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基二碳酸盐对百香果汁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林羡 李博哲 +3 位作者 徐玉娟 陈崇贵 温靖 余元善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9期38-44,共7页
以百香果汁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对百香果汁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杀菌后百香果汁于4℃储藏28 d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MDC处理对百香果汁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并可在储藏过程抑制细... 以百香果汁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对百香果汁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杀菌后百香果汁于4℃储藏28 d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MDC处理对百香果汁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并可在储藏过程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的生长。与热杀菌相比,DMDC处理能更好地减少百香果汁中酚类、VC等活性成分的损失及抗氧化活性的下降。DMDC处理对百香果汁的可滴定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储藏过程中DMDC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变化不大,而蔗糖含量在储藏后期少量下降。此外,百香果汁经DMDC杀菌后色泽变化较小。总体而言,DMDC处理能有效延长百香果汁的冷藏期,并能较好地保持百香果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汁 二甲基二碳酸盐 热杀菌 杀菌效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均质联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荔枝汁中污染菌及其微生物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程银棋 余元善 +3 位作者 吴继军 徐玉娟 肖更生 温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7-60,共4页
研究超高压均质和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两者单独或联合处理对新鲜荔枝汁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200MPa高压均质处理对荔枝汁中污染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随着均质次数的增加,荔枝中污染菌逐渐减少(p<0.05)。但高压均质3次后,残留的... 研究超高压均质和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两者单独或联合处理对新鲜荔枝汁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200MPa高压均质处理对荔枝汁中污染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随着均质次数的增加,荔枝中污染菌逐渐减少(p<0.05)。但高压均质3次后,残留的污染菌在荔枝汁低温贮藏期间能很快的恢复生长,其微生物货架期不超过15d。新鲜荔枝汁中添加250mg/L的DMDC后,荔枝汁中污染菌数,特别是酵母菌,均呈线性快速下降(p<0.05)。添加DMDC12h后,各种菌的下降不再明显,并在进一步的低温贮藏期间,残留的明串珠菌属表现出较快的生长,其微生物货架期也未超过27d。向高压均质处理后的荔枝汁中添加DMDC后,荔枝汁中仅酵母菌下降明显(p<0.05),而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下降不明显(p>0.05),但其微生物货架期明显比单独高压均质和单独DMDC处理的货架期长,说明两者还是具有一定的联合相加作用。此外,对DMDC和高压均质处理后荔枝汁中残留的污染菌采用16S rDNA或18S rDNA法进行鉴定后,发现主要是芽孢杆菌属、毛霉属和明串珠菌属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汁 超高压均质 二甲基二碳酸盐 微生物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碳酸盐用于鲜切胡萝卜杀菌的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成 刘忠义 +4 位作者 徐玉娟 吴继军 姚锡镇 张雁 陈于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48-352,366,共6页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用于鲜切胡萝卜杀菌的条件。运用统计软件Design-Expert8.0.5b中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DMDC浓度、料液比、杀菌时间为自变量,以杀灭的细菌总数的死亡数量级(Y1)和杀灭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用于鲜切胡萝卜杀菌的条件。运用统计软件Design-Expert8.0.5b中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DMDC浓度、料液比、杀菌时间为自变量,以杀灭的细菌总数的死亡数量级(Y1)和杀灭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死亡数量级(Y2)为响应值,建立了DMDC杀菌的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利用模型的响应面对影响DMDC杀菌的关键环节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实验得到优化后的杀菌条件参数为:DMDC浓度200mg/L、料液比1:3、杀菌时间2min,得到杀灭细菌和杀灭霉菌和酵母的优化实验结果为:Y1=3.515,Y2=2.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碳酸盐 响应面 鲜切 胡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碳酸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换丽 余元善 +3 位作者 吴继军 徐玉娟 肖更生 邹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71-76,共6页
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具有高效、无残留、不影响果蔬汁饮料的风味物质,能保证饮料纯正新鲜等优点,已经成为新兴非热杀菌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DMDC的研究为依据,详细阐述了DMDC的化学合成制备和检测技术、安全性评... 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具有高效、无残留、不影响果蔬汁饮料的风味物质,能保证饮料纯正新鲜等优点,已经成为新兴非热杀菌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DMDC的研究为依据,详细阐述了DMDC的化学合成制备和检测技术、安全性评估和限量标准、杀菌机制、影响杀菌的主要因素及其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等,同时也分析了DMDC在食品杀菌应用中的发展前景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碳酸盐 杀菌 食品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碳酸盐发酵前处理对茶枝柑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邓莎莎 吴继军 +2 位作者 刘忠义 余元善 徐玉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7-13,共7页
为探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非热杀菌技术对茶枝柑果酒发酵特性及果酒品质的影响,将新鲜茶枝柑果汁分别进行DMDC杀菌、巴氏杀菌和不杀菌处理,比较3种不同的发酵前处理方法对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组分、... 为探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非热杀菌技术对茶枝柑果酒发酵特性及果酒品质的影响,将新鲜茶枝柑果汁分别进行DMDC杀菌、巴氏杀菌和不杀菌处理,比较3种不同的发酵前处理方法对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组分、乙醇含量、高级醇含量、p H值、总酸含量、有机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抗氧化活性等动态指标的影响以及发酵前后微生物菌群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杀菌直接发酵的茶枝柑发酵液,添加DMDC和巴氏杀菌均能有效杀灭污染的杂菌,提高糖的有效利用率和乙醇得率,抑制高级醇产生,其中空白对照组(不杀菌处理)、DMDC组、巴氏杀菌组的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13.10%、13.30%、13.73%。同时,与巴氏杀菌组相比,DMDC处理后的发酵液抗坏血酸质量浓度较高(211.40~221.70 mg/L),抗氧化活性保留较好(20.83~23.26?μmol?TE/m L);但存在乳酸菌等耐受菌残留、乳酸升高的问题。综合而言,DMDC杀菌可以作为茶枝柑果酒发酵前处理的非热杀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碳酸盐 巴氏杀菌 茶枝柑果酒 发酵特性 非热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碳酸盐对荔枝汁的杀菌效果及其耐受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换丽 余元善 +3 位作者 肖更生 吴继军 徐玉娟 温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158,共4页
研究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在新鲜荔枝汁中杀菌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新鲜荔枝汁经DMDC处理后在4℃贮藏期间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提高温度能提高DMDC的杀菌速率,缩短杀菌时间,但不能提高总的杀菌效果。4℃的荔枝... 研究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在新鲜荔枝汁中杀菌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新鲜荔枝汁经DMDC处理后在4℃贮藏期间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提高温度能提高DMDC的杀菌速率,缩短杀菌时间,但不能提高总的杀菌效果。4℃的荔枝汁添加DMDC 12 h后,酵母菌已经被完全杀灭,菌落总数、乳酸菌数和霉菌数分别降低至3.73、2.6和0.3个对数。DMDC处理后残留的污染菌采用16S或18S rDNA法进行鉴定后发现其主要是芽孢杆菌属、毛霉属和明串珠菌属菌株,其中明串珠菌属是优势菌群。DMDC处理后的荔枝汁在4℃贮藏期间,残留的明串珠菌能表现出生长,贮藏40 d后,其菌数将达到5个对数以上,会对荔枝汁的营养和风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碳酸盐 荔枝汁 货架期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C处理对桑果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程银棋 余元善 +3 位作者 吴继军 徐玉娟 肖更生 温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39-1443,共5页
在桑果汁中添加250 mg/L DMDC,检测其在4℃贮藏期间污染菌和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桑果汁中添加250 mg/L DMDC后,果汁中的菌落总数、乳酸菌数、酵母菌数以及霉菌数均呈线性快速下降,在添加DMDC 12 h后,各种菌群的数量不再显著减... 在桑果汁中添加250 mg/L DMDC,检测其在4℃贮藏期间污染菌和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桑果汁中添加250 mg/L DMDC后,果汁中的菌落总数、乳酸菌数、酵母菌数以及霉菌数均呈线性快速下降,在添加DMDC 12 h后,各种菌群的数量不再显著减少(p>0.05)。添加250 mg/L DMDC的桑果汁在4℃下贮藏时间能延长至30 d左右,并且在30 d贮藏期内,桑果汁的色差、pH、总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桑果汁中的2种花色苷含量(芸香苷和矢车菊素)、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则出现明显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 桑果汁 杀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C杀菌对鲜切菜心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惠惠 王维民 +2 位作者 陈于陇 徐玉娟 范梅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03-308,312,共7页
本文以鲜切菜心为原料,研究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作为杀菌剂对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影响,并通过测定鲜切菜心在贮藏期间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及其褐变相关主要酶的变化,对DMDC用于鲜切菜心的杀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MDC可以... 本文以鲜切菜心为原料,研究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作为杀菌剂对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影响,并通过测定鲜切菜心在贮藏期间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及其褐变相关主要酶的变化,对DMDC用于鲜切菜心的杀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MDC可以有效减少鲜切菜心中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对其贮藏前期的硬度、色泽、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但是对VC和可溶性糖无明显影响;并且可有效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损失,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说明DMDC杀菌可以有效杀灭菜心表面微生物,延缓菜心贮藏期褐变相关酶活性的增加和衰老,有利于维持菜心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碳酸盐 鲜切菜心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桑葚汁中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青 吴继军 +2 位作者 徐玉娟 余元善 肖更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83-2385,2388,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桑葚(Fructus mori)汁微生物总量的影响,对不同清洗方式、不同贮藏时间、不同热杀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处理对桑葚汁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臭氧水清洗桑葚能有效减少桑葚... 为了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桑葚(Fructus mori)汁微生物总量的影响,对不同清洗方式、不同贮藏时间、不同热杀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处理对桑葚汁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臭氧水清洗桑葚能有效减少桑葚汁中的微生物;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桑葚汁中的微生物总量先减少后增加;热杀菌的温度在70℃以上效果显著;100 mg/kg和200 mg/kg的DMDC可使桑葚汁减菌的对数分别达到3.53和3.85,残余菌经API生理生化鉴定后为深红沙雷氏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及苏云金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Fructus mori) 热杀菌 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C前处理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忠义 刘红艳 +3 位作者 付满 吴小艳 岳书杭 李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30,137,共9页
【目的】研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杀菌技术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为DMDC应用于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的浓缩葡萄浆醪中,分别添加250 mg/L DMDC和200 mg/L亚硫酸盐... 【目的】研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杀菌技术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为DMDC应用于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的浓缩葡萄浆醪中,分别添加250 mg/L DMDC和200 mg/L亚硫酸盐进行杀菌处理,比较2种杀菌处理方法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酒精度、pH、总酸、挥发酸、花色苷等理化指标及酒体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处理前,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其对葡萄醪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无显著影响。与处理前相比,DMDC处理能降低葡萄醪的菌落总数、霉菌和乳酸菌菌落数,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使葡萄醪的酵母菌菌落数降低至检测限之下,而亚硫酸盐对酵母菌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当糖质量浓度为350 g/L时,DMDC与亚硫酸盐处理之间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无差异显著。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DMDC处理的酒精度、pH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的花色苷质量浓度低于亚硫酸盐处理,但二者总酸质量浓度差异不大。在发酵前期,各处理组的挥发酸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发酵后期,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和亚硫酸盐处理的挥发酸质量浓度均较高。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DMDC处理能改善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酒体颜色呈桃红色;亚硫酸盐处理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较差,酒体颜色呈紫红的宝石色。【结论】用250 mg/L DMDC对葡萄浆醪进行处理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控制发酵冰葡萄酒品质的杀菌前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冰葡萄酒 二甲基二碳酸盐 杀菌技术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防腐剂对抹茶拿铁饮料保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文毅 邢威 +2 位作者 王晨 崔叶 汪艳霞 《特产研究》 2023年第5期75-81,共7页
抹茶拿铁饮料是由抹茶粉与牛奶等成分调配而成的饮品,具有抹茶和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因其饮用方便、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青睐。为更好的延长抹茶拿铁饮料的货架期,本研究以抹茶拿铁粉末冲泡后的饮料为研究对象,... 抹茶拿铁饮料是由抹茶粉与牛奶等成分调配而成的饮品,具有抹茶和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因其饮用方便、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青睐。为更好的延长抹茶拿铁饮料的货架期,本研究以抹茶拿铁粉末冲泡后的饮料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中的规定,考察了溶菌酶、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盐酸盐、山梨酸钾对抹茶拿铁饮料抑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杀菌防腐剂为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研究了DMDC杀菌后抹茶拿铁饮料于4℃冷藏环境条件下储藏30 d期间,微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MDC处理对抹茶拿铁饮料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有效抑制了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储藏过程中的生长繁殖。相较于热杀菌,DMDC处理对抹茶拿铁饮料的风味和口感几乎没有影响。此外,抹茶拿铁饮料经过DMDC杀菌后的颜色变化相对较小。因此,DMDC处理可以有效延长抹茶拿铁饮料的冷藏期,并能更好地保持抹茶拿铁饮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拿铁饮料 不同防腐剂 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 杀菌效果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