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环己基氧化锡催化合成二甲氧基碳酸双酚A二酯的研究
1
作者 丁敏 苏坤梅 +2 位作者 何小龙 李振环 程博闻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7,共5页
采取格式试剂法合成了二环己基氧化锡((C6H11)2SnO)、二苯基氧化锡(Ph2SnO)、二苄基氧化锡((PhCH2)2SnO)和二叔丁基苯基氧化锡((tert-BuPh)2SnO),并通过FT-IR、XPS和TG对合成有机氧化锡进行系统表征;利用所合成的有机氧化锡为催化剂,以... 采取格式试剂法合成了二环己基氧化锡((C6H11)2SnO)、二苯基氧化锡(Ph2SnO)、二苄基氧化锡((PhCH2)2SnO)和二叔丁基苯基氧化锡((tert-BuPh)2SnO),并通过FT-IR、XPS和TG对合成有机氧化锡进行系统表征;利用所合成的有机氧化锡为催化剂,以双酚A(BPA)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利用酯交换法合成二甲氧基碳酸双酚A二酯(BMBPA).研究结果表明:Ph2SnO在180℃时容易引发烷基化反应,空间位阻较高的(tert-BuPh)2SnO不利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C6H11)2SnO具有较高的酯交换催化效果;酯交换反应和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主要受催化剂空间位阻和锡原子电负性高低影响;以(C6H11)2SnO为催化剂,BMBPA的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0℃、时间10 h、DMC/BPA摩尔比15∶1、催化剂用量0.5 g,此条件下BPA的转化率为71.0%,BMBPA的选择性为26.5%,副反应烷基化比例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氧基碳酸双酚a二酯 环己基氧化锡 交换反应 碳酸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聚磷酸铵膨胀阻燃剂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卢林刚 殷全明 +2 位作者 王大为 徐晓楠 舒仲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3,共6页
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热失重、锥形量热和电镜扫描等研究了由双酚 A 双(磷酸二苯酯)(BDP)与聚磷酸铵(APP)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BDP/APP 膨胀型阻燃剂对环氧树脂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使环氧树脂... 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热失重、锥形量热和电镜扫描等研究了由双酚 A 双(磷酸二苯酯)(BDP)与聚磷酸铵(APP)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BDP/APP 膨胀型阻燃剂对环氧树脂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使环氧树脂氧指数达到29.9%,垂直燃烧通过 UL94 V-0级,500℃残炭量达到34 8%,平均热释放速率下降70.7%,热释放速率峰值下降67.3%,有效燃烧热平均值下降24.1%。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经膨胀阻燃剂阻燃的环氧树脂燃烧后能够形成连续、致密、封闭、坚硬的焦化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磷酸) 聚磷酸铵 环氧树脂 膨胀型阻燃剂 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聚磷酸铵/酚醛树脂膨胀阻燃剂对ABS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卢林刚 殷全明 +2 位作者 徐晓楠 王会娅 于宝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水平垂直燃烧、锥形量热和电镜扫描等研究由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BDP)、聚磷酸铵(APP)及酚醛树脂(PR)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对ABS树脂的阻燃作用,研究IFR对ABS树脂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IFR阻燃剂添加量在30... 通过极限氧指数、水平垂直燃烧、锥形量热和电镜扫描等研究由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BDP)、聚磷酸铵(APP)及酚醛树脂(PR)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对ABS树脂的阻燃作用,研究IFR对ABS树脂的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IFR阻燃剂添加量在30%左右,ABS氧指数达到29.9%,水平垂直燃烧通过UL94 V-0级,平均热释放速率下降50.9%,有效燃烧热平均值下降21.7%。扫描电镜观测发现:IFR阻燃ABS样品燃烧后能够形成连续、致密、封闭、坚硬的焦化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酚a(磷酸) 膨胀阻燃剂 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联萘-2,2’-二酚及其孟基碳酸酯衍生物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 被引量:4
4
作者 阮源萍 敖小平 +2 位作者 陈安齐 黄培强 靳立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 1,1’ 联萘 2 ,2’ 二酚及其单和双氯代孟基碳酸衍生物等三对手性化合物在 (S) 特 亮氨酸基 (S) 1 (α 萘基 )乙胺脲型手性色谱柱上的拆分行为 .讨论了三元流动相中 1,2 二氯乙烷和乙醇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 1,1’ 联萘 2 ,2’ 二酚及其单和双氯代孟基碳酸衍生物等三对手性化合物在 (S) 特 亮氨酸基 (S) 1 (α 萘基 )乙胺脲型手性色谱柱上的拆分行为 .讨论了三元流动相中 1,2 二氯乙烷和乙醇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极性调节剂对分离的影响 ,探讨了这些手性化合物在脲型手性固定相上的可能拆分机理 .该法已用于 ( ) 孟基氯代碳酸酯化学拆分外消旋 1,1’ 联萘 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拆分 脲型手性固定相 氯代孟基碳酸衍生物 1 1'-联萘-2 2’- 光学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亚甲二氧基苯酚甲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4
5
作者 蒋文伟 朱家骅 +1 位作者 牟莉娟 朱碧茹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3.4-亚甲二氧基苯酚甲酸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地用作合成香料,高档防霉抗菌剂,抗肿瘤和防治高血压的药物,以及治疗小麦粉锈病,柑桔菌致柘萎病等植物病症高效农药的中间体.本文以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利用拜... 3.4-亚甲二氧基苯酚甲酸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地用作合成香料,高档防霉抗菌剂,抗肿瘤和防治高血压的药物,以及治疗小麦粉锈病,柑桔菌致柘萎病等植物病症高效农药的中间体.本文以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利用拜耳一维立格化学反应成功地合成了3.4-亚甲二氧基苯酚甲酸酯,收率可达90%以上,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合成 甲氧基 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一锅法”合成双酰基硫脲 被引量:1
6
作者 陆阳 董超宇 +3 位作者 李春仁 陶京朝 马力 徐固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8期51-52,共2页
用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代替光气,“一锅法”合成了5种双酰基硫脲化合物,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确证。收率为85.6%~91.8%、纯度为96.5%~97.9%。
关键词 (三氯甲基)碳酸 一锅法 合成 酰基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联萘-2,2’-二酚-单-[(-)-孟基]碳酸酯旋光异构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光学纯度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阮源萍 陈安齐 +2 位作者 刘文远 郑锦丽 黄培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03-807,共5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 1 ,1’-联萘 - 2 ,2’-二酚 -单 [(- ) -孟基 ]碳酸酯旋光异构体 .考察了这一对旋光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行为 .结果表明 ,C1 8及 C8柱和醇 /水流动相体系适合于这一对旋光异构体的分离 .进一步优化...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 1 ,1’-联萘 - 2 ,2’-二酚 -单 [(- ) -孟基 ]碳酸酯旋光异构体 .考察了这一对旋光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行为 .结果表明 ,C1 8及 C8柱和醇 /水流动相体系适合于这一对旋光异构体的分离 .进一步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旋光异构体 1 1’-联萘-2 2’--单-[(-)-孟基]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SiO2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研究
8
作者 卢林刚 殷全明 +2 位作者 徐晓楠 杨守生 高为英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85,95 ,共4页
采用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BDP)、纳米SiO2和环氧树脂(EP)制备了阻燃环氧树脂(BDP/EP)和阻燃环氧树脂纳米材料(BDP/SiO2/EP)。结果表明:BDP和BDP/SiO2对EP均有较好的阻燃性,添加15%BDP和5%纳米SiO2复合体系能使EP氧指数达到30.4%,垂直... 采用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BDP)、纳米SiO2和环氧树脂(EP)制备了阻燃环氧树脂(BDP/EP)和阻燃环氧树脂纳米材料(BDP/SiO2/EP)。结果表明:BDP和BDP/SiO2对EP均有较好的阻燃性,添加15%BDP和5%纳米SiO2复合体系能使EP氧指数达到30.4%,垂直燃烧通过UL94V-0级,500℃残炭率提高到30.8%,平均热释放速率下降73.1%。电镜分析表明:BDP/SiO2/EP体系能形成致密、光滑、坚硬的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A(磷酸) 阻燃环氧树脂 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碳酸香芹酚酯对人工诱发鸡球虫病的疗效实验
9
作者 张玲玲 江善祥 《饲料工业》 2008年第23期22-23,共2页
为了评价二硫代碳酸香芹酚酯的抗球虫效果,将其按100、150、200mg/kg浓度添加于饲料中治疗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设妥曲珠利25mg/kg、地克珠利2mg/kg浓度拌料给药作对照。结果显示,二硫代碳酸香芹酚酯高、中两种剂量治疗鸡球虫病... 为了评价二硫代碳酸香芹酚酯的抗球虫效果,将其按100、150、200mg/kg浓度添加于饲料中治疗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设妥曲珠利25mg/kg、地克珠利2mg/kg浓度拌料给药作对照。结果显示,二硫代碳酸香芹酚酯高、中两种剂量治疗鸡球虫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抗球虫指数均在160以上,与妥曲珠利的效果相当,属于中效抗球虫药。临床推荐150mg/kg拌料给药,连用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硫代碳酸香芹 抗球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法合成聚碳酸酯及其分步缩聚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明军 李振环 +2 位作者 程博闻 苏坤梅 郝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8-1262,共5页
介绍了碳酸二甲酯(DMC)法合成聚碳酸酯(PC)的研究现状,指出DMC法合成PC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合成二甲氧基碳酸双酚A二酯(DmC(1)),并剖析了DmC(1)选择性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DmC(1)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指出提高DmC(1)收率和选择... 介绍了碳酸二甲酯(DMC)法合成聚碳酸酯(PC)的研究现状,指出DMC法合成PC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合成二甲氧基碳酸双酚A二酯(DmC(1)),并剖析了DmC(1)选择性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DmC(1)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指出提高DmC(1)收率和选择性的主要方法是制备合适的催化剂,分析了催化剂结构和表面性能对双酚A与DMC发生甲氧基羰基化和甲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介孔载体内部负载有机氧化锡是催化DmC(1)选择性合成的重要手段。阐述了DMC法合成PC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缩聚反应过程。同时对DMC法合成PC的前景和该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碳酸 酚a 二甲氧基碳酸双酚a二酯 有机氧化锡 缩聚反应 缩聚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利芬 杨先贵 +2 位作者 张华 姚洁 王公应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熔融酯交换法,以双酚S(BPS)及4,4′-二羟基二苯硫醚、双酚A(BPA)、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合成主链含S的聚碳酸酯(PC)。考察了碱金属的乙酸类化合物及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催化作用,结果显示,乙酸钠的催化效果较好,采用碳酸钠、甲醇钠、... 采用熔融酯交换法,以双酚S(BPS)及4,4′-二羟基二苯硫醚、双酚A(BPA)、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合成主链含S的聚碳酸酯(PC)。考察了碱金属的乙酸类化合物及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催化作用,结果显示,乙酸钠的催化效果较好,采用碳酸钠、甲醇钠、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时,其催化效果与乙酸钠相差不大,催化剂与BPA反应生成的钠盐可能真正起催化作用,其中以碳酸钠为催化剂时所得PC的透明性最好。当BPS,BPA与DP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0.9∶1.08时,得到数均分子量(Mn)为24 748、重均分子量(Mw)为50 033、多分散系数(PDI)为2.02的PC。随着BPS用量的增加,难以获得高分子量PC,进一步考察了4,4′-二羟基二苯硫醚对合成PC的影响,结果发现,与BPS相比,4,4′-二羟基二苯硫醚的反应活性较好,当其加入量较多甚至全部取代BPA时,仍能得到分子量较高的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S 4 4′-羟基苯硫醚 熔融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α-(3,4-二甲氧基苄基)-α-脲基丙酸的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坚军 孙秀玲 +2 位作者 江灵波 钟为慧 苏为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0-654,共5页
研究了卡比多巴中间体L-α-(3,4-二甲氧基苄基)-α-脲基丙酸(1)的合成新工艺。以L-α-(3,4-二甲氧基苄基)-α-氨基丙酸盐酸盐(2)为起始原料,首先在甲醇中氯化氢气体催化下进行氨基酸的酯化反应,得到L-α-(3,4-二甲氧基苄基)-α-氨基丙... 研究了卡比多巴中间体L-α-(3,4-二甲氧基苄基)-α-脲基丙酸(1)的合成新工艺。以L-α-(3,4-二甲氧基苄基)-α-氨基丙酸盐酸盐(2)为起始原料,首先在甲醇中氯化氢气体催化下进行氨基酸的酯化反应,得到L-α-(3,4-二甲氧基苄基)-α-氨基丙酸甲酯(3),收率90.7%;然后在三乙胺存在下,用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法对氨基进行氯甲酰化、用氨气进行氨解,得到L-α-(3,4-二甲氧基苄基)-α-脲基丙酸甲酯(4),收率77.7%;最后用浓盐酸水解得到目标产物(1),收率91.5%,三步总收率达64.5%。重点考察了氯化氢气体、BTC及盐酸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质谱对有关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环境友好,收率良好,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比多巴 L-α-(3 4.甲氧基苄基)-α-脲基丙酸 (三氯甲基)碳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摩尔质量双酚A型聚芳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玲 宋才生 +2 位作者 黄红 戴润英 钟鸣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6,共4页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间苯二甲酰氯(IPC)、对苯二甲酰氯(TPC)、双酚A(BPA)为原料,通过界面缩聚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酯。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单体的物质的量比、有机溶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物对数比浓黏...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间苯二甲酰氯(IPC)、对苯二甲酰氯(TPC)、双酚A(BPA)为原料,通过界面缩聚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酯。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单体的物质的量比、有机溶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物对数比浓黏度(ηinh)的影响。并用FT-IR、1HNMR、DSC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PC/IPC的物质的量比为(30~70)/(70~30)时,PAR的玻璃化温度(Tg)为208~229℃,熔融塑化温度为280~320℃,且随着TPC配比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甲酰氯 间苯甲酰氯 酚a聚芳 界面缩聚 相转移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双酚酯盐成核剂的合成及在PP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谷 王立 +1 位作者 易进 冯开才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通过新技术路线合成磷酸双酚酯盐成核剂,并将其应用于聚丙烯(PP)。结果表明,新方法合成的磷酸双酚酯盐成核剂的产率明显提高,达到98%。通过亚磷酸双酚酯和羧酸盐复配助剂就地形成的芳基磷酸脂盐具有明显的成核效应,促使PP的结晶温度由11... 通过新技术路线合成磷酸双酚酯盐成核剂,并将其应用于聚丙烯(PP)。结果表明,新方法合成的磷酸双酚酯盐成核剂的产率明显提高,达到98%。通过亚磷酸双酚酯和羧酸盐复配助剂就地形成的芳基磷酸脂盐具有明显的成核效应,促使PP的结晶温度由111.0℃提高到126.3℃。成核剂的加入使复合材料拉伸和弯曲强度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9%,弯曲强度提高了20%,但冲击强度下降了20%左右,维卡软化点比纯PP的提高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2 2'-亚甲基(4 6-叔丁基苯基)亚磷酸 磷酸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的合成及单晶结构
15
作者 席斌彬 李玉峰 +2 位作者 施路 黄海 朱红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以二硫化碳、甲醇、氢氧化钾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生成5-甲氧基-1,3,4-噻二唑-2(3H)-酮,再与1,4-二溴丁烷进行取代,然后脱甲基,最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通过熔点、1HNMR、13CNMR、元素分析及X... 以二硫化碳、甲醇、氢氧化钾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生成5-甲氧基-1,3,4-噻二唑-2(3H)-酮,再与1,4-二溴丁烷进行取代,然后脱甲基,最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8-硫-1,6-二氮双环[4.3.0]壬烷-7,9-二酮。通过熔点、1HNMR、13CNMR、元素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目标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4 00(16)nm,b=1.046 4(2)nm,c=1.051 4(2)nm,α=63.84(3)°,β=79.62(3)°,γ=89.42(3)°,V=0.759 2(3)nm3,Z=4,wR(F2)=0.125,μ=0.37 m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硫-1 6-环[4.3.0]壬烷-7 9- 5-甲氧基-1 3 4-噻唑-2(3H)-酮 氟噻乙草 单晶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环氧p-BPEPEB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俊刚 陈静 +1 位作者 董建娜 刘国栋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15,18,共5页
为改进双酚-F型环氧树脂(BPFER)的力学性能与热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以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双-4-环氧丙氧基乙氧基苯甲酸联苯二酚酯(p-BPEPEB)液晶改性BPFER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并结合偏光显微镜(POM)、扭辫分析... 为改进双酚-F型环氧树脂(BPFER)的力学性能与热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以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双-4-环氧丙氧基乙氧基苯甲酸联苯二酚酯(p-BPEPEB)液晶改性BPFER的非等温固化动力学,并结合偏光显微镜(POM)、扭辫分析(TBA)对其形态与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静态固化起始温度Ti为108.99℃,峰顶温度Tp为172.95℃,固化终了温度Tf为191.98℃,固化反应的平均活化能Ea=53.028 kJ.mol-1,反应级数n=0.88,解释了活化能随转化率变化规律。p-BPEPEB与BPFER共混存在相分离,有两个内耗峰,但随着p-BPEPEB加入量的增加,相容性增大,第一个内耗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并呈增大的趋势,有利于提高树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环氧丙氧基氧基苯甲酸联苯 -F环氧树脂 液晶环氧 4 4-氨基苯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双酚A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祥虹 何强 +1 位作者 陈月萌 高军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4-1265,1267,共3页
双酚A(BPA)名2,2-二(4-羟基苯基)丙烷,简称二酚基丙烷,工业上又叫作聚碳酸酯。它是由苯酚和丙酮在催化剂硫酸、盐酸或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缩合而成,为高脂溶性物质,是制造聚碳酸酯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 双酚A(BPA)名2,2-二(4-羟基苯基)丙烷,简称二酚基丙烷,工业上又叫作聚碳酸酯。它是由苯酚和丙酮在催化剂硫酸、盐酸或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缩合而成,为高脂溶性物质,是制造聚碳酸酯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 液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化妆品 碳酸树脂 基丙烷 测定 聚苯乙烯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聚碳酸酯的挤出方法
1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8-188,共1页
将酯取代的碳酸二芳基酯如碳酸双(甲基水杨基)酯,二羟基芳族化合物如双酚A和酯交换催化剂如乙酸四丁基Ⅲ(TBPA)的混合物进行挤出提供了具有高于20,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该挤出机具备一个或多个真空排气口,以除去副... 将酯取代的碳酸二芳基酯如碳酸双(甲基水杨基)酯,二羟基芳族化合物如双酚A和酯交换催化剂如乙酸四丁基Ⅲ(TBPA)的混合物进行挤出提供了具有高于20,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该挤出机具备一个或多个真空排气口,以除去副产物酯取代的酚。同样,具有酯取代的苯氧基端基,例如甲基水杨基端基的前体聚碳酸酯,当进行挤出时获得了分子量比前体聚碳酸酯显著增高的聚碳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挤出 重均分子量 制备 芳族化合物 水杨基 酚a 芳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IP改性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大伟 王耀先 程树军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共4页
本文采用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IP)和二烯丙基双酚A(DBA)对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进行改性,制得了一系列改性BT树脂。研究了改性BT树脂的工艺性及其浇铸体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经DAIP改性后的BT树脂粘度降低,工... 本文采用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IP)和二烯丙基双酚A(DBA)对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进行改性,制得了一系列改性BT树脂。研究了改性BT树脂的工艺性及其浇铸体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经DAIP改性后的BT树脂粘度降低,工艺性更佳,浇铸体的拉伸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有所提高,介电常数(ε)也稍有减小,且ε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另外,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曲线仅显示单个损耗峰,表明DAIP与BT树脂体系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 间苯甲酸烯丙 烯丙基酚a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藤子(Embelia laeta)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唐天君 吴凤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0,共2页
首次从紫金牛科酸藤子属植物酸藤子 (Embelialaeta)醇提物中分离鉴定了 10个已知化合物 ,通过波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2 ,6 二甲氧基苯醌 (2 ,6 dimethoxybenzoquinone) (1) ;柠檬酸单甲酯 (6 methylcitrate) (2 ) ;柠檬酸... 首次从紫金牛科酸藤子属植物酸藤子 (Embelialaeta)醇提物中分离鉴定了 10个已知化合物 ,通过波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2 ,6 二甲氧基苯醌 (2 ,6 dimethoxybenzoquinone) (1) ;柠檬酸单甲酯 (6 methylcitrate) (2 ) ;柠檬酸二甲酯 (1,5 dimethylcitrate) (3) ;柠檬酸三甲酯 (trimethylcitrate) (4 ) ;没食子酸(gallicacid) (5 ) ,β 胡萝卜甙 (β daucosterol) (6 ) ;香草酸 (vanillicacid) (7) ;3,5 二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 (3,5 dimethoxy 4 hydroxybenzoic) (8) ;3,5 二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酸 (3,5 dihydroxy 4 methoxybenzoic) (9)和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藤子 化学成分 紫金牛科 柠檬酸 2 6-甲氧基苯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