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钛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城 陈红婉 +2 位作者 吴坦洋 李昆燕 金云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9-884,共6页
以水热法制备了由纳米棒组成的二氧化钛阵列。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对组成阵列的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尺寸进行调节。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发现将反应时间由4h延长至8h,二氧化钛纳米棒的直径由100nm增大到20... 以水热法制备了由纳米棒组成的二氧化钛阵列。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对组成阵列的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尺寸进行调节。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发现将反应时间由4h延长至8h,二氧化钛纳米棒的直径由100nm增大到200nm。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了样品的光吸收特性,发现了尺寸效应引起的吸收边和带隙变化,反应时间由4h延长至8h,样品带隙由3.09eV变化至2.97eV。利用荧光光谱研究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能,发现了样品的近带边发光(382nm左右)、自陷激子发光(420nm左右)、束缚激子发光(456nm左右)和缺陷能级发光(492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二氧化钛阵列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氟复合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的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章少华 王建军 +1 位作者 胡江峰 谢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6-929,共4页
利用溶胶-电泳沉积技术,以多孔有序阳极氧化铝膜为模板制备Nd3+/F-共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为降解物,对Nd3+单掺杂TiO2、F-单掺杂TiO2和Nd3+/F-共掺杂TiO2进行了光催化降解... 利用溶胶-电泳沉积技术,以多孔有序阳极氧化铝膜为模板制备Nd3+/F-共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为降解物,对Nd3+单掺杂TiO2、F-单掺杂TiO2和Nd3+/F-共掺杂TiO2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d3+/F-共掺杂TiO2纳米线阵列具有比单元素掺杂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光照1h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杂质离子的引入使得TiO2薄膜的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实现了在不降低TiO2光催化性能的同时又具有可见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掺杂 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 光催化性能 多孔氧化铝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强化传热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少峰 胡柏松 +3 位作者 陈兴林 司祥华 王德武 张丹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分别以无机酸性溶液(氟化铵和硫酸)和有机中性溶液(氟化铵和丙三醇)作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板表面制备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并以制得的纳米表面作为换热壁面,对其强化传热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其微观结... 分别以无机酸性溶液(氟化铵和硫酸)和有机中性溶液(氟化铵和丙三醇)作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板表面制备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并以制得的纳米表面作为换热壁面,对其强化传热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其微观结构形貌,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检测表面的静态接触角。结果表明,有机中性溶液制备出的纳米管管径大、管壁厚,两种方法得到的纳米表面均具有亲水特性,接触角明显减小。池沸腾实验中,与未处理的钛板相比,纳米表面能够产生更多的汽化核心,有利于提高传热系数及临界热流密度。其中有机中性溶液条件下制备的纳米表面的传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分别达到了10 kW/(m^2·℃)和330 kW/m^2,相比于未处理的钛板分别提高了66.7%和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传热 二氧化钛纳米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运瑞 周庆祥 闫家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1-54,60,共5页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具有独特的结构、良好的化学惰性、更大的比表面积、纳米管与基底结合牢固等优点,其应用非常广泛。综述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光解水制氢、光催化和环境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二氧化...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具有独特的结构、良好的化学惰性、更大的比表面积、纳米管与基底结合牢固等优点,其应用非常广泛。综述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光解水制氢、光催化和环境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应用发展趋势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太阳能电池 光催化 环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形貌 被引量:9
5
作者 谭志谋 王慧洁 +1 位作者 杨杭生 张孝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0-394,385,共6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以NH4F-乙二醇-水溶液为电解质,在钛片上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并研究了电解电压和电极距离对TiO2多孔薄膜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电解电压,可以调控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内径在20~145nm之间;通过调节两电极间... 采用阳极氧化法,以NH4F-乙二醇-水溶液为电解质,在钛片上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并研究了电解电压和电极距离对TiO2多孔薄膜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电解电压,可以调控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内径在20~145nm之间;通过调节两电极间的间距,在金属钛片上制备了完整的二氧化钛纳米孔阵列。并采用有限元模拟二氧化钛层中的电流密度分布,探讨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和纳米孔阵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二氧化钛纳米孔阵列 阳极氧化 有限元分析 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对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肖乾 张华 +5 位作者 路海健 刘畅 刘庆龙 马夏禹 方媛萍 梁大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03-2010,共8页
利用水热合成法在掺杂F的SnO2导电玻璃(FTO)基底上制备TiO2纳米线阵列结构,与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联用,实现了罗丹明B降解中间产物的检测,并推测了反应机理.考察了离子源电压、离子传输管温度和洗脱剂组成对罗丹明B及其降... 利用水热合成法在掺杂F的SnO2导电玻璃(FTO)基底上制备TiO2纳米线阵列结构,与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联用,实现了罗丹明B降解中间产物的检测,并推测了反应机理.考察了离子源电压、离子传输管温度和洗脱剂组成对罗丹明B及其降解产物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催化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溶液体积为15μL,离子源电压为3 kV,离子传输管温度为300℃,洗脱剂为0.5%乙酸-甲醇(体积比)混合溶液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佳的罗丹明B及其中间产物信号.在优化的条件下,从罗丹明B反应溶液中共检测出8种中间产物,基于此推测了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该方法对罗丹明B定量分析的检出限(S/N≥3)为0.1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1%~7.3%,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样品耗量少、分析速度快及操作简便等特点.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其它光催化反应中间产物的检测,拓宽了质谱分析法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为今后环境污染物降解机理的探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 罗丹明B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亲水性的影响
7
作者 胡文岳 赵希瑾 +3 位作者 高佳琦 申倩倩 薛晋波 贾虎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57,共5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以含有0.25wt%NH4F和2mL H_2O的乙二醇溶液作为电解液制备了TiO_2纳米管阵列,然后通过不同温度退火比较其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和亲水性能。实验表明,600℃以下温度退火基本不会引起TiO_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改变,但...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以含有0.25wt%NH4F和2mL H_2O的乙二醇溶液作为电解液制备了TiO_2纳米管阵列,然后通过不同温度退火比较其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和亲水性能。实验表明,600℃以下温度退火基本不会引起TiO_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改变,但是600℃退火会使得部分TiO_2纳米管坍塌。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iO_2由无定型结构向晶体结构转变,同时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变好。另一方面,F元素也会影响TiO_2纳米管阵列的亲水性能,F元素含量越少,亲水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退火温度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团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MNCs-TNTAs)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贺希 陈静飞 +3 位作者 卢聪 屈秀文 钱昆 项丰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20-3138,共19页
一维纳米TiO2材料和同时具有分子特性与部分纳米颗粒特性的金属纳米团簇(NCs)是两种新型纳米材料,近年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二者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发展潜力巨大.金属纳米团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材料(MNCs-TNTAs)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通过... 一维纳米TiO2材料和同时具有分子特性与部分纳米颗粒特性的金属纳米团簇(NCs)是两种新型纳米材料,近年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二者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发展潜力巨大.金属纳米团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材料(MNCs-TNTAs)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通过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上均匀分布金属纳米团簇,使得二者形成协同效应,光电和光催化等活性显著增强.但至今关于此材料还没有系统报道,本文综述了MNCs-TNTAs的材料结构、合成方法及相关应用.MNCs的加入使得TNTA吸收光谱红移,并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MNCs还可充当辅助催化剂.合成关键步骤在于二者的结合,方法有静电自组装法和胶体沉积法,其中胶体沉积法生产的材料更稳定.目前,尚有MNCs-TNTA在光电化学(PEC裂解水)、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还原硝基化合物等方面的应用.未来可以通过改善结合方法、纳米团簇配体种类等手段提升其稳定性,并拓展其在光催化氧化,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金属纳米团簇 复合材料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锂电用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固载球状二硫化钼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9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2,共1页
一种锂电用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固载球状二硫化钼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首先利用阳极氧化法制备有序的氧化钛纳米管结构作为磁控溅射基体材料;利用射频电源将二硫化钼溅射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上以形成一定形状结构的... 一种锂电用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固载球状二硫化钼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首先利用阳极氧化法制备有序的氧化钛纳米管结构作为磁控溅射基体材料;利用射频电源将二硫化钼溅射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上以形成一定形状结构的二硫化钼薄膜;使用直流电源将铝溅射到硫化钼薄膜上以增加电极的导电性能.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固载二硫化钼制备出电池负极材料的技术,可有效地提髙电池的放电容量,减缓衰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二硫化钼 制备方法 负极材料 固载 球状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金属氧化物/大孔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0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5,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介孔金属氧化物/大孔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垂直附着于金属钛板的大孔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为载体,其中填充有介孔金属氧化物,其填充度为10%~100%(体积分数)。该发明在引入介孔... 该发明涉及一种介孔金属氧化物/大孔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垂直附着于金属钛板的大孔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为载体,其中填充有介孔金属氧化物,其填充度为10%~100%(体积分数)。该发明在引入介孔金属氧化物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复合光催化剂 金属氧化 制备方法 介孔 大孔 体积分数 填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生物膜的通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喜 朱文 +2 位作者 柳慧琼 仝大利 李继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0-1753,共4页
介绍了两端通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过程,并对形貌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刻蚀纳米管阵列底部的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的通透装置,运用光电比色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比分析了苯酚红和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能,考察了通透时间和纳米... 介绍了两端通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过程,并对形貌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刻蚀纳米管阵列底部的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的通透装置,运用光电比色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比分析了苯酚红和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能,考察了通透时间和纳米管管径等参数对通透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通透性能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制备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82
12
作者 赖跃坤 孙岚 +1 位作者 左娟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63-1066,共4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HF水溶液体系使纯钛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规整有序的高密度TiO2纳米管阵列,考察了几种主要的实验参数(阳极氧化电压、温度、时间、电解液浓度)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氧化电压是影响氧化钛...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HF水溶液体系使纯钛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规整有序的高密度TiO2纳米管阵列,考察了几种主要的实验参数(阳极氧化电压、温度、时间、电解液浓度)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氧化电压是影响氧化钛形貌和纳米管尺寸的最主要因素,而温度和电解液浓度只影响TiO2纳米管阵列形成的时间.对TiO2纳米管阵列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分析,初步表征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电学性质.并讨论了TiO2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制备 形成机理 阳极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在金属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中的吸附及氧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华青 潘西 +3 位作者 谢琴 孟强强 高建荣 王建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50,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五种不同金属元素V、Cr、Pd、Pt、Au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As)的性质以及CO在这些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中的吸附和氧化.结果表明:金属的掺杂使TNTAs的带隙减小;弱吸附的CO能够和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中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五种不同金属元素V、Cr、Pd、Pt、Au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TAs)的性质以及CO在这些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中的吸附和氧化.结果表明:金属的掺杂使TNTAs的带隙减小;弱吸附的CO能够和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中的晶格氧通过氧化还原机理生成CO2,这可归因于纳米管阵列的限域效应和金属元素的掺杂.合适的金属掺杂能促进CO氧化,除Cr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掺杂降低了CO氧化的活化能垒,特别是Pd或Au的掺杂使能垒降低最为明显.贵金属元素Pd或Au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可用于CO的低温氧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氧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氧化法在钛网上制备TiO_2纳米管阵列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健敏 王晓强 +2 位作者 李月柳 郭静 李明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8-691,共4页
以NH4F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网表面制备了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XRD、SEM等对TiO2纳米管阵列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 以NH4F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网表面制备了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XRD、SEM等对TiO2纳米管阵列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纳米管管长和管径都会增大,但超过一定时间后,纳米管破损明显加剧且有脱落现象。另外,所制备样品的光学禁带(Eopt)比块状样品的大,但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纳米管的光学禁带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不同时间下制备的纳米管对可见光的吸收率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钛网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阳极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TiO_2纳米管阵列/PbO_2-Pr电极制备及在电氧化有机废水中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毛雨路 张西 +5 位作者 徐迈 王凤武 王智成 方文彦 魏亦军 朱传高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2-588,共7页
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iO_2NTs)为基体,利用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将Pr掺杂的PbO_2修饰到TiO_2NTs管中,制备出新型电极材料Ti/TiO_2NTs/nanoPbO_2-Pr用来降解有机废水。通过循环伏安测试(CV)和线性伏安法(LSV)等手段对电极性能进行评估,研... 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iO_2NTs)为基体,利用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将Pr掺杂的PbO_2修饰到TiO_2NTs管中,制备出新型电极材料Ti/TiO_2NTs/nanoPbO_2-Pr用来降解有机废水。通过循环伏安测试(CV)和线性伏安法(LSV)等手段对电极性能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新型电极材料Ti/TiO_2NTs/nanoPbO_2-Pr具有高的电催化活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进行表面形貌、晶形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脉冲电沉积成功将Pr-PbO_2沉积到TiO_2纳米管中,其中元素Pr是以Pr_2O_3形式存在。亚甲基蓝降解实验证明,Ti/TiO_2NTs/nanoPbO_2-Pr电极降解120min后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高达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脉冲电沉积 二氧化铅电极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降解苯酚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岚 宫娇娇 +1 位作者 庄惠芳 林昌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7-320,344,共5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钛基体上制得了高度致密的、有序的、均匀的TiO2纳米管阵列。用SEM、XRD等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晶型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以TiO2纳米管阵列为光催化剂对废水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苯酚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考察了影响...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钛基体上制得了高度致密的、有序的、均匀的TiO2纳米管阵列。用SEM、XRD等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晶型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以TiO2纳米管阵列为光催化剂对废水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苯酚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考察了影响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下,苯酚水溶液的pH=3、ρ(苯酚)=10.0 mg/L时,具有锐钛矿相结构的TiO2纳米管阵列的光催化效果最好,相同条件下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颗粒膜的光催化降解速率进行对比,前者比后者提高了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阳极氧化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光催化性能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忠铭 钟福新 +4 位作者 莫德清 黎燕 孟志鹏 王丹宇 朱义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158,162,共4页
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浸滞法制备了N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N-TNTs)。结果显示,将TiO2纳米管阵列(TNTs)浸入0.02mol·L-1尿素溶液中,超声浸泡6min,干燥后在400℃下煅烧2h可获得N-TNTs。SEM和XRD表征结果显示,TNTs与... 以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浸滞法制备了N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N-TNTs)。结果显示,将TiO2纳米管阵列(TNTs)浸入0.02mol·L-1尿素溶液中,超声浸泡6min,干燥后在400℃下煅烧2h可获得N-TNTs。SEM和XRD表征结果显示,TNTs与N-TNTs形貌相似,管径均约为125nm,且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相混,在2θ为35°(100)处观察到TiN0.26的衍射峰。pH=1、光照时间为4h时,N-TNTs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3.9%。同时,甲基橙初始浓度越低,甲基橙降解率越高。且N-TNTs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反应过程为拟一级动力学过程。将N-TNTs应用于光催化降解制糖废水时发现,在强碱性环境中,N-TNTs对制糖废水的降解率最高,光照25h降解率达到87.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光催化活性 制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子阳 曾雄丰 +2 位作者 王建省 赵英娜 张文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共5页
Ti 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与二氧化钛纳米阵列相比,由于石墨烯拥有导电性高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得复合薄膜材料更有利于对被催化物的捕获和吸附、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迁移,从而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同时,这种复合材料在使用... Ti 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与二氧化钛纳米阵列相比,由于石墨烯拥有导电性高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得复合薄膜材料更有利于对被催化物的捕获和吸附、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迁移,从而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同时,这种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分离和回收,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主要介绍了Ti 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相关领域的应用及机理,并对Ti O2纳米阵列/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阵列 石墨烯 薄膜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益操 赵浙菲 +2 位作者 李世雄 邸婧 郑华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在钛基体上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采用化学浴方法在TiO2纳米管阵列上修饰了Fe2O3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及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染... 在钛基体上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采用化学浴方法在TiO2纳米管阵列上修饰了Fe2O3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及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Fe2O3纳米颗粒的修饰将TiO2纳米管阵列的光响应拓宽至可见光区域,提高了光电流,Fe2O3/TiO2纳米管阵列的光电流是未修饰的TiO2纳米管阵列的9倍。而在光催化反应中,亚甲基蓝最高降解率可达80%,比未修饰的TiO2纳米管阵列高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与葡萄糖的光电催化协同氧化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迪 李雪瑾 +4 位作者 殷伟平 陈红冲 张嘉凌 李金花 周保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利用薄层反应器研究了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三环癸胺在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表面的光电催化降解性能,重点考察了三环癸胺与葡萄糖的光电催化协同氧化作用.研究表明,三环癸胺作为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合物,在薄层反应器中难以在... 利用薄层反应器研究了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三环癸胺在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表面的光电催化降解性能,重点考察了三环癸胺与葡萄糖的光电催化协同氧化作用.研究表明,三环癸胺作为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合物,在薄层反应器中难以在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光电催化中实现完全降解.在三环癸胺COD浓度50—400 mg.L-1条件下,其降解效率均低于30%,且随着三环癸胺浓度的增加降解效率下降.三环癸胺与葡萄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光电催化协同氧化作用,且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协同作用增强,当葡萄糖与三环癸胺浓度比值大于2时,可以实现三环癸胺的完全降解.在光电催化协同氧化过程中,三环癸胺与葡萄糖的降解并非同步进行,易降解的多羟基葡萄糖所产生的大量羟自由基,可能促进了三环癸胺或三环癸胺中间产物的氧化.该研究也为难降解的有机物的光电催化处理提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癸胺 难降解有机物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 葡萄糖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