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和氮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介孔三氧化二铝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1
作者 韩蓉 张志民 +3 位作者 赵远航 王佳一 汤文君 张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4-913,共10页
目的:以锌(Zn)和氮(N)改性的二氧化钛(TiO_(2))纳米粒子(NPs)及介孔三氧化二铝(Al_(2)O_(3))(γ相,20 nm)作为增强填料,制备新型牙科复合树脂,系统评价其抗菌活性、机械强度、基础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获得兼具优异抗菌活性与良好机械强度... 目的:以锌(Zn)和氮(N)改性的二氧化钛(TiO_(2))纳米粒子(NPs)及介孔三氧化二铝(Al_(2)O_(3))(γ相,20 nm)作为增强填料,制备新型牙科复合树脂,系统评价其抗菌活性、机械强度、基础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获得兼具优异抗菌活性与良好机械强度的牙科复合树脂。方法:将Zn-N-TiO_(2)NPs和介孔Al_(2)O_(3)NPs按不同质量比添加至树脂基质中,制备出5种复合树脂,分别为对照组(无增强填料)、0组(Zn-N-TiO_(2)∶Al_(2)O_(3)为1∶0)、1组(Zn-N-TiO_(2)∶Al_(2)O_(3)为1∶1)、2组(Zn-N-TiO_(2)∶Al_(2)O_(3)为1∶2)和3组(Zn-N-TiO_(2)∶Al_(2)O_(3)为1∶3)。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各组复合树脂表面黏附菌的数量并计算抗菌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组复合树脂表面黏附菌形态表现,万能试验机测量各组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FS)和弹性模量(EM),SEM观察各组复合树脂断裂面形态表现,显微硬度仪测定各组复合树脂维氏显微硬度,检测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并计算光固化20 s的双键转化率(DC)及各组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水滴角测量仪测定水接触角(WCA),测量各组复合树脂的吸水值(WSP)和溶解值(WSL),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评估各组复合树脂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第1、3和5天时的相对增殖率(RGR)并确定其体外细胞毒性等级。结果:平板菌落计数法,与对照组比较,其他组琼脂板上的菌落数量明显减少,其中1组菌落数最少。SEM图像,对照组中可见密集且形态良好的变异链球菌;0组和3组的细菌呈小面积聚集,细胞膜表面出现凹陷;1组和2组的细菌分布稀疏,细胞膜出现明显皱缩,伴随细胞内容物泄漏。1组与2组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其他组(P<0.05)。所有实验组复合树脂的抗菌率均超过85%,其中1组和2组复合树脂的抗菌率达到99%以上,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0组FS最低。随着介孔Al_(2)O_(3)的加入,1组和2组复合树脂FS升高,其中2组的FS最高,高于对照组和0组(P<0.05)。3组复合树脂FS较2组降低,但仍高于其余组别(P<0.05)。SEM图像,对照组中二氧化硅(SiO_(2))颗粒表面光滑,与树脂基质间的断裂界面清晰,常见多于1/2球体颗粒裸露的现象;0组与对照组相似,且可以观察到较大的Zn-NTiO_(2)NP团块断面,纳米粒子与树脂基质间的结合较为紧密,未发生断裂;1、2和3组中,树脂基质不同程度地黏附于SiO_(2)颗粒表面,多于1/2球体颗粒裸露的现象较少,树脂断裂面凹凸不平;2组可以观察到断裂的SiO_(2)球体;1和2组填料分布较为均匀,3组中偶见纳米粒子团聚现象。对照组复合树脂EM最低。随着增强填料的加入,各组复合树脂的EM升高,3组最高,2组次之。0组复合树脂维氏显微硬度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介孔Al_(2)O_(3)含量增加,复合树脂维氏显微硬度逐渐增加,2组和3组复合树脂维氏显微硬度均超过45 HV,分别较对照组复合树脂提高了29.73%和33.82%,较0组复合树脂提高了51.34%和56.28%。各组复合树脂的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复合树脂固化深度>4 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组复合树脂WCA最小,随着介孔Al_(2)O_(3)含量增加,复合树脂的疏水性提高,但WCA值均保持在80°以下。3组复合树脂WCA最大,但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填料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树脂的吸水/溶解性。CCK-8法,各组L929细胞的RGR均大于75%,符合体外安全标准。1组、2组和3组L929细胞的RGR高于其他组,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增强填料的引入赋予复合树脂优异的抗菌活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本实验条件下,2组复合树脂抑菌性和机械性能综合最佳,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潜力的牙科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二氧化钛 介孔氧化铝 抗菌性能 机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及抗紫外线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连利 赵志成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紫外线对人类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制各种抗紫外线材料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弥补单一无机纳米粉体对某一波段紫外线屏蔽不佳的缺陷,以硝酸铈和硝酸铝为原料,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铈/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 紫外线对人类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制各种抗紫外线材料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弥补单一无机纳米粉体对某一波段紫外线屏蔽不佳的缺陷,以硝酸铈和硝酸铝为原料,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铈/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铈与铝物质的量比、煅烧温度、干燥方式对二氧化铈/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对紫外线吸收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超声-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铈/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以及激光粒度仪等对复合粉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二氧化铈/氧化铝纳米复合粉体,属于原子级混合,其对紫外线的吸收性能优于二氧化铈、氧化铝任何一种单一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氧化铝 超声-沉淀 紫外线吸收 纳米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扎型氧化铝/铝金属陶瓷复合粉体的球磨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杰光 杜大明 +4 位作者 王瑞花 富伟 李养良 马明亮 纪岗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1,共3页
采用球磨法制备钉扎型氧化铝/铝金属陶瓷复合粉体,为制备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提供原料基础。研究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Al2O3颗粒在Al球表面的钉扎数量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球磨转速对Al2O3在Al球表面的钉扎数量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 采用球磨法制备钉扎型氧化铝/铝金属陶瓷复合粉体,为制备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提供原料基础。研究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Al2O3颗粒在Al球表面的钉扎数量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球磨转速对Al2O3在Al球表面的钉扎数量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随着球料比的增大,Al2O3在Al球表面分布增多,综合考虑其性价比,采用球磨时间为24 h、转速为100 r/min和球料比为1∶2的工艺条件制备钉扎型氧化铝/铝金属陶瓷复合粉体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材料 复合粉体 氧化铝 球磨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型氧化铝/铝金属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4
作者 宋杰光 王瑞花 +4 位作者 王芳 杜大明 富伟 李养良 马明亮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9-172,183,共5页
金属陶瓷既保持了陶瓷材料优异特性,又具备金属材料优势,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工程材料。本文利用球磨方法制备氧化铝-铝金属陶瓷材料复合粉体,并对其进行表征和研究其致密化性能,为制备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提供参考。球磨时间大于3 h,氧化... 金属陶瓷既保持了陶瓷材料优异特性,又具备金属材料优势,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工程材料。本文利用球磨方法制备氧化铝-铝金属陶瓷材料复合粉体,并对其进行表征和研究其致密化性能,为制备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提供参考。球磨时间大于3 h,氧化铝颗粒在铝粉的周围分布较为均匀。在50 r/min的球磨条件下,氧化铝颗粒在铝粉周边的分布比在75 r/min的球磨条件下氧化铝颗粒在铝粉周边的分布更均匀。随着铝粉含量增加,氧化铝在铝粉中的分布范围大,且更加均匀,并有少量的钉扎现象,复合粉体所制备金属陶瓷的烧结致密性较好,为制备高性能金属陶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材料 包裹型复合粉体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包覆石墨复合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周福 汪厚植 +1 位作者 孙加林 洪彦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128-3130,3136,共4页
通过无机铝盐的水解,利用异相成核的方法在天然鳞片石墨表面包覆氧化铝制备了氧化铝包覆石墨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进行了形貌观察、结构分析、热分析、表面电位及与水的润湿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形成了较为均匀的氧化铝包覆层... 通过无机铝盐的水解,利用异相成核的方法在天然鳞片石墨表面包覆氧化铝制备了氧化铝包覆石墨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进行了形貌观察、结构分析、热分析、表面电位及与水的润湿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形成了较为均匀的氧化铝包覆层,所包覆的氧化铝为无定形,其与石墨表面结合良好,包覆层厚度约1μm;氧化铝包覆石墨复合粉体与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其表面特性与氧化铝相似,并且抗氧化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包覆 石墨 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交联结构氧化铝/铝复合粉体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海兰 冯月斌 +1 位作者 字富庭 杨保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真空、1300~1500℃条件下,以颗粒状氧化铝粉末和铝粉为原料,制备了片状交联结构氧化铝/铝复合粉体。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和铝之间反应的进行,氧化铝颗粒被刻蚀为片状结构,残留的金属铝包裹于氧化铝颗粒表面。原料氧化铝与... 真空、1300~1500℃条件下,以颗粒状氧化铝粉末和铝粉为原料,制备了片状交联结构氧化铝/铝复合粉体。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和铝之间反应的进行,氧化铝颗粒被刻蚀为片状结构,残留的金属铝包裹于氧化铝颗粒表面。原料氧化铝与铝的配比为5∶1. 5时,在1400℃下加热20 min后,基本形成片状交联结构的氧化铝/铝复合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复合粉体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制备复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方法
7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11期34-34,共1页
涉及制备复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钛盐制备锐钛矿型TiO2前驱体,在前驱体中添加钨盐和钒盐,对混合物进行焙烧得WO3-V2O5/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简单焙烧结合的一种新颖的制备纳米... 涉及制备复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钛盐制备锐钛矿型TiO2前驱体,在前驱体中添加钨盐和钒盐,对混合物进行焙烧得WO3-V2O5/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简单焙烧结合的一种新颖的制备纳米粉体方法,技术相对简单,操作容易,对设备要求低,故能较大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材料 二氧化钛 制备 复合 溶胶-凝胶法 TIO2 锐钛矿型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复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方法
8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7期30-30,共1页
涉及一种制备复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钛盐制备锐钛矿型TiO2前驱体,在前驱体中添加钨盐和钒盐,对混合物进行焙烧得WO3-V2O5/TriO2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简单焙烧结合的一种新颖... 涉及一种制备复合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钛盐制备锐钛矿型TiO2前驱体,在前驱体中添加钨盐和钒盐,对混合物进行焙烧得WO3-V2O5/TriO2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简单焙烧结合的一种新颖的制备纳米粉体方法,技术相对简单,操作容易,对设备要求低,故能较大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材料 二氧化钛 制备 复合 溶胶-凝胶法 TIO2 锐钛矿型 纳米粉体 设备要求 降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铝—氧化硅纳米粉 被引量:18
9
作者 马青松 简科 +1 位作者 陈朝辉 郑文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8,共4页
以AlCl3·6H2 O和 (CH2 ) 6 N4 为原料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比表面积为 189. 6m2 /g的γ相氧化铝粉 ,平均粒径约为 9nm。以铝溶胶和硅溶胶为原料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反应活性高的Al2 O3-SiO2 复合粉体。该粉体在 13 0
关键词 纳米粉 氧化铝 莫来石 溶胶-凝胶法 陶瓷 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粉体的固定及其对甲醇的光电复合氧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梅燕 贾振斌 +3 位作者 曹江林 韩梅娟 张艳峰 魏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TiCl4为原料采用常压沸腾回流工艺合成的纳米TiO2 粉体 ,经超声分散成溶胶后 ,用浸渍提拉的方法将TiO2 固定在导电玻璃上制成多孔纳米薄膜光电复合催化剂 ,并就该催化剂对甲醇的光电复合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碱性环境... TiCl4为原料采用常压沸腾回流工艺合成的纳米TiO2 粉体 ,经超声分散成溶胶后 ,用浸渍提拉的方法将TiO2 固定在导电玻璃上制成多孔纳米薄膜光电复合催化剂 ,并就该催化剂对甲醇的光电复合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碱性环境中氧化甲醇比在酸性环境中有利的多 ,这可能是OH-和TiO2 纳米多孔膜电极上的吸附有关。在酸性和中性条件的溶胶涂膜制备的TiO2 薄膜电极有高的光电氧化活性 ;而在强碱溶胶中涂膜的电极没有光电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甲醇 光电催化氧化 固定 纳米二氧化钛 粉体 浸渍提拉法 光电复合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氧化物粉体在珠光颜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红齐 苏周 +1 位作者 周永华 杨鹰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片状氧化物粉体具有特殊的二维平面结构 ,可以替代云母制备第二代效应颜料 ,赋予珠光颜料更优异的珠光效应与良好的应用性能。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片状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在珠光颜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片状氧化粉体 珠光颜料 效应颜料 片状氧化铝 片状二氧化 片状二氧化钛 片状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TiO_(2)/AFC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流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镒成 刘应寿 +6 位作者 陈友梅 黎阳 储智尧 张辉 陈璐 王华 薛安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煅烧固化工艺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铝泡沫陶瓷(nano-TiO_(2)/AFC)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对nano-TiO_(2)/AF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 采用溶胶-凝胶、煅烧固化工艺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铝泡沫陶瓷(nano-TiO_(2)/AFC)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对nano-TiO_(2)/AF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流动状态的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效率相比静止状态显著提升;降解效率随泡沫陶瓷载体孔径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泡沫陶瓷孔径为0.85 mm(30 ppi)时具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光照3 h对罗丹明B、刚果红和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为98.48%、91.11%和93.80%;nano-TiO_(2)/AFC复合材料经煅烧恢复-循环使用5次后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仍在97.19%以上,循环使用稳定性优异,有效解决了粉末光催化剂流失的问题,具备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泡沫陶瓷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流动染料废水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ZnO和TiO2/ZnO三种氧化物粉体材料的抗菌性能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崇淼 温银梅 +1 位作者 高敏 高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43-4348,共6页
氧化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原材料丰富易得的优点,其作为抗菌材料日益受到关注。对氧化物的抗菌性能及影响因素开展深入研究,能够为新型抗菌材料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TiO_2/ZnO复合粉体,并将其与TiO_2、ZnO进行对... 氧化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原材料丰富易得的优点,其作为抗菌材料日益受到关注。对氧化物的抗菌性能及影响因素开展深入研究,能够为新型抗菌材料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TiO_2/ZnO复合粉体,并将其与TiO_2、ZnO进行对比,分别对它们的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利用大肠杆菌ATCC25922作为受试菌株,通过抑菌环试验和菌液接触试验对3种氧化物粉体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考察了钛锌比、光照等条件对抗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使用的TiO_2主要由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组成,ZnO主要为六方纤锌矿相,制备出的TiO_2/ZnO则主要是锐钛矿型TiO_2在六方纤锌矿型ZnO的孔隙间沉积而成,这3种粉体材料的粒径由大到小分别为TiO_2/ZnO、TiO_2和ZnO。从抑菌环和菌液接触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ZnO粉体材料的抗菌效果明显优于TiO_2粉体材料,ZnO和TiO_2/ZnO在黑暗条件下仍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但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抗菌效果更佳。ZnO含量是TiO_2/ZnO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的关键因素。制备TiO_2/ZnO粉体材料时的煅烧温度对其抗菌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氧化 二氧化钛/氧化 抗菌 粉体 复合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溶液法制备TiO_2/Al_2O_3复合粉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雄飞 杨道武 王成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9期1276-1278,1295,共4页
以四氯化钛和六水三氯化铝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粉体。以XRD对粉体进行表征发现,以电解TiCl4和AlCl3的混合溶液得到的粉体中,氧化铝主要分布在颗粒的表面。分别电解TiCl4与AlCl3的水溶液,待成胶后再混合而得到的... 以四氯化钛和六水三氯化铝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粉体。以XRD对粉体进行表征发现,以电解TiCl4和AlCl3的混合溶液得到的粉体中,氧化铝主要分布在颗粒的表面。分别电解TiCl4与AlCl3的水溶液,待成胶后再混合而得到的粉体中,两种成分分布比较均匀。对复合粉体进行高温处理,在500℃可以得到R-TiO2/γ-Al2O3的复合粉体,而在950℃可以得到R-TiO2/α-Al2O3的复合粉体,在1200℃可以得到Al2TiO5复合陶瓷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溶液法 二氧化钛/氧化铝复合粉体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5
作者 谢献娜 陈云峰 +2 位作者 李晓云 于海斌 崔晓萌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76,共3页
以无机钛源和铝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不同钛含量的钛铝复合氧化物,采用氮气吸附-脱附曲线、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氨气程序升温吸脱附(NH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 以无机钛源和铝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不同钛含量的钛铝复合氧化物,采用氮气吸附-脱附曲线、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氨气程序升温吸脱附(NH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铝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不同钛含量的钛铝复合氧化物均只有L酸,并且随着钛含量增加酸量逐渐减少、酸强度逐渐降低。二氧化钛中氧化铝的存在,提高了二氧化钛的晶型转变温度,从而提高了二氧化钛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复合氧化 二氧化钛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ZnO-TiO_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9
16
作者 林元华 袁方利 +1 位作者 黄淑兰 李晋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7-508,共2页
利用ZnSO4和Ti(SO4)2为原料,在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基础上,将TiO2微粉分散在(NH4)2CO3溶液中,进一步将Zn(2+)以ZnCO3的形式沉淀出来,于300℃煅烧2h,即可制得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其粒径的30~95nm。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 利用ZnSO4和Ti(SO4)2为原料,在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基础上,将TiO2微粉分散在(NH4)2CO3溶液中,进一步将Zn(2+)以ZnCO3的形式沉淀出来,于300℃煅烧2h,即可制得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其粒径的30~95nm。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收紫外线的性能,发现在200~370nm的波段范围内,约90%以上的紫外线被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复合粉体 纳米材料 氧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体形貌和粒径对环氧树脂复合物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韦衍乐 饶保林 +1 位作者 曾柏顺 虞锦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4,共3页
采用α-Al2O3粉体作为填料制备了环氧树脂复合物,研究了粉体形貌和粒径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形貌呈蠕虫状或珊瑚状的粉体比形貌呈球形或准球形的粉体更有利于提高复合物的导热系数。粉体粒径小于800 nm时,复合物的导热系数... 采用α-Al2O3粉体作为填料制备了环氧树脂复合物,研究了粉体形貌和粒径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形貌呈蠕虫状或珊瑚状的粉体比形貌呈球形或准球形的粉体更有利于提高复合物的导热系数。粉体粒径小于800 nm时,复合物的导热系数随粉体粒径下降而减小;粉体粒径大于800 nm后,粉体粒径对复合物导热系数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复合 导热系数 氧化铝粉体 粉体形貌 粉体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氮化法制备纳米TiN-Al_2O_3复合粉体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景国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7-442,共6页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TiO2-Al2O3复合粉体为原料,采用原位选择性氮化的方法制备了纳米TiN-Al2O3复合粉体.应用化学热力学原理分析、计算了氮化反应的条件和机理,研究了氮化条件对氮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TiO2-Al2O3复合粉体为原料,采用原位选择性氮化的方法制备了纳米TiN-Al2O3复合粉体.应用化学热力学原理分析、计算了氮化反应的条件和机理,研究了氮化条件对氮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氮化反应在700℃时开始进行,在900℃保温5h,氮化反应进行完全,TEM照片显示纳米TiN 颗粒均匀分布于Al2O3基体中,粒径为50—70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氮化法 制备 纳米TiN-Al2O3复合粉体 氮化钛 氧化铝 纳米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紫外线纳米ZnO/TiO_2复合粉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哲 张萍 +1 位作者 冉璟 赵子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1-44,共4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TiO2复合粉体,利用XRD、TEM和激光粒度仪对其成分、形貌和粒度进行了表征。由正交试验优化出的较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溶液的pH值为7、添加剂HBH500的量为1mL、Zn2+/Ti4+摩尔比为1∶1。结果表明,纳米ZnO/TiO2复合...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TiO2复合粉体,利用XRD、TEM和激光粒度仪对其成分、形貌和粒度进行了表征。由正交试验优化出的较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溶液的pH值为7、添加剂HBH500的量为1mL、Zn2+/Ti4+摩尔比为1∶1。结果表明,纳米ZnO/TiO2复合粉体在整个UVA和UVB波段都能有效屏蔽紫外线,当煅烧温度为800℃时,复合粉体粒径D50为63nm,能屏蔽90%以上的紫外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粉体 二氧化钛 氧化 紫外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ZrO_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国清 张凯锋 +1 位作者 王国峰 张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0-23,28,共5页
高性能的复合粉体是制备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关键.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结合共沉淀过程制备纳米Al2O3/ZrO2复合粉体,研究了不同沉淀剂对粉体团聚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获得的纳米复合粉体... 高性能的复合粉体是制备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关键.采用醇-水溶液加热法结合共沉淀过程制备纳米Al2O3/ZrO2复合粉体,研究了不同沉淀剂对粉体团聚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技术对获得的纳米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NH4HCO3作为沉淀剂可以得到几乎无团聚的碱式碳酸盐前驱物,该前驱物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显示四方相氧化锆(t ZrO2)的形成温度大幅度地提高,同时在较低温度下生成了α Al2O3,在1100℃转变为t ZrO2相和α Al2O3相;粉体中两相颗粒分散良好、粒径一致、无硬团聚,其平均粒径为15~20nm,比表面积为69 5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ZrO2复合粉体 制备工艺 沉淀剂 氧化 氧化铝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