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葡萄孢菌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AS-PCR快速检测技术
1
作者 刘梦晴 屠紫娟 +5 位作者 余洋 杨宇衡 方安菲 田斌年 王静 毕朝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葡萄孢菌引起、果蔬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其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由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的广泛使用,灰葡萄孢菌对其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为快速检测灰葡萄孢菌对DCFs抗性,基于灰葡萄孢菌BOS1基因的点突变I365S... 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葡萄孢菌引起、果蔬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其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由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Fs)的广泛使用,灰葡萄孢菌对其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为快速检测灰葡萄孢菌对DCFs抗性,基于灰葡萄孢菌BOS1基因的点突变I365S和I365N,建立了一种灰葡萄孢菌对DCFs抗性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快速分子检测方法。首先,以BOS1基因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对PCR体系的退火温度、内参引物与特异性引物浓度配比进行优化,并对引物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最后利用快速抽提法提取田间病原菌DNA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正向特异性引物I365S-7F、I365S-8F和I365N-8F分别与引物I365-R结合组成的引物对可以检测出I365S和I365N抗性菌株,最适退火温度分别为57℃、58℃和58℃;内参引物与特异性引物浓度比例为1∶2,其灵敏度分别为7 ng/μL、70 ng/μL和70 ng/μL,并具有特异性;利用NaOH裂解法快速提取田间菌株DNA进行抗药性检测,其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说明该AS-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势,可为田间灰葡萄孢菌对DCFs类抗性菌株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葡萄孢抗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夕军 王艳 +2 位作者 童蕴慧 纪兆林 徐敬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9,共4页
综述了灰葡萄孢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产生及现状,抗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抗药性机制,并就灰葡萄孢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灰葡萄孢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菠菜中4种二缩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永祥 谈金辉 +1 位作者 涂红艳 张晓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3-815,共3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菠菜中乙烯菌核利、乙菌利、腐霉利和异菌脲等4种二缩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丙酮-正己烷(1+4)混合溶剂提取,所得提取液用凝胶色谱进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后,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质谱法... 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菠菜中乙烯菌核利、乙菌利、腐霉利和异菌脲等4种二缩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丙酮-正己烷(1+4)混合溶剂提取,所得提取液用凝胶色谱进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后,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质谱法进行测定。乙烯菌核利、乙菌利、腐霉利和异菌脲的检出限(3S/N)分别为0.01,0.01,0.01,0.02mg·kg^(-1)。取菠菜空白样品在3个浓度水平上加入4种杀菌剂混合标准溶液后,按试验方法进行测定,所得回收率在78.1%~9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4.9%~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凝胶净化色谱 菠菜 甲酰胺类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速克灵灰霉病菌菌株电导率变化及对渗透压的敏感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永杰 高俊明 +1 位作者 韩巨才 刘慧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比较了灰霉病菌高抗速克灵菌株和敏感菌株电导率变化及对渗透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敏感菌株在葡萄糖浓度80g/L或NaCl浓度5g/L之前,菌落直径随渗透压提高而增大,超过此浓度界线随渗透压提高而减小;抗药菌株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在两种... 比较了灰霉病菌高抗速克灵菌株和敏感菌株电导率变化及对渗透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敏感菌株在葡萄糖浓度80g/L或NaCl浓度5g/L之前,菌落直径随渗透压提高而增大,超过此浓度界线随渗透压提高而减小;抗药菌株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在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均随渗透压提高而减小,且小于同等条件下敏感菌株的菌落直径。表明敏感菌株对低渗透压和高渗透压表现敏感,抗药菌株仅对高渗透压表现敏感,且抗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比,对渗透压更敏感。抗药菌株的相对电导率值大于敏感菌株,说明抗药菌株膜透性比敏感菌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菌 渗透压 相对电导率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速克灵 抗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柄链格孢AlCyP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渗透胁迫适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义勇 祝明亮 +3 位作者 路则宝 毕薇 张克勤 杨金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41,共9页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tobaccobrown-spotdisease)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基因钓鱼(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为了阐明烟草赤星病(tobaccobrown-spotdisease)病原真菌长柄链格孢(Alternarialongipes)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菌株为实验材料,通过基因钓鱼(GeneFishing)技术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已克隆到的AlCyP1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一个亲环蛋白基因AlCyP1的表达量在不同抗性水平的长柄链格孢中存在明显差异;应用DNA步移(DNAwalking)方法克隆得到AlCyP1基因的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中存在2个翻译起始密码子,可以编码产生2种不同长度的多肽,长、短多肽产物分别具有222和188个氨基酸,其中短多肽起始于长多肽的第35个密码子;另外,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AlCyP1和其他真菌的亲环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达50.0%~61.3%;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对AlCyP1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该基因通过表达水平的改变参与了长柄链格孢对渗透胁迫的适应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链格孢 基因差异表达 亲环蛋白AlCyP1 渗透胁迫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早疫病菌抗感异菌脲菌株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任璐 刘慧平 韩巨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88,共6页
测定不同营养条件、温度和pH值对番茄早疫病菌抗感异菌脲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菌株均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快,敏感菌株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快,突变体和抗性菌株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 测定不同营养条件、温度和pH值对番茄早疫病菌抗感异菌脲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菌株均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快,敏感菌株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快,突变体和抗性菌株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突变体在pH值为7时生长最快而敏感菌株在pH值为6时生长最快,在不同pH值条件下,敏感菌株都比突变体生长速度快。在4~35℃菌丝均能生长,以20~25℃生长最快。测定抗感菌株对渗透压的敏感性和菌丝内的甘油、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发现,突变体比亲本菌株对渗透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有抗性菌株在含高于10g/LNaCl的PDA平板上菌落直径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含高于40g/LNaCl的平板上停止生长。含药培养液中敏感菌株菌丝内甘油合成大量增加和积累,突变体和抗性菌株菌丝内甘油含量增加较少或有所下降,菌丝内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抗药性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