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预混剂中二甲氧苄氨嘧啶含量
1
作者 平星 刘佩玉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19,共3页
利用磺胺喹恶啉和二甲氧苄氨嘧啶(DVD)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不同,降低干扰组分磺胺喹恶啉的比例,再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其干扰,测定DVD含量。浓度C与ΔA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 利用磺胺喹恶啉和二甲氧苄氨嘧啶(DVD)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不同,降低干扰组分磺胺喹恶啉的比例,再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其干扰,测定DVD含量。浓度C与ΔA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变异系数CV=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氧苄氨嘧啶 预混剂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氧基苯甲醛合成三甲氧苄二氨嘧啶的环化反应新工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琳 杨浩 +2 位作者 陈文涛 行文茹 姚兴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72-1075,共4页
在以三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三甲氧苄二氨嘧啶的环化工艺中 ,提出了改 1次回流为 2次回流、环化阶段加入溶剂使反应从原来的固相状态改为液相状态下进行的新工艺 ,收率提高到 90 % ,由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工艺条件为 :“单甲... 在以三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三甲氧苄二氨嘧啶的环化工艺中 ,提出了改 1次回流为 2次回流、环化阶段加入溶剂使反应从原来的固相状态改为液相状态下进行的新工艺 ,收率提高到 90 % ,由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工艺条件为 :“单甲醚”用量为 1 0 g时 ,第 1次回流温度为 80℃ ,回流时间 2 h,第 2次回流温度为 84~ 86℃ ,时间 3 h,环化阶段加入乙二醇单甲醚为溶剂 ,用量为 3 0 m L,硝酸胍用量为 1 1 g,反应温度1 0 0℃ ,反应时间 4h。产物经 IR、吸光度、熔点等分析鉴定 ,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环化反应 工艺 基苯 杀菌剂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增效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21
3
作者 蒋原 沈崇钰 +4 位作者 姚义刚 丁涛 贾涛 赵厚民 徐锦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4-837,841,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了蜂蜜、蜂王浆、触鱼、鳗鱼、猪肉、猪肾、猪肝、鸡肉、牛肉和牛奶中的三甲氧苄氨嘧啶、二甲氧苄氨嘧啶和奥美普林3种磺胺类药物增效剂。除蜂王浆基质直接用10%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外,其余基质均用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了蜂蜜、蜂王浆、触鱼、鳗鱼、猪肉、猪肾、猪肝、鸡肉、牛肉和牛奶中的三甲氧苄氨嘧啶、二甲氧苄氨嘧啶和奥美普林3种磺胺类药物增效剂。除蜂王浆基质直接用10%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外,其余基质均用10%三氯乙酸一乙腈(体积比7:3)混合溶液提取,提取溶液过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和净化。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和0.1%甲酸溶液。选择1个母离子和2个子离子进行反应监测,对3种磺胺类药物增效剂残留进行定性,选择信号最强的子离子进行定量。在2—100ug/L范围内,分析物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2。通过实际样品添加回收实验,所有基质定量下限为5.0ug/kg,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63%~89%,相对标准偏差为3.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磺胺类药物增效剂 动物源性食品 二甲氧苄氨嘧啶 奥美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