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水平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桢 马彦辉 赵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9,共3页
本文通过对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特性和现有的评价准则进行分析和研究,将Wu和Hama-da针对部分因子设计提出的最大二次效应估计能力扩展应用于部分因子裂区设计中,并通过实例对最小低阶混杂和最大二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准则的结合进行验证,... 本文通过对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特性和现有的评价准则进行分析和研究,将Wu和Hama-da针对部分因子设计提出的最大二次效应估计能力扩展应用于部分因子裂区设计中,并通过实例对最小低阶混杂和最大二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准则的结合进行验证,从而为部分因子裂区设计的评价和选择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设计 部分因子裂区设计 最小低阶混杂 最大次纯净效应估计能力 完全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优化锰过氧化物酶培养基条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玉萍 陈晓旺 沈鹏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7-211,共5页
以白腐真菌为出发菌株,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设计,采用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初始发酵产酶培养基中10个因子,确定麸皮、酵母膏和KH2PO4为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 以白腐真菌为出发菌株,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设计,采用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初始发酵产酶培养基中10个因子,确定麸皮、酵母膏和KH2PO4为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拟合,预测了最佳产酶培养基条件为:麸皮、酵母膏和KH2PO4的添加量分别为10.75、3.37、0.095g/L,最大Mnp酶活预测值为4.06U/mL。验证实验Mnp酶活为4.15U/mL,与预测值十分接近。优化后的酶活与优化前相比,Mnp酶活提高了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过氧化物酶 水平部分因子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水平超饱和设计的一类构造方法
3
作者 孙翼舟 陆璇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3,共7页
过去超饱和设计的研究集中在2水平设计的范围内,Lu and Sun(2000)首次讨论了高于2水平因子的超饱和设计问题,该文提出了用E(d2)作为构造超饱和设计的准则,并给出了E(d2)最优的一些设计,本文讨论了以给定... 过去超饱和设计的研究集中在2水平设计的范围内,Lu and Sun(2000)首次讨论了高于2水平因子的超饱和设计问题,该文提出了用E(d2)作为构造超饱和设计的准则,并给出了E(d2)最优的一些设计,本文讨论了以给定的Max(d2)为前提构造超饱和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三水平和四水平的超饱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因子设计 正交设计 水平超饱和设计 构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β-胡萝卜素主要影响因子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亚萍 程卫东 +1 位作者 翟金兰 田洪磊 《保鲜与加工》 CAS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超声波提取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物料粒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2-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法,筛选出了影响β... 为进一步优化超声波提取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工艺条件,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物料粒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6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2-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法,筛选出了影响β-胡萝卜素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时间(p=0.0145)、温度(p=0.0189)、料液比(p=0.0180)和提取次数(p=0.0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Β-胡萝卜素 超声波提取 二水平部分因子析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必特螺旋霉素合成培养基 被引量:9
5
作者 付启伟 王永红 +2 位作者 庄英萍 储炬 张嗣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1-526,共6页
将克隆自卡波霉素产生菌的4"-O-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到螺旋霉素产生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F-21的染色体上,构建成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 SJ-1-195,它产生的一组以4"-O-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基... 将克隆自卡波霉素产生菌的4"-O-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到螺旋霉素产生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F-21的染色体上,构建成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 SJ-1-195,它产生的一组以4"-O-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基因工程新型抗生素命名为必特螺旋霉素。针对目前没有适合必特螺旋霉素产生菌的合成培养基,所以本文顺序通过部分因子析因设计法、最速上升实验、中心组合实验,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A S V 8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必特螺旋霉素合成培养基的组成,为以后对必特螺旋霉素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提供基础。经过优化后必特螺旋霉素的发酵效价从173μg/m l提高到188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特螺旋霉素 部分因子因设计 中心组合 SAS 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育胎丸联合二甲双胍对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嘉仑 吴晓贞 +2 位作者 张毅靖 甘剑峰 唐洪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59-3662,共4页
目的基于析因设计研究滋肾育胎丸联合二甲双胍对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析因设计方案,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滋肾育胎... 目的基于析因设计研究滋肾育胎丸联合二甲双胍对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析因设计方案,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滋肾育胎丸组、联合用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来曲唑法建立肾虚型PCOS大鼠模型,阴道涂片观察提示造模成功,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采用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孕酮(P)、雌二醇(E_(2))、促黄体激素(LH)、睾酮(T)以及子宫匀浆液VEGF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卵巢组织明显多囊样改变,血清P水平降低(P<0.05),E_(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LH和T水平、子宫匀浆液VEGF水平及子宫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滋肾育胎丸组和联合用药组血清P水平升高(P<0.05),血清LH和T水平、子宫匀浆液VEGF水平及子宫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且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均有改善,与空白组大致接近,滋肾育胎丸组与联合用药组血清E_(2)水平升高(P<0.05)。滋肾育胎丸和二甲双胍对于LH和VEGF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可升高血清E_(2)、P水平,降低血清LH、T水平,抑制子宫匀浆液VEGF的过表达,对肾虚型PCOS大鼠具有改善作用,且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作用更优,其交互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育胎丸 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因设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葡萄糖和酵母膏对巴西蘑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范雷法 潘慧娟 +2 位作者 SOCCOLA.T. PANDEY A. SOCCOL C.R.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58-363,共6页
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 ,就葡萄糖和酵母膏对巴西蘑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葡萄糖浓度 2 0~ 40g/L有利于菌丝体的合成 ,而酵母膏的浓度 2~ 4g/L对菌丝体的合成有负影响 ;葡萄糖的变化对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不明... 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 ,就葡萄糖和酵母膏对巴西蘑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葡萄糖浓度 2 0~ 40g/L有利于菌丝体的合成 ,而酵母膏的浓度 2~ 4g/L对菌丝体的合成有负影响 ;葡萄糖的变化对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不明显 ,而酵母膏的浓度 2~ 4g/L有正面影响。表明碳氮源对巴西蘑菇菌丝体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不一致。因此 ,菌丝体和胞外多糖合成有各自最佳的碳氮源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蘑菇 菌丝体 胞外多糖 水平因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应力与姜黄素联合作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于长安 温见燕 廖福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68-1968,共1页
关键词 分泌水平 高压蒸汽灭菌 生物力学因素 炎症因子 心脑血管疾病 病理生理状态 因设计 α水平 收集系统 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