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梭形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娉婷 陶杰 +1 位作者 薛建军 陈玉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6,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所得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抑性能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所得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抑性能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均为梭形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宽平均为20nm,长平均为100nm。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在作用4h后均达到90%以上,抑菌率达到90%以上的溶胶质量浓度为1000mg/L。溶胶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后能明显影响巨噬细胞的生长形态,24h后巨噬细胞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巨噬细胞内颗粒物随纳米TiO2颗粒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细胞折光性下降;在24h内对巨噬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在48h内都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纳米TiO2浓度的升高,其对巨噬细胞的生长抑制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抗菌性能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溶胶的含量对耐磨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海兵 欧迎春 谭欢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5,共4页
以有机硅氧烷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流平法在PMMA表面制备有机/无机耐磨涂层,研究了二氧化钛溶胶的含量对耐磨涂层硬度、耐划伤性及耐磨性的影响,利用ND J-1旋转黏度计、WGF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Taber 5151耐磨仪等分析表征涂层... 以有机硅氧烷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流平法在PMMA表面制备有机/无机耐磨涂层,研究了二氧化钛溶胶的含量对耐磨涂层硬度、耐划伤性及耐磨性的影响,利用ND J-1旋转黏度计、WGF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Taber 5151耐磨仪等分析表征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加入二氧化钛溶胶后,钛原子取代了部分硅原子的位置,从而使形成的含有S i—O—Ti的有机无机三维立体网络结构,比只含S i—O—S i的有机无机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的耐磨涂层性能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溶胶 耐磨涂层 溶胶-凝胶法 P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形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对小鼠肺脏及小鼠巨噬细胞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娉婷 陶杰 +1 位作者 薛建军 陈玉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53-58,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制得的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小鼠肺脏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均...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通过XRD、TEM和FT-Raman对制得的溶胶中纳米粒子的晶形、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该溶胶对小鼠肺脏以及对原代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所得溶胶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均为梭形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宽度约为15nm、平均长度约为60nm。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溶胶对小鼠肺脏的炎症反应增强;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小鼠的炎症反应减弱;高剂量组的小鼠的炎症反应强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小鼠。纳米TiO2溶胶对巨噬细胞在24h内表现出一定的增殖作用,而在48h时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溶胶浓度的增大,其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也显著增大。溶胶能明显影响巨噬细胞的生长形态,作用24h后,巨噬细胞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缩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巨噬细胞内颗粒物随纳米TiO2溶胶浓度的增大而增多,细胞折光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生物毒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低温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评价
4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60,共1页
以四氯化钛和氨水为原料,在常温下通过两步法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制备过程如下:取一定量的四氯化钛的盐酸溶液,用1:1氨水调节pH至7~8,待产生大量沉淀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物至用硝酸银检验无... 以四氯化钛和氨水为原料,在常温下通过两步法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制备过程如下:取一定量的四氯化钛的盐酸溶液,用1:1氨水调节pH至7~8,待产生大量沉淀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物至用硝酸银检验无氯离子存在。将沉淀加入到浓度为0.1mol/L的硝酸溶液中,搅拌均匀,移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在60,70,80,90℃水浴中恒温回流2h,然后自然冷却,即得产物,分别标记为S60,S80,S90。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粒径分析和晶相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溶胶 光催化活性 低温制备 锐钛矿型 活性评价 纳米 透射电子显微镜 四氯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对空气污染胁迫下海芋生理特性及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聂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28-1633,共6页
为了探讨纳米材料对空气污染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及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以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inn.)Schot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纳米材料对城市绿化植物的抗逆性、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及净化污染空气效应的影响;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 为了探讨纳米材料对空气污染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及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以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inn.)Schot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纳米材料对城市绿化植物的抗逆性、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及净化污染空气效应的影响;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对模拟酸雨胁迫下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芋具备一定的净化尾气污染能力。二氧化钛纳米溶胶预处理(0.2%~0.8%)后,能有效提高海芋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中的评价指数,减少空气的含菌量。同时,纳米材料处理能减轻污染空气下的植物叶片细胞质膜透性,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加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叶片的抗逆性。在空气污染胁迫下,海芋叶片的"光合午休"现象加重,日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明显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增大;经过纳米材料预处理后,Pn、Gs和Tr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而Ci降低,其中以0.4%浓度预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可见二氧化钛溶胶预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空气污染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海芋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降低对光合系统的破坏作用,提高胁迫下的光合能力。试验同时对纳米光触媒与植物触媒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二氧化钛溶胶 海芋 生理特性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对隔热涂料反射可持续性影响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沈航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1,共8页
分别制备了不同明度、色相、质感的平涂、水包水、水包砂型反射隔热复合涂层,并使用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和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对这些复合涂层进行耐污防护,在此基础上考察自然老化时间对这些涂层的反射效果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平涂体... 分别制备了不同明度、色相、质感的平涂、水包水、水包砂型反射隔热复合涂层,并使用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和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对这些复合涂层进行耐污防护,在此基础上考察自然老化时间对这些涂层的反射效果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平涂体系,涂装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的涂层,与未涂装耐沾污涂层及涂装硅丙罩面涂层相比,其初始光泽和色相不受影响,且耐沾污能力得到了改善,反射能力的可持续性得以提高,中、高明度样品尤为显著,适用于既有反射隔热建筑外涂层的保护涂装或产品改善;质感涂层的耐沾污和反射能力可持续性也是涂覆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的样品最佳,但是由于其表面平整度过差,导致自洁能力不足以与沾污作用抗衡,故反射性能的维持仍以考虑调整涂层质感和整体明度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隔热涂料 反射陛 太阳光反射比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TiO_2溶胶的制备及其抗紫外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衍夏 雷大鹏 +2 位作者 肖红艳 施亦东 李征然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采用常压加热水解法制备中性均分散TiO2溶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表征,并考察其在亚甲基蓝溶液中的光催化效果及棉织物整理后的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溶胶晶型以锐钛矿结构为主,有少量金红石相结构的混晶,其光生... 采用常压加热水解法制备中性均分散TiO2溶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表征,并考察其在亚甲基蓝溶液中的光催化效果及棉织物整理后的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溶胶晶型以锐钛矿结构为主,有少量金红石相结构的混晶,其光生电子和空穴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TiO2溶胶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脱色率达98%;棉织物经该TiO2溶胶在97℃浸渍整理1 h,对UVB和UVC波段的紫外光有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且耐水洗牢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辐射整理 紫外辐射 中性 二氧化钛溶胶 光催化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溶胶的制备及其对丝绸织物整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肖红艳 陈衍夏 +2 位作者 施亦东 史元元 白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5,共4页
研究了以TiCl4为前驱体,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溶胶,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胶解时加入硝酸量,胶解温度和时间对TiO2溶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出胶解优化工艺为加入硝酸14.4mL(1.6mol/L),在70℃水浴中胶解48h。并利用X衍射对试样进行了表征,显示... 研究了以TiCl4为前驱体,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溶胶,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胶解时加入硝酸量,胶解温度和时间对TiO2溶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出胶解优化工艺为加入硝酸14.4mL(1.6mol/L),在70℃水浴中胶解48h。并利用X衍射对试样进行了表征,显示该TiO2为锐钛矿型,粒径约为15nm。同时紫外光催化亚甲基兰实验结果表明,经5h紫外光照,亚甲基兰的降解率达到97.3%。此外,研究了将该溶胶应用于丝绸织物抗紫外、抗泛黄整理,结果显示,整理后丝绸的紫外透过率明显降低,抗紫外性能良好。在经紫外照射2h后,整理后的织物白度降低1.5%,比空白样的白度降低少0.6%,强力损失约为5%,比空白样的强力损失小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溶胶 光催化 丝织物 织物整理 抗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溶胶对活性红3BS的光催化降解脱色 被引量:7
9
作者 韩琴 吴海培 +5 位作者 高晓红 刘其霞 宋晓玲 刘祥 范鸿轩 何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19,23,共5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溶胶。探讨了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TiO_2溶胶合成温度等对活性红3BS降解脱色率的影响,分析了TiO_2溶胶光催化降解活性红3BS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染料初始质量浓度高,降解率低;不同温度...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溶胶。探讨了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TiO_2溶胶合成温度等对活性红3BS降解脱色率的影响,分析了TiO_2溶胶光催化降解活性红3BS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染料初始质量浓度高,降解率低;不同温度下制备的TiO_2溶胶均具有光催化活性,能够有效降解活性红3BS;合成温度高,TiO_2溶胶光催化降解脱色效果好;TiO_2溶胶对活性红3BS染液的光催化降解脱色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二氧化钛溶胶 光催化降解 活性红3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F-TiO2溶胶制备及光催化降解4-氯苯酚的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冬根 廖世军 +2 位作者 周文斌 全水清 刘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66-1169,1173,共5页
以电解钛丝为前驱物,用过氧化氢溶解-改性水热晶化法制备了锐钛型氟掺杂二氧化钛溶胶。应用XRD、TEM、PSD、UV-vis-DRS,FTIR、XPS技术对溶胶粒子的大小、形貌、晶型、氟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氟的掺杂量及溶液的pH值对溶胶光催化... 以电解钛丝为前驱物,用过氧化氢溶解-改性水热晶化法制备了锐钛型氟掺杂二氧化钛溶胶。应用XRD、TEM、PSD、UV-vis-DRS,FTIR、XPS技术对溶胶粒子的大小、形貌、晶型、氟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氟的掺杂量及溶液的pH值对溶胶光催化降解4-氯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30℃水热反应15h后生成的TiO2溶胶为纯锐钛型结构,平均粒径为11.0nm;氟分别以吸附态、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于TiO2粒子的表面和晶格中;氟掺杂后溶胶粒子对4-氯苯酚的吸附能力增大并有利于4-氯苯酚深度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溶胶 光催化剂 氟掺杂 降解 4-氯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巯基丁二酸铜(II)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电极表面的固定及对H_2O_2传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干宁 余杨锋 +2 位作者 王志颖 葛从辛 徐伟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266,共5页
利用气相沉积技术制备TiO2凝胶膜,将辣根过氧化酶固定在巯基丁二酸铜(II)(CuL-SH)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表面,制得测定H2O2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金电极表面的CuL-SH同时作为电子媒介体.研究了各种因素如pH、工作电位等对传感器响应电... 利用气相沉积技术制备TiO2凝胶膜,将辣根过氧化酶固定在巯基丁二酸铜(II)(CuL-SH)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表面,制得测定H2O2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金电极表面的CuL-SH同时作为电子媒介体.研究了各种因素如pH、工作电位等对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传感器对H2O2的还原显示出快速电催化响应(<10s),计时电流法测定H2O2的线性范围为2.2μmol/L-0.6mmol/L(R=0.999),检出限为1.0×10-6mol/L.测得酶催化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app=0.56mmol/L.传感器的稳定性好,60d其响应值仍保持90%.对其灵敏度和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气相沉积 二氧化钛溶胶-凝胶 巯基丁二酸铜(Ⅱ) 辣根过氧化物酶 自组装单分子层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TiO_2溶胶的成膜特性及薄膜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乾宏 高基伟 +1 位作者 郭兴忠 杨辉 《陶瓷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82-285,共4页
使用具有锐钛矿晶粒的TiO2溶胶,在铜质基材、氧化铝陶瓷片、玻璃载玻片、聚碳酸酯(PC)板、聚氯乙烯(PVC)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涂料涂层、纸片等多种基材表面涂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各种基材表面的TiO2薄膜形貌,并... 使用具有锐钛矿晶粒的TiO2溶胶,在铜质基材、氧化铝陶瓷片、玻璃载玻片、聚碳酸酯(PC)板、聚氯乙烯(PVC)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涂料涂层、纸片等多种基材表面涂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各种基材表面的TiO2薄膜形貌,并对以载玻片为基材的TiO2薄膜的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iO2溶胶在多种基材上都能较好地成膜;TiO2薄膜透明,不会遮盖基体材料;TiO2薄膜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溶胶 锐钛矿 二氧化钛薄膜 成膜性 透光率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溶胶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常友 胡小芳 +1 位作者 宋宏臣 程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3-86,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溶胶并添加到铸膜液中,应用非溶剂致相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成品膜。系统研究了溶胶态TiO2、无机态Ti O2以及无机态TiO2/分散剂体系对TiO2/PVDF杂化膜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纯水接触角的影响。结...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溶胶并添加到铸膜液中,应用非溶剂致相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成品膜。系统研究了溶胶态TiO2、无机态Ti O2以及无机态TiO2/分散剂体系对TiO2/PVDF杂化膜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纯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态TiO2在铸膜液中分散良好,制取所得成品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溶胶态TiO2的加入使得膜的接触角明显降低,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溶胶 聚偏氟乙烯 高性能 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Fe^(3+)的TiO_2水溶胶制备及其用于涤纶织物功能整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锡均 汪进前 +2 位作者 盖燕芳 张钟楷 朱亚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共4页
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通过控制反应物钛酸四丁酯与水的比例,制备纳米Ti O2溶胶,并用掺杂Fe3+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UV-vis分析表明:当Fe3+掺杂量为0.06%时,掺杂纳米Ti O2溶胶对紫外-可见光吸收效果有较明显... 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通过控制反应物钛酸四丁酯与水的比例,制备纳米Ti O2溶胶,并用掺杂Fe3+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UV-vis分析表明:当Fe3+掺杂量为0.06%时,掺杂纳米Ti O2溶胶对紫外-可见光吸收效果有较明显提高。通过浸轧的方式将其应用于涤纶织物的功能整理中,并测试整理品的感应电压和半衰期,探讨不同掺铁量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的影响,以及整理品的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当Fe3+掺杂量为0.06%时,涤纶织物的抗静电、防紫外线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二氧化钛溶胶 抗静电 防紫外线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巴栗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艳丽 周建民 +1 位作者 徐胜光 陈能场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2-335,共4页
采用观赏性植物马拉巴栗(也称发财树,Pachira aquatica)进行甲醛去除试验,在模拟箱内通过甲醛分析仪研究甲醛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模拟箱(1.25m×1.25m×1.25m)内甲醛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0.24mg·m-3、0.40... 采用观赏性植物马拉巴栗(也称发财树,Pachira aquatica)进行甲醛去除试验,在模拟箱内通过甲醛分析仪研究甲醛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模拟箱(1.25m×1.25m×1.25m)内甲醛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0.24mg·m-3、0.40mg·m-3和0.53mg·m-3时,分别经过10h、14h和11h后甲醛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100%。在空白箱子及放植物的箱子内壁及植物叶片上喷洒1%的二氧化钛(TiO2)溶胶后,二者分别经过12h和10h后降低为零。试验证明,马拉巴栗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吸收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巴栗 甲醛 植物净化 二氧化钛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TiO_2混合纳米粒子改性PVDF超滤膜 被引量:8
16
作者 闫勇 赵长伟 +1 位作者 曾楚怡 栾兆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65-2670,2675,共7页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性和强度,将纳米二氧化钛(TiO2)溶胶和纳米氧化铝(γ-Al2O3)按不同比例与聚偏氟乙烯共混,采用相转化法制得共混超滤膜。考察了不同比例的混合纳米粒子对PVDF超滤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力学性能等的影响... 为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性和强度,将纳米二氧化钛(TiO2)溶胶和纳米氧化铝(γ-Al2O3)按不同比例与聚偏氟乙烯共混,采用相转化法制得共混超滤膜。考察了不同比例的混合纳米粒子对PVDF超滤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膜的表面和内部微观结构,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考察纳米粒子在PVDF基体中的存在状态,通过对复合膜进行拉力测试研究混合纳米粒子对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膜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角来定量分析比较膜表面的亲水性。结果表明,γ-Al2O3/TiO2混合比为1∶2时,膜的性能达到最优,孔隙率为74%,水通量为120 L/(m2.h),截留率为93%,拉力最大负荷为35 N,拉伸应变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二氧化钛溶胶 纳米氧化 膜结构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光催化降解的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梅 李孙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溶胶,并采用浸轧的方法对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进行了整理.试样整理前后强力的变化表明:TiO2溶胶整理后的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光氧化降解速度加快,并且当钛酸丁酯与水的体积比为10∶1时,所得T...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溶胶,并采用浸轧的方法对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进行了整理.试样整理前后强力的变化表明:TiO2溶胶整理后的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光氧化降解速度加快,并且当钛酸丁酯与水的体积比为10∶1时,所得TiO2溶胶对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光氧化降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聚丙烯 纺粘非织造布 二氧化钛溶胶 后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提拉法修饰阳极对DSS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尧 池波 +2 位作者 刘军 蒲健 李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
首先采用浸渍提拉法在导电玻璃上涂TiO2溶胶膜并烧结,再用P25粉制备TiO2浆料涂敷在溶胶膜上烧结制备成DSSC光阳极。对光阳极的双层膜结构进行XRD、FESEM等表征分析,并对相应的DSSC测试电池性能。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查溶胶提拉次数、P2... 首先采用浸渍提拉法在导电玻璃上涂TiO2溶胶膜并烧结,再用P25粉制备TiO2浆料涂敷在溶胶膜上烧结制备成DSSC光阳极。对光阳极的双层膜结构进行XRD、FESEM等表征分析,并对相应的DSSC测试电池性能。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查溶胶提拉次数、P25涂敷层数、在溶胶中加入乙基纤维素(EC)的含量等3个因素对DSS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提拉10次,P25涂敷一层,不加EC时,电池性能最佳;P25层数对开路电压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溶胶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对蜘蛛兰及其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聂磊 叶敏怡 代色平 《广东园林》 2009年第4期19-21,共3页
试验探讨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对城市绿化植物蜘蛛兰净化污染空气效应及植物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蜘蛛兰具备一定净化尾气污染的能力。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处理下能有效提高蜘蛛兰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减少空气含菌量。同时... 试验探讨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对城市绿化植物蜘蛛兰净化污染空气效应及植物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蜘蛛兰具备一定净化尾气污染的能力。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处理下能有效提高蜘蛛兰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减少空气含菌量。同时,纳米材料处理减轻污染空气下的植物叶片细胞质膜透性,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加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植物叶片抗逆性。本文对纳米光触媒与植物触媒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二氧化钛溶胶 蜘蛛兰 空气污染净化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reased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sulfur using titania/MWCNT composite 被引量:1
20
作者 Molood Barmala Abdolsamad Zarringhalam Moghadam Mohammad Reza Omidkha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Titania coating of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MWCNT) was carried out by sol-gel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hoto catalytic properties.The effect of MWCNT/TiO_2 mass to volume ratio on adsorption ability,reaction ... Titania coating of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MWCNT) was carried out by sol-gel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hoto catalytic properties.The effect of MWCNT/TiO_2 mass to volume ratio on adsorption ability,reaction rate and photo-catalytic removal efficiency of dibenzothiophene(DBT) from n-hexan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9 W UV lamp.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tubes improves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iO_2 by two factors;however,the DBT removal rate versus MWCNT content is found to follow a bimodal pattern.Two factors are observed to affect the removal rate of DBT and produce two optimum values for MWCNT content.First,large quantities of MWCNTs prevent light absorption by the solution and decrease removal efficiency.By contrast,a low dosage of MWCNT causes recombination of the electron holes,which also decreases the DBT removal rate.The optimum MWCNT contents in the composite are found to be 0.25 g and 0.75 g MWCNT per 80 m L of s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SOL-GEL TITANIA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 (MWC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