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N-二甲基-3,4-二氯苄胺的合成及其海洋防污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雅婷 徐焕志 +2 位作者 陆阿定 沈明 王斌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以3,4-二氯苄氯、二甲胺为原料设计合成N,N-二甲基-3,4-二氯苄胺(简称DCDMA),考察了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N,N-二甲基-3,4-二氯苄胺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选择如下:n(3,4-二氯苄氯):n(二甲胺)=1:2.5,反应温度45℃,反应时... 以3,4-二氯苄氯、二甲胺为原料设计合成N,N-二甲基-3,4-二氯苄胺(简称DCDMA),考察了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N,N-二甲基-3,4-二氯苄胺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选择如下:n(3,4-二氯苄氯):n(二甲胺)=1:2.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产率达到最高为88.63%,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氢谱和碳谱进行了表征。室内防污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此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防污效果,初步表明DCDMA在防污剂中具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氯苄 N N-二甲基-3 4-二氯苄 合成 防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苄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效试验
2
作者 周成 袁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83-83,91,共2页
36 %二氯苄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 ,用二氯苄 45 0~ 6 0 0g/hm2 对移栽稻田杂草除草效果达 90 %以上 ,持效期 6 0d以上。其药效明显高于其他药剂 ,建议移栽稻田用量为 45 0g/hm2
关键词 二氯苄 水稻 杂草 除草效果 移栽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P对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防除抛秧田杂草增效作用研究
3
作者 张青 李沛元 吴竟仑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87-87,76,共2页
关键词 抛秧田杂草 二氯苄 化学防除 SDP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中苄亚甲基二氯水解制苯甲醛连续流工艺 被引量:7
4
作者 严生虎 陈代祥 +4 位作者 沈卫 沈介发 马兵 刘建武 张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9-302,339,共5页
以苄亚甲基二氯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连续合成了苯甲醛。考察了苄亚甲基二氯水解反应的温度、盐酸催化剂起始浓度、反应物料摩尔比以及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在起始浓度为20%(质量分数)... 以苄亚甲基二氯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连续合成了苯甲醛。考察了苄亚甲基二氯水解反应的温度、盐酸催化剂起始浓度、反应物料摩尔比以及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在起始浓度为20%(质量分数)的盐酸催化下,水解反应温度为140℃,盐酸与苄亚甲基二氯物料摩尔比为15∶1,停留时间为370 s时,苄亚甲基二氯的转化率达到69.2%,GC选择性超过99.9%。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实现了连续化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采用盐酸作催化剂,避免了传统金属催化剂残留对产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二氯 微通道反应器 苯甲醛 水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反应精馏耦合生产苄叉二氯的过程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丁良辉 汤吉海 +4 位作者 崔咪芬 陈献 李聪 薄翠梅 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0,共5页
建立以氯化苄为原料、常压反应-减压精馏耦合高选择性生产苄叉二氯的新型工艺。基于已建立的New-ton-Raphson内外层模拟方法对工艺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考察提馏段塔板数、相邻反应器间隔塔板数、反应器台数、Cl2进料流率及其分配情况对塔... 建立以氯化苄为原料、常压反应-减压精馏耦合高选择性生产苄叉二氯的新型工艺。基于已建立的New-ton-Raphson内外层模拟方法对工艺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考察提馏段塔板数、相邻反应器间隔塔板数、反应器台数、Cl2进料流率及其分配情况对塔底苄叉二氯纯度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精馏塔操作压力10kPa,反应器常压操作、温度100℃时,提馏段塔板数为15、相邻反应器间隔塔板数为1、反应器台数为3较为适宜;当塔釜上升蒸汽量为10 kmol/h,Cl2分配系数为0.34、0.33和0.33时,塔底出料中苄叉二氯摩尔分数随着Cl2进料流率的减小而明显上升,甚至达到0.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反应器 二氯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二氯含氟甲苄菊酯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新琢 仇宗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顺式二氯含氟甲菊酯 杀虫剂 生物活性 杀虫能力 浸液法 二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二氯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一鸿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4-125,共2页
采用2、4、6、8 g/L的苄.二氯混配剂喷施水稻幼苗,喷药后第4天测定根长、苗重、根系CAT活性、土壤CAT活性和根系H2O2含量,结果显示:低浓度的苄.二氯促进根的生长,浓度超过4 g/L后,幼苗鲜重下降;各种浓度的苄.二氯均导致根系H2O2含量下... 采用2、4、6、8 g/L的苄.二氯混配剂喷施水稻幼苗,喷药后第4天测定根长、苗重、根系CAT活性、土壤CAT活性和根系H2O2含量,结果显示:低浓度的苄.二氯促进根的生长,浓度超过4 g/L后,幼苗鲜重下降;各种浓度的苄.二氯均导致根系H2O2含量下降和根系CAT活性上升,但苄.二氯不能抑制土壤CAT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 水稻 CAT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叉二氯的连续气相水解反应工艺研究
8
作者 严生虎 蒋鑫 +5 位作者 倪风超 沈介发 刘建武 张跃 陶文平 顾雷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以苄叉二氯为原料,活性炭为载体的负载酸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连续合成苯甲醛。考察了苄叉二氯气相水解反应的温度、负载酸类型、酸的负载量、反应物料摩尔比、水解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质量分数98%硫... 以苄叉二氯为原料,活性炭为载体的负载酸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连续合成苯甲醛。考察了苄叉二氯气相水解反应的温度、负载酸类型、酸的负载量、反应物料摩尔比、水解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质量分数98%硫酸浸渍活性炭,得到负载量为35%的负载酸催化剂,气相反应温度为220℃,水与苄叉二氯物料摩尔比为6∶1,水解时间为6.5 s时,苯甲醛收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 水解反应 固定床 负载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氯·苄WP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根生 钱良玉 +2 位作者 徐自尚 杜余能 王德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1071-1071,1076,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 :3 6%二氯·苄WP是水稻田优秀的除草剂 ,可在白湖地区水稻直播田广泛使用 ,剂量以 75 0~ 90 0g/hm2
关键词 36%二氯· 水稻 直播田 杂草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二氯·苄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秧田杂草效果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彬彬 刘维新 夏华新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40%二氯·可湿性粉剂 防治 水稻秧田 杂草防除效果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防除直播水稻田杂草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宇达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139-140,共2页
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防除直播水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药后3 d对水稻有轻微药害,但7 d后恢复正常,不影响水稻生长,对直播田稗草、莎草、节节菜等主要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千金籽... 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防除直播水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药后3 d对水稻有轻微药害,但7 d后恢复正常,不影响水稻生长,对直播田稗草、莎草、节节菜等主要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千金籽效果较差。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田杂草,推荐在直播水稻田使用剂量为600~75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二氯可湿性粉剂 直播水稻田 杂草 最佳用量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苄·二氯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免耕抛秧田杂草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孙旺 李春晓 陈小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84-84,共1页
进行了40%苄·二氯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免耕抛秧田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苄·二氯可湿性粉剂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优于对照药剂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安全性能好,生产上推荐用量为525g/hm2。
关键词 40%·二氯可湿性粉剂 水稻 免耕抛秧 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苄·二氯防治水稻移栽田杂草的药效试验
13
作者 熊延文 江爱民 郑理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3期267-268,共2页
试验表明,30%苄·二氯WP是防治移栽稻田杂草的良好药剂,对稗草等禾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节节菜等阔叶杂草均有显著的防除效果。商品用量以750g/hm2为宜。
关键词 -二氯可湿粉 水稻移栽田 杂草 防除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二氯苯显微镜热台定向结晶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建文 张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0-564,共5页
Th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dire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transparent organic melt of mixed dichlorobenzene (DCB) is made to study the interface morphology of growing crystal, the pattern of crystal growth and the... Th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dire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transparent organic melt of mixed dichlorobenzene (DCB) is made to study the interface morphology of growing crystal, the pattern of crystal growth and the cause of impurity inclusion. The results of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will provide great benefit to the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f related directional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二氯苄 超微镜热台 定向结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氯苯甲醛与乙酰氯联产反应机制解析及工艺优化
15
作者 王菲 陈献 +2 位作者 崔咪芬 汤吉海 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以邻氯苄叉二氯为原料,与乙酸发生酸解反应联产邻氯苯甲醛与乙酰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酸解反应产物进行了鉴别与分析,剖析了酸解反应历程,并优化了酸解反应工艺。根据产物鉴别分析结果,酸解反应的产物除了包括邻氯苯甲醛与乙... 以邻氯苄叉二氯为原料,与乙酸发生酸解反应联产邻氯苯甲醛与乙酰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酸解反应产物进行了鉴别与分析,剖析了酸解反应历程,并优化了酸解反应工艺。根据产物鉴别分析结果,酸解反应的产物除了包括邻氯苯甲醛与乙酰氯两个主产物以外,还包括乙酸酐、邻氯苯乙烯、邻氯苯甲酰氯、2,2二氯甲苯乙酸酯、(2氯苯基)甲二乙酸酯及2氯肉桂酸等副产物。由此推断出邻氯苄叉二氯与乙酸的酸解反应是一个包含平行、连串的复杂反应网络,其中主要副产物为乙酸酐与邻氯苯乙烯,其形成机制为:乙酸与乙酰氯缩合得到乙酸酐;邻氯苯甲醛与乙酸酐先发生Perkin反应生成2氯肉桂酸,再由2氯肉桂酸脱去1分子CO _(2)而形成邻氯苯乙烯。反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主要副产物的形成均由系统中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乙酰氯产物所贡献,因此,在反应过程将产物乙酰氯及时移出反应系统是工艺优化的方向之一。反应工艺优化结果如下:在反应温度为110℃、乙酸滴加速率为15.8 mL/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2%、酸苄摩尔比值为0.8、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在反应的同时,将产物乙酰氯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最终邻氯苄叉二氯与乙酸的转化率分别达到70.66%、82.37%,邻氯苯甲醛与乙酰氯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8.11%、91.1%。通过反应分离工艺,邻氯苯甲醛与乙酰氯的选择性分别提高了1.53%、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氯二氯 乙酰氯 酸解 反应网络 PERKIN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十四烷基二甲基)-1,4-对苯二甲基氯化铵盐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刚森 赵林秀 +3 位作者 王培义 宁小钰 秦鹏举 薛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9-523,563,共6页
分别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对二氯苄(XDC)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n(叔胺)∶n(XDC)=2.4∶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时,XDC转化率达... 分别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对二氯苄(XDC)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n(叔胺)∶n(XDC)=2.4∶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时,XDC转化率达到100%;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进行了确认。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25℃时,碳链长度分别为12和14时,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36×10-5和2.56×10^(-6)mol/L,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40.71和35.37 m N/m;p C20值分别为5.63和6.18;表面过剩吸附量(Γmax)分别为2.41×10^(-6)和3.09×10^(-6)mol/m^2;分子最小截面积(Amin)分别为0.69和0.54 nm^2。动态表面张力参数n值分别为0.85、0.74,t*分别为1.05和0.27 s,R1/2分别为14.11和69.79 m N/m/s,R=14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动态表面张力优于R=12时。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结构相似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相比CMC低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 二氯苄 动态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薇 杜启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9,共5页
以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并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技术滤除PDMAEMA水溶液中的低聚物和未反应的单体.以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以所精制的PDMAEMA为水相涂层液,以对二氯苄的正庚烷... 以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并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技术滤除PDMAEMA水溶液中的低聚物和未反应的单体.以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以所精制的PDMAEMA为水相涂层液,以对二氯苄的正庚烷溶液为有机交联剂,利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DMAEMA/PSf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实验重点研究了PSf基膜和单体浓度、水相pH值及浸涂时间、水相沥干时间、交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所制备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制膜条件.所制备的荷正电纳滤膜对1g/LMgSO4水溶液(0.8MPa,30℃)的截留率为86.7%,水通量为8.4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 二甲氨基乙酯 复合纳滤膜 制备 超滤膜技术 膜分离性能 MgSO4 AIBN 本体聚合 中空纤维 界面聚合 单体浓度 反应时间 制膜条件 水溶液 PSF 引发剂 低聚物 水相 交联剂 正庚烷 二氯苄 pH值 截留率 水通量 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膜的交联增强及其抗紫外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俊 侯源富 +2 位作者 李俊男 郭雪雪 郝蕾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4,共7页
为提高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增强纤维素膜:以纤维素/DMAc-LiCl溶液体系为铸膜液,以对二氯苄为交联剂,通过相转化成膜技术制得纤维素初生膜,再将其浸渍于NaOH水溶液中,通过醚化交联反应制备出具有一定抗紫外性能的高强... 为提高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增强纤维素膜:以纤维素/DMAc-LiCl溶液体系为铸膜液,以对二氯苄为交联剂,通过相转化成膜技术制得纤维素初生膜,再将其浸渍于NaOH水溶液中,通过醚化交联反应制备出具有一定抗紫外性能的高强度纤维素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对目标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剂的加入,使得纤维素原有的无定型结构被破坏,形成了结晶程度更高的新晶型;交联剂用量为1∶0.125 (摩尔比-OH∶-Cl)、NaOH浓度为0.1 mol/L、反应时间为3 h时可制备出力学性能最优的纤维素膜,其拉伸强度最高可提高102%,弹性模量最高可提高32%,断裂伸长率最高可提高210%;经过紫外光照射的未改性的纤维素膜力学强度下降了24.6%,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纤维素膜的拉伸强度降低幅度为16.8%~2.45%,证明了改性后的纤维素膜具备一定的抗紫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膜 化学交联 二氯苄 力学性能 抗紫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联苯二乙腈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所信 刘丽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8-29,35,共3页
以联苯二氯苄,氰化钠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在70℃~80℃、pH值=8的条件下制得联苯二乙腈,然后加入联苯二甲醛及二甲亚砜,加热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在30℃条件下,滴加30%的甲醇钠溶液,将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棕红色膏状物———聚... 以联苯二氯苄,氰化钠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在70℃~80℃、pH值=8的条件下制得联苯二乙腈,然后加入联苯二甲醛及二甲亚砜,加热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在30℃条件下,滴加30%的甲醇钠溶液,将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棕红色膏状物———聚联苯二乙腈。其分子量为5.423×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联苯二乙腈 合成 联苯二乙腈 联苯二氯苄 联苯二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聚砜中空纤维纳滤复合膜的研究
20
作者 王薇 杜启云(导师)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8-138,共1页
以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为表层材料,以对二氯苄为交联剂,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季铵化反应)制备了荷正电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基膜、PDMAE-MA、交联剂、溶剂、催化剂等和制膜工艺对... 以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为表层材料,以对二氯苄为交联剂,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基膜,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季铵化反应)制备了荷正电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基膜、PDMAE-MA、交联剂、溶剂、催化剂等和制膜工艺对复合纳滤膜截留性能的影响,从中总结出以聚电解质为交联预聚体制备复合纳滤膜的基本规律。首先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了 PDMAEMA,采用中空纤维超滤技术精制 PDMAEMA 水溶液。PDMAEMA 水溶液具有浓度、外加盐和 pH 的响应性。其凝胶层也表现出相同的特点。研究了以聚砜(PSF)平板膜为基膜时,PDMAEMA 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条件。研究结果如下:此界面聚合反应在有机相中进行;较优的制备条件为:PDMAEMA 浓度为2wt%,时二氯苄浓度为1%~1.5%(wt),应加入少量的 NaHCO_3来维持溶液的微碱性,室温下反应即可进行,反应时间为5h。另外,用辐照交联的方法制备了 PDMAEMA 平板型复合纳滤膜,所制备的纳滤膜对2g/LMgSO_4的截留率为50%左右。中空纤维外压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实验包括以下内容:进行了中空纤维外压纳滤膜的基膜选择,研究了基膜对聚合物溶液的吸附行为;确定 PDMAEMA 涂层液的最佳浓度为0.75wt%;在 PD-MAEMA 水溶液中加入0.148mol/L NaHCO_3能提高纳滤膜对二价盐的截留率,但对通量的提高不大;往 PDMAE-MA 水溶液中加入5%(v/v)乙醇能得到高通量、高脱盐率的中空纤维纳滤膜,对 MgSO_4的截留率≥98%,水通量可达19.5L/(m^2·h)(内压膜),水通量≥20L/(m^2·h)(外压膜);加入催化剂碘化钾(KI)使反应时间缩短为3.5h。荷正电的 PDMAEMA 中空纤维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率顺序为:MgSO_4>MgCl_2>NaCl>KCl>Kl,对阳离子的截留顺序为:Mg^(2+)>Na^+>K^+,对阴离子的截留顺序为:Cl^->Br^->I^-。对蔗糖的截留率>60%,时 D-甘露糖的截留率为37.4%(外压膜)和32.2%(内压膜),并能有效软化自来水。对分子量大于300的小分子荷正电染料的截留率>50%。纳滤操作条件影响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性能。无机盐的浓度上升,纳滤膜的截留率和通量都略有下降;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率和水通量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加。PDMAEMA 复合纳滤膜表现出温度敏感性和 pH 敏感性。制备了 PDMAEMA 中空纤维内压纳滤膜,确定 PDMAEMA 溶液的浓度为0.75wt%,内压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率和通量的变化与压力的关系符合高斯曲线。实验测试了 PDMAEMA 复合纳滤膜的耐溶剂性,所用溶剂为纯水,0.5mol/L HCl,0.5mol/L NaOH 和30%H_2O_2(wt%)。实验表明:PDMAEMA 复合纳滤膜的杀菌性、耐碱性和耐氧化性较好,但不适于在酸性介质中保存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 荷正电膜 中空纤维纳滤膜 界面聚合 复合膜 聚砜 二氯苄 季铵化 聚砜中空纤维 复合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