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不锈钢基二氧化铅-碳化钨复合电极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廖登辉 陈阵 +1 位作者 郭忠诚 陆丽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在不锈钢基上通过复合电沉积的方式制备了二氧化铅-碳化钨(PbO2-WC)电极。考察了温度、电流、WC颗粒浓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通过析氧曲线、Tafel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射线衍射图谱考察了WC颗粒掺杂前后PbO2电极相关性能的变化。... 在不锈钢基上通过复合电沉积的方式制备了二氧化铅-碳化钨(PbO2-WC)电极。考察了温度、电流、WC颗粒浓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通过析氧曲线、Tafel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射线衍射图谱考察了WC颗粒掺杂前后PbO2电极相关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即温度70℃、镀液中WC颗粒浓度为40 g/L时,电流密度为0.015~0.025 A/cm2;PbO2-WC共沉积过程中PbO2发生了择优生长,WC颗粒的加入能够细化PbO2晶粒,使镀层变得致密,相对于PbO2电极,PbO2-WC复合电极的耐腐蚀性上升,析氧过电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基 改性电极 电化学性能 二氧化铅-碳化钨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α-PbO_2和β-PbO_2镀层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步明 郭忠诚 杨显万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8,62,共6页
根据热力学数据,通过计算绘制出Pb-H_2O系E-pH图,分析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电沉积二氧化铅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温度对碱性电沉积二氧化铅电位的影响比酸性的大。在酸性镀液中,提高氧的超电位抑制氧气的析出,可得到较均匀的二氧化铅镀层;... 根据热力学数据,通过计算绘制出Pb-H_2O系E-pH图,分析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电沉积二氧化铅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温度对碱性电沉积二氧化铅电位的影响比酸性的大。在酸性镀液中,提高氧的超电位抑制氧气的析出,可得到较均匀的二氧化铅镀层;在碱性条件下,减小电流密度或降低一定的槽电压能得到光滑致密的镀层。物相分析证实,碱性电沉积二氧化铅的镀层为α-PbO_2,酸性电沉积二氧化铅的镀层为β-Pb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二氧化铅 E—pH图 析氧过电位 二氧化铅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PbO_2阳极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别汉波 宋宁 +2 位作者 俞小花 和晓才 俞双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80,共4页
为了提升镍阳极析氧活性,降低氧析出过电位,通过电镀技术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电流密度的二氧化铅镀层阳极。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CV)和线性扫描(LSV)技术分析比较了不同电流... 为了提升镍阳极析氧活性,降低氧析出过电位,通过电镀技术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不同电流密度的二氧化铅镀层阳极。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CV)和线性扫描(LSV)技术分析比较了不同电流密度条件下的二氧化铅镀层的化学性质。并测试了所制阳极的镀锌槽电压的大小。研究表明,电流密度为20m A/cm2时,镀PbO_2层效果最好,β-PbO_2电极可促进阳极析氧反应的动力学过程,降低镍基阳极的析氧电位,β-PbO_2电极可通过降低析氧电位来降低电沉积金属锌的槽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析氧电位 镍阳极 二氧化铅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