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酸催化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产物
1
作者 冯磊 张月成 +2 位作者 郭峰 赵继全 张松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21-923,929,共4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酸催化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产物2,5-二甲氧基苯乙酮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柱为ODS-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80+20)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在此检测条件下,2,5...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酸催化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产物2,5-二甲氧基苯乙酮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柱为ODS-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80+20)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在此检测条件下,2,5-二甲氧基苯乙酮检测量在0.277~2.777mmol·L^-1范围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该方法可迅速准确地用于固体酸催化的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2 5-二甲氧基苯乙酮 1 4-二甲氧基苯 乙酰化 固体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甲氧基苯甲醇振动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韩运侠 师凌枫 +2 位作者 韩礼刚 陶亚萍 莫育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02-1805,共4页
实验测量了3,5-二甲氧基苯甲醇(L1OH)分子的拉曼和红外光谱,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混合泛函和6-311G(d,p)基函数组,计算了该分子的平衡构型和振动频率。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出的振动频率值和实验观测值吻合得较好。同时采用简正... 实验测量了3,5-二甲氧基苯甲醇(L1OH)分子的拉曼和红外光谱,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混合泛函和6-311G(d,p)基函数组,计算了该分子的平衡构型和振动频率。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出的振动频率值和实验观测值吻合得较好。同时采用简正振动分析方法得到了各振动频率的势能分布(PED),从而对L1OH分子的振动频率归属做出了全面指认。已有文献中还未见有对L1OH分子振动光谱研究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甲氧基苯甲醇 振动光谱 DFT 树枝状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取代的3,5-二甲氧基苯丙烯酸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郑丽玲 绪广林 +1 位作者 敖桂珍 吴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1-484,共4页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芳基乙酸经Perki n反应合成了α-取代3,5-二甲氧基苯丙烯酸化合物(I1~9),化合物I7经铁粉还原得到化合物I10,化合物I10乙酰化生成I11。目标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过^1H NMR、红外和高分辨...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芳基乙酸经Perki n反应合成了α-取代3,5-二甲氧基苯丙烯酸化合物(I1~9),化合物I7经铁粉还原得到化合物I10,化合物I10乙酰化生成I11。目标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过^1H NMR、红外和高分辨质谱测试技术分析确证。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药理初筛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I6、I9和I11与阳性对照Aspirin相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P〈0.01),说明其抗炎活性比Aspirin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芳基取代二甲氧基苯丙烯酸 Pekin反应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3,4-二甲氧基苯甲醛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福胜 李英春 +2 位作者 于世涛 周昕 葛晓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41-743,共3页
采用3 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醛(香兰素)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对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温度为70~80℃,n(香兰素)∶n(硫酸二甲酯)∶n(NaOH)∶n(催化剂)=1∶1 5∶2 2... 采用3 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醛(香兰素)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对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温度为70~80℃,n(香兰素)∶n(硫酸二甲酯)∶n(NaOH)∶n(催化剂)=1∶1 5∶2 2∶0 03的较佳工艺条件下,产品收率≥95%,产品质量分数≥99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法 合成 3 4 -二甲氧基苯甲醛 3-甲氧基-4-羟基甲醛 硫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芳基-3,5-二甲氧基苯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敖桂珍 郑丽玲 +1 位作者 绪广林 李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将具有抗炎活性的2-(2,4-二氯苯基)-3-(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I)转化为酰胺衍生物,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Ⅱ1-12),其结构经IR、1HNMR和高分辨M...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将具有抗炎活性的2-(2,4-二氯苯基)-3-(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I)转化为酰胺衍生物,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Ⅱ1-12),其结构经IR、1HNMR和高分辨MS确证。其中化合物Ⅱ3与阴性对照CMC-Na相比呈现显著的抗炎活性(P<0.01),与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比有较强的抗炎活性(P<0.05)。结论:化合物Ⅱ3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甲氧基苯丙烯酰胺 合成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lsmeier法合成3,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成峰 林原斌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7-88,共2页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醚化和Vilsmeier反应,两步合成了3,4-二甲氧基苯甲醛,总收率达83.6%并对两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3 4-二甲氧基苯甲醛 醚化 Vilsmeie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向建南 陈志涛 +1 位作者 徐广宇 李志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18,共3页
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经氧化还原、溴化、重氮化去氨基,甲氧基化反应制得3,5二甲氧基苯甲醛,总收率在51%以上.
关键词 二甲氧基苯甲醛 氧化-还原 甲氧基 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二叔丁基对二甲氧基苯的去叔丁基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龚跃法 赵成学 蒋锡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85-688,共4页
2,5-二叔丁基对二甲氧基苯(1)在CF_3CO_2H,n-C_3F_7CO_2H或AlCl_3-CH_2Cl_2体系中易发生去叔丁基化反应,而在强质子酸HI(aq).HBF_4或CCl_3CO_2H中不发生此反应。在前一类体... 2,5-二叔丁基对二甲氧基苯(1)在CF_3CO_2H,n-C_3F_7CO_2H或AlCl_3-CH_2Cl_2体系中易发生去叔丁基化反应,而在强质子酸HI(aq).HBF_4或CCl_3CO_2H中不发生此反应。在前一类体系中,都可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较强的阳离子基1 ̄+的EPR信号,而在后一类体系中则无此信号。动力学测定表明,受物1与三氟乙酸的反应表现为三级动力学,其中1为二级,CF_3CO_2H为一级。这些结果揭示了去叔丁基化反应与离子自由基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叔丁基化 二甲氧基苯 叔丁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溴-3,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许东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96-897,共2页
以3,5-二羟基苯甲酸作为原料,经过溴化、甲基化、缩合、氧化等四步反应合成了4-溴-3,5-二甲氧基苯甲醛,其总收率为18.3%。该化合物作为前体化合物,可继续研究,合成溴莫普林。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和MS等表征。
关键词 3 5-羟基甲酸 4-溴-3 5-二甲氧基苯甲醛 溴莫普林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合成中间体3,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绿色合成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卓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52-553,共2页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醚化反应和Vilsmeier反应,以87.8%的总收率合成了3,4-二甲氧基苯甲醛,并对第二步Vilsmeier反应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使该步骤收率由86.5%提高至91.2%,所使用的Vilsmeier试剂的量由2.5倍过量降低至1.5倍过量,降低了...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醚化反应和Vilsmeier反应,以87.8%的总收率合成了3,4-二甲氧基苯甲醛,并对第二步Vilsmeier反应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使该步骤收率由86.5%提高至91.2%,所使用的Vilsmeier试剂的量由2.5倍过量降低至1.5倍过量,降低了合成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浪费,提高了反应的环境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甲氧基苯甲醛 Vilsmeier反应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合成2,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新方法
11
作者 陈志涛 向建南 李志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2 ,5 -二甲氧基苯甲醛是重要、不易合成的药物中间体。以对甲氧基苯酚为原料 ,经聚乙二醇 10 0 0 0催化的Reimer -Tiemann反应及甲氧基化制备而得。通过比较不同相转移催化剂对Reimer_Tiemann反应产率的影响 ,选择效果最佳的聚乙二醇 - ... 2 ,5 -二甲氧基苯甲醛是重要、不易合成的药物中间体。以对甲氧基苯酚为原料 ,经聚乙二醇 10 0 0 0催化的Reimer -Tiemann反应及甲氧基化制备而得。通过比较不同相转移催化剂对Reimer_Tiemann反应产率的影响 ,选择效果最佳的聚乙二醇 - 10 0 0 0 (PEG - 10 0 0 0 )作为该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把 2 -羟基 - 5 -甲氧基苯甲醛的甲氧基化放在缓冲溶液中进行 ,产物的收率和品质有明显提高。就影响产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并从机理上作了简要解释。通过对反应条件改进 ,总收率达 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二甲氧基苯甲醛 合成 REIMER-TIEMANN反应 相转移催化剂 甲氧基 药物中间体 D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3,4-二甲氧基苯巯基)丁烷Ag(Ⅰ)配合物的合成和单晶结构
12
作者 刘艳清 马培翔 邓玉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8-220,共3页
合成了对称桥联双硫醚配体1,4-二(3,4-二甲氧基苯巯基)丁烷(L)的Ag(Ⅰ)配合物{AgLNO3}n,用XRD测定了单晶结构。金属离子Ag(Ⅰ)分别与相邻配体的2个S原子和NO3-离子的O原子形成三配位的扭曲锥体结构。双硫醚L作为桥联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 合成了对称桥联双硫醚配体1,4-二(3,4-二甲氧基苯巯基)丁烷(L)的Ag(Ⅰ)配合物{AgLNO3}n,用XRD测定了单晶结构。金属离子Ag(Ⅰ)分别与相邻配体的2个S原子和NO3-离子的O原子形成三配位的扭曲锥体结构。双硫醚L作为桥联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状分子结构。相邻的分子通过金属离子Ag(Ⅰ)与NO-阴离子未参与配位的O原子之间形成O Ag和N Ag弱的相互作用,使配合物分子形成了网状的准二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氧基苯巯基)丁烷 As(Ⅰ)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一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溴3,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13
作者 王立升 韦藤幼 黄月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9-90,共2页
以 3 ,5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经溴代、甲基化、缩合及氧化四步反应合成 4溴 3 ,5二甲氧基苯甲醛 ,总收率为 1 9.5%
关键词 羟基甲酸 溴代二甲氧基苯甲醛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充电保护添加剂1,4-二甲氧基苯的反应机理(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田田 王朝阳 +5 位作者 邢丽丹 李伟善 彭彬 许梦清 顾凤龙 胡社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822,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和MP2/6-311+G(d,p)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过充电保护添加剂1,4-二甲氧基苯(p-DMOB)的作用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过充时,p-DMOB优先于溶剂分子(乙基甲基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碳酸乙酯)发生氧化反应....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和MP2/6-311+G(d,p)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过充电保护添加剂1,4-二甲氧基苯(p-DMOB)的作用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在过充时,p-DMOB优先于溶剂分子(乙基甲基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碳酸乙酯)发生氧化反应.用B3LYP和MP2计算所得的p-DMOB理论氧化电位接近,分别为4.12和4.05V(vsLi/Li+).p-DMOB氧化时首先失去一个电子,生成p-DMOB+·正离子自由基,用B3LYP和MP2方法计算所得的相应能量变化分别为701.24和728.27kJ·mol-1.失去电子后苯环的共轭性受到破坏,随后p-DMOB+·苯环上的C―H键发生断裂,失去H+并形成p-DMOB·自由基.用B3LYP和MP2方法计算所得的相应能量变化分别为1349.78和1810.99kJ·mol-1.p-DMOB·自由基很不稳定,会在电极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膜,用B3LYP和MP2方法计算所得的相应能量变化分别为-553.37和-1331.2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电保护添加剂 1 4-二甲氧基苯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庚三烯酮与邻二甲氧基苯在浓硫酸作用下的缩合重排反应机理
15
作者 张桐 贺伟 +1 位作者 朱忠朋 杨镜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环庚三烯酮易发生环加成反应,偶尔有烯烃键上的取代反应.关于二甲氧基苯,多年来的主要关注点是其与不同醛或酮在强酸作用下的缩合反应,但多局限在芳基醛或饱和脂肪醛酮.本研究尝试多共轭不饱和酮与邻二甲氧基苯的缩合反应.结果发现在浓... 环庚三烯酮易发生环加成反应,偶尔有烯烃键上的取代反应.关于二甲氧基苯,多年来的主要关注点是其与不同醛或酮在强酸作用下的缩合反应,但多局限在芳基醛或饱和脂肪醛酮.本研究尝试多共轭不饱和酮与邻二甲氧基苯的缩合反应.结果发现在浓硫酸作用下环庚三烯酮不仅可以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更有趣的是环庚三烯酮在强酸及二甲氧基苯协同作用下可以发生重排缩环反应,由七元环收缩成六元芳香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庚三烯酮 二甲氧基苯 缩合反应 重排反应 芳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减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16
作者 杨宗绵 周梦军 +4 位作者 张浴玲 黄丹梅 张扬 黄乃淇 张艳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7-2073,共7页
目的:探讨多酚类化合物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DHMB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酸性缺氧液结合厌氧工作站构建H/R模型。将EA.hy926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H/R+不同剂量DHMBA组... 目的:探讨多酚类化合物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DHMB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酸性缺氧液结合厌氧工作站构建H/R模型。将EA.hy926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H/R+不同剂量DHMBA组、H/R+抗氧化剂依达拉奉组、H/R+活性氧(ROS)促生成剂寡霉素A+DHMBA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二硝基苯甲酸显色法测定谷胱甘肽(GSH)氧化还原平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总ROS水平;硝基四紫唑显色法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DHMBA在125~1000μmol/L的浓度下无明显细胞毒性。在H/R刺激的EA.hy926细胞中,DHMBA可以提高细胞活力,抑制NF-κB磷酸化,减少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增加eNOS蛋白磷酸化水平及NO含量;DHMBA能通过抑制H/R诱导的EA.hy926细胞ROS超载,恢复细胞内GSH和其氧化态(GSSH)的比例,减少LDH漏出,提高细胞迁移能力。结论:DHMBA可以减轻H/R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这与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羟基-4-甲氧基甲醇 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氧化应激 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充保护添加剂1,2-二甲氧基-4-硝基苯和1,4-二甲氧基-2-硝基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任春燕 卢海 +3 位作者 贾明 张治安 赖延清 李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91-2096,共6页
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mol·L-1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1:1:1,体积比))中分别添加1,2-二甲氧基-4-硝基苯(DMNB1)和1,4-二甲氧基-2-硝基苯(DMNB2)作为防过充添加剂.采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过... 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mol·L-1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1:1:1,体积比))中分别添加1,2-二甲氧基-4-硝基苯(DMNB1)和1,4-二甲氧基-2-硝基苯(DMNB2)作为防过充添加剂.采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过充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DMNB1和DMNB2的防过充效果,以及添加剂与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相容性.结果表明:DMNB1和DMNB2的氧化电位都在4.3V(vsLi/Li+)以上,且均能显著提高电池的过充保护性能.100%过充和5V截止电压过充测试表明,DMNB1的防过充性能优于DMNB2.采用基础电解液、添加0.1mol·L-1DMNB1和添加0.1mol·L-1DMNB2电解液的LiNi1/3Co1/3Mn1/3O2/Li电池,0.2C倍率下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4%、95.9%和68.1%.证明硝基在添加剂苯环上的取代位置和其电化学性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充 氧化还原 二甲氧基苯 电解液 安全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亚乙基二(-2羟基-4-甲氧基二苯酮缩亚胺)Schiff碱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汝中 郭应臣 卓立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3-694,674,共3页
N,N′-ethidenedi(2-hydroxy 4 methoxy benzophenone imine acetal)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melting point,elemental analysis,UV,IR,MS and 1H NMR.The result of XRD proved that it belonged to the monoclinic ... N,N′-ethidenedi(2-hydroxy 4 methoxy benzophenone imine acetal)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melting point,elemental analysis,UV,IR,MS and 1H NMR.The result of XRD proved that it belonged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Its lattice parameters were:a=1.1018nm,b=1.5730nm,c=1.8858nm,β=93.50°.The schiff base has a strong absorption ability to absorb the UV-A and UV-B,and bear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many bac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亚乙基(2-羟基-4-甲氧基酮缩亚胺) SCHIFF碱 合成 波谱 抑菌活性 亚佛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鸡腿蘑发酵液中4,5-二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重阳 陆兆新 +2 位作者 陶冠军 王玉红 章克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7-279,共3页
以鸡腿蘑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具有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活性的新物质4,5-二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为对象,建立检测鸡腿蘑发酵液中该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其回归方程为Y=675.42X-943.39(r2=0.999 0),线性范围为1.23~123 mg/L.该方法的... 以鸡腿蘑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具有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活性的新物质4,5-二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为对象,建立检测鸡腿蘑发酵液中该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其回归方程为Y=675.42X-943.39(r2=0.999 0),线性范围为1.23~123 mg/L.该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度分别为1.5%~5.6%,2.5%~4.6%,回收率为93.8%~96.6%.该方法能够在20 m in内完成一次分析,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羟基-2-甲氧基甲醛 高效液相色谱 鸡腿蘑 液体发酵 非酶糖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色剂2,5-二甲氧基-4-氯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其与镉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君玲 樊月琴 +3 位作者 郭永 孟双明 刘永文 方国臻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9-180,184,共3页
合成了显色剂2,5-二甲氧基-4-氯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DMCDAA),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其分子组成与结构。研究了该试剂与镉(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 pH 11.5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DM... 合成了显色剂2,5-二甲氧基-4-氯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DMCDAA),并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其分子组成与结构。研究了该试剂与镉(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 pH 11.5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DMCDAA与镉(Ⅱ)形成稳定的组成比为2:1的络合物,λmax=526 nm,ε526=2.1×105L·mol-1·cm-1。镉(Ⅱ)含量在 0-20μg/25 mL内符合比耳定律,回归系数为0.999 6。将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镉(Ⅱ)的测定,结果的RSD均小于2.5%,回收率在104%-1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显色剂2 5-甲氧基-4-氨基重氮氨基偶氮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