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亦云 韩竹箴 +5 位作者 张倩 王佳 程明赛 王振中 杨颖博 肖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 L.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 L.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贯叶金丝桃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贯叶金丝桃降碳聚酮A(1)、α-芒柄花醇(2)、(3 R)-thunberginol(3)、2-geranyloxy-1-(2-methylpropanoyl)-phloroglucinol(4)、4,6-dihydroxy-2-O-(3″,7″-dimethyl-2″,6″-octadienyl)-1-(2′-methylbutanoyl)benzene(5)、norhyperpalum G(6)、garsubellin A(7)、garsubellin B(8)、(2″R/S)-kellerine C(9)、kobusone(10)、圣草酚(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在藤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金丝桃 二氯甲烷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生、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赵凤鸣 赵青春 +6 位作者 黄艳 杨柳 武晓群 周韬 杜伟锋 方泰惠 王明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40-2443,共4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影响。方法:以人胚肺细胞为材料,通过制备D-半乳糖细胞衰老模型,以MTT、SOD、NO为指标,观察D-半乳糖对人胚肺细胞的损伤以及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保... 目的:研究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影响。方法:以人胚肺细胞为材料,通过制备D-半乳糖细胞衰老模型,以MTT、SOD、NO为指标,观察D-半乳糖对人胚肺细胞的损伤以及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保护作用,并通过Rt-PCR检测,进一步探讨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衰老通路的影响。结果: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增殖有一定的影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抗氧化系统表现出保护作用;对衰老相关通路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结论:山茱萸生品、制品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对D-半乳糖致衰人胚肺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生品 山茱萸制品 二氯甲烷萃取部位 D-半乳糖 人胚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宝草中一个新的间苯三酚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3
作者 高圆媛 邓青 +2 位作者 何清 李娜娜 何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0-1905,共6页
目的研究元宝草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元宝草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化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目的研究元宝草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元宝草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化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元宝草素A(1)、hyperbeanin A(2)、hyperpatulol I(3)、hyperhenone I(4)、hypercohone G(5)、hyperbeanol G(6)、hyperlagarin A(7)、hyperascyrone D(8)。化合物抑制乙酰胆碱酯酶IC 50值均在1.16~5.15μmol/L之间。结论化合物1为间苯三酚类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潜在活性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草 二氯甲烷部位 间苯三酚 分离鉴定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不同有效部位对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增敏作用
4
作者 施丽娟 张艳美 +2 位作者 朱中博 杨玉洁 刘喜平 《中成药》 2025年第8期2737-2741,共5页
目的筛选半夏泻心汤增敏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最佳有效部位并探究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半夏泻心汤水提液,并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半夏泻心汤水提液分离为醇沉、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 目的筛选半夏泻心汤增敏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最佳有效部位并探究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半夏泻心汤水提液,并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半夏泻心汤水提液分离为醇沉、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CCK8法检测半夏泻心汤及不同极性部位对AGS/DDP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半夏泻心汤最佳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空白组(AGS/DDP细胞)、最佳有效部位(部位Ⅳ)组、DDP组及联合组(部位Ⅳ+DDP)各组中AGS/DDP细胞凋亡率及耐药蛋白MRP1和LRP1表达;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AGS/DDP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AGS组、AGS/DDP组、部位Ⅳ组、PI3K抑制剂组中PI3K、p-PI3K、Akt、p-Akt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二氯甲烷部位(部位Ⅳ)为半夏泻心汤增敏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最佳有效部位。UPLC-MS/MS结果显示,部位Ⅳ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类固醇、甾体类物质。与空白组比较,DDP组AGS/DDP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联合组AGS/DDP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AGS/DDP组比较,部位Ⅳ组和LY294002组细胞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二氯甲烷部位(部位Ⅳ)为半夏泻心汤增敏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最佳有效部位,该部位主要为黄酮类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UPLC-MS/MS 二氯甲烷部位 胃癌 化疗耐药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