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能耗制备试剂级二水氯化铜的新工艺
1
作者
宋传京
黄萍
朱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1期59-61,66,共4页
基于二水氯化铜的溶解特性及铜离子的配位特性,首次提出氯化铜饱和溶液盐析法制备二水氯化铜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盐酸浓度、溶解温度及冷却结晶温度,可一次性制备出试剂级二水氯化铜产品;铜单次回收率跟盐酸浓度和冷却结晶温...
基于二水氯化铜的溶解特性及铜离子的配位特性,首次提出氯化铜饱和溶液盐析法制备二水氯化铜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盐酸浓度、溶解温度及冷却结晶温度,可一次性制备出试剂级二水氯化铜产品;铜单次回收率跟盐酸浓度和冷却结晶温度有关。结晶方式对二水氯化铜晶型有较大影响,搅拌条件下得粉末状的二水氯化铜晶体,静置或缓慢结晶得针状的二水氯化铜晶体。氢氧化铜和硫酸钡共沉淀法可有效降低母液的有害杂质含量,母液可和盐酸调配使用,用于二次制备二水氯化铜,或者返回碱式氯化铜生产工段,用于生产碱式氯化铜产品,实现母液的循环利用。该工艺避免了常规生产方法的蒸发浓缩工段,有效降低了生产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氯化铜
碱式
氯化铜
盐酸
饱和溶液盐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uO微米球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光吸收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潘卫军
傅小明
刘照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
以二水氯化铜为铜源、碳酸钠为沉淀剂,利用水热法于180℃下保温24h,合成了直径为1~3μm的CuO微米球。利用X射线衍射、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加入量的增加,CuO形貌由颗粒状演...
以二水氯化铜为铜源、碳酸钠为沉淀剂,利用水热法于180℃下保温24h,合成了直径为1~3μm的CuO微米球。利用X射线衍射、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加入量的增加,CuO形貌由颗粒状演变为针状,再由针状CuO自发组成微米球状CuO;微米球状CuO具有良好的光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微米球
水
热法
二水氯化铜
碳酸钠
光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制剂(CuCl_2·2H_2O)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熊智淳
张哲娟
才滨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41,共5页
纳米银材料的性能主要是由其微观尺寸和形貌决定,制备形貌均匀、高纯度且尺寸可控的一维纳米银,即纳米银线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引入控制剂的多元醇化学还原法快速制备纳米银线,研究了控制剂剂量和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在聚...
纳米银材料的性能主要是由其微观尺寸和形貌决定,制备形貌均匀、高纯度且尺寸可控的一维纳米银,即纳米银线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引入控制剂的多元醇化学还原法快速制备纳米银线,研究了控制剂剂量和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硝酸银的浓度比为6∶1,当二水氯化铜的浓度为5 mmol/L,剂量为700μL时,可以批量制备出线长为10μm以上、线径150 nm左右、长径比为70的高纯度纳米银线材料。可用于透明显示、生物制药、印刷电路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多元醇热法
高纯度
控制剂
二水氯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溶剂条件下微波合成苯甲酸的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谢郢
余训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
探讨了以苯甲醛、氢氧化钠为原料,二水合氯化铜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微波辐射反应有效的合成苯甲酸。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二水氯化铜为催化剂,用量为4.5%(摩尔百分比)、微波功率640 W、辐射时间10 min和料液比2∶3(苯...
探讨了以苯甲醛、氢氧化钠为原料,二水合氯化铜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微波辐射反应有效的合成苯甲酸。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二水氯化铜为催化剂,用量为4.5%(摩尔百分比)、微波功率640 W、辐射时间10 min和料液比2∶3(苯甲醛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的比值),收率可达82.30%。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处理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微波
无溶剂反应
正交试验
绿色合成
二水氯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能耗制备试剂级二水氯化铜的新工艺
1
作者
宋传京
黄萍
朱欢
机构
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1期59-61,66,共4页
文摘
基于二水氯化铜的溶解特性及铜离子的配位特性,首次提出氯化铜饱和溶液盐析法制备二水氯化铜的新工艺。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盐酸浓度、溶解温度及冷却结晶温度,可一次性制备出试剂级二水氯化铜产品;铜单次回收率跟盐酸浓度和冷却结晶温度有关。结晶方式对二水氯化铜晶型有较大影响,搅拌条件下得粉末状的二水氯化铜晶体,静置或缓慢结晶得针状的二水氯化铜晶体。氢氧化铜和硫酸钡共沉淀法可有效降低母液的有害杂质含量,母液可和盐酸调配使用,用于二次制备二水氯化铜,或者返回碱式氯化铜生产工段,用于生产碱式氯化铜产品,实现母液的循环利用。该工艺避免了常规生产方法的蒸发浓缩工段,有效降低了生产能耗。
关键词
二水氯化铜
碱式
氯化铜
盐酸
饱和溶液盐析法
Keywords
Keywords:copper chloride dihydrate
copper chloride hydroxide
hydrochloric acid~ salting-out method ofsaturated solution
分类号
TQ131.2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O微米球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光吸收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潘卫军
傅小明
刘照文
机构
宿迁学院三系
出处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1KJB450001)
宿迁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Z201108)
宿迁学院科研项目(2012ky16)
文摘
以二水氯化铜为铜源、碳酸钠为沉淀剂,利用水热法于180℃下保温24h,合成了直径为1~3μm的CuO微米球。利用X射线衍射、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加入量的增加,CuO形貌由颗粒状演变为针状,再由针状CuO自发组成微米球状CuO;微米球状CuO具有良好的光吸收能力。
关键词
CuO微米球
水
热法
二水氯化铜
碳酸钠
光吸收特性
Keywords
CuO mierosphere
hydrothermal method
CuC12 · 2 H2O; Na2 CO3 ; optical absorption property
分类号
TQ131.2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制剂(CuCl_2·2H_2O)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熊智淳
张哲娟
才滨
机构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在线检测与通用计量技术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纳光电集成与先进装备教育部工程中心
出处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41,共5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16ZR1410700)
上海市闵行区企校合作项目(2015MH218)
文摘
纳米银材料的性能主要是由其微观尺寸和形貌决定,制备形貌均匀、高纯度且尺寸可控的一维纳米银,即纳米银线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引入控制剂的多元醇化学还原法快速制备纳米银线,研究了控制剂剂量和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硝酸银的浓度比为6∶1,当二水氯化铜的浓度为5 mmol/L,剂量为700μL时,可以批量制备出线长为10μm以上、线径150 nm左右、长径比为70的高纯度纳米银线材料。可用于透明显示、生物制药、印刷电路等领域。
关键词
纳米银
多元醇热法
高纯度
控制剂
二水氯化铜
Keywords
silver nanostructures
polyhydric alcohol thermal method
high p u rity
control agent
CuCl2·2H2O
分类号
TQ131.2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溶剂条件下微波合成苯甲酸的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谢郢
余训爽
机构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01302)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省级实验中心建设)研究项目(20060246)
文摘
探讨了以苯甲醛、氢氧化钠为原料,二水合氯化铜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微波辐射反应有效的合成苯甲酸。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二水氯化铜为催化剂,用量为4.5%(摩尔百分比)、微波功率640 W、辐射时间10 min和料液比2∶3(苯甲醛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的比值),收率可达82.30%。与传统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处理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关键词
苯甲酸
微波
无溶剂反应
正交试验
绿色合成
二水氯化铜
Keywords
benzoic acid
microwave
solvent-free reaction
orthogonal test
green synthesis
copper ( II ) chloridedihydrate
分类号
O621.3 [理学—有机化学]
O6-339 [理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能耗制备试剂级二水氯化铜的新工艺
宋传京
黄萍
朱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uO微米球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光吸收特性
潘卫军
傅小明
刘照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控制剂(CuCl_2·2H_2O)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形貌的影响
熊智淳
张哲娟
才滨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溶剂条件下微波合成苯甲酸的探讨
谢郢
余训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