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二环己基 18 冠醚-6 从高放废液中萃取去除 ^(90)Sr 的热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建晨 王秋萍 +5 位作者 宋崇立 田国新 梁俊福 焦荣洲 刘秉仁 陈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7-62,共6页
采用0.1mol/L二环己基18冠醚-6-正辛醇作为萃取剂,在微型离心萃取器台架上进行了从真实高放废液中去除90Sr的连续逆流萃取热实验研究。经过10级萃取、2级洗涤和4级反萃后,90Sr的去除率为99.96%。
关键词 二环己18冠醚-6 高放废液 热实验 90Sr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环己基18冠醚-6/异丙氧基杯[4]冠-6-正辛醇共萃取Sr和Cs 被引量:8
2
作者 叶维玲 王建晨 何千舸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7-172,共6页
以正辛醇作稀释剂,二环己基18冠醚-6(DCH18C-6)和异丙氧基杯[4]冠-6(IPR-C[4]C-6)作为萃取剂进行了从硝酸介质中共萃取分离Sr和Cs的研究。研究了萃取剂浓度、硝酸浓度、温度等因素对Sr,Cs的萃取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种萃取剂相互之... 以正辛醇作稀释剂,二环己基18冠醚-6(DCH18C-6)和异丙氧基杯[4]冠-6(IPR-C[4]C-6)作为萃取剂进行了从硝酸介质中共萃取分离Sr和Cs的研究。研究了萃取剂浓度、硝酸浓度、温度等因素对Sr,Cs的萃取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种萃取剂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协萃作用,分别独立进行对Sr和Cs的萃取。通过选择合适的萃取和反萃条件可以满足体系对Sr,Cs的萃取和反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环己18冠醚-6 -6 SR CS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环己基-18-冠-6对锶的萃取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永青 万俊生 +3 位作者 马燕 潘孝兵 唐秀欢 肖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4-209,共6页
为了解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在酸性介质中对锶的萃取行为,考察了DCH18C6的浓度、不同酸介质、不同稀释剂、硝酸浓度对锶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萃取体系在硝酸介质中能够有效的萃取锶,当DCH18C6浓度为0.1 mol/L时,萃取率高于92%... 为了解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在酸性介质中对锶的萃取行为,考察了DCH18C6的浓度、不同酸介质、不同稀释剂、硝酸浓度对锶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萃取体系在硝酸介质中能够有效的萃取锶,当DCH18C6浓度为0.1 mol/L时,萃取率高于92%,用去离子水反萃时,反萃率可达100%。采用双对数斜率法确定了DCH18C6萃取锶的萃合物组成,当c(DCH18C6)<8 mmol/L时,DCH18C6同锶萃合物的组成为1:2应占主要份额。当c(DCH18C6)≥8 mmol/L时,此时DCH18C6同锶萃合物的组成为1:1应占主要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环己-18--6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介质中二环己基18-冠-6对锶的萃取 被引量:4
4
作者 范芳丽 范富有 +5 位作者 白静 田伟 王洋 吴晓蕾 殷小杰 秦芝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5-240,共6页
利用冠醚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作为萃取剂在硝酸介质中对锶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稀释剂、硝酸浓度、振荡时间、温度对锶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萃取体系与硝酸的浓度有关,当萃取剂浓度为0.01mol/L,以1,1,2,2-四氯乙烷... 利用冠醚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作为萃取剂在硝酸介质中对锶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稀释剂、硝酸浓度、振荡时间、温度对锶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萃取体系与硝酸的浓度有关,当萃取剂浓度为0.01mol/L,以1,1,2,2-四氯乙烷为稀释剂,硝酸浓度为1mol/L时,锶的萃取率可高达92%左右,利用纯水作为反萃剂,反萃率可达(99.56±1.7)%左右。该萃取反应动力学比较快,可在10min达到平衡,热力学实验表明该萃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选择性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冠醚二环己基-18-冠-6能有效地从多种离子共存的体系中选择性地萃取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环己-18--6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环己基-18冠-6加速锶离子在微米管支撑的水/1,2-二氯乙烷界面上的转移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翔 牟婉君 +5 位作者 张锐 余钱红 吕开 李兴亮 蹇源 魏洪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428,共5页
采用玻璃微米管支撑的液/液界面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加速Sr2+在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上的转移反应,考察了DCH18C6加速Sr2+在W/DCE界面转移的影响因素,如DCH18C6和Sr2+浓度等,并求算其络合物的稳定常... 采用玻璃微米管支撑的液/液界面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加速Sr2+在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上的转移反应,考察了DCH18C6加速Sr2+在W/DCE界面转移的影响因素,如DCH18C6和Sr2+浓度等,并求算其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Sr2+与DCH18C6发生的是一个1:1的扩散控制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其络合常数β为5.31×1023。本研究可为理解溶剂萃取Sr2+行为提供基础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界面 循环伏安法 二环己-1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环己基-18-冠-6在硝酸和模拟高放废液中溶解度的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秋萍 宋崇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5-59,共5页
用溶剂萃取法测定了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在硝酸和模拟高放废液(HLLW)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DCH18C6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仅与溶液的酸度、含盐量有关,而且还与冠醚的形态有关。
关键词 DCH18C6 溶解度 高放废液 二环己 1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冠醚-6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乙基苯胺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庆伟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用18-冠醚-6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1.50,催化剂用量0.8 g,在45 mL 35×10-2(... 用18-冠醚-6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1.50,催化剂用量0.8 g,在45 mL 35×10-2(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55℃,常压反应4 h,产品收率73.1%.催化剂通过溶剂萃取方法可以回收,总萃取率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冠醚-6 相转移催化 N N-二乙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胺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及其改进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利文 杨立明 +1 位作者 王玉玲 李超群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6-197,219,共3页
以冠醚即二苯并 - 1 8-冠 - 6为起始原料 ,经硝化、还原两步制备了顺、反式二胺基二苯并 - 1 8-冠 - 6,并对还原反应这一步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摸索出二胺基二苯并 - 1 8-冠 - 6的合成、纯化方法简捷 ,纯度及收率高的合成工艺 ,顺、反式... 以冠醚即二苯并 - 1 8-冠 - 6为起始原料 ,经硝化、还原两步制备了顺、反式二胺基二苯并 - 1 8-冠 - 6,并对还原反应这一步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摸索出二胺基二苯并 - 1 8-冠 - 6的合成、纯化方法简捷 ,纯度及收率高的合成工艺 ,顺、反式产品的总产率为 90 %和 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18--6 催化氢化 改进 二胺二苯并-18--6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18-冠醚-6和溴百里香酚蓝离子对萃取光度法测定钾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楠 阎宏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89-491,共3页
报道了以苯并 18 冠醚 6 K+ 与溴百里香酚蓝显色体系光度法测定钾的研究。一定条件下 ,苯并 18 冠醚 6与钾离子形成络合阳离子 ,与阴离子溴百里香酚蓝形成离子对缔合物 ,被萃入氯仿中。该离子对缔合物于 4 10nm处有最大吸收 ,测定... 报道了以苯并 18 冠醚 6 K+ 与溴百里香酚蓝显色体系光度法测定钾的研究。一定条件下 ,苯并 18 冠醚 6与钾离子形成络合阳离子 ,与阴离子溴百里香酚蓝形成离子对缔合物 ,被萃入氯仿中。该离子对缔合物于 4 10nm处有最大吸收 ,测定钾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1.6× 10 4 L·mol- 1·cm- 1,钾含量在 0 .0 5~ 2 .5 μg·m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2 %。应用于土壤、植物和血清中痕量钾的测定 ,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测定 光度法 苯并-18-冠醚-6 溴百里香酚蓝 离子对缔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6]-1,4-2,5-双冠醚的合成、构象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发福 陈远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68-2271,共4页
采用分步法高产率地合成了系列新型对叔丁基杯 [6 ]双冠醚 ,并得到了除杯式与 1 ,2 ,3-交替式构象之外的第 3种稳定构象的杯 [6 ]衍生物 :1 ,4 -交替式杯 [6 ]-1 ,4 -2 ,5 -双冠醚 .研究了它们对碱金属及脂肪胺离子的两相萃取性能 ,发现... 采用分步法高产率地合成了系列新型对叔丁基杯 [6 ]双冠醚 ,并得到了除杯式与 1 ,2 ,3-交替式构象之外的第 3种稳定构象的杯 [6 ]衍生物 :1 ,4 -交替式杯 [6 ]-1 ,4 -2 ,5 -双冠醚 .研究了它们对碱金属及脂肪胺离子的两相萃取性能 ,发现杯 [6 ]双冠醚具有与杯 [6 ]单冠醚不同的识别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2 5-冠醚 合成 构象 识别性能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冠醚-6包结钾离子的毛细管电泳研究
11
作者 何梅 夏之宁 刘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前沿分析和峰漂移分析两种方法 ,以咪唑 -醋酸为缓冲溶液 ,利用间接紫外检测 (λ=240nm) ,测定了18_冠醚_6对钾离子的包结常数 ;两种方法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 ;进一步对这两种方法求解结合常数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总...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前沿分析和峰漂移分析两种方法 ,以咪唑 -醋酸为缓冲溶液 ,利用间接紫外检测 (λ=240nm) ,测定了18_冠醚_6对钾离子的包结常数 ;两种方法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 ;进一步对这两种方法求解结合常数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总结出各自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冠醚-6 包结常数 钾离子 毛细管电泳 峰漂移分析 生物膜 模拟 前沿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α-磷酸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锶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申圳 牟婉君 +2 位作者 余钱红 李兴亮 蹇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78-1682,共5页
使用直接插层法制备了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cis-DAmDB18C6)插层α-磷酸锆(α-ZrP)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比了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磷酸锆材料和α-磷酸锆对Sr^(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磷... 使用直接插层法制备了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cis-DAmDB18C6)插层α-磷酸锆(α-ZrP)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比了顺式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磷酸锆材料和α-磷酸锆对Sr^(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胺基二苯并-18-冠-6插层磷酸锆材料对Sr^(2+)的吸附平衡时间约48h,中性溶液高温有利于吸附,低温高酸有利于解吸,最大吸附容量为125mg·g^(-1),这种插层材料对Sr^(2+)的吸附能力优于α-磷酸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胺二苯并-18--6 Α-磷酸锆 锶离子 吸附 插层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18-冠醚-6添加剂对三价铬电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怡捷 钮东方 张新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867,共9页
在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电镀液中,探究了18-冠醚-6添加剂对电沉积铬的影响.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18-冠醚-6与Cr^(3+)形成配合物,使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循环伏安研究表明,Cr^(3+)的还原经历了两步.18-冠醚-6的添加... 在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电镀液中,探究了18-冠醚-6添加剂对电沉积铬的影响.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18-冠醚-6与Cr^(3+)形成配合物,使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循环伏安研究表明,Cr^(3+)的还原经历了两步.18-冠醚-6的添加使Cr^(3+)的峰电位和起始还原电位均正移了220 m V.能谱仪(EDS)结果显示,在18-冠醚-6的作用下镀层中铬含量有所提高.铬镀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加入18-冠醚-6后,所得镀层的颗粒变大.18-Crown-6/CrCl3/[BMIM]HSO4/H2O电镀液中工艺优化的结果为:在温度为50℃、pH值为3.5、电流密度为1200 A·m^(-2)、电镀时间为1.5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的厚度达到72.5μm,电流效率为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 1--3-咪唑硫酸氢盐 18-冠醚-6 铬镀层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冠-6的合成
14
作者 杨桂秋 于秀兰 +2 位作者 于春睿 尚世智 杨瑞芹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以钾离子为模板 ,用四氢呋喃作溶剂 ,以三甘醇和 3 ,6二氧 1 ,8二氯辛烷为原料 ,合成了 1 8冠 6,产率 51 .58%。以二氧杂环己烷为溶剂 ,通过聚乙二醇 2 70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合成了 1 8冠 6,产率64 .4 %。产物经由 1 8冠 6和硝基甲烷 ... 以钾离子为模板 ,用四氢呋喃作溶剂 ,以三甘醇和 3 ,6二氧 1 ,8二氯辛烷为原料 ,合成了 1 8冠 6,产率 51 .58%。以二氧杂环己烷为溶剂 ,通过聚乙二醇 2 70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合成了 1 8冠 6,产率64 .4 %。产物经由 1 8冠 6和硝基甲烷 ( 1 :2 )的络合物进行提纯。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氢氧化钾的状态对产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模板 三甘醇 18--6 聚乙二醇270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醚18-冠-6在硫氰酸红霉素成盐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梅 扈晓磊 +1 位作者 王东东 周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红霉素和硫氰酸钾生成硫氰酸红霉素的成盐反应,是在有机相和水相中进行。对此,采用了相转移催化剂冠18-冠-6,考察了冠醚18-冠-6的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因素,对硫氰酸红霉素成盐的质量及收率影响。结果表明:冠醚18-冠-的使用并未对硫氰酸红... 红霉素和硫氰酸钾生成硫氰酸红霉素的成盐反应,是在有机相和水相中进行。对此,采用了相转移催化剂冠18-冠-6,考察了冠醚18-冠-6的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因素,对硫氰酸红霉素成盐的质量及收率影响。结果表明:冠醚18-冠-的使用并未对硫氰酸红霉素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但同时对产品的收率没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18--6 相转移催化剂 硫氰酸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环己基并18冠6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童利斌 田国新 宋崇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3-164,共2页
For hydrogenation of dibenzo 18 crown 6 the catlalyst RuO 2 on alumina was used instead of reported Pichler ruthenium.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es of the targ et product also have been improved. The meth... For hydrogenation of dibenzo 18 crown 6 the catlalyst RuO 2 on alumina was used instead of reported Pichler ruthenium.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es of the targ et product also have been improved. The method is much simple, economic and time sa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18--6 二环-18-6 制备 冠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18)F-FDDNP脑PET显像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建军 郭喆 +5 位作者 汤洪川 张锦明 王鲁宁 聂永慧 孙彬彬 田嘉禾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20-22,60,共4页
目的探讨1-{6-[(2-^(18)F-氟乙基)-甲氨基]-2-萘基}-亚乙基丙二氰(^(18)F-FDDNP)PET脑显像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aD)的价值。方法分别对9例AD、6例VaD及6例智能正常老年对照者(NC)进行^(18)F-FDDNPPET脑显像,受试者分... 目的探讨1-{6-[(2-^(18)F-氟乙基)-甲氨基]-2-萘基}-亚乙基丙二氰(^(18)F-FDDNP)PET脑显像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aD)的价值。方法分别对9例AD、6例VaD及6例智能正常老年对照者(NC)进行^(18)F-FDDNPPET脑显像,受试者分别在药物注射后5、25、45min采集图像。结果AD患者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灰质核团3个时间段放射性清除情况与其他2组图像有明显的不同。药物注射5-45min后脑内放射性清除率:AD组(39%~45%),较NC组(55%-64%)明显减低(P<0.05)。除外基底节区,VaD组(47%-59%)与N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8)F-FDDNPPET脑显像在AD诊断及与VaD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1-{6-[(2-^(18)F-氟乙)-甲氨]-2-}-亚乙丙二氰(^(18)F-DFDDNP) 淀粉样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氯化钆-冠醚-丙酮体系的相化学研究
18
作者 刘红科 任非 +1 位作者 李谦定 刘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6期54-56,62,共4页
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 Gd Cl3 · 3H2 O- 1 8C6- CH3 COCH3 三元体系 ( 2 5℃ )的溶解度 ,测定了各饱和溶液的折光率 .结果表明 :体系中形成两种化学计量的新配合物 :2 Gd Cl3 · 1 8C6·6H2 O·CH3 COCH3 ( )与 G... 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 Gd Cl3 · 3H2 O- 1 8C6- CH3 COCH3 三元体系 ( 2 5℃ )的溶解度 ,测定了各饱和溶液的折光率 .结果表明 :体系中形成两种化学计量的新配合物 :2 Gd Cl3 · 1 8C6·6H2 O·CH3 COCH3 ( )与 Gd Cl3 · 1 8C6· 6H2 O· 0 .5 CH3 COCH3 ( ) ,两者均为固液异成分溶解的配合物 .比较讨论了盐的阴离子、溶剂对形成配合物的影响 .考查了相平衡过程中水的行为 ,不论在液相中还是在固相中 ,n( H2 O) /n( Gd Cl3 )的物质的量比总是 3∶ 1 .依据相图数据 ,制备了固态配合物 ,用化学分析 ,IR,DTG,TG与 DSC研究了固态配合物的组成与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化钆-冠醚-丙酮体系 相化学 研究 冠醚18C6 三元体系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醚改性脱乙酰甲壳素制备燃料电池用阴离子导电膜
19
作者 年海歌 郑旭莹 +2 位作者 高慧 辛海 王吉林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6-72,共7页
在碱性条件下,借助三氯甲烷(CHCl_(3))将醛基引入二苯并-18-冠-6(DB18C6)中,制得二甲酰基二苯并-18-冠-6(DDB18C6);以DDB18C6与可溶性脱乙酰甲壳素(CTS)为原料,利用Schiff反应合成了小分子冠醚质量分数递增的接枝冠醚CTS膜,将其命名为C_... 在碱性条件下,借助三氯甲烷(CHCl_(3))将醛基引入二苯并-18-冠-6(DB18C6)中,制得二甲酰基二苯并-18-冠-6(DDB18C6);以DDB18C6与可溶性脱乙酰甲壳素(CTS)为原料,利用Schiff反应合成了小分子冠醚质量分数递增的接枝冠醚CTS膜,将其命名为C_(a)-CTS膜(a=m(DDB18C6)/m(C_(a)-CTS膜));将C_(a)-CTS膜于碱液中进行离子交换,C_(a)-CTS膜通过氧空穴结构吸附K^(+),进而制得C_(a)-CTSK膜;对各阶段的样品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冠醚接枝度的增加,CTS的热稳定性得到改善;当a=0.20时,C_(0.20)-CTSK膜的接枝度可达43.91%,吸水率可达168.6%,IEC为1.38 mmol/g;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C_(0.20)-CTSK膜的电导率可达46.8 m S/cm;冠醚的接枝引入改善了该系列膜的耐碱稳定性;C_(a)-CTSK系列膜在6 mol/L的KOH溶液中浸泡480 h,电导率降低幅度仅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甲壳素 二甲酰二苯并-18--6 阴离子导电膜 燃料电池 冠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介质中DCH_(18)C_6对Sr^(2+)的萃取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晓雷 高灿 +3 位作者 刘海宁 叶秀深 李权 吴志坚 《盐业与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16-19,共4页
文章研究了硝酸介质中二环己基-18-冠醚-6(DCH18C6)对锶的萃取行为。通过考察稀释剂、相比(O/A)、萃取剂浓度及硝酸浓度对萃取过程中分配比和萃取率的影响,得出了DCH18C6在硝酸介质中对Sr2+的萃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萃取体系在硝酸... 文章研究了硝酸介质中二环己基-18-冠醚-6(DCH18C6)对锶的萃取行为。通过考察稀释剂、相比(O/A)、萃取剂浓度及硝酸浓度对萃取过程中分配比和萃取率的影响,得出了DCH18C6在硝酸介质中对Sr2+的萃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萃取体系在硝酸介质中能够有效地萃取锶,在萃取相比为1∶4,DCH18C6的浓度为0.1 mol/L,硝酸浓度为1.0 mol/L时,一次萃取率高于90%,用去离子水反萃四次,反萃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二环己基-18-冠醚-6 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