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跨临界汽车空调系统开发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江平 穆景阳 +7 位作者 刘军朴 牛永明 陈芝久 何斌 徐亮 胡云刚 陆霖 杨念萱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利用热力学方法对跨临界二氧化碳系统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回热器大小进行了优化计算 ,在此基础上 ,研制了二氧化碳压缩机、换热器、贮液器、管组并开发了专用的焓差法试验台 ,系统样机的实测制冷量达到 4 .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跨临界循环 汽车 空调系统 排气压力 吸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环境再冷的二氧化碳储能热电联产系统及其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陶飞跃 王焕然 +4 位作者 李瑞雄 赵静 葛刚强 贺新 陈昊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2-1501,共10页
为提升光电出力特性及灵活性,构建光储协同系统成为改善光电可调度性与减少弃光的主流趋势。本文基于光伏电场运营环境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夜间环境冷量再冷的二氧化碳储能热电联产系统,重点分析了不同运行模式下系统性能随关键参数的变... 为提升光电出力特性及灵活性,构建光储协同系统成为改善光电可调度性与减少弃光的主流趋势。本文基于光伏电场运营环境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夜间环境冷量再冷的二氧化碳储能热电联产系统,重点分析了不同运行模式下系统性能随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阳能集热系统单独工作模式下,增大蓄冷回热器最小温差、夜间环境温度和低压罐压力会导致系统性能降低,而增大高压罐压力和膨胀机进口温度会提升系统性能;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热泵系统联合工作模式下,系统设计工况下的电电效率、(火用)效率和循环效率分别为71.4%、57.4%和87.1%,储能密度为17.2 kW·h/m^(3),太阳能保证率比太阳能集热系统单独工作时下降了35.6%,蓄冷回热器、一级再热器等换热设备(火用)损较大,是系统优化的关键部件;热泵系统参与工作的模式下,热泵蒸发温度和冷凝器热水出口温度的变化对电电效率影响较大,对(火用)效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联产 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系统 太阳能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车辆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主要性能提升方法对比
3
作者 杨梦莹 丁静雯 +3 位作者 谢宏生 宋昱龙 曹锋 戴向阳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
为了提升新能源车辆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针对回热器、膨胀机、涡流管、喷射器和多蒸发温度补气5种技术方法,采用一维理论计算,在新能源车辆运行工况下得到各系统性能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性能提升方法的系统均需... 为了提升新能源车辆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针对回热器、膨胀机、涡流管、喷射器和多蒸发温度补气5种技术方法,采用一维理论计算,在新能源车辆运行工况下得到各系统性能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性能提升方法的系统均需考虑排气压力的优化,制冷模式下系统COP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膨胀机在综合工况下具有最佳效果,喷射器在设计工况下表现良好,回热器在制冷模式下效果明显,涡流管和多蒸发温度补气全工况适应性较好。结果可为各个性能提升方法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促进跨临界CO_(2)热泵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车辆 跨临界CO_(2) 空调系统 性能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驱动转轮除湿空调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陈柳 刘悦 +3 位作者 郭镇源 王亮添 徐玉洁 王教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169-6182,共14页
工业、农业及建筑部门的特定空间温湿度控制存在高耗能、高排放及低能效三大问题,绿色低碳环境控制技术亟需加强。热泵驱动转轮除湿空调具有高蒸发温度冷却、高效湿度控制、易于与可再生设备集成多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典型热泵驱动转轮... 工业、农业及建筑部门的特定空间温湿度控制存在高耗能、高排放及低能效三大问题,绿色低碳环境控制技术亟需加强。热泵驱动转轮除湿空调具有高蒸发温度冷却、高效湿度控制、易于与可再生设备集成多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典型热泵驱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原理,综述了热泵独立驱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在不同耦合方式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热泵独立驱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再生温度及应用场合,并引入太阳能辅助热泵驱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以太阳能集热方式的不同分别综述了太阳能热水型系统和太阳能空气型系统。最后,对热泵驱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除湿 空调系统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辅助散热与余热回收的车辆一体化CO_(2)热管理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5
作者 曹锋 何凯程 +3 位作者 宋昱龙 谢宏生 白刚 杨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4-913,共10页
为在紧凑的车辆空间内实现高效的热管理,本文设计了一种车辆一体化CO_(2)热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阀的切换和水-气体冷却器的多样化利用,可起到余热回收与辅助散热的双重作用,实现对电机、电池与乘员舱热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CO_(2)热泵... 为在紧凑的车辆空间内实现高效的热管理,本文设计了一种车辆一体化CO_(2)热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阀的切换和水-气体冷却器的多样化利用,可起到余热回收与辅助散热的双重作用,实现对电机、电池与乘员舱热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CO_(2)热泵空调系统性能.通过仿真平台AMESim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并经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了将电机与电池纳入热管理CO_(2)空调热泵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热模式下,水-气体冷却器可起到余热回收的作用,在冷却电机、电池的同时,利用二者的发热量提高系统制热能效;该模式下,电机、电池热负荷升高,水-气体冷却器换热量提高,系统的蒸发温度提高,对制热量和性能系数有可观增益,且环境温度越低,该增益效果越强.在-20℃/20℃的工况下,回收16 kW的余热可使系统制热量和性能系数分别提高21.42%、11.13%,但过高的电机、电池热负荷将使系统蒸发温度进一步提高至超过环境温度,室外换热器将向环境放热,从而抑制系统性能的提升效果;制冷模式下,水-气体冷却器可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在冷却电机与电池的同时,减少室外换热器的散热负担,辅助其散热从而提高系统制冷能效;该模式下,水-气体冷却器的换热量与电机热负荷负相关,压缩机功耗降低,系统制冷量和性能系数可分别提高2.84%、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系统 电动汽车 水-气体冷却器 回收 辅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热泵空调系统能耗控制策略
6
作者 赵家威 罗英哲 +2 位作者 李明霞 岳敏 王瑾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4,共5页
为了降低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针对车速、进气格栅开口面积等不同参数,以匹配主动进气格栅(AGS)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热泵空调热管理系统及能耗控制策略,仿真计算高、低温环境和不同AGS开度条件下的系统能耗,并... 为了降低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针对车速、进气格栅开口面积等不同参数,以匹配主动进气格栅(AGS)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热泵空调热管理系统及能耗控制策略,仿真计算高、低温环境和不同AGS开度条件下的系统能耗,并采用实车环境舱标定方法分析了-7℃低温和35℃高温环境不同AGS开度下空调系统及风阻能耗实测值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和低温环境下,AGS开度越大,风阻能耗越高,但空调与风阻综合能耗越低;AGS开度增大相同数值时,高温条件下的能耗贡献量大于低温条件下的能耗贡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格栅 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 高温条件 能耗控制 空调 风阻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计及多级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常清 孙嘉豪 +1 位作者 李文浩 任卫群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工作模式切换及各关键部件的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对整车的热管理控制效果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0℃下,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与各回路相互独立的热管理系统相比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27.8%,能效比平均提升约31.3%,冬季续驶里程提升约9.57%。优化型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冬季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18.4%;夏季驾驶室温度的波动与超调减小,电池冷却时间缩短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集成式管理 利用 空调系统 多级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热泵及其它供热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分析评价 被引量:40
8
作者 杨昭 张世钢 +1 位作者 刘斌 马一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分析燃气机热泵及其它供热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情况、及社会经济效益。指出燃气热泵系统在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结果显示燃气机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 ,年单位面积供热能耗最低 ,而年单位面积运行能耗费用与... 分析燃气机热泵及其它供热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情况、及社会经济效益。指出燃气热泵系统在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结果显示燃气机热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 ,年单位面积供热能耗最低 ,而年单位面积运行能耗费用与年单位面积总成本仅次于燃煤锅炉和冷水机组方案。该文进一步提出应该按照系统消耗能源需要的治理技术和工艺情况 (包括生产该能源时的污染治理情况 )收取系统能源消耗污染治理费 ,并就该项费用指标对装置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得出当煤的能源消耗污染治理费大于 0 344元 /kg时 ,燃气热泵的年单位面积总成本会低于所有的其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 空调系统 能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通换向阀对家用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宋徐辉 葛宏明 +1 位作者 陈芝久 阙雄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17,共4页
四通换向阀对热泵系统的热性能和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要热泵系统处于运行状态,该性能影响就一直存在.通过搭建的实验台,测定了家用分体式热泵型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的传热、压降和制冷剂泄漏损失的具体值,得出了相应的特性系数... 四通换向阀对热泵系统的热性能和效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要热泵系统处于运行状态,该性能影响就一直存在.通过搭建的实验台,测定了家用分体式热泵型空调器中四通换向阀的传热、压降和制冷剂泄漏损失的具体值,得出了相应的特性系数;建立了包括四通换向阀在内的热泵系统稳态仿真模型,并经实验验证.通过实例,定量分析了四通换向阀的各种损失对热泵系统热性能和COP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四通换向阀使家用热泵系统的COP下降了2.5%左右.通过改进四通换向阀的特性,可减少其对热泵性能的影响,有利于热泵系统的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四通换向阀 性能损失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用热泵系统热力学和热经济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昭 张世钢 +1 位作者 郁文红 马一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589,共4页
为了使空调用压缩式热泵各组成部件有效地、可靠地和经济地组合起来 ,应综合考虑其制热与制冷两种功能 ,分别采用热力学效率优化和热经济优化方法对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优化研究 ,指出以最大热力学效率作为目标函数的热泵系统最优化问题... 为了使空调用压缩式热泵各组成部件有效地、可靠地和经济地组合起来 ,应综合考虑其制热与制冷两种功能 ,分别采用热力学效率优化和热经济优化方法对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优化研究 ,指出以最大热力学效率作为目标函数的热泵系统最优化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函数最优化问题 ,必须结合使用情况使制冷与制热相互协调 ,才能取得整体最优方案。热经济优化综合考虑制热制冷能耗与初投资的影响 ,可为空调用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系统 力学 经济 供冷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马国远 史保新 +1 位作者 陈观生 吴立志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44,18,共6页
介绍研制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配用的双工作腔滑片压缩机的性能 ,依据测试样机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转速对该空调系统制冷量。
关键词 汽车空调 电动汽车 空调系统 制冷量 输入功率 COP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季节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石文星 赵伟 王宝龙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7,共8页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是多末端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其多末端结构和不同控制方法决定了其特殊的部分负荷特性。以制冷运行为例,阐述影响多联机性能的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给出各种控制方式下多联机在恒定室外温度条件下的部分负...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是多末端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其多末端结构和不同控制方法决定了其特殊的部分负荷特性。以制冷运行为例,阐述影响多联机性能的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给出各种控制方式下多联机在恒定室外温度条件下的部分负荷"性能域"概念图,以及性能域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多联机的部分负荷特性和变工况特性,指出目前的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评价方法尚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多联机制冷季节评价指标SEER或IPLV(C)的评价方案;建议今后多联机采用APF评价体系更能体现我国标准体系的延续性和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 多联式空调()系统 负荷率 仿真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空调系统可燃混合物的安全运行环境预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昭 张启 +1 位作者 马一太 吕灿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提出以最小运行面积及最小运行面积比作为衡量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可燃性和安全性外部条件新概念以及含有两种以上可燃纯质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计算式,对最小运行面积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燃组元燃烧低限均大于12(体积百分比)的可... 提出以最小运行面积及最小运行面积比作为衡量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可燃性和安全性外部条件新概念以及含有两种以上可燃纯质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计算式,对最小运行面积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燃组元燃烧低限均大于12(体积百分比)的可燃混合物,最小运行面积比远小于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可燃混合物 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作用域 被引量:22
14
作者 石文星 邵双全 彦启森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2,共5页
提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作用域概念,指出其作用域包括安全性作用域、经济性作用域和调节性作用域,是三种作用域的交集;阐明三种作用域的影响因素,并以复杂管网制冷系统仿真模型为工具,定量分析采用HCFC22为制冷剂的多联式空调(热泵... 提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作用域概念,指出其作用域包括安全性作用域、经济性作用域和调节性作用域,是三种作用域的交集;阐明三种作用域的影响因素,并以复杂管网制冷系统仿真模型为工具,定量分析采用HCFC22为制冷剂的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作用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多联式空调()系统 作用域 安全性 经济性 调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姜益强 姚杨 马最良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11期52-54,共3页
分析了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工况 ,介绍了附属设备的选择和系统的控制等情况。针对我国各类建筑物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利用低位热源来解决余热量小的问题 。
关键词 水环 低位 节能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玉党 雷飞 王凡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文中就热泵技术在地热源中有效利用方面的技术经济性、节能效果和环保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地热源热泵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与环保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空调系统 技术经济分析 节能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空调系统中相变蓄热特性及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华 李戈 +3 位作者 杨亚星 柳秀丽 刘园园 闫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2-77,共6页
将相变蓄热装置与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结合,主要研究在部分冷凝热回收模式下,相变蓄热箱中分别采用单一相变材料(纯石蜡)和复合相变材料(纯石蜡/泡沫铜)进行冷凝热回收的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比较加入促进导热材料前后蓄热材料在进行... 将相变蓄热装置与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结合,主要研究在部分冷凝热回收模式下,相变蓄热箱中分别采用单一相变材料(纯石蜡)和复合相变材料(纯石蜡/泡沫铜)进行冷凝热回收的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比较加入促进导热材料前后蓄热材料在进行部分冷凝热回收时的蓄热温变速率,以及系统的吸排气压力、制冷能效比、综合能效系数等系统参数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在部分冷凝热回收模式下,复合相变材料与单一相变材料相比,蓄热速率提升了6.5%,温差减少了44.1%,温度分布更为均匀;系统性能中,制冷性能系数(EER)提升4.1%,综合能效系数(COPt)提升30.5%,各项指数在复合相变材料蓄热系统中均有提升。试验数据和结论为复合相变材料蓄热的推广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相变蓄 相变材料 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空调系统含可燃组元混合物的最危险泄漏工况和泄漏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昭 马一太 +1 位作者 顾惠军 吕灿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86,共6页
各种冷热源的热泵空调系统采用含有可燃组元的替代混合物时,存在最危险泄漏点和泄漏工况。给出了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判定其所处循环系统的最危险泄漏部位和泄漏工况的准则式。结果有利于设备及替代工质的配套选择以及系统的结构改进,以... 各种冷热源的热泵空调系统采用含有可燃组元的替代混合物时,存在最危险泄漏点和泄漏工况。给出了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判定其所处循环系统的最危险泄漏部位和泄漏工况的准则式。结果有利于设备及替代工质的配套选择以及系统的结构改进,以有效地预防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物 空调系统 可燃组元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暖地区开式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跃 王成勇 +1 位作者 宋月贤 胡映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7,共5页
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立了一套开式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湖水温度与气温、水体温升变化、室内热舒适性及系统性能(COPsys/EERsys)等,并进行了湖水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为夏热冬暖地区开式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推广... 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立了一套开式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湖水温度与气温、水体温升变化、室内热舒适性及系统性能(COPsys/EERsys)等,并进行了湖水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为夏热冬暖地区开式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的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水源空调系统 可行性分析 温湿度 系统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补气型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海军 苏之勇 +4 位作者 刘磊 时帅领 常桂铭 张中来 余壮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0-65,共6页
针对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环境下系统性能严重衰减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带经济器的中压补气型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试验研究了系统在50℃和-20℃环境温度、不同压缩机转速下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中压补气技术后... 针对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环境下系统性能严重衰减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带经济器的中压补气型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试验研究了系统在50℃和-20℃环境温度、不同压缩机转速下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中压补气技术后,系统排气温度降低;当压缩机转速从2000 r/min升高到5000 r/min过程中,在50℃超高温环境下,中压补气系统制冷量增加了1.4%~6.5%,压缩机功率增加了0.7%~3.4%,COPc提高了0.3%~3.3%;且在-20℃超低温环境下,中压补气系统制热量增加了10.1%~14.3%,压缩机功率增加了1.3%~5.8%,COPh增加了8.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客车 空调 中压补气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