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污染水平监测及膳食暴露评估
1
作者 俞淑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对2022—2024年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残留进行检测和统计评估。结合欧盟关于苯扎氯铵每日允许摄入量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关于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每日允许摄入量,采用点评估法提供估计值,这些估计值... 对2022—2024年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残留进行检测和统计评估。结合欧盟关于苯扎氯铵每日允许摄入量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关于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每日允许摄入量,采用点评估法提供估计值,这些估计值适用于可用样本数量的百分位数。婴幼儿配方乳粉中C_(12)-苯扎氯铵、C_(14)-苯扎氯铵、C_(16)-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检出率分别为23.3%、16.8%、15.4%、16.0%;平均残留量(下限值(lower bound,LB)~上限值(upper bound,UB))分别为10.96~12.18μg/kg和3.71~4.13μg/kg。0~6、7~12、13~36月龄婴幼儿的苯扎氯铵平均暴露量(LB~UB)分别为0.281~0.297、0.036~0.047、0.026~0.032μg/(kgm_(b)·d),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平均暴露量(LB~UB)分别为0.091~0.095、0.007~0.011、0.013~0.016μg/(kgm_(b)·d),其风险商均小于1。检测结果表明:2022—2024年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苯扎氯铵、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污染水平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乳粉 苯扎氯铵 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暴露评估 季铵盐类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庆福 陈建全 +2 位作者 李海燕 杨秀永 刘桂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667-4667,4696,共2页
采用10%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剂防治日光温室番茄晚疫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DDAC(C8-C10)水剂对番茄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0%DDAC(C8~C10)水剂1000倍液、6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48%、88.04%;10%DDAC(C... 采用10%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剂防治日光温室番茄晚疫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DDAC(C8-C10)水剂对番茄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0%DDAC(C8~C10)水剂1000倍液、6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48%、88.04%;10%DDAC(C8~C10)水剂6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标准对照药剂69%安克锰锌WP600倍液的防治效果(90.02%)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辛基二甲基氯化铵 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3)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复配及性能
3
作者 李玉霞 张燕 张保柱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复配体系往往比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表现出更好的物化性能,因此得到广泛使用。将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EQ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3)分别按照不同质量比进行复配,详细考察了不同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耐碱性、润湿...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复配体系往往比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表现出更好的物化性能,因此得到广泛使用。将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DEQ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3)分别按照不同质量比进行复配,详细考察了不同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耐碱性、润湿性、乳化性、发泡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复配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当复配比为1∶3时,cmc最低为1.46×10^(-5)mol/L,表面张力r_(cmc)达到最低值29.65 mN/m,表面吸附量Γ_(max)为3.01×10^(-10) mol/m^(2);当复配比为2∶1时,起泡性能优异,泡沫丰富,且稳泡性能达到88%,此对比单一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_(3)具有很大的改善;同时润湿性6.35 s明显高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3) 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复配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化妆品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4
作者 汤娟 丁友超 +4 位作者 费晓庆 吴斌 钱志娟 陈山丹 李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9-653,共5页
建立了测定多种化妆品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体积比2∶1)超声分散后,加入氯化钠进行振荡提取,取上层有机相分析。采用AcclaimTM Surfactant柱(150 mm×4.6 mm,5&... 建立了测定多种化妆品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体积比2∶1)超声分散后,加入氯化钠进行振荡提取,取上层有机相分析。采用AcclaimTM Surfactant柱(150 mm×4.6 mm,5µm)分离,以乙腈和10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pH 5.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可在18 min内实现有效分离,在10~2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4,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3.27 mg/kg和9.96 mg/kg。在100、500、1000 mg/kg加标水平下,卸妆油等10种典型空白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2.5%~101%,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大于6.3%。采用该方法对133个市售样品进行检测,1个乳液样品中DSDMAC的测定值超出法规要求。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化妆品中DSDMAC的测定,可为化妆品的质量安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柱的反相/正相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的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7
5
作者 丁友超 申晓萍 +2 位作者 吴晓琼 吴丽娜 曹锡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7-512,共6页
建立了纺织品中二硬酯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的反相(RP)/正相(NP)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LC-ESI-MS/MS)的分析方法。选用甲醇为提取溶剂,确定了超声功率为420 W、提取温度为70℃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实现了30 min快速提取样... 建立了纺织品中二硬酯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的反相(RP)/正相(NP)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LC-ESI-MS/MS)的分析方法。选用甲醇为提取溶剂,确定了超声功率为420 W、提取温度为70℃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实现了30 min快速提取样品中的DSDMAC。建立了基于氨基柱的反相和正相两套液相色谱分离系统,采用LC-MS/MS的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3个DSDMAC组分。结果显示:RPLC和NPLC对DSDMAC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1 mg/kg和0.01 mg/kg。采用RPLC-MS/MS为定量方法,对8种不同的空白纤维纺织品的添加回收率为85.5%~103%(n=5);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8%~12.8%(n=5)。5家外部实验室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对2种参考样品中的DSDMAC进行检测,实验室间测定的RSD分别为7.3%和9.4%。该方法快速、准确、稳定,适用于纺织品中DSDMAC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正相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季铵盐化合物 硬酯基二甲基氯化铵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染整助剂中的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全忠 周明辉 +3 位作者 岳大磊 郑建国 刘莹峰 翟翠萍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44-1447,共4页
建立了超声辅助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染整助剂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的方法。将样品以甲醇为萃取溶剂进行超声萃取,萃取液经过滤后采用LC-MS/MS测定。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定性离子对为m/z 550.5/298.3、522.5/29... 建立了超声辅助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染整助剂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的方法。将样品以甲醇为萃取溶剂进行超声萃取,萃取液经过滤后采用LC-MS/MS测定。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定性离子对为m/z 550.5/298.3、522.5/298.3、522.5/270.3、494.5/270.3;定量离子对为m/z 550.5/298.3、522.5/298.3、494.5/270.3。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0 mg/L,相关系数为0.998 5,方法的定量下限为20 mg/kg,在100~500 mg/kg范围的加标回收率为86%~96%,相对标准偏差为3.2%~5.4%。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能满足相关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染整助剂 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共聚物/纳米SiO_2复合鞣剂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党鸽 马建中 +1 位作者 高丹丹 吕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PDM-AM-AA),将其分别与含氢键的二氧化硅(RNS-H)、含氨基的二氧化硅(RNS-Am)、有机化合物双层修饰二氧化硅(DNS-1)和单层有机链修饰二氧化硅(DNS-2)复合制备了系...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PDM-AM-AA),将其分别与含氢键的二氧化硅(RNS-H)、含氨基的二氧化硅(RNS-Am)、有机化合物双层修饰二氧化硅(DNS-1)和单层有机链修饰二氧化硅(DNS-2)复合制备了系列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PDM-AM-AA/SiO2)。将系列PDM-AM-AA/SiO2分别配合2%铬粉应用于皮革鞣制工艺中,对鞣制后坯革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检测。FT-IR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RNS-H和RNS-Am分别与-CONH2或-COOH发生氢键结合。应用结果表明:PDM-AM-AA/RNS-H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耐湿热稳定性、增厚率和抗张强度提高最明显;PDM-AM-AA/RNS-Am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撕裂强度提高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氧化硅 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柔软剂中的二硬化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绍强 吴丽娜 +1 位作者 吴梦笔 曹锡忠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7,共4页
首次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二硬化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的方法。经对比选择了高提取效率的甲醇超声提取法,并优化了超声提取的温度、时间;以氨基柱为分析柱,乙酸/甲醇为流动相,在10 min内完成对二硬化牛油烷... 首次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二硬化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HTDMAC)的方法。经对比选择了高提取效率的甲醇超声提取法,并优化了超声提取的温度、时间;以氨基柱为分析柱,乙酸/甲醇为流动相,在10 min内完成对二硬化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软剂 硬化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夫山 尚小雷 宋晓明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49,82,共6页
采用梯度升温的方法合成出了高分子量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MDAAC),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体系的pH值以及络合剂Na4EDTA的用量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反应条件:起始反应单体浓度为60%,引发剂过... 采用梯度升温的方法合成出了高分子量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MDAAC),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体系的pH值以及络合剂Na4EDTA的用量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反应条件:起始反应单体浓度为6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用量为0.2%(/单体质量),反应体系pH值为5,Na4EDTA用量为0.003%(/单体质量)。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产物PDMDAAC的特性黏度为1.64dl/g,并对产物进行了FT-IR表征,结果证明合成出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并讨论了其在AKD熟化方面的应用,在乳化AKD过程中加入3%用量的PDMDAAC(/乳液质量),其施胶效果较未添加PDMDAAC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均聚 中性施胶剂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燕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17-520,共4页
研究了以烯丙基氯、二甲基胺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提出了在反应温度为5℃、10℃和15℃下,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的累积体积分数加量分别为25%、55%及90%的分段式升温交替滴加新方法,... 研究了以烯丙基氯、二甲基胺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提出了在反应温度为5℃、10℃和15℃下,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的累积体积分数加量分别为25%、55%及90%的分段式升温交替滴加新方法,可使叔胺化反应时间缩短至2h。在总物质的量比为:烯丙基氯∶二甲基胺∶氢氧化钠为2.10~2.15∶1.0∶1.0,反应温度:45℃下,6~7h可完成季胺化反应。此工艺已在工业试验中得到验证。得到DADMAC≥92%、NaCl≤3%收率为95%的工业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 二甲基氯化铵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绍强 吴丽娜 +1 位作者 周静洁 曹锡忠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6期216-219,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经对比选择了甲醇超声提取,优化了超声提取的温度、时间和试剂用量;以氨基柱为分析柱,乙酸、甲醇为流动相,可在10min内完成对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定性、定...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经对比选择了甲醇超声提取,优化了超声提取的温度、时间和试剂用量;以氨基柱为分析柱,乙酸、甲醇为流动相,可在10min内完成对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回收率在92.3%~9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52%。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纤维 柔软剂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 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及AKD熟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夫山 尚小雷 宋晓明 《湖南造纸》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梯度升温的方法合成出了高分子量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并将其应用于AKD的熟化促进剂。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6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用量为0.2%(/单体质量),反应体系pH值为... 以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梯度升温的方法合成出了高分子量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并将其应用于AKD的熟化促进剂。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6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用量为0.2%(/单体质量),反应体系pH值为5,Na4ED-TA用量为0.003%(/单体质量),合成出了高特性粘度的PDMDAAC;在乳化AKD过程中加入少量的PDMDAAC,其施胶效果较未添加PDMDAAC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均聚 中性施胶剂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木素磺酸钠的复合作用
13
作者 陈子成 刘温霞 张克庆 《黑龙江造纸》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利用电荷滴定、透光度和粒度测定研究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木素磺酸钠在水介质中的复合作用。发现,两种分子量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木素磺酸钠的等电点复合物具有相同的阴阳离子聚电解质比例,而且加入顺序对等电点的影响不... 利用电荷滴定、透光度和粒度测定研究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木素磺酸钠在水介质中的复合作用。发现,两种分子量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木素磺酸钠的等电点复合物具有相同的阴阳离子聚电解质比例,而且加入顺序对等电点的影响不大。此外,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与木素磺酸钠的加入顺序对复合物的透光度影响很大,同时对粒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木素磺酸钠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分析应用
14
作者 闫秋君 宋功武 《胶体与聚合物》 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
用核酸与聚阳离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PMBDAC)的相互作用导致共振光散射(RLS)增强的现象来测定核酸。考察了pH值、PMBDAC浓度和离子强度对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用RLS光谱测定微量核酸的新方... 用核酸与聚阳离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PMBDAC)的相互作用导致共振光散射(RLS)增强的现象来测定核酸。考察了pH值、PMBDAC浓度和离子强度对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用RLS光谱测定微量核酸的新方法。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可允许大部分的常见金属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糖、蛋白质等干扰物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 共振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的性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弈光 赵娜 +1 位作者 尚亚卓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92,共7页
采用动态光闪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变仪等手段初步探讨了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TA-100)水溶液内部胶束大小、形貌以及溶液的流变性质,借助偏光显微技术观察了TA-100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各相异性水溶液的液晶织构。研究发现,溶液中表面... 采用动态光闪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变仪等手段初步探讨了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TA-100)水溶液内部胶束大小、形貌以及溶液的流变性质,借助偏光显微技术观察了TA-100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各相异性水溶液的液晶织构。研究发现,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平均粒径、溶液流变性质随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发生规律性变化,TA-100本身两个相对较长的疏水链导致其所形成的聚集体疏水作用较强,有利于进一步有序排列,从而导致较低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下十字花纹理层状液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液晶 微观结构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石墨烯/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复合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循环伏安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尼莫地平和硝苯地平的含量
16
作者 王安亭 卫应亮 +2 位作者 王永刚 汪丹 李欣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5-1060,共6页
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作为一种绿色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GO)制得石墨烯(GR),并进一步制得GR/PDDA复合物。将0.5g·L-1 GR/PDDA悬浮液均匀滴涂于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GCE)表面,于红外灯下照射烘干,即得GR/PDDA/GCE复合修饰... 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作为一种绿色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GO)制得石墨烯(GR),并进一步制得GR/PDDA复合物。将0.5g·L-1 GR/PDDA悬浮液均匀滴涂于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GCE)表面,于红外灯下照射烘干,即得GR/PDDA/GCE复合修饰电极。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所合成的复合物进行表征,证实了合成是成功的。用循环伏安法表征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证明了GCE表面的GR/PDDA镀层不仅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而且加速了电荷传导速率。在pH 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研究了尼莫地平(NM)和硝苯地平(NF)在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两者依次在-0.444,-0.737V处出现较灵敏的还原峰,并且NM和NF的浓度在1.0×10-6~1.4×10-4 mol·L-1,4.0×10-7~2.6×10-4 mol·L-1内分别与其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3.9×10-7 mol·L-1和5.6×10-8 mol·L-1。用循环伏安法可实现人血清中此2种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石墨烯 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尼莫地平 硝苯地平 人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大豆油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17
作者 魏代军 佘庆海 刘振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4,共3页
双烷基季铵盐类产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织物柔软剂,如果在烷基链中引入不饱和键,就会提高其生物降解性。研究了以大豆油基伯胺为原料,合成了大豆油基仲胺,大豆油基仲胺季铵化合成了双大豆油基二甲基氯化铵,并在1m3的高压釜中进行了放大实... 双烷基季铵盐类产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织物柔软剂,如果在烷基链中引入不饱和键,就会提高其生物降解性。研究了以大豆油基伯胺为原料,合成了大豆油基仲胺,大豆油基仲胺季铵化合成了双大豆油基二甲基氯化铵,并在1m3的高压釜中进行了放大实验。经客户使用后证明,该产品不仅具有优良的柔软性,而且具有更好的润湿性和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柔软剂 大豆油基伯胺 双大豆油基二甲基氯化铵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G/TBT/N/EU/13
18
《中国标准化》 2012年第3期115-115,共1页
据设在国家质检总局的中国WTO/TBT国家通报咨询中心消息:近日,欧盟I^IWTO秘书处通报了“修订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98/8/EC,将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包括到其附件Ⅰ中”(G/TBT/N/E/13)。
关键词 二甲基氯化铵 WTO/TBT EU 国家质检总局 咨询中心 欧洲议会 活性物质 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工艺
19
作者 杨长娥 张海龙 +6 位作者 谌刚 杨凡 龚任 韩立娟 贺军波 齐玉堂 张维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提高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效率,在对比不同改性蒙脱土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的基础上,以ZEN吸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 为提高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效率,在对比不同改性蒙脱土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的基础上,以ZEN吸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的工艺条件(1627-MMT添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并测定脱毒前后玉米油的理化性质及总甾醇和总生育酚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改性蒙脱土,1627-MMT的ZEN脱除效果最佳;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的最优工艺条件为1627-MMT添加量5%、吸附温度105℃、吸附时间23 min,在此条件下ZEN吸附脱除率为(89.16±0.10)%,脱毒后玉米油中ZEN含量为349.64μg/kg,符合欧盟标准限量要求(≤400μg/kg);脱毒后玉米油的红值下降了72.34%,酸值下降了41.67%,过氧化值下降了42.00%,总甾醇和总生育酚的保留率分别为92.07%和85.34%,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综上,1627-MMT不仅可有效脱除玉米油中ZEN,还可降低玉米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及色泽,并对玉米油中的甾醇、生育酚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在玉米油中ZEN的脱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十六烷基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控制聚合方法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贾旭 张跃军 余沛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4,共6页
对控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特性黏数的聚合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已知杂质含量的工业一步法合成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溶液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无需使用链转移剂和链终止剂,通过控制单... 对控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特性黏数的聚合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已知杂质含量的工业一步法合成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溶液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无需使用链转移剂和链终止剂,通过控制单体的起始含量(w(DMDAAC)=35.0%~65.0%)和引发剂APS的用量(m(APS):m(DMDAAC)=(0.25~10.00):100)制备出单体转化率大于98.00%、特性黏数为0.10~3.00 dL/g的7种PDMDAAC。讨论了目标产物制备条件的多样性、影响目标产物特性黏数及转化率的因素,并与文献方法进行了比较。该PDMDAAC产物控制聚合方法简洁、稳定、重复性好且已工业化应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PDMDAAC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烯丙基氯化铵 过硫酸铵 甲基烯丙基氯化铵 均聚物 控制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