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 被引量:6
1
作者 董顺福 王桂贤 +1 位作者 华瑞年 朱志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用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酸性水相中微量锗。选择 50 5nm为工作波长 ,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和酸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了固体样品消化后易... 用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酸性水相中微量锗。选择 50 5nm为工作波长 ,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和酸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了固体样品消化后易出现的红色絮状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油/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玉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74-178,共5页
利用量子化学软件GAMESS(US)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优化,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磺酸基中氧原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间存在较强氢... 利用量子化学软件GAMESS(US)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优化,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磺酸基中氧原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间存在较强氢键作用形成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反离子Na+分布于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增加不会影响磺酸基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分布,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对癸烷分子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邻二甲苯磺酸钠 油水界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 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乙基数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继超 马宝东 +2 位作者 张永民 刘晓臣 牛金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分别测定了3种不同氧乙基(EO)数的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C16EnSO(n=3,5,7)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乳化能力及模拟驱油率;利用Klett光电比色仪评价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乳化能力。结果显示,随着EO数的增加,C16EnS... 分别测定了3种不同氧乙基(EO)数的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C16EnSO(n=3,5,7)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乳化能力及模拟驱油率;利用Klett光电比色仪评价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乳化能力。结果显示,随着EO数的增加,C16EnSO的表面活性呈单调型变化,而界面张力、润湿力、乳化力、模拟驱油率呈类似V型变化;C16E3SO及C16E5SO水溶液与胜利孤东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达到10-2 mN.m-1数量级,但EO数大于7后,界面张力明显升高;界面张力越低,润湿及乳化能力越好,相应地模拟驱油率越高,但润湿及乳化能力对模拟驱油率的影响程度似乎高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表面活性 模拟驱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烯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薛铁中 杜志平 +2 位作者 刘晓英 王万绪 李国晋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利用Ross-Miles法、电导率法和光学法等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基磺酸钠(AO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不同摩尔比复配溶液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cT=7.8×10-3mol/L时,AOS/CTAB不... 利用Ross-Miles法、电导率法和光学法等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基磺酸钠(AO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不同摩尔比复配溶液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cT=7.8×10-3mol/L时,AOS/CTAB不同摩尔比复配溶液的发泡性能与AOS溶液基本相当,但AOS/CTAB复配能较明显地提高体系的泡沫稳定性;不同摩尔比复配溶液的泡沫稳定性顺序为:AOS/CTAB 5∶1>AOS/CTAB 10∶1>AOS/CTAB15∶1>AOS/CTAB 20∶1>A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基磺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复配体系 发泡性 稳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表面化学性质及胶团化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许虎君 吕春绪 梁金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40-1243,共4页
用滴体积法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在不同温度(298.0~318.0K)和不同NaCl浓度(0~0.50mol·L-1)下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有增大,表面极限吸附... 用滴体积法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16-MADS)在不同温度(298.0~318.0K)和不同NaCl浓度(0~0.50mol·L-1)下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使C16-MA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略有增大,表面极限吸附量(Γ∞)降低.cmc随NaCl浓度的增大从1.45×10-4mol·L-1降至4.10×10-5mol·L-1,但最低表面张力("cmc)基本不受影响.在298.0K与303.0K时,NaCl浓度的增大,Γ∞增大;在308.0、313.0与318.0K时,NaCl浓度的增大,出现了Γ∞从2.27μmol·m-2降低至1.41μmol·m-2的“反常”现象.胶团形成自由能("Gm0)随温度和NaCl浓度增加负值增大(-63.98~-76.20kJ·mol-1),胶团的形成主要是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表面张力 临界胶团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微量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批泡沫分离行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华陵 胡之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5,共8页
考察了关键独立变数对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CPC)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分批泡沫分离行为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泡沫分离条件 ,对水样中微量 CPC和 SDBS及它们的缔合物进行了分离富集 ,并对短柱中小体积样品和长柱中大体积样品的分离效果... 考察了关键独立变数对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CPC)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分批泡沫分离行为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泡沫分离条件 ,对水样中微量 CPC和 SDBS及它们的缔合物进行了分离富集 ,并对短柱中小体积样品和长柱中大体积样品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可供工业处理污水和回收微量物质参考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临界起泡浓度和泡沫分离有效浓度范围的概念 .对 CPC和 SDBS的泡沫分离行为、可浮性及泡沫分离有效浓度范围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 氯代十六烷基吡啶 十二烷基磺酸钠 分批泡沫分离行为 泡沫分离法 浮选分离法 临界起泡浓度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乳化合成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志钢 喻希 +1 位作者 胡艾希 陈学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15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可聚合乳化剂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Ⅰ)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Ⅱ)存在下,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对丙...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可聚合乳化剂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Ⅰ)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Ⅱ)存在下,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TEM和DSC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参与了与丙烯酸酯的共聚反应,所得聚合物乳胶膜的玻璃化温度为23.5℃;与传统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比,可聚合乳化剂可提高乳胶膜的耐水性;当m(Ⅰ)∶m(Ⅱ)=1∶2,乳化剂质量分数2%,聚合温度85℃,引发剂质量分数0.5%,聚合时间2 h时,所得乳液的固体分质量分数为32.70%,平均粒径72.3 nm,分布指数0.143,吸水率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乳化剂 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 纳米乳液 丙烯酸酯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芳基烷基磺酸盐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华 廖凌之 +2 位作者 牛瑞霞 任伟东 王敬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42-1746,共5页
以α-C16H32,SO3和二甲苯为原料,经磺化、烷基化和中和反应合成了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采用红外和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产品的表/界面活性和泡沫性能进行了评价。红外、质谱等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二甲苯基十六烷... 以α-C16H32,SO3和二甲苯为原料,经磺化、烷基化和中和反应合成了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采用红外和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产品的表/界面活性和泡沫性能进行了评价。红外、质谱等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06mol/L;所配制的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采油四厂原油的界面张力最低可达3×10-5m N/m;90天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配制的弱碱三元体系具有良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其在矿化度为150mg/L的硬水中的起泡性和稳泡性均优于蒸馏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二甲苯基十六烷基磺酸钠 合成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红-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5
9
作者 秦宗会 胡武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9-882,共4页
In buffer solution of NaAc-HCl,when congo red(CGR) is mixed with the solution of cetylpyridinium bromide(CPB) after anion surfactant(AS) is added,the colour of the soluotion become deeper,and the max absorbtion wavele... In buffer solution of NaAc-HCl,when congo red(CGR) is mixed with the solution of cetylpyridinium bromide(CPB) after anion surfactant(AS) is added,the colour of the soluotion become deeper,and the max absorbtion wavelength is at 570 nm.At this wavelength,the absorbence enhancement is proportional to concentration of anion surfactant(AS).Based on it,a photometry method determining for anion surfactant was established.In the max absorbtion wavelength,anion surfactant(AS),namely,sodium lauryl sulfonate(SLS)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in the 0~2.4×10-4 mol/L and 0~2.7×10-4 mol/L range obey Beer(s Law,and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ε) of 1.28×104 L/(mol.cm) and 1.19×104 L/(mol.cm),the detection limit of 1.43×10-6 mol/L and 1.08×10-6 mol/L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The proposed method has good sensitivity and better anti-jamming ability an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anionic surfactant(AS) in water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刚果红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十二烷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曙红-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宗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5-348,共4页
在弱酸性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与乙基曙红(EE)染料溶液混合,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溶液颜色加深,最大吸收波长都在516nm处,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最大吸收波长... 在弱酸性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与乙基曙红(EE)染料溶液混合,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溶液颜色加深,最大吸收波长都在516nm处,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最大吸收波长处,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分别在0-2.05×10^-5mol/L、0-2.08×10^-5mol/L、0-2.04×10^-5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38×10^4、2.82×10^4和2.98×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8.42×10^-7、4.56×10^-7和7.95×10^-7mol/L。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用于不同水样中AS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乙基曙红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二烷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基于溴甲酚紫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混合溶液间增色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宗会 沈光明 胡武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4-877,共4页
试验发现:在pH 6.4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含有溴甲酚紫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的混合溶液在586nm波长处的吸收强度因加入某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而增加,并其增强程度与所加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试验发现:在pH 6.4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含有溴甲酚紫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的混合溶液在586nm波长处的吸收强度因加入某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而增加,并其增强程度与所加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经测定,SLS的线性范围在2.13×10^(-5)mol·L^(-1)以内,SDS的线性范围在2.15×10^(-5)mol·L^(-1)以内。两者的检出限(3S)依次为4.92×10^(-7),8.54×10^(-7)mol·L^(-1),两反应的摩尔吸光率依次为2.94×10~4,1.58×10~4L·mol^(-1)·cm^(-1)。将此方法应用于一些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SLS表示)的测定,测得其回收率在98.8%~101.9%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溴甲酚紫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二烷基酸钠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和磷酸钠对CTAB-AS-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郝力生 南延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研究了在318.15 K下硫酸钠和磷酸钠对CTAB-AS-H2O复配体系在稀溶液区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或在0.10 mol.kg-1钠盐水溶液中,CTAB-AS复配体系均可形成两个双水相区.钠盐的加入使得双水相区及非均相区的面积增大,双水相区向其... 研究了在318.15 K下硫酸钠和磷酸钠对CTAB-AS-H2O复配体系在稀溶液区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或在0.10 mol.kg-1钠盐水溶液中,CTAB-AS复配体系均可形成两个双水相区.钠盐的加入使得双水相区及非均相区的面积增大,双水相区向其邻近的各向同性溶液的单相区方向迁移,相区面积增大幅度及双水相区迁移幅度与盐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盐效应 钠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驱油聚合物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绪龙 李静 +4 位作者 杨勇 张继超 张磊 张路 赵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8-916,共9页
利用双锥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油田现场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溶液的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M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界面网络结... 利用双锥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油田现场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溶液的界面剪切流变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M分子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界面网络结构,界面剪切复合模量明显高于PHPAM.SDBS和CTAB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HMPAM分子中的疏水嵌段形成聚集体,破坏界面网络结构,剪切模量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明显降低.同时,界面膜从粘性膜向弹性膜转变.低SDBS浓度时,少量SDBS分子与PHPAM形成混合吸附膜,界面膜强度略有升高;SDBS浓度较高时,界面层中PHPAM分子被顶替,吸附膜强度开始减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中和PHPAM分子的负电性,造成聚合物链的部分卷曲,从而降低界面膜强度.弛豫实验结果证实了表面活性剂破坏HMPAM网络结构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界面剪切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柱撑蒙脱石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冬 何宏平 +5 位作者 朱建喜 袁鹏 杨士建 沈伟 梁晓亮 马月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制备了一系列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柱撑蒙脱石。同时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碳、硫、硅含量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结... 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制备了一系列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柱撑蒙脱石。同时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碳、硫、硅含量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SDS难以单独进入蒙脱石层间,但与HDTMAB作用后,SDS可以进入到蒙脱石结构层间。在复合物中有机碳量较低时,SDS对有机碳含量增加贡献明显,但其柱撑效率随着HDTMAB加入量增加而下降,至HDTMAB加入量大于3倍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时趋于平衡。在复合物中有机碳量较高时,HDTMAB负载量有下降的趋势,至HDTMAB加入量大于3倍阳离子交换容量时趋于平衡。SDS进入结构层内总体提高蒙脱石的有机碳含量,明显地增加产物的层间高度,并且改善其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柱撑蒙脱石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板栗DNA的CTAB法和SDS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少斌 程水源 +5 位作者 王燕 许锋 姜德志 陈慧娟 李琳玲 程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101-3103,共3页
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法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法提取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基因组DNA,取适量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所提取的DNA在260和280 nm的吸光度及其比值,利用Eco RⅠ和Mse... 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法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法提取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基因组DNA,取适量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所提取的DNA在260和280 nm的吸光度及其比值,利用Eco RⅠ和MseⅠ双酶切后进行随机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从板栗中提取出一定质量的、比较完整的、纯度比较高的DNA,SDS法提取的板栗DNA的纯度更高、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 DNA提取 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法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法 随机扩增长度多态性(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化盐对CRTAB-AS-H_2O复配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南延青 郝力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1,共4页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磺酸钠(AS)复配体系在稀溶液区的相行为.考察了氟化钠、氯化钠、溴化钠和氯化钾对其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18.15 K下,CTAB-AS复配体系在水溶液或0.10mol.kg-1盐水溶液中,均可形成两个双...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磺酸钠(AS)复配体系在稀溶液区的相行为.考察了氟化钠、氯化钠、溴化钠和氯化钾对其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18.15 K下,CTAB-AS复配体系在水溶液或0.10mol.kg-1盐水溶液中,均可形成两个双水相区.每个双水相区均位于一个各向同性溶液单相区和一个液晶单相区之间,在两个液晶单相区之间为非均相区.无机盐的加入使非均相区和双水相区面积增大,双水相区向邻近的各向同性溶液单相区的方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盐效应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恩荣 李定或 +1 位作者 丁一刚 吴元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影响产品品质的杂蛋白质。并且分析了萃取压力P、温度T、AOT用量VAOT及AOT/CTAB摩尔混合比nAOT/nCTAB、水量VH2O、pH值等各因素对于该体系中蛋白质的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 研究了超临界CO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影响产品品质的杂蛋白质。并且分析了萃取压力P、温度T、AOT用量VAOT及AOT/CTAB摩尔混合比nAOT/nCTAB、水量VH2O、pH值等各因素对于该体系中蛋白质的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P=25MPa,T=45℃,VAOT=0.15mL.(g乳酸钙)-1,nAOT/nCTAB=300:1,VH2O=1.6mL水.(g乳酸钙)-1,pH=4。在此操作条件下,蛋白质的去除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反胶团 乳酸钙 蛋白质 二(2-乙基已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OT)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肉苁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57-3959,共3页
[目的]探索适合肉苁蓉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改良十六烷基溴化胺(CTAB)法、快速一步(ROSE)法和改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法提取肉苁蓉肉质茎中的基因组DNA,然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方法所提取DNA的纯度和浓度,... [目的]探索适合肉苁蓉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改良十六烷基溴化胺(CTAB)法、快速一步(ROSE)法和改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法提取肉苁蓉肉质茎中的基因组DNA,然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方法所提取DNA的纯度和浓度,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比较几种提取方法的效果。[结果]3种方法所提取的DNA纯度和浓度有差别,从综合的结果来看,以改良的SDS方法为好,可以比较彻底地除去酚类和糖类,可直接用于下一步的研究。[结论]改良SDS法为较适合沙漠肉苁蓉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十六烷基溴化胺 快速一步法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冬华 付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3,44,共4页
以九水合硝酸铁为铁源,分别以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分别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α-氧化铁。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PL)对氧化... 以九水合硝酸铁为铁源,分别以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分别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α-氧化铁。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PL)对氧化铁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与不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可以制备出尺寸不一致、形貌不同的纳米氧化铁材料。由于纳米氧化铁的尺寸和形貌不同,导致其光致发光发射峰的强度不同,发射峰的位置产生了明显的红移和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氧化铁 水热法 N N-二甲基甲酰胺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LiNi_(0.8)Co_(0.1)Mn_(0.1)_O_(2)正极材料形貌和储锂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刘正科 杜浩 +1 位作者 王尧尧 王北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4,共7页
表面活性剂在材料合成时具有形貌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提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_O_(2)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本文通过在正极材料前驱体Ni_(0.8)Co_(0.1)Mn_(0.1)(OH)_(2)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来控制三元材... 表面活性剂在材料合成时具有形貌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提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_O_(2)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本文通过在正极材料前驱体Ni_(0.8)Co_(0.1)Mn_(0.1)(OH)_(2)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来控制三元材料的形貌,并对煅烧后所得的高镍三元产物材料LiNi_(0.8)Co_(0.1)Mn_(0.1)_O_(2)进行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表面活性剂合成的产物材料有着更加规整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稳定性;分别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蔗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聚乙二醇之后,首次充电比容量分别可以达到232.2 mAh·g^(-1)、248.1 mAh·g^(-1)、231.3 mAh·g^(-1)以及216.1 mAh·g^(-1),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93.9 mAh·g^(-1),且循环性能良好,这表明表面活性剂的辅助合成有利于材料的形貌控制与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蔗糖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聚乙二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