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系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宏 徐龙伢 +1 位作者 王清遐 林励吾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5-217,224,共4页
考察了SiO2 、活性炭 (AC)担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反应性能 ,表明Cr2 O3是最佳的金属活性组分 ,具有较好的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性能。在 82 3~ 92 3K温度下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的乙烷... 考察了SiO2 、活性炭 (AC)担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反应性能 ,表明Cr2 O3是最佳的金属活性组分 ,具有较好的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性能。在 82 3~ 92 3K温度下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分别为 12 .0 %~ 32 .1%和 8.5 %~ 2 9.2 % ,乙烯选择性分别为 85 .2 %~ 77.3%和 87.5 %~ 69.6%。考察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表面CO2 对乙烷脱氢的作用表明 ,CO2 在参与乙烷脱氢反应过程中 ,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氧化 二氧化碳 乙烯反应 二氧化硅催化剂 铬系催化剂 A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SSZ-13催化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微 于海斌 马新宾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48,共6页
通过脱氢反应将低碳烷烃转化为同碳数的烯烃是烷烃高值化利用和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的反应具有不受反应平衡限制、积炭少、反应温度低等优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利用浸渍法制备不同铬(Cr)负载量的Crx/SSZ... 通过脱氢反应将低碳烷烃转化为同碳数的烯烃是烷烃高值化利用和烯烃原料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的反应具有不受反应平衡限制、积炭少、反应温度低等优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利用浸渍法制备不同铬(Cr)负载量的Crx/SSZ-13系列催化剂,采用氮气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2-TP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与耦合能谱分析(EDX-Mappin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物性表征,并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催化剂对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的催化性能,最终建立了Cr/SSZ-13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当n(二氧化硅)/n(氧化铝)=10时,Cr1.5/SSZ-13-10催化剂上含有丰富的Cr3+物种,其中配位不饱和Cr3+是优异的脱氢活性位,有利于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反应的进行。因此,Cr1.5/SSZ-13催化剂在650℃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即二氧化碳转化率和乙烷转化率分别达到26.41%和53.2%,乙烯产率为3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SSZ-13 二氧化碳 氧化 乙烷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化学链乙烷氧化脱氢的镍铁基氧载体
3
作者 李颖 赵海波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9,共9页
针对化学链乙烷氧化脱氢过程,利用初湿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H-ZSM5分子筛负载的Ni-Fe基氧载体.通过等温实验、工况验证以及长周期循环实验考察了氧载体的反应性能,并利用XRD、FTIR、C2H6-TPR及ESEM-EDS表征分析了氧载体的反应机制.实验结... 针对化学链乙烷氧化脱氢过程,利用初湿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H-ZSM5分子筛负载的Ni-Fe基氧载体.通过等温实验、工况验证以及长周期循环实验考察了氧载体的反应性能,并利用XRD、FTIR、C2H6-TPR及ESEM-EDS表征分析了氧载体的反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Ni物种进入了分子筛骨架中,Fe物种均匀地分散在分子筛表面.前者负责乙烷转化,后者负责选择性产生乙烯,二者的协同作用使得氧载体相对于纯相负载分子筛氧载体具有更高的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其中,优选氧载体在650℃时具有92.21%的乙烯选择性及16.34%的乙烯产率,并且在24次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保持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 氧化 镍铁基 分子筛 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催化剂应用进展
4
作者 高宇 李正甲 +1 位作者 岑洁 姚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CO_(2)-ODH)制乙烯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阐述了CO_(2)-ODH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关键科学问题(C-C/C-H键选择性断裂),分析了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电子性质和几何性质、界面位点效应、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CO_(2)-ODH)制乙烯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阐述了CO_(2)-ODH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关键科学问题(C-C/C-H键选择性断裂),分析了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电子性质和几何性质、界面位点效应、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催化剂表面酸碱性质、杂原子掺杂作用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和再生问题对CO_(2)-ODH反应性能和催化剂构效关系的影响,介绍了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在CO_(2)-ODH反应中的应用,结合反应机理和关键问题提出了构筑高效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可能的方法,最后对适用于CO_(2)-ODH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研究结论为研发得到具有较好活性、产物选择性和稳定性的CO_(2)-ODH催化剂提供了借鉴和理论指导,为其进一步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 催化剂 反应机理 反应活性中心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苯脱氢与二氧化碳转化氧化铝催化剂吸附量热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葛欣 王文月 +1 位作者 邹琥 沈俭一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研究了负载Na2O、K2O的γ-Al2O3催化剂在乙苯(EB)脱氢与二氧化碳转化耦合反应(EB+CO2STY+CO+H2O)的催化活性及生成苯乙烯(STY)的选择性,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NH3和C... 研究了负载Na2O、K2O的γ-Al2O3催化剂在乙苯(EB)脱氢与二氧化碳转化耦合反应(EB+CO2STY+CO+H2O)的催化活性及生成苯乙烯(STY)的选择性,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NH3和CO2为吸附质运用微分吸附量热法表征了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质。结果表明,γ-Al2O3具有较多的强酸位和较少的碱位,其对NH3的起始吸附热为135kJmol,吸附饱和覆盖度为25μmolm2;对CO2的吸附热为125kJmol,吸附饱和覆盖度为03μmolm2,γ-Al2O3对反应的催化活性较低。而K2O/γ-Al2O3具有较多的强碱位和较少的酸位,催化活性较好,其对NH3的起始吸附热为30kJmol,吸附饱和覆盖度为150μmolm2;对CO2的吸附热为145kJmol,吸附饱和覆盖度为27μmolm2。因此表明催化剂表面存在的酸、碱中心对反应具有协同作用,强碱中心对CO2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乙苯 二氧化碳转化 吸附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Al_2O_3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气氛下异丁烷耦合脱氢制异丁烯 被引量:5
6
作者 丁建飞 秦张峰 +3 位作者 陈树伟 李学宽 王国富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研究了二氧化碳气氛下NiO/Al2O3催化剂上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助剂K2O对NiO/Al2O3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在惰性气氛下的反应相比,在二氧化碳气氛下异丁烷脱氢与逆水煤气变换反应耦合,促进了异丁烷脱氢反应,异丁烯... 研究了二氧化碳气氛下NiO/Al2O3催化剂上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助剂K2O对NiO/Al2O3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在惰性气氛下的反应相比,在二氧化碳气氛下异丁烷脱氢与逆水煤气变换反应耦合,促进了异丁烷脱氢反应,异丁烯的收率得到提高。助剂K2O的加入,能降低催化剂的酸性,减缓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物种NiO的过度还原,并抑制异丁烷裂解及积炭生成等副反应,从而提高了异丁烯的收率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烷 异丁烯 二氧化碳 反应耦合 NiO/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ZnO-Al_2O_3/蒙脱土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 被引量:3
7
作者 查飞 马小茹 +2 位作者 陈浩斌 丁健 李治霖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5,90,共6页
采用盐酸酸化的蒙脱土负载共沉淀法制备的CuO-ZnO-Al2O3,制备了CuO-ZnO-Al2O3/蒙脱土催化剂,用BET、FT-IR和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研究了其对二氧化碳加氢制备二甲醚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混合气空速为1 600 h-1... 采用盐酸酸化的蒙脱土负载共沉淀法制备的CuO-ZnO-Al2O3,制备了CuO-ZnO-Al2O3/蒙脱土催化剂,用BET、FT-IR和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研究了其对二氧化碳加氢制备二甲醚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混合气空速为1 600 h-1,蒙脱土∶CuO-ZnO-Al2O3=3∶7(质量比)的条件下,测定了酸化浓度、反应温度、压力和H2/CO2体积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 mol/L HCl酸化蒙脱土,反应温度为545K,反应压力为3 MPa,H2/CO2体积比为3时,CO2的单程转化率达到26.5%,二甲醚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16.7%和4.4%,甲醇和二甲醚的总收率达到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 二甲醚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研究评述 被引量:5
8
作者 任军 李文英 谢克昌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4,共5页
综述了二氧化碳氧化乙苯脱氢(CO2 EBDH)反应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催化剂及各种反应条件对活性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历程和机理。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乙苯 氧化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反应器中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过程研究
9
作者 邵怀启 钟顺和 王希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1-153,共3页
制备了V2O5-MoO3/SiO2催化剂和负载型聚酰亚胺-二氧化硅-银和聚酰亚胺-二氧化钛-银有机-无机杂化膜,并将其用于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膜催化反应过程中,研究了在膜催化反应器中不同的操作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V2O5-MoO3/S... 制备了V2O5-MoO3/SiO2催化剂和负载型聚酰亚胺-二氧化硅-银和聚酰亚胺-二氧化钛-银有机-无机杂化膜,并将其用于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膜催化反应过程中,研究了在膜催化反应器中不同的操作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V2O5-MoO3/S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能在较低温度下吸附活化CO2和丙烷;两种杂化膜对丙烯具有较高的分离性能;采用膜催化反应器能明显增加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但没有改变反应机理,杂化膜主要起着控制催化反应区的组分浓度分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丙烷 二氧化碳 膜反应器 杂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低温氧化乙苯脱氢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10
作者 李晓红 李文英 谢克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37-938,共2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催化剂用于乙苯二氧化碳氧化脱氢反应.在石英管式流动反应器中较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涉及不同载体、助剂、焙烧温度及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影响分析,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做了评价.研究发现,V+K/...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催化剂用于乙苯二氧化碳氧化脱氢反应.在石英管式流动反应器中较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涉及不同载体、助剂、焙烧温度及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影响分析,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做了评价.研究发现,V+K/γ-Al2O3和V+Mg/γ-Al2O3在低温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乙苯氧化 苯乙烯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汽处理温度对Ni-Ga/γ-Al_(2)O_(3)催化剂乙烷氧化脱氢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庆慧 赵华华 +4 位作者 杨建 赵军 闫亮 宋焕玲 丑凌军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I0001,共14页
本文采用湿浸渍法制备Ni-Ga/γ-Al_(2)O_(3)催化剂,并在不同温度下(150~550℃)对该催化剂进行水蒸汽处理后用于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反应(ODHE).采用XRD、H2-TPR、quasi in-situ XPS、FTIR以及Py-IR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水蒸汽处理温度对催... 本文采用湿浸渍法制备Ni-Ga/γ-Al_(2)O_(3)催化剂,并在不同温度下(150~550℃)对该催化剂进行水蒸汽处理后用于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反应(ODHE).采用XRD、H2-TPR、quasi in-situ XPS、FTIR以及Py-IR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水蒸汽处理温度对催化剂组成、结构、氧化还原性、电子转移以及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水蒸汽处理(≤350℃)更有利于游离NiO物种的生成,该物种有利于提高乙烷的转化率.进一步提高水蒸汽处理温度(≥450℃),催化剂中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增强,LAS酸浓度增加,有利于提高乙烯的选择性.水蒸汽处理催化剂可以促进催化剂中Ni、Ga和Al间电子转移,且高温水蒸汽处理有利于活性组分和载体的稳定,使得乙烯收率下降比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氧化 乙烯 水蒸汽处理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催化剂颗粒外形设计
12
作者 贺逸健 刘祥坤 +1 位作者 施尧 段学志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97-3508,共12页
“双碳”目标下,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作为一条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非石油化工路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建立床层-颗粒耦合模型和颗粒分辨的反应器模型分别进行反应操作条件的优化和催化剂颗粒外形的设计。结果表明,提高入口温... “双碳”目标下,乙烷催化脱氢制乙烯作为一条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非石油化工路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建立床层-颗粒耦合模型和颗粒分辨的反应器模型分别进行反应操作条件的优化和催化剂颗粒外形的设计。结果表明,提高入口温度、减小空速和增加入口压力都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但同时会导致床层温升的增加而降低乙烯的选择性,最优的操作条件为633K的入口温度、2000h^(-1)的空速及1.25bar(1bar=10^(5)Pa)的入口压力。基于优化后的反应操作条件对四种不同的堆积结构(球形、圆柱、拉西环和三叶草)进行比较,发现球形和拉西环堆积结构分别有着最高和最低的反应器温升(31K和12K),最高和最低的乙烯收率(48.6%和43.6%),其中三叶草堆积结构因其能在维持较高乙烯收率的同时有效控制反应器温升,最适合乙烷氧化脱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氧化 固定床 传递过程 数值模拟 选择性 颗粒外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氛中TiO_2-Al_2O_3催化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煅烧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琛 周长涛 +1 位作者 王康军 吴静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3,42,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Al2O3复合氧化物,考察了CO2气氛中催化剂煅烧温度对其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从500℃升高到900℃,乙苯转化率呈现峰型变化,而苯乙烯选择性逐渐增加;同时,煅烧温度的升高加快催化... 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Al2O3复合氧化物,考察了CO2气氛中催化剂煅烧温度对其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从500℃升高到900℃,乙苯转化率呈现峰型变化,而苯乙烯选择性逐渐增加;同时,煅烧温度的升高加快催化剂的失活。BET、XRD和Raman光谱表征结果显示,随煅烧温度的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逐渐减小,TiO2晶粒逐渐增大,但TiO2保持锐钛矿相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 催化剂 乙苯 二氧化碳 苯乙烯 煅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装置脱氢尾气系统二氧化碳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红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103,共5页
苯乙烯装置脱氢尾气系统的腐蚀主要集中在脱氢尾气后冷却器的进口管道、壳体封头及出口凝液线等部位,具有坑蚀、沟槽状腐蚀及台地状腐蚀等典型的二氧化碳局部腐蚀形貌,其腐蚀机理为金属表面各区域FeCO3腐蚀产物膜覆盖度不同而形成的电... 苯乙烯装置脱氢尾气系统的腐蚀主要集中在脱氢尾气后冷却器的进口管道、壳体封头及出口凝液线等部位,具有坑蚀、沟槽状腐蚀及台地状腐蚀等典型的二氧化碳局部腐蚀形貌,其腐蚀机理为金属表面各区域FeCO3腐蚀产物膜覆盖度不同而形成的电偶腐蚀。脱氢尾气系统的设备及管道应用实践表明,脱氢尾气系统的二氧化碳腐蚀环境对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及管道腐蚀轻微,而对碳钢设备及管道则腐蚀严重。系统工艺、温度、材质及管道结构等影响因素为二氧化碳腐蚀的发生及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促进作用。针对该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腐蚀环境,提出了采取更换材质和加注中和型缓蚀剂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取得良好防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尾气 二氧化碳 腐蚀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烷和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丹 方雨洁 +4 位作者 许一寒 李致远 黄守莹 王胜平 马新宾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406-3416,共11页
CO_(2)与乙烷反应是实现碳减排目标、利用非常规能源的重要手段,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其中,二氧化碳通过“活性氧”机理、“晶格氧”机理以及“反应耦合”机理促进乙烷的活化。通过催化剂设计选择性地断裂C—H/C—C键,可以... CO_(2)与乙烷反应是实现碳减排目标、利用非常规能源的重要手段,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其中,二氧化碳通过“活性氧”机理、“晶格氧”机理以及“反应耦合”机理促进乙烷的活化。通过催化剂设计选择性地断裂C—H/C—C键,可以实现反应定向地按照两条路径进行——乙烷干重整反应(DRE)和乙烷氧化脱氢(ODH)。综述了DRE和ODH两类反应的热力学、反应物活化机制和催化剂研究进展,分析了催化剂均存在产物选择性低、易烧结、积炭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催化剂设计和改进策略,并对该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乙烷 催化剂 选择性 干重整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氧化丙烷制丙烯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上官荣昌 葛欣 +1 位作者 王健锋 沈俭一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对丙烷直接脱氢和用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比丙烷直接脱氢有更高的C3 H8平衡转化率 ,且C3 H8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加呈单调升高 ,减小反应体系的压... 对丙烷直接脱氢和用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比丙烷直接脱氢有更高的C3 H8平衡转化率 ,且C3 H8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加呈单调升高 ,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力、增大反应气中C0 2 /C3 H8(mol)比值 ,对提高C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氧化丙烷 丙烯 热力学分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相Ga_(2)O_(3)催化CO_(2)氧化乙苯脱氢性能
17
作者 卫瑞麒 司智伟 +3 位作者 陈树伟 潘大海 王英雄 李瑞丰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3-1118,共6页
考察了α-Ga_(2)O_(3)、β-Ga_(2)O_(3)和γ-Ga_(2)O_(3)对CO_(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并通过N_(2)吸附、XRD、NH_(3)-TPD、CO_(2)-TPD、^(71)Ga MAS NMR和TGA等多种方法对不同晶相Ga_(2)O_(3)催化剂进行表征,探究了催... 考察了α-Ga_(2)O_(3)、β-Ga_(2)O_(3)和γ-Ga_(2)O_(3)对CO_(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并通过N_(2)吸附、XRD、NH_(3)-TPD、CO_(2)-TPD、^(71)Ga MAS NMR和TGA等多种方法对不同晶相Ga_(2)O_(3)催化剂进行表征,探究了催化剂晶相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联。结果表明,Ga_(2)O_(3)的晶相结构与CO_(2)氧化乙苯脱氢性能密切相关,γ-Ga_(2)O_(3)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550℃乙苯转化率达54.7%,苯乙烯选择性为98.6%,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仍无明显降低。γ-Ga_(2)O_(3)具有最多的中强酸位、最高的四配位Ga(Ⅳ)百分比和最大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有利于乙苯的吸附活化、C—H键的解离和催化剂容碳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二氧化碳 乙苯 氧化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氧化剂在烷烃催化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葛欣 沈俭一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氧化剂在烷烃催化转化反应中的研究状况。担载型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表面碱性位的存在可稳定活性中心并且有利于CO2的活化,CO2的作用是与烷烃脱氢产物H2和生成的...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氧化剂在烷烃催化转化反应中的研究状况。担载型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表面碱性位的存在可稳定活性中心并且有利于CO2的活化,CO2的作用是与烷烃脱氢产物H2和生成的表面积炭反应,从而提高反应活性及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氧化 烷烃 催化转化反应 甲烷 氧化偶联 乙烯 乙烷 氧化 丙烷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循环气中二氧化碳脱除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祥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7,共6页
介绍了反应循环气脱碳技术研究开发进展及各种最新应用。由于反应后的气体组成复杂,选择脱碳技术也有特殊要求,不仅要求有用气体损耗少、同时溶液不会因与气体成分接触发生降解,而且溶液再生热耗应尽可能降低。南化集团研究院研究开发... 介绍了反应循环气脱碳技术研究开发进展及各种最新应用。由于反应后的气体组成复杂,选择脱碳技术也有特殊要求,不仅要求有用气体损耗少、同时溶液不会因与气体成分接触发生降解,而且溶液再生热耗应尽可能降低。南化集团研究院研究开发的循环气脱碳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其具有"有机组分损失低"、"溶液稳定性好"的优点,溶液再生热耗比常规的碳酸钾脱碳工艺降低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气 二氧化碳 费托合成 环氧乙烷 乙酸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二氧化碳对牛背最长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巧娜 杨红菊 +1 位作者 高晓光 戴瑞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44-348,共5页
为了探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对牛背最长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将牛肉在25℃,压力分别为7、14、21、28、35MPa处理20min后,测定色泽、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力(MRA)、琥珀酸脱氢酶活力(SDH)、耗氧率(OCR)的变化。结果表明:DPCD... 为了探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对牛背最长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将牛肉在25℃,压力分别为7、14、21、28、35MPa处理20min后,测定色泽、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力(MRA)、琥珀酸脱氢酶活力(SDH)、耗氧率(OCR)的变化。结果表明:DPCD处理后红度a*值、氧合肌红蛋白(OxyMb)含量、MRA、SDH、OCR降低,亮度L*值、高铁肌红蛋白(MetMb)含量升高。在贮藏期间,对照组的各指标变化速度快于处理组,说明DPCD处理可以提高牛肉的颜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二氧化碳 颜色稳定性 肌红蛋白 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 琥珀酸酶活性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