)mm的IPS e.max Press HT A2圆盘试件,随机分为S0、S1、S2、S3、S4、S5共6组(每组5个),分别执行0、1、2、3、4、5次自身上釉程序。使用Shade Eye NCC测色仪测定每组的色彩参数L*、a*、b*,计算色饱和度C*ab及色差ΔE,使用TM-2透射率测试系统测得可见光积分透射比τ。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结果随着烧结次数增加,试件的L*值总体呈减小趋势(P<0.05);a*、b*、C*ab和τ值均为先增大后减小(P<0.05)。各组和S0组的ΔE最小为0.89,最大为2.01,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反复烧结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明度、色相、彩度和透光性均有影响,但色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烧结 硅酸玻璃陶瓷 颜色 透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粉体粒度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热压铸前后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婧 王富 +5 位作者 邓再喜 李玲 刘梦蝶 袁坤 陈达 陈吉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040-3044,共5页
分析了不同粒度对Li2O-SiO2-K2O-Al2O3-ZrO2-P2O5系新型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热压铸前后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别用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玻璃陶瓷的晶化温度、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根据ISO6872标准... 分析了不同粒度对Li2O-SiO2-K2O-Al2O3-ZrO2-P2O5系新型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热压铸前后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别用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玻璃陶瓷的晶化温度、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根据ISO6872标准测试材料的弯曲强度。结果显示,不同粉体粒度的玻璃陶瓷间微观形貌有明显差异;不同的粉体粒度和热压铸工艺对玻璃陶瓷的晶相组成无显著影响;不同粉体粒度的玻璃陶瓷在热压铸前后强度均有差异,热压铸后,各组弯曲强度显著提高,但是粒度的变化和强度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粒度对实验玻璃陶瓷的晶化行为和性能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 玻璃陶瓷 粒度 热压铸造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次数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璀 余佳 +1 位作者 蒙绍峰 高碧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评价烧结次数和渐变厚度及其交互性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方法在标准中切牙模型上制备贴面修复模型,用椅旁扫描仪采集光学印模,椅旁CAD/CAM系统制作24个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 目的评价烧结次数和渐变厚度及其交互性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方法在标准中切牙模型上制备贴面修复模型,用椅旁扫描仪采集光学印模,椅旁CAD/CAM系统制作24个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样本共4组(n=6),初次结晶组为对照组S0,其余按上釉烧结次数依次为S1、S2、S3组。使用Vita easyshade电子比色仪测定每个贴面的色彩参数L、C、H、a、b,用SAS 9.1.3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多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烧结次数以及不同部位厚度间各颜色指标的差异性。最后扫描电镜(SEM)观察每组贴面的晶体排列和致密度。结果随着烧结次数增加,试件的L值总体呈减小趋势(P<0.05)。C和b的烧结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S2组与S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发现二硅酸锂晶体随着烧结次数增加,晶体变大,晶体间的孔隙变小,晶体间的锁结变得更为紧密。结论上釉次数和厚度及其交互性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色相、明度、彩度均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多次烧结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硅酸玻璃陶瓷 颜色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车削加工切削温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廉洁 邓航 +7 位作者 刘涛 赫培 蔡重延 孙智超 李孛 王宇浩 孟令彪 吕鑫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31,共4页
使用PCD、CBN、YG三种材质刀具,通过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车削试验,研究了可加工陶瓷切削温度变化规律。设计了切削温度测试系统在线测量温度,以特征温度表征二硅酸锂玻璃可加工陶瓷切削热水平。结果表明,陶瓷材料车削过程中特征温度的变化... 使用PCD、CBN、YG三种材质刀具,通过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车削试验,研究了可加工陶瓷切削温度变化规律。设计了切削温度测试系统在线测量温度,以特征温度表征二硅酸锂玻璃可加工陶瓷切削热水平。结果表明,陶瓷材料车削过程中特征温度的变化取决于裂纹响应力而发生扩展的方式,刀具磨损是影响该方式的主要因素,并影响切削温度。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多次走刀后的特征温度升高,降低了工件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温度 特征温度 车削 硅酸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硅酸锂微晶玻璃专利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9
作者 王裕芳 肖卓豪 +1 位作者 鄢春根 方月龙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80,共12页
为探究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全球技术发展态势、区域分布、技术布局和热点前沿,依托IncoPat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系统,借助Excel等工具,对全球1325件二硅酸锂微晶玻璃专利进行多维度揭示与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二硅酸锂微晶玻璃技术研发总体呈... 为探究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全球技术发展态势、区域分布、技术布局和热点前沿,依托IncoPat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系统,借助Excel等工具,对全球1325件二硅酸锂微晶玻璃专利进行多维度揭示与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二硅酸锂微晶玻璃技术研发总体呈增长态势;美国、中国、列支敦士登和日本是全球四大技术来源国;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局是全球重要目标市场国家和地区;列支敦士登义获嘉伟瓦登特公司、美国康宁公司和日本株式会社小原是全球重要创新主体;中国有三家企业入榜全球前十创新主体;二硅酸锂微晶玻璃的制备、辅助工艺以及二硅酸锂微晶玻璃牙科领域的应用研究是研发热点。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二硅酸锂微晶玻璃技术创新、产业规划及专利布局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 微晶玻璃 专利信息 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二硅酸锂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肖晓东 易晨浩 +6 位作者 肖卓豪 邱日亮 黄新华 董洪波 李秀英 孔令兵 付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8-1111,共14页
二硅酸锂微晶玻璃(Lithium Disilicate Glass-Ceramics,LDGCs),以其卓越的机械性能、突出的光学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用于生物修复材料和智能终端显示窗口等应用中。通过回顾LDGCs的发展历程,综述LDGCs的化学组成... 二硅酸锂微晶玻璃(Lithium Disilicate Glass-Ceramics,LDGCs),以其卓越的机械性能、突出的光学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用于生物修复材料和智能终端显示窗口等应用中。通过回顾LDGCs的发展历程,综述LDGCs的化学组成、制备工艺、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总结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可为LDG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较全面的参考,为相关研究人员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新思路,促进LDGCs材料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 微晶玻璃 机械性能 抗弯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滑动磨损行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雪松 张珍珍 +2 位作者 李小成 张少锋 贺林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7,共6页
在人工唾液润滑条件下,利用销—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滑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过程呈现显著的跑合磨损期,且跑合期的磨损率远大于稳定磨损期的磨损率;减小原始表面粗糙度可缩短跑合期,降低跑... 在人工唾液润滑条件下,利用销—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滑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过程呈现显著的跑合磨损期,且跑合期的磨损率远大于稳定磨损期的磨损率;减小原始表面粗糙度可缩短跑合期,降低跑合期的磨损率.在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显微组织中,虽然二硅酸锂晶体相比玻璃基体具有更高的硬度,但在跑合磨损期却更容易发生剥落磨损,造成跑合期磨损表面粗糙度的显著变化,这种现象可能与二硅酸锂晶体具有较低的弹性断裂应变能力(H/E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硅酸 滑动磨损 跑合 稳定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强韧化效应对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珂奕 张少锋 +5 位作者 蒙萌 李小成 周明 门天剑 贺林 邓再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究锂-钠离子交换强韧化效应对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50个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圆片状试件,晶化、打磨及抛光后,用4种不同的熔融硝酸钠离子交换工艺进行处理(n=10),分别检测离子交换前后样品的双... 目的:探究锂-钠离子交换强韧化效应对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50个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圆片状试件,晶化、打磨及抛光后,用4种不同的熔融硝酸钠离子交换工艺进行处理(n=10),分别检测离子交换前后样品的双轴弯曲强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设置未交换组为空白对照。结果: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经过4种离子交换工艺处理后,机械性能都能够显著提升,以385℃/32 h组的强韧化效果最佳。结论:通过低温长时间的离子交换处理可以显著提升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CAD/CAM硅酸玻璃陶瓷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析晶和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彬 肖云 左起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观察烧结温度改变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段式烧结法烧结陶瓷,改变烧结终温度,XRD和SEM分别观察烧结前后陶瓷物相和表面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温度烧结后陶瓷呈现不同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改变... 目的:观察烧结温度改变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段式烧结法烧结陶瓷,改变烧结终温度,XRD和SEM分别观察烧结前后陶瓷物相和表面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温度烧结后陶瓷呈现不同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改变,以800℃时的改变最为显著,经840℃烧结后的陶瓷具有较高结晶度(P<0.05)和均匀致密的表面微结构。结论: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烧结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800℃和840℃为陶瓷晶相和微结构改变的关键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硅酸玻璃陶瓷 结晶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与牛牙釉质磨损性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雪松 张少锋 +6 位作者 贺林 张珍珍 郭嘉文 孙亚丽 伊远平 杨雪薇 郭振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特性。方法:将18个长8 mm、直径3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圆柱作为上颌磨头,分别与下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或牛牙釉质试件配副,每组9个样本,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人工唾液、室温... 目的:研究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特性。方法:将18个长8 mm、直径3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圆柱作为上颌磨头,分别与下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或牛牙釉质试件配副,每组9个样本,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人工唾液、室温环境、10 N载荷、转速100 r/min、回转半径2.5 mm、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下进行54万次循环磨损实验。在整个磨损周期中选取10个循环节点,用三维形貌仪测量每个节点下颌试件的磨损高度损失量并绘制相应磨损曲线,扫描电镜观察相应磨损阶段对应的磨损面微观形貌。结果:各循环节点牛牙釉质的磨损量均大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量(P<0.05);实验循环周期内,牛牙釉质的磨损曲线呈现出"跑合期"、"稳定磨损期"、"剧烈磨损期"3个磨损阶段,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曲线呈现"跑合期"和"稳定磨损期"两个磨损阶段。2组的微观形貌也呈现出与磨损曲线相对应的阶段性动态衍化规律。结论: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行为均呈现出阶段性动态衍化规律;牛牙釉质的磨损量显著高于二硅酸锂的磨损量,提示应注意防止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修复体对对颌天然牙的过度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玻璃陶瓷 磨损 微观形貌 牛牙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硅酸锂陶瓷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的面厚度设计对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珍香 潘在兴 +2 位作者 叶起清 郑志强 林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陶瓷和氧化锆制作的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固位冠的面厚度设计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修复设计(冠部材料及厚度)的不同,将24个下颌第一磨牙树脂仿真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二硅酸锂2 mm组:采用二硅酸锂陶瓷制作修复体... 目的探讨二硅酸锂陶瓷和氧化锆制作的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固位冠的面厚度设计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修复设计(冠部材料及厚度)的不同,将24个下颌第一磨牙树脂仿真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二硅酸锂2 mm组:采用二硅酸锂陶瓷制作修复体,面厚度2 mm,固位体长4 mm;二硅酸锂4 mm组:采用二硅酸锂陶瓷制作修复体,面厚度4 mm,固位体长2 mm;氧化锆2 mm组:采用氧化锆制作修复体,面厚度2 mm,固位体长4 mm;氧化锆4 mm组:采用氧化锆制作修复体,面厚度4 mm,固位体长2 mm。使用树脂水门汀粘接系统(RelyX Ultimate Clicker)粘接后,冷热循环10 000次。将万能试验机与牙长轴呈135°,位移速度0.5 mm·min^(-1),在颊尖加载,测定抗折力及折裂方式,并用SPSS 1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二硅酸锂2 mm组、二硅酸锂4 mm组、氧化锆2 mm组、氧化锆4 mm组的抗折力分别为(890.54±83.41)、(2 320.87±728.57)、(2 258.05±557.66)和(3 847.70±495.99)N。氧化锆4 mm组的抗折力最高,二硅酸锂2 mm组的抗折力最低。结论磨牙髓腔固位冠使用氧化锆较二硅酸锂陶瓷有更高的抗折力,增加修复体面厚度可提高抗折力,但基牙折裂风险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 抗折性能 厚度 固位体 硅酸陶瓷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掺杂对二硅酸锂微晶玻璃析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罗志伟 卢安贤 韩立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18-2023,共6页
以P2O5 和 ZrO2 为复合成核剂,Sb2O3为澄清剂,通过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得掺稀土La2O3的SiO2-Li2O-K2O- B2O3系统基础玻璃。利用DSC、XRD、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La2O3含量对玻璃析晶行为、析出晶相种类及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P2O5 和 ZrO2 为复合成核剂,Sb2O3为澄清剂,通过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得掺稀土La2O3的SiO2-Li2O-K2O- B2O3系统基础玻璃。利用DSC、XRD、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La2O3含量对玻璃析晶行为、析出晶相种类及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含量对基础玻璃的第一析晶峰对应的温度影响较大,对第二析晶峰对应的温度影响不明显;当La2O3的含量小于0.40%(摩尔分数)时,La2O3的引入不改变微晶玻璃主晶相类型;当La2O3含量增加到0.80%时,La2O3直接参与晶相组成,析出LaPO4晶相;同时,La2O3的引入提高了二硅酸锂晶相的析出温度;当La2O3含量为0.40%时,微晶玻璃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8 MPa和143 GPa;当La2O3含量小于0.40%和大于1.20%时,微晶玻璃的断裂韧性随La2O3的增加变化较小;当La2O3含量为0.40%~1.20%时,微晶玻璃的断裂韧性随La2O3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最大断裂韧性达到3.34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 硅酸 微晶玻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二硅酸锂微晶玻璃结构和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志伟 卢安贤 朱立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65-69,共5页
以SiO2-Li2O-K2O-B2O3-P2O5为基础组成,P2O5为形核剂,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了该系统基础玻璃。利用DSC、XRD、SEM等检测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玻璃析晶行为、析出晶相种类、晶粒尺寸、晶粒分布及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SiO2-Li2O-K2O-B2O3-P2O5为基础组成,P2O5为形核剂,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了该系统基础玻璃。利用DSC、XRD、SEM等检测手段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玻璃析晶行为、析出晶相种类、晶粒尺寸、晶粒分布及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入P2O5为形核剂时,玻璃在核化温度范围内发生分相,并诱导Li2SiO3的异相成核。随温度的升高,亚稳态的Li2SiO3最终转变成Li2Si2O5稳定相。基础玻璃经核化处理后,分两步晶化比一步晶化更有利于Li2Si2O5的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微晶玻璃的抗弯强度。延长晶化时间能使Li2Si2O5晶体进一步生长,联锁微观结构聚集体的尺寸增大,晶粒与晶粒间交联程度更高,晶粒间有更牢固的化学键合,抗弯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 微晶玻璃 热处理 抗弯强度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二硅酸锂陶瓷对后牙牙合贴面抗折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永锦 谷莉玲 +2 位作者 程辉 李秀容 郑智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和材料类型对后牙[牙合]贴面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厚度为0.6、0.9、1.2 mm的IPS e.maxCAD(IC),IPS e.maxPress(IP)后牙[牙合]贴面,粘接树脂代型后进行抗折破坏实验,记录最大断裂载荷值,体式显微镜与扫描电镜...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和材料类型对后牙[牙合]贴面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厚度为0.6、0.9、1.2 mm的IPS e.maxCAD(IC),IPS e.maxPress(IP)后牙[牙合]贴面,粘接树脂代型后进行抗折破坏实验,记录最大断裂载荷值,体式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失效模式。双因素分析厚度及材料类型对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1.2 mm厚度IC和IP组的后牙[牙合]贴面平均最大载荷值分别为(1593.59±241.13)N和(1511.86±129.01)N,均明显高于0.6、0.9 mm组(P<0.05)。统计分析显示:材料类型对贴面抗折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厚度对抗折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和IP的后牙[牙合]贴面厚度影响抗折强度,材料类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贴面 硅酸玻璃陶瓷 厚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法制备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佩 彭敏 +2 位作者 马宁 卢俊杰 朱建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02-105,110,共5页
以Li2CO3、SiO2、Al2O3、P2O5为原料,制备出二硅酸锂成分玻璃粉体,并研究了烧结法制备二硅酸锂微晶玻璃的具体工艺.通过XRD和SEM分析发现,在烧结温度下所有样品均析出二硅酸锂晶体,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气孔率逐渐下降,到940℃... 以Li2CO3、SiO2、Al2O3、P2O5为原料,制备出二硅酸锂成分玻璃粉体,并研究了烧结法制备二硅酸锂微晶玻璃的具体工艺.通过XRD和SEM分析发现,在烧结温度下所有样品均析出二硅酸锂晶体,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气孔率逐渐下降,到940℃时降到5.72%,但950℃时,玻璃发生一定程度的熔融,二硅酸锂少量分解得到低温晶型偏硅酸锂.二硅酸锂晶粒呈长棒状相互交错,使微晶玻璃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920℃样品强度为257±26.8 MPa.晶粒的尺寸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晶粒较大时,材料局部不均匀性增大,强度下降,但能提高样品断裂韧性,940℃样品韧性值为2.49±0.09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微晶玻璃 棒状晶粒 弯曲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和TiO_(2)对二硅酸锂微晶玻璃析晶及其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张佩 王贻然 +6 位作者 陈宇璇 许泽 柴玉梅 王可心 朱建锋 王甜 郭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0,159,共8页
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因为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美观性应用于牙科修复材料中.通过在SiO_(2)-Li_(2)O-K_(2)O-Al_(2)O_(3)-ZrO_(2)-P_(2)O_(5)六元二硅酸锂微晶玻璃中添加不同比例的CeO_(2),利用DSC、XRD、SEM等手段分析了CeO_(2)对SiO_(2)-Li_... 二硅酸锂微晶玻璃因为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美观性应用于牙科修复材料中.通过在SiO_(2)-Li_(2)O-K_(2)O-Al_(2)O_(3)-ZrO_(2)-P_(2)O_(5)六元二硅酸锂微晶玻璃中添加不同比例的CeO_(2),利用DSC、XRD、SEM等手段分析了CeO_(2)对SiO_(2)-Li_(2)O-K_(2)O-Al_(2)O_(3)-ZrO_(2)-P_(2)O_(5)六元二硅酸锂微晶玻璃析晶及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eO_(2)可以提高二硅酸锂的结晶度,同时可以提高力学性能,样品的最大抗弯强度为320.52±26.36 MPa,最大维氏硬度为6.91±0.25 GPa,最大断裂韧性为3.00±0.14 MPa·m^(1/2).色度学中,只添加CeO_(2)的样品颜色较深,而同时添加CeO_(2)和TiO_(2)的样品则具有黄色色调,可以满足一定的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硅酸 微晶玻璃析晶 光学和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