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技术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海滨 卢迪 +4 位作者 王永昌 田文爽 沈国飞 宋学行 魏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21,共14页
全球变暖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碳减排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努力目标。作为CO_(2)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近年来备受关注并且发展迅猛。CO_(2)海洋封存作... 全球变暖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碳减排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努力目标。作为CO_(2)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近年来备受关注并且发展迅猛。CO_(2)海洋封存作为其中一种最具潜力的减排方式,了解其发展现状对进一步研究CO_(2)封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CO_(2)海洋封存的方法和封存机理,总结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研究进展。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我国在CO_(2)海洋封存上的巨大潜力和库源匹配上的优势,以及海洋封存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指出推进CO_(2)海洋封存技术的研究并开发相应的能力,将有助于加速推进碳减排进程、尽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 海洋封存 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 海洋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经济性与规模预测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小令 肖晋宇 +4 位作者 侯金鸣 吴佳玮 吕循岩 张瑾轩 刘耀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668,共12页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产业发展潜力和规模预测的全局性量化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预测和梳理了CCUS技术不同环节的未来技术经济成本,以及在化石能源延续场景下不同行业碳捕集需求。基于中国CO_(2)利用、...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产业发展潜力和规模预测的全局性量化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预测和梳理了CCUS技术不同环节的未来技术经济成本,以及在化石能源延续场景下不同行业碳捕集需求。基于中国CO_(2)利用、封存潜力及其空间分布构建2060年中国不同地区成本-规模计算模型,预测CCUS技术的全流程经济成本及其对应规模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宜采用就地和异地相结合的封存调度方式,以及就地利用的方式,满足化石能源延续场景下27×10^(8)t/a的CO_(2)减排需求。其中,采用利用方式减排CO_(2)约5×10^(8)t,全流程成本约为-1400~200元/t;采用地质封存方式减排CO_(2)约22×10^(8)t,全流程成本约为200~450元/t。基于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重点发展基于电制原材料(P2X)技术的化工利用产业、构建CCUS产业集群、探索多方共赢合作模式的建议,形成连接减排需求密集地区和封存靶区的全国主干输送管道推荐方案,计算得到基于CCUS技术的火电减排成本约为0.16元/(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CCUS) 全流程建模 成本-规模计算模型 运输管道 火电减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球物理监测: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改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11,共18页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碳中和与绿色低碳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与共同行动。将无法减排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捕集应用和封存,是绿色低碳化发展道路上实现零碳甚至负碳目标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关...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碳中和与绿色低碳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与共同行动。将无法减排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捕集应用和封存,是绿色低碳化发展道路上实现零碳甚至负碳目标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关键托底技术和最后手段,也是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的重要配套技术,是构建兼具韧性与弹性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具有规模化应用的巨大潜力和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并已有较长时间的技术探索和示范应用基础。地球物理技术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工程中具有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空间的选择和评价;②封存有效性监测与评价;③封存安全性监测与评价。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地球物理监测以时延地球物理方法为主,即通过地球物理重复观测实现对二氧化碳封存过程的动态监测。地球物理方法以地震方法为主,包括三维地震、井间地震、井中地震、微地震等,其它还有卫星遥感、时延电磁、时延重力和测井等方法。相对油气勘探来说,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中的地球物理监测技术应用存在一些特殊要求,包括永久性(或长期重复性和连续性)、动态性和低成本,尚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性与经济性问题与挑战。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球物理监测技术体系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期在监测系统的有效性、高效性、经济性等方面实现良好的综合平衡和优化。多种地球物理监测技术的联合应用、DAS与节点地震仪永久部署、被动源微地震监测、自动化处理与智能化分析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动态监测 有效性监测 安全性监测 地球物理监测 时延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阶段减排规划的发电厂碳捕集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6
4
作者 卢志刚 夏明昭 张晓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65-71,共7页
根据二氧化碳减排规划的要求,并充分考虑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与不确定性,建立以阶段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发电厂减排规划模型。引入技术成熟度因子,并考虑到发电厂运行参数未... 根据二氧化碳减排规划的要求,并充分考虑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与不确定性,建立以阶段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发电厂减排规划模型。引入技术成熟度因子,并考虑到发电厂运行参数未来的变化,将CCS技术的阶段性与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依据技术进步率对碳捕集系统减排指标进行分解。采用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discrete bacterial colony chemotaxis,DBCC)进行求解,通过对实际算例的方针分析,得到系统在不同减排场景下的碳捕集系统最优配置方案与碳捕集系统投资策略。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在不同减排场景下各因素对减排成本的影响。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以及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 技术成熟度因子 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 最优配置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_2排放因素模型的“脱钩”指标构建与评估——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云 张军营 +1 位作者 赵永椿 郑楚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7-513,共7页
依据Tapio脱钩指标和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分别构建了二氧化碳(CO2)"脱钩"弹性指标和努力指标扩展分解模型,并对山西省CO2"脱钩"和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脱钩弹性指标和脱钩努力指标均显示... 依据Tapio脱钩指标和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分别构建了二氧化碳(CO2)"脱钩"弹性指标和努力指标扩展分解模型,并对山西省CO2"脱钩"和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脱钩弹性指标和脱钩努力指标均显示山西省CO2的"脱钩"情况有所改善,已呈现出"弱脱钩"的低碳经济特征;能源强度降低是导致CO2"脱钩"的关键性因子,其脱钩努力指标从2001年的-0.239 2逐年增加到2008年的0.542 4,这主要源自工业领域技术的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其他措施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减排效果;假定在以上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CCS技术将成为实现CO2减排和"强脱钩"的关键性因素。该研究尝试将脱钩指标和CO2排放因素分解模型进行结合,考虑了CCS因素在减排和"脱钩"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脱钩指标 因素分解法 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