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二氧化碳采出物节流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武昌 滕霖 +2 位作者 李玉星 张大同 叶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107-111,共5页
随着CO_2驱油技术的发展,高含CO_2采出物在通过井口节流阀时由于焦耳-汤姆逊效应会造成阀后低温,继而可能产生冻堵的风险。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高含CO_2采出物(CO_2/天然气/N2/油/水)在通过节流阀时的温降情况,分别分析了阀前后压降、气... 随着CO_2驱油技术的发展,高含CO_2采出物在通过井口节流阀时由于焦耳-汤姆逊效应会造成阀后低温,继而可能产生冻堵的风险。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高含CO_2采出物(CO_2/天然气/N2/油/水)在通过节流阀时的温降情况,分别分析了阀前后压降、气液比、含水率等对节流温降的影响。研究发现:节流阀前后压降与节流温降呈线性关系;节流压降越大、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气液比越大、含水率越低,节流效应越明显,阀后温度也越低,藉此提出基于阀后温度确定井口防冻的临界气液比的方法,该研究为高含CO_2油井井口防冻及集输工艺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高含二氧化碳流体 采出液 节流特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在能源开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丁文刚 许冬进 +2 位作者 郑光洪 才忠杰 王亚如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7,21,共6页
详细介绍了CO_(2)在能源开发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常规油气的钻井压裂、驱油采气,非常规油气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储能发电、新能源合成领域等。CO_(2)能源化利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技术装备、经济成本、环境风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 详细介绍了CO_(2)在能源开发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常规油气的钻井压裂、驱油采气,非常规油气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储能发电、新能源合成领域等。CO_(2)能源化利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技术装备、经济成本、环境风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并展望了我国CO_(2)能源化应用技术的未来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采气 非常规能源 CO_(2)储能 CO_(2)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驱油技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某示范工程区内玉米为例
3
作者 李悦 张绍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38-241,共4页
以某CO_2驱油技术(CO_2-EOR)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O_2-EOR示范区内玉米长势的监测,采用对比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定量分析了CO_2-EOR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区相比,监测区内玉米的指标均值波动为0.23%~5.39%,但长... 以某CO_2驱油技术(CO_2-EOR)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O_2-EOR示范区内玉米长势的监测,采用对比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定量分析了CO_2-EOR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区相比,监测区内玉米的指标均值波动为0.23%~5.39%,但长势没有显著差异;油井附近的玉米长势总体优于其他区域,指标均值的波动幅度在0.33%~3.00%,但是也没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CO_2-EOR过程中从抽油井中携带出来的CO_2轻微提高了油井近地表的CO_2浓度,产生施肥效应。这一结果显示,该CO_2-EOR示范区内玉米没有受到CO_2溢出的负面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co2技术(co2-eor) 玉米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中铬钢在模拟CO_(2)驱油环境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慧 武会宾 +1 位作者 顾洋 袁睿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2-58,共7页
通过模拟动态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分析了自主冶炼的低碳中铬钢Cr5和Cr7在模拟长庆油田CO_(2)驱油(CO_(2)-EOR)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采用失重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材料的耐蚀性。结果表明:Cr5... 通过模拟动态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分析了自主冶炼的低碳中铬钢Cr5和Cr7在模拟长庆油田CO_(2)驱油(CO_(2)-EOR)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采用失重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材料的耐蚀性。结果表明:Cr5钢的腐蚀速率为0.73475 mm/a,Cr7钢的腐蚀速率为0.21732 mm/a;Cr5钢和Cr7钢表面的腐蚀产物膜均为双层结构,腐蚀产物膜主要成分是FeCO_(3)和Cr(OH)_(3),Cr7钢表面的腐蚀产物膜更致密;当温度为30℃时,Cr5钢和Cr7钢的电化学行为均由电极活化控制,当温度为50℃和70℃时,Cr5钢的电化学行为转变为由电极活化和扩散混合控制,而Cr7钢的电化学行为仍由电极活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中铬钢 CO_(2)(CO_(2)-eor)环境 失重法 腐蚀速率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现状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振翼 史晓慧 +3 位作者 周轶 张德平 王峰 李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CCS-EOR)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尤其在石油行业,将CO2驱油与埋存相结合,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针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与能源短缺问题,综述了CCS-EOR技术的发展背景与应用现状,并从CO2地... 碳捕集与贮存及提高油田采收率(CCS-EOR)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尤其在石油行业,将CO2驱油与埋存相结合,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针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与能源短缺问题,综述了CCS-EOR技术的发展背景与应用现状,并从CO2地下贮存、CO2提高油田成采收率、CO2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CO2-BLEVE)3个方面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基于地质贮存的风险来源,分析了CO2泄漏对人体、环境、生态等造成的危害。利用CO2提高油田采收率过程中,主要存在原油、液氨、液态或超临界CO2等危害物质,结合CO2-EOR的工程特殊性,对油气注入、集输、循环处理等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CCS-EOR技术处理的是高浓度和高压的液态超临界CO2,任何环节发生失误都可能导致BLEVE爆炸,重点探讨了CO2-BLEVE爆炸风险,分析了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碳捕集与贮存(CCS) 提高田采收率(EOR) 二氧化碳(co2-eor)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CO_(2)输送管线的垢下腐蚀行为 被引量:3
6
作者 常炜 王贝 +4 位作者 李大朋 田永芹 李夏侨 王毛毛 张雷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39,80,共6页
为明确316L不锈钢CO_(2)输送管线的垢下腐蚀行为,在模拟垢下腐蚀环境中对316L不锈钢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及高温高压浸泡试验。结果表明:砂垢和碳酸钙垢均会增加316L不锈钢的垢下腐蚀敏感性,削弱其再钝化能力,砂垢会导致亚稳态点蚀发生,较... 为明确316L不锈钢CO_(2)输送管线的垢下腐蚀行为,在模拟垢下腐蚀环境中对316L不锈钢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及高温高压浸泡试验。结果表明:砂垢和碳酸钙垢均会增加316L不锈钢的垢下腐蚀敏感性,削弱其再钝化能力,砂垢会导致亚稳态点蚀发生,较厚的碳酸钙垢会降低该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在100℃、5 MPa CO_(2)环境中,316L不锈钢对垢下腐蚀具有较好的耐受度,但是,当沉积垢与材料形成合适的狭缝时,其具有一定的垢下腐蚀风险。对于高温高含CO_(2)的316L不锈钢管线需注意防垢、除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CO_(2)(CO_(2)-eor) 垢下腐蚀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环烷烃/芳香烃界面张力的测定与估算
7
作者 李琳 夏淑倩 +1 位作者 商巧燕 马沛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4-264,共11页
CO2驱油技术是利用CO2采出被束缚在地层中的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同时实现CO2掩埋。由于CO2可降低原油的界面张力,CO2-原油系统的界面张力数据是CO2采油技术的重要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悬滴法,选取原油系统中环烷烃和芳香烃典型代表,测定... CO2驱油技术是利用CO2采出被束缚在地层中的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同时实现CO2掩埋。由于CO2可降低原油的界面张力,CO2-原油系统的界面张力数据是CO2采油技术的重要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悬滴法,选取原油系统中环烷烃和芳香烃典型代表,测定了40~120℃,0.27~14.70 MPa下,CO2-环戊烷/环己烷/环辛烷/甲苯/乙苯/乙基环己烷六个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分析了压力、温度、碳原子数及烷烃分子结构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张力与压力呈线性关系;较低压力下,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较高压力下则呈现相反趋势;CO2-形态结构相同组分的界面张力随着碳数的增加而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对界面张力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结现有的CO2-原油(正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实验数据,提出关联方程,将表面张力关联为温度、压力、碳原子数和偏心因子的函数,相关系数(R2)为0.958,均方根误差(RMSE)及平均相对偏差(AARD)分别为1.12和1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二氧化碳 环烷烃 芳香烃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全流程CCUS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牛红伟 郜时旺 +1 位作者 刘练波 王金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149,共6页
燃煤电站全流程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装置各个环节选用合适的技术决定其经济性,采用逐项比较的方法,确定出在不同条件下CO2捕集、压缩、输送及驱油各个不同工段应采用的工艺技术,然后分别从建设投资与运行成本角度分析了各个工段... 燃煤电站全流程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装置各个环节选用合适的技术决定其经济性,采用逐项比较的方法,确定出在不同条件下CO2捕集、压缩、输送及驱油各个不同工段应采用的工艺技术,然后分别从建设投资与运行成本角度分析了各个工段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并对3个100万t/a相同规模的不同地址燃煤电厂与不同位置油田驱块的组合方案进行了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CO2输送距离是建设总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长期CO2公用输送管网的规划完善将弥补CO2平均输送距离带来的成本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二氧化碳(co2) 捕集 压缩 输送 技术经济分析 C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