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应链视角下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赵亮 贺政纲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1-811,共11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和各产业部门CO_(2)排放数据,建立了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在供应链视角下对中国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结构路径分解。研究分别从碳排放强度、中间需...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和各产业部门CO_(2)排放数据,建立了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在供应链视角下对中国交通运输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结构路径分解。研究分别从碳排放强度、中间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3个影响因素角度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总体上看,在研究年限内,CO_(2)排放的变化量越来越大,其中最终需求的正向影响最大,碳排放强度的负向影响最大;(2)研究发现了供应链中的4个主要产业部门,其排放及增长量均较大;(3)研究确定了排放变化量较大的供应链,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且主要供应链具有向一层路径集中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交通运输业 供应链 二氧化碳排放 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路径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动力学模型的乌江渡水库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2
作者 吴晓玲 马晨皓 +1 位作者 王志伟 王文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随着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在现有巨大存量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其低碳属性却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存在质疑。水库作为受人类活动深度影响的水生生态系统,其碳循环至今尚未明确。因此,... 随着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在现有巨大存量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其低碳属性却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存在质疑。水库作为受人类活动深度影响的水生生态系统,其碳循环至今尚未明确。因此,基于垂向二维水质水动力学模型(CE-QUAL-W2),结合2017年的实测数据,针对乌江干流上的乌江渡水库进行建模,模拟水库水—气界面二氧化碳扩散通量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发现,库区水—气界面二氧化碳扩散通量呈现冷季高、暖季低,库区中心高、回水区及坝上低的时空分布特点。该模型针对水电站取、泄水口高程位置,模拟水—气界面二氧化碳扩散通量,可为水库碳排放的计算及水库低碳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渡水库 二氧化碳 排放 CE-QUAL-W2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CNN-LSTM的蛋鸡舍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研究
3
作者 王聆汐 李丽华 +4 位作者 贾宇琛 于尧 李民 谢紫开 付安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8,共11页
为准确预测蛋鸡舍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和控制集约化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以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以华北地区典型的叠层笼养鸡... 为准确预测蛋鸡舍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和控制集约化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以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以华北地区典型的叠层笼养鸡舍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二氧化碳、通风量、大气压、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研究通过预处理环境数据并计算每小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构建相应的数据集。利用SSA和CNN对LSTM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超参数优化,有效提升模型性能。结果显示:SSA-CNN-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15 kg,R²值稳定在0.95以上,并预测出2024年某蛋鸡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MAE为0.2 kg。研究表明,SSA-CNN-LSTM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蛋鸡舍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蛋鸡养殖系统碳排放核算提供更为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舍 二氧化碳排放 卷积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方法的造纸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区间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雨沙 周建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4,共8页
造纸行业是我国高碳排放的主要工业之一。精准的二氧化碳排放预测对开发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的工艺参数优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造纸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鉴于造纸过程中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组合方法... 造纸行业是我国高碳排放的主要工业之一。精准的二氧化碳排放预测对开发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的工艺参数优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造纸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鉴于造纸过程中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组合方法的造纸过程二氧化碳区间预测模型,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对原始数据进行信号分解,采用贝叶斯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O-BPNN)建立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分位数回归(QR)构建区间预测模型。本研究通过采集实际生产数据和建立基于VMD-BO-LSSVM-QR的对比模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准确度高,R^(2)为0.9936,预测区间置信概率为0.8924,显著优于对比模型,对造纸工业生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过程 二氧化碳排放 区间预测模型 建模与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F模型的城市人口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5
作者 田丽君 晁晖 +1 位作者 王春磊 焦琳琳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1,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在控制其他驱动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某种因子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效应仍然面临一定挑战。该文首先以中国地级市尺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数据源,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在控制其他驱动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某种因子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影响效应仍然面临一定挑战。该文首先以中国地级市尺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数据源,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别分析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贝叶斯因果森林(Bayesian causal forest,BCF)模型,在控制混杂因子的基础上,得到了2005—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因果效应,结果呈现出“U”型曲线特征,探究了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上述分析,针对不同地区提出合理减排政策建议。研究可为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空间异质性 空间相关性 贝叶斯因果森林模型 因果效应 城市人口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二维脱钩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左其亭 刘佳政 +2 位作者 蒋国栋 马军霞 赵晨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1—2020年12种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二维脱钩模型探究了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增后减,在2010年...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1—2020年12种水资源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二维脱钩模型探究了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增后减,在2010年达到峰值10.4亿t,随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下降至8.5亿t;我国多数省份逐步实现了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2011年之后,大部分省份表现为高经济水平强脱钩状态,但仍有部分省份出现向高经济水平弱脱钩状态的转变,暴露出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各省份在不同阶段的二维脱钩状态具有显著差异,应根据地区自身条件制定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行为 排放 经济增长 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方法 二维脱钩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的思考与建议
7
作者 邱培培 周君蕊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136-138,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双碳”目标成为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占比低于二氧化碳,但其单位增温潜势(GWP)远超后者,这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双碳”目标成为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占比低于二氧化碳,但其单位增温潜势(GWP)远超后者,这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在梳理我国关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的相关政策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相关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排放管控 减排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及空间非均衡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国栋 左其亭 +2 位作者 赵晨光 马军霞 张志卓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CEEA)方法计算了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4个维度的16种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EE),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中国水资源行为CEE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来源。结...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CEEA)方法计算了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4个维度的16种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EE),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中国水资源行为CEE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水资源行为CEE总量为13 819.84万t,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4个维度水资源行为CEE总量分别为21 297.68万、4 371.45万、-3 141.71万、-8 707.58万t;水资源行为CEE整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江苏和广东是水资源行为CEE最大的省份;多数水资源行为CEE具有较强的空间非均衡性,其中水力发电行为CEE的Dagum基尼系数为0.73,其CEE空间非均衡性最强,地区间净值差异是水资源行为CEE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贡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行为 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当量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煤气制氢的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姬存民 惠武卫 +2 位作者 赵合楠 周强 于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27,共4页
介绍了2种典型的焦炉煤气制氢工艺,并对焦炉煤气直接制氢过程进行了碳排放分析,计算了该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指出焦炉煤气制氢相较于传统天然气制氢可减排二氧化碳88%以上,是当下重要的低碳氢来源路径之一,同时指出发展工业副产气... 介绍了2种典型的焦炉煤气制氢工艺,并对焦炉煤气直接制氢过程进行了碳排放分析,计算了该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指出焦炉煤气制氢相较于传统天然气制氢可减排二氧化碳88%以上,是当下重要的低碳氢来源路径之一,同时指出发展工业副产气制氢对推动我国氢能供应体系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焦炉煤气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碳减排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琳 程光剑 +3 位作者 徐冰 苏文 谢佳彤 徐新杰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为掌握某炼化企业碳排放情况,制定减排措施,参照相关指南核算了该企业的年度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范围包括发电设施和石油化工装置。对于CO_(2)排放占比较多的工艺过程,采取或规划了高效合理的减排措施,包括开展CO_(2)捕集纯化侧线... 为掌握某炼化企业碳排放情况,制定减排措施,参照相关指南核算了该企业的年度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范围包括发电设施和石油化工装置。对于CO_(2)排放占比较多的工艺过程,采取或规划了高效合理的减排措施,包括开展CO_(2)捕集纯化侧线试验、建设燃煤烟气CO_(2)捕集示范装置、研发及应用一氧化二氮(N_(2)O)分解催化剂以及提高装置电气化率等。降碳措施的实施,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企业的CO_(2)排放量,促进了低碳环保、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工作的开展,可为同类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 炼化企业 降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工艺对亚麻/丙纶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麦成猛 蒋政 +5 位作者 余斌斌 黄湘琦 文哲 龙雪彬 熊一鸣 武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亚麻纤维和丙纶纤维经过混纺、梳理、铺网、针刺、模压工艺制得亚麻/丙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的亚麻/丙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变化,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以亚麻纤维/... 亚麻纤维和丙纶纤维经过混纺、梳理、铺网、针刺、模压工艺制得亚麻/丙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的亚麻/丙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变化,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以亚麻纤维/丙纶纤维复合材料、20%质量分数的矿物填充聚丙烯材料制备某车型的汽车门板零件,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工艺,制备同一零件的质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提高前处理温度和模压压力,可以提高树脂对纤维的浸润和包裹力,减少孔隙,但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会出现滑动释压、结构坍塌现象,破坏纤维网络结构;随着前处理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210℃时达到最大值29.7 MPa,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呈上升的趋势;随模压压力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弯曲强度呈下降的趋势,弯曲模量先升高后降低,在22 MPa时弯曲模量达到最大值2839 MPa;与传统的20%质量分数滑石粉增强的聚丙烯材料(PP-TD20)注塑成型工艺比较,亚麻/丙纶纤维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的零件刚性更好,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丙纶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工艺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二氧化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活动对毛竹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肖清凡 肖向前 +6 位作者 邱裕丰 卜爱爱 雷刚 陈有超 蔡春菊 唐荣贵 蔡延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目的】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循环至关重要。探究蚯蚓活动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土壤二氧化碳(CO_(2))排放及活性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3个月的温室盆栽试验,以单独种植毛竹为对照(ck),以分别添加凋落物(MBL)和凋落物及... 【目的】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循环至关重要。探究蚯蚓活动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土壤二氧化碳(CO_(2))排放及活性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3个月的温室盆栽试验,以单独种植毛竹为对照(ck),以分别添加凋落物(MBL)和凋落物及蚯蚓(MBLE)为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段采集并分析土壤释放的CO_(2),测定土壤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结果】蚯蚓活动极显著增加了20.3%的毛竹生物量(P<0.01),其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随时间变化敏感。试验前期(<51 d),MBLE处理与MBL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无显著性差异,而试验后期(>51 d),MBLE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MBL处理(P<0.05),但试验结束时(第85天),MBLE处理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较MBL处理仅增加4.5%。此时,MBL处理土壤CO_(2)排放通量较MBLE处理高25.2%。土壤碳质量分数对蚯蚓活动的响应同样随时间变化敏感。MBLE处理下的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质量分数在前68 d均低于MBL处理,但试验结束时(第85天),MBLE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提高了15.2%(P<0.05);土壤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8.5%、8.5%和10.6%;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极显著降低了26.3%(P<0.01)。【结论】蚯蚓活动可促进毛竹生长,增加毛竹林土壤碳质量分数,并在试验结束时降低土壤CO_(2)排放通量及累积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活动 活性有机碳 毛竹 土壤二氧化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措施、技术应用与对策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笑溪 李佳珂 +1 位作者 叶蕾 林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3-1804,共12页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具有升温潜势高和排放增速快等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针对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刻不容缓。本文聚焦甲烷与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搜集并整理了中国农业...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具有升温潜势高和排放增速快等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针对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刻不容缓。本文聚焦甲烷与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搜集并整理了中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来源及时间趋势等现状;通过政策和文献梳理,从减排政策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国际典型的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并基于排放现状和对比分析,总结了中国在减排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减排对策。虽然中国已逐步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农业部门也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应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完善推广机制,健全碳交易市场与公共低碳投资机制。本文为进一步完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 农业部门 甲烷 氧化亚氮 排放现状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 被引量:94
14
作者 陈占明 吴施美 +9 位作者 马文博 刘晓曼 蔡博峰 刘婧文 贾小平 张明 陈洋 徐丽笑 赵晶 王思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5-54,共10页
中国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最新的城市尺度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CHRED及CHRED2.0,通过加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气候... 中国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最新的城市尺度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CHRED及CHRED2.0,通过加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气候差异等因素,对传统STIRPAT模型进行扩展,考察了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和采暖需求的增长都会显著提高一个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部分城市二氧化碳排放会随着富裕程度的上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城镇化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全国样本来看,2005年和2012年人口因素变化对碳排放影响变化较小,维持在0.7左右;气候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从2005年的0.288 1下降为2012年的0.000 2;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的影响从2005年的0.744 2上升到2012年0.979 5;同时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在2005年存在倒U型关系,但到2012年这种关系不再显著。除了针对全国尺度的分析外,本研究还依据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位数回归,进而识别出不同规模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差异。今后在制定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决策者需要在把握关键影响因子的前提下依据城市自身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二氧化碳排放 影响因素 城市规模 STIRP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里关山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地表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温玉璞 汤洁 +2 位作者 邵志清 张晓春 赵玉成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利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方法,在不受人为污染直接影响的瓦里关山进行了大气CO2的连续测量,给出了我国内陆高原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观测表明内陆大气CO2随陆地植被的生长而有明显的日变化及季节的周期变化,其季节变... 利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方法,在不受人为污染直接影响的瓦里关山进行了大气CO2的连续测量,给出了我国内陆高原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观测表明内陆大气CO2随陆地植被的生长而有明显的日变化及季节的周期变化,其季节变化规律与全球大气CO2本底值的地理分布相一致.瓦里关山大气CO2的年增长率在1993年明显偏低,1994年又有较快的“回升”.地表CO2排放的观测研究还给出了冬季高原草甸土壤的排放特征,测量表明在冬季陆地植被光合作用基本停滞的情况下,土壤CO2的排放率相对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排放 空气污染 大气 浓度变化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源现状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张仁健 王明星 +6 位作者 郑循华 李晶 王跃思 刘学义 黎云 王邦中 陈振林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321-327,共7页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几个主要温室气体研究项目中关于二氧化碳(CO2)排放源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结合最新资料,对1990年的中国CO2排放源进行了收集和完善,对1994年中国 CO2排放源重新做了计算。其中,工业...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几个主要温室气体研究项目中关于二氧化碳(CO2)排放源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结合最新资料,对1990年的中国CO2排放源进行了收集和完善,对1994年中国 CO2排放源重新做了计算。其中,工业生产过程的CO2排放,在以前的研究中仅仅计算了水泥一项,本研究中我们增加了石灰、钢铁、电解铝三项,力求使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结果表明,1990年和1994年中国CO2矿物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总排放分别为2218.9×106t(合605.1×106t碳)和 2787.8×106t(合 760.3×106t碳),分别占当年全球CO2总排放的102%和127%。能源和工业生产活动的CO2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矿物燃料燃烧是中国CO2的最大排放源,占总排放的90%以上。对CO2排放源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中国CO2排放存在大于10%的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排放 中国 温室气体 工业 石灰 水泥 电解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火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颖 蔡博锋 +1 位作者 刘兰翠 曹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7,共4页
以污染源普查中的火电企业能源消耗等数据为基础,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供的方法,核算了我国所有基于源的火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了火电企业数量、机组容量、能源利用种类、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在空间上的分布,... 以污染源普查中的火电企业能源消耗等数据为基础,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供的方法,核算了我国所有基于源的火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了火电企业数量、机组容量、能源利用种类、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在空间上的分布,提出了我国火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和控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企业 二氧化碳 排放 核算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仲伟周 孙耀华 庆东瑞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5,共7页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能源-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为此利用Tapio模型分析我国2000—2010年间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并构造因果链将脱钩指标分解为节能脱钩指标和减排脱钩...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能源-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为此利用Tapio模型分析我国2000—2010年间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并构造因果链将脱钩指标分解为节能脱钩指标和减排脱钩指标。研究表明:无论是就全国范围还是各区域而言,总脱钩指标和节能脱钩指标的变化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后者是前者变化的主要原因。在2000—2010年间的大部分年份内,总脱钩指标位于0和1之间,处于弱脱钩状态;就横向比较而言,总脱钩指标和节能脱钩指标的数值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但减排脱钩指标的分布无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且在时间维度上也无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 脱钩指标 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 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碳素流向及二氧化碳与甲烷排放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丽萍 孙国峰 +2 位作者 盛婧 陈留根 郑建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7-1253,共7页
为了探明发酵床养猪过程碳素流向及二氧化碳与甲烷排放特征,分别选取3种不同原料的发酵床:稻壳+锯木屑(FD)、稻壳+菌糠(FJ)、稻壳+酒糟(FW)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垫料采集和静态箱法收集气体,对一个养殖周期内的碳素变化和二氧化碳、甲烷排... 为了探明发酵床养猪过程碳素流向及二氧化碳与甲烷排放特征,分别选取3种不同原料的发酵床:稻壳+锯木屑(FD)、稻壳+菌糠(FJ)、稻壳+酒糟(FW)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垫料采集和静态箱法收集气体,对一个养殖周期内的碳素变化和二氧化碳、甲烷排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3种发酵床二氧化碳与甲烷的排放总量占碳素总损失的比例分别为41.21%(FJ)、54.12%(FD)、48.27%(FW),是碳素转化的主要形式。3种垫料的二氧化碳排放特点呈现一定的相似性,均在养殖前期与后期各出现1个排放高峰期,后期排放量大于前期;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具有显著性差异,FD在整个养殖周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其次是FJ。FJ与FW的甲烷排放特点与二氧化碳相似,均在养殖前期与后期出现两个排放高峰期且排放量大小相近,而FD的甲烷排放集中在前期,后期仅有微弱回升;3种发酵床的甲烷排放总量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一个饲养周期内FW的甲烷排放总量最大,其次是FJ。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3种发酵床二氧化碳与甲烷的排放呈负相关关系,初步表明发酵床存在甲烷氧化成二氧化碳的生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物质流分析 碳素转化 二氧化碳排放 甲烷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菜地土壤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桂容 周旋 +3 位作者 田昌 彭辉辉 张玉平 荣湘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5,共7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种类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盆栽莴苣土壤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规律及排放量的影响。以等氮(N)用量为基准,磷(P)、钾(K)用量相应折算,分别以猪粪、沼渣沼液、猪粪堆肥与化肥进行配施,且各处理N、...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种类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盆栽莴苣土壤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规律及排放量的影响。以等氮(N)用量为基准,磷(P)、钾(K)用量相应折算,分别以猪粪、沼渣沼液、猪粪堆肥与化肥进行配施,且各处理N、P、K总施用量一致。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施纯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N+80%化肥N,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N+80%化肥N,NPKM2);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N+80%化肥N,NPKM3)。结果表明:莴苣全生育期内土壤CH4排放各处理呈现“源”、“汇”交替现象,各时间测点排放通量在每次施肥后均呈现升降波动趋势,直至总体趋于平稳;各阶段排放累积量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处理间差异逐渐明显。莴苣盆栽土壤CH4累积排放量为-5.90^-0.42 kg·hm^-2,大小表现为CK=PK>NPK>NPKM3>NPKM1>NPKM2。莴苣全生育期内土壤CO2的各时间测点排放通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受施肥影响略有波动;各阶段排放累积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处理间差异更加明显。莴苣盆栽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为1 506.37~2 260.58 kg·hm^-2,大小表现为NPKM3>NPKM1>NPK>NPKM2>PK>CK。莴苣盆栽全球增温潜势为1.50~2.23 t CO2eq·hm^-2,大小表现为NPKM3>NPKM1>NPK>NPKM2>PK>CK。总体而言,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表现为菜地土壤的CH4汇,以沼渣沼液配施效果最佳,而猪粪类有机肥配施会导致菜地全球增温潜势升高,应合理搭配进行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 莴苣 二氧化碳排放 甲烷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