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的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文荣 陈玲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5-68,共4页
在分析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将教材中的4个实验进行了一体化的整合设计。详细介绍“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的装置改进过程以及利用该装置可以进行的系列实验,从操作连续、实验整合、随制随停、实践体验和装置... 在分析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将教材中的4个实验进行了一体化的整合设计。详细介绍“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的装置改进过程以及利用该装置可以进行的系列实验,从操作连续、实验整合、随制随停、实践体验和装置他用五个方面分析了改进实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性质 一体化实验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二氧化碳对牛初乳的杀菌效果及对理化性质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廖红梅 周林燕 +2 位作者 廖小军 张燕 胡小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0-264,共5页
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杀菌技术是目前越来越受关注的非热杀菌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了20MPa、37℃条件下DPCD对牛初乳的杀菌效果。并探讨了经过处理后牛初乳粒度、黏度、色泽、pH值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MPa、37℃的DPCD处理30min以上条... 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杀菌技术是目前越来越受关注的非热杀菌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了20MPa、37℃条件下DPCD对牛初乳的杀菌效果。并探讨了经过处理后牛初乳粒度、黏度、色泽、pH值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MPa、37℃的DPCD处理30min以上条件能较好地杀灭牛初乳中的细菌,同时牛初乳发生了色泽变亮、粒度增大、黏度和pH值均降低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二氧化碳 非热杀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牛初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二氧化碳处理对冷却猪肉品质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闫文杰 崔建云 +2 位作者 戴瑞彤 王洪芳 李兴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6-350,共5页
为了探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非热杀菌技术对冷却猪肉品质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将冷却猪肉在50℃,压力分别为7、14、21MPa的高压二氧化碳中处理30min后,放于0~4℃贮藏,测定pH值、色泽、保水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DPCD处理对冷却猪肉... 为了探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非热杀菌技术对冷却猪肉品质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将冷却猪肉在50℃,压力分别为7、14、21MPa的高压二氧化碳中处理30min后,放于0~4℃贮藏,测定pH值、色泽、保水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DPCD处理对冷却猪肉在贮藏过程中的pH值、a*值和TVB-N值有显著影响,但对L*值、保水性、MFI值、TBA值、羰基值没有显著影响;DPCD处理压力越高,对冷却猪肉理化性质的影响越有利,但对颜色和保水性的影响越不利,其中,冷却猪肉经21MPa、50℃的DPCD处理30min后,a值显著降低(P<0.01),肉变成灰白色。该研究为DPCD杀菌技术在冷却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 质量控制 贮藏 高密度二氧化碳 理化性质 冷却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热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3
4
作者 薛卫东 朱正和 +1 位作者 邹乐西 张广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6,30,共4页
用HF、MP2、QCISD和B3LYP四种方法 ,在 6 - 311G 基集合水平上对气态CO2 (X1Σg)分子全优化 ,可直接得到热力学性质熵S和定压热容CP,在这四种方法中 ,B3LYP方法算得的结果与实验值最吻合 ,其相对误差分别只有 0 .0 0 %和 - 0 .15 % ;C... 用HF、MP2、QCISD和B3LYP四种方法 ,在 6 - 311G 基集合水平上对气态CO2 (X1Σg)分子全优化 ,可直接得到热力学性质熵S和定压热容CP,在这四种方法中 ,B3LYP方法算得的结果与实验值最吻合 ,其相对误差分别只有 0 .0 0 %和 - 0 .15 % ;CO2 分子的生成焓包含电子焓 (为 - 393.31kJ.mol-1)和核部分焓 (为 1.6 5 3kJ.mol-1)两部分 ,其生成焓相对误差为 0 .37%。结果表明 ,所用理论方法计算气态CO2 分子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热力学性质 DFT 理论计算 超临界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_2O_3上甲烷二氧化碳氧气转化制备合成气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商永臣 史克英 +4 位作者 魏树权 葛少辉 刘涛 徐恒泳 徐国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从活性组分的负载量、载体的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空速等几个方面考察了Ni/Al2O3催化剂对CH4CO2O2转化制备合成气的催化活性,发现采用1100℃焙烧的γAl2O3载体制备的镍负载量为9....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从活性组分的负载量、载体的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空速等几个方面考察了Ni/Al2O3催化剂对CH4CO2O2转化制备合成气的催化活性,发现采用1100℃焙烧的γAl2O3载体制备的镍负载量为9.17w%的Ni/Al2O3催化剂,在原料气配比为CH4∶CO2∶O2=1∶1∶0.5时,低温高空速有利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进行,而高温低空速却有利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进行。通过对催化剂的寿命考察可知,Ni/Al2O3催化剂对CH4CO2O2转化制备合成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甲烷 二氧化碳 氧气 合成气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的三个创新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金怡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67,共3页
围绕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实验,利用一定高度的油层,延长了碳酸盐与酸反应时气泡存在的时间,使现象更明显、有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整合出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操作验证二氧化碳多种性... 围绕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实验,利用一定高度的油层,延长了碳酸盐与酸反应时气泡存在的时间,使现象更明显、有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整合出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操作验证二氧化碳多种性质的方法,可用于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二氧化碳的消失与再现”实验,从多角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用于酸、碱、盐的复习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制备 性质 创新实验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丹敏 杨玉琴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6,共3页
针对初中化学各种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存在的反应不可控、药品用量大、耗时长、成功率低等问题,从演示实验的科学性与可视化出发,通过将自制实验装置与常规实验仪器相组合,设计了一套集二氧化碳制取、理化性... 针对初中化学各种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存在的反应不可控、药品用量大、耗时长、成功率低等问题,从演示实验的科学性与可视化出发,通过将自制实验装置与常规实验仪器相组合,设计了一套集二氧化碳制取、理化性质于一体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现象明显,耗时少,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制取 性质 装置设计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基塑料制备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牛永盛 师进生 李红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4,51,共4页
为了加强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验技能,在材料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前沿科研成果。通过二氧化碳基塑料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获得了最佳制备方案,具有探索性和拓展性,同时对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数据处理引入了现代分析技术和手... 为了加强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验技能,在材料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前沿科研成果。通过二氧化碳基塑料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获得了最佳制备方案,具有探索性和拓展性,同时对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数据处理引入了现代分析技术和手段,增加了对材料的结构鉴定及其合成机理等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基塑料 制备技术 设计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_3-壳聚糖复合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洪流 沈佩琼 +1 位作者 孙丽君 赵亚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4,共4页
以壳聚糖粒子为载体,VD3为模型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VD3-壳聚糖复合物。采用紫外测试法考察过程参数压力、温度以及时间对VD3在VD3-壳聚糖复合物中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VD3负载量均为先增大后减小;... 以壳聚糖粒子为载体,VD3为模型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制备VD3-壳聚糖复合物。采用紫外测试法考察过程参数压力、温度以及时间对VD3在VD3-壳聚糖复合物中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VD3负载量均为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力20MPa、温度35℃时,VD3负载量达到最大值;当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时间由1h增至3h,VD3负载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法 VD3-壳聚糖复合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氧气体标准物质的研究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梦一 李春瑛 +2 位作者 张丽娟 张新 秦建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0-771,共2页
关键词 食品级二氧化碳 气体标准物质 食品添加剂 制备 产品质量 生命安全 人体健康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二氧化碳合成气制甲醇铜基催化剂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凌华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5,共4页
利用催化剂的假密度、径向抗破碎强度、焙烧失重率和催化剂活性等指标在高压微型反应装置上评价了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备的富CO2合成气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性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几个关键的制备条件进行了对比... 利用催化剂的假密度、径向抗破碎强度、焙烧失重率和催化剂活性等指标在高压微型反应装置上评价了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备的富CO2合成气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性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几个关键的制备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步共沉淀法,在沉淀温度70℃~80℃,沉淀pH值为中性,焙烧条件320℃×4.0h的制备条件下,催化剂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铜基催化剂 制备条件 二氧化碳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NiCo/MgO催化剂结构及其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堉彬 荆洁颖 +2 位作者 李婷玉 霍俊梅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6-853,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镍基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增强其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性能,采用沉积沉淀法(DP)、共沉淀法(CP)和共浸渍法(CI)制备了NiCo/MgO催化剂。结合现代仪器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对NiCo/MgO催化剂结构和抗积炭能力的影响。结... 为进一步提高镍基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增强其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性能,采用沉积沉淀法(DP)、共沉淀法(CP)和共浸渍法(CI)制备了NiCo/MgO催化剂。结合现代仪器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对NiCo/MgO催化剂结构和抗积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共沉淀法相比,沉积沉淀法制备过程为Ni^(2+)和Co^(2+)的完全水解沉淀提供了碱性环境,粒子的成核和生长速率相对较快,不存局部过饱和现象,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还原性、较小的颗粒粒径(9.7 nm)、良好的Ni/Co分散度(10.4%)和大的比表面积(68.1 m^2/g),从而具有优良的抗积炭性能。对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DP催化剂上CH_4和CO_2转化率保持在88%和92%,与800℃下的热力学平衡转化率相近;同时,H_2收率比CP和CI催化剂分别高约10%和43%,CO收率比CP和CI催化剂分别高约13%和42%,且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制备方法 氧化 沉积沉淀 共沉淀 共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集热蓄热颗粒及其性质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建峰 桑丽霞 +2 位作者 王凯音 张冉 吴玉庭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47,共10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需要集热蓄热介质的工作温度能够达到1000℃以上,以有效提升太阳能热发电效率和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固体颗粒可作为集热蓄热工作介质应用于高温环境,其性质和筛选研究对于发展S-CO2太阳能热发...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需要集热蓄热介质的工作温度能够达到1000℃以上,以有效提升太阳能热发电效率和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固体颗粒可作为集热蓄热工作介质应用于高温环境,其性质和筛选研究对于发展S-CO2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各种集热蓄热颗粒及其性能研究,包括颗粒的光学性能、热物理性能、热稳定性和抗磨损性,进而总结和展望了集热蓄热颗粒的研究重点,指出目前缺乏对固体颗粒性能的全面分析研究,对颗粒表面改性以及通过添加颜料来制备高吸收率的粒子是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对于颗粒比热容的研究温度较低(800℃以下),需进一步加强颗粒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的热循环稳定性研究,以及考虑颗粒磨损和失效导致的寿命缩短及颗粒不同性质导致的综合成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太阳能热发电 固体颗粒 光学性质 热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混合工质热力学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乔加飞 李卓 +3 位作者 廖海燕 王兵兵 刘航滔 段远源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共10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因清洁、高效、低碳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半闭式循环使用的工质为CO_(2)混合体系,因此对CO_(2)混合体系热力学性质的认识和描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含CO_(2)混合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结合...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因清洁、高效、低碳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半闭式循环使用的工质为CO_(2)混合体系,因此对CO_(2)混合体系热力学性质的认识和描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含CO_(2)混合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结合S-CO_(2)循环系统设计需求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CO_(2)纯工质,CO_(2)混合体系的单相区密度(即pvTx性质)、比热容、声速等基础数据均非常缺乏;已有的半理论状态方程精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多参数状态方程需扩大有效应用范围。建议面向S-CO_(2)循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热物性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混合工质 超临界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CuO-ZnO催化剂制备Ⅱ.制备规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志坚 廖建军 +1 位作者 谭经品 李大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7-40,共4页
运用X 射线衍射分析、程序升温还原、比表面积测定和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活性评价等手段 ,在实验室对CO2 加氢合成甲醇CuO ZnO催化剂的制备因素进行了考察 ,获得了该催化剂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的主要参数 :mCuO∶nZnO=1∶1,pH值 7.2~... 运用X 射线衍射分析、程序升温还原、比表面积测定和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活性评价等手段 ,在实验室对CO2 加氢合成甲醇CuO ZnO催化剂的制备因素进行了考察 ,获得了该催化剂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的主要参数 :mCuO∶nZnO=1∶1,pH值 7.2~ 8.0 ,沉淀温度 70℃ ,老化时间30min ,焙烧温度 3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参数 二氧化碳 加氢反应 甲醇 催化剂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手持技术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秀珠 曾新庭 张贤金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5,共6页
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已有的教材演示实验和文献中某些改进实验还存在不足,使学生难以充分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手持技术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实验问题进行实证探究,先处理并分析... 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已有的教材演示实验和文献中某些改进实验还存在不足,使学生难以充分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手持技术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实验问题进行实证探究,先处理并分析实验数据,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并提出若干实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技术实验 二氧化碳性质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三化学“二氧化碳性质”公开课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晓燕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二氧化碳性质”公开课中的实验设计方案及内容,如利用T型管比较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利用针筒测定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常温下制备干冰。在二氧化碳性质传统实验上优化实验方案,提高了教学有效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 二氧化碳性质 公开课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制备中对盐酸挥发性的监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盛俭发 徐泓 郑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68,共3页
利用数字化实验,将大理石与不同浓度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和饱和石灰水中。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在蒸馏水中的浓度通过氯离子传感器检测;气体通入饱和石灰水中,通过氯离子与pH传感器检测其氯离子浓度和pH... 利用数字化实验,将大理石与不同浓度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和饱和石灰水中。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在蒸馏水中的浓度通过氯离子传感器检测;气体通入饱和石灰水中,通过氯离子与pH传感器检测其氯离子浓度和pH变化;待氯离子浓度值基本保持不变时,再滴入几滴浓硝酸。计算机曲线表征表明,生成的碳酸钙对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溶解在溶液中的氯离子有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实验 二氧化碳制备 盐酸挥发性监测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泡对页岩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18
19
作者 倪红坚 郭兴 +3 位作者 丁璐 白冰 孙晓 杨全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4,共8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极具潜力,通过室内二氧化碳浸泡实验系统,对不同压力和温度浸泡下页岩岩心力学性质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和机制阐释。结果表明:浸泡初期岩心膨胀,随后有所收缩,最后趋于平缓;浸泡后页岩...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极具潜力,通过室内二氧化碳浸泡实验系统,对不同压力和温度浸泡下页岩岩心力学性质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和机制阐释。结果表明:浸泡初期岩心膨胀,随后有所收缩,最后趋于平缓;浸泡后页岩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增大;在临界压力附近,力学性质发生急剧变化,压力继续增大,力学性质变化平缓,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平均增幅分别为43.4%和36.6%;随着温度增加,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逐渐增大,最大增幅分别为138.4%和24.7%。页岩力学性质变化对CO_2压力变化不敏感,而CO_2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和复杂,对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给出了定量化描述,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勘探开发页岩气在岩石力学等方面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页岩 二氧化碳浸泡 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制备和性质实验的简易装置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霞 刘亚莉 +1 位作者 刘茜 杨丽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教材中的“二氧化硫制备和性质”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改进设计。使用具支试管等仪器将SO2的制备与性质检验整合在密封装置中连续进行;借助压力传感器和pH传感器分别测量SO2溶于水的过程中容器内气体...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教材中的“二氧化硫制备和性质”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改进设计。使用具支试管等仪器将SO2的制备与性质检验整合在密封装置中连续进行;借助压力传感器和pH传感器分别测量SO2溶于水的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力的变化和溶液pH的变化。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和有益环保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制备 性质实验 简易装置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