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注射剂联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胰岛功能、外周血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注射剂联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胰岛功能、外周血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利拉鲁肽注射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总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微炎症状态[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炎性小体(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及外周血AngⅡ、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个月空腹血糖、2 h PG、HbA1c、三酰甘油、VLDL-C、总胆固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个月HOMA-IR、AngⅡ、皮质醇明显下降,HOMA-β、ISI显著升高;且观察组HOMA-IR、AngⅡ、皮质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HOMA-β、ISI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个月血清NLRP3、IL-1β、IL-18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利拉鲁肽注射剂联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外周血AngⅡ、皮质醇水平,改善糖脂代谢,促进胰岛功能恢复。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7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观察对象,以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数字标记为偶数,36例)和对照组(数字标记为奇数,36例)。对照组...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7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观察对象,以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数字标记为偶数,36例)和对照组(数字标记为奇数,36例)。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实施二甲双胍联合黄芪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剖宫产率、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治疗的满意度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97.22%VS 83.33%)(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33%及剖宫产率19.44%均较对照组的27.78%、41.67%更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的30.56%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FPG、2 h 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PG(4.63±0.97)mmol/L、2 h PG(6.52±1.41)mmol/L、HbA1c(5.34±1.13)%均低于对照组的(5.47±1.13)mmol/L、(7.52±1.84)mmol/L、(6.42±1.65)%(P<0.05)。观察组孕妇对治疗的总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促进血糖指标改善,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联合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判断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判断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PG、HbA1c、2 h P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6.30±1.12)mmol/L、HbA1c(6.37±0.49)%、2 h PG(8.05±1.1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9±1.34)mmol/L、(7.32±0.83)%、(9.62±1.70)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23.68%相比,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NS、HOMA-β、HOMA-IR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FINS(14.03±1.52)mU/L、HOMA-β(80.35±1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2±1.30)mU/L、(72.15±9.21),HOMA-IR(3.19±0.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73.68%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改善,安全性高,总体疗效较好,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有着重大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注射剂联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胰岛功能、外周血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利拉鲁肽注射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总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微炎症状态[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炎性小体(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及外周血AngⅡ、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个月空腹血糖、2 h PG、HbA1c、三酰甘油、VLDL-C、总胆固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个月HOMA-IR、AngⅡ、皮质醇明显下降,HOMA-β、ISI显著升高;且观察组HOMA-IR、AngⅡ、皮质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HOMA-β、ISI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个月血清NLRP3、IL-1β、IL-18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利拉鲁肽注射剂联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外周血AngⅡ、皮质醇水平,改善糖脂代谢,促进胰岛功能恢复。
文摘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7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观察对象,以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数字标记为偶数,36例)和对照组(数字标记为奇数,36例)。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实施二甲双胍联合黄芪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剖宫产率、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治疗的满意度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97.22%VS 83.33%)(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33%及剖宫产率19.44%均较对照组的27.78%、41.67%更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的30.56%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FPG、2 h 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PG(4.63±0.97)mmol/L、2 h PG(6.52±1.41)mmol/L、HbA1c(5.34±1.13)%均低于对照组的(5.47±1.13)mmol/L、(7.52±1.84)mmol/L、(6.42±1.65)%(P<0.05)。观察组孕妇对治疗的总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促进血糖指标改善,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联合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判断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PG、HbA1c、2 h P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6.30±1.12)mmol/L、HbA1c(6.37±0.49)%、2 h PG(8.05±1.1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9±1.34)mmol/L、(7.32±0.83)%、(9.62±1.70)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23.68%相比,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NS、HOMA-β、HOMA-IR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FINS(14.03±1.52)mU/L、HOMA-β(80.35±1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2±1.30)mU/L、(72.15±9.21),HOMA-IR(3.19±0.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73.68%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改善,安全性高,总体疗效较好,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