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来源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艳艳 逯雅雯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41,共9页
本文以IPAT和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自主创新、FDI和国际贸易等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省区层面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得到1995—2012年中国省区层面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其中资本、劳动... 本文以IPAT和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自主创新、FDI和国际贸易等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对中国省区层面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得到1995—2012年中国省区层面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其中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为投入要素,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GDP为期望产出.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FDI能够显著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由于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自主创新和进口对于提升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出口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效率SBM模型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DEA与SBM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 被引量:7
2
作者 蔡火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30-135,共6页
文章运用传统DEA与非径向的SBM模型从无环境规制与有环境规制、投入导向与产出导向测度、径向与非径向角度测度三大方面系统地比较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区别,并基于SBM模型分析了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及分解。主要结论有:SBM模型测... 文章运用传统DEA与非径向的SBM模型从无环境规制与有环境规制、投入导向与产出导向测度、径向与非径向角度测度三大方面系统地比较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区别,并基于SBM模型分析了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及分解。主要结论有:SBM模型测度效率值在有效单元个数及效率区分度方面都有优势;2000—2011年间的全国二氧化碳平均排放效率仅为54.9%,效率偏低,相对于效率前沿面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发展是不均衡的,东部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全国二氧化碳生产率MLPI指标平均增长率为0.62%,增长率较低,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传统DEA模型 SBM模型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及收敛性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单位根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1
3
作者 杜克锐 邹楚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43,156,共12页
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由此引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促进结构调整的同时如何兼顾落后地区的发展空间?客观地评估和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现状,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解决这一问... 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由此引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促进结构调整的同时如何兼顾落后地区的发展空间?客观地评估和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现状,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本文在随机前沿边界分析框架下,直观地定义并测算了碳排放效率,然后对我国1995~2009年各个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及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效率存在比较大的地区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还会不断扩大,地区差异始终是我国减排政策实践中应当考虑的因素。此外,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城市化进程、清洁能源的替代、出口贸易的发展等对我国碳排放效率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地区差异 随机前沿边界分析 随机性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各省份碳排放效率与减排潜力测度研究——基于Undesirable-SBM超效率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炳南 曹国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24,47,共6页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 效率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