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链矿化技术的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工业试验
1
作者 宋作玉 田景奇 +4 位作者 蔡力宏 李卫国 丁春宏 孙志国 马志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494,共9页
以工业废料通过化学链矿化捕集二氧化碳制备微细碳酸钙,是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在大同热电厂建设的电石渣矿化二氧化碳工业化试验装置的工艺、运行情况、碳减排量以及碳酸钙产品特性。该中试... 以工业废料通过化学链矿化捕集二氧化碳制备微细碳酸钙,是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介绍了国家能源集团在大同热电厂建设的电石渣矿化二氧化碳工业化试验装置的工艺、运行情况、碳减排量以及碳酸钙产品特性。该中试采用氯化氨为循环提取剂,二氧化碳的吸收矿化在三相反应器中一步完成。试验装置设计处理量为1000 t/a(以二氧化碳计),试验累计运行超3000 h,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为768 h,最大运行负荷达设计值为148%。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吸收率大于90%,原料钙提取矿化率大于90%,经第三方评测,二氧化碳净减排率达到68.6%;碳酸钙产品达到工业沉淀碳酸钙标准,粒度(D_(50))小于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CCUS) 二氧化碳矿化 电石渣 碳酸钙 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技术探索研究——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江 宋世杰 +1 位作者 刘兰兰 白治学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323,共8页
践行减排降碳措施,落实“双碳”目标是煤化工企业走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型发展的重要转型契机。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谋划400万t/a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及封存(CCS)示范项目及开展40万t/a先导试验项目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践行减排降碳措施,落实“双碳”目标是煤化工企业走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型发展的重要转型契机。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谋划400万t/a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及封存(CCS)示范项目及开展40万t/a先导试验项目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在借鉴神华10万t CCS示范项目经验基础上,依据已建180万t/a乙二醇项目中产生的CO_(2),设计了高纯(98.94%)和低纯(77.78%)2种超临界CO_(2)封存流程;结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三叠系、二叠系咸水层的认识,找寻了3套物性较好且CO_(2)封存潜力巨大的地质咸水层(刘家沟组、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在深入CO_(2)储存层盖层及存储容量评估分析,认为CO_(2)在超过1000 m的咸水层封存环境最佳;通过设计4口注入封存井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40万t/a CO_(2)的封存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理论可行;设计采用PNX测井、井下光纤传感及地表InSAR等监测方法搭建起CO_(2)从井筒到储层再到储层扩散一体化的监测监控管理平台;从CCS当前经济技术成本、产业政策发展以及机遇挑战现状展望出煤化工开展CCS非常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碳降碳 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及封存 咸水层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技术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海滨 卢迪 +4 位作者 王永昌 田文爽 沈国飞 宋学行 魏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21,共14页
全球变暖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碳减排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努力目标。作为CO_(2)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近年来备受关注并且发展迅猛。CO_(2)海洋封存作... 全球变暖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碳减排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努力目标。作为CO_(2)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近年来备受关注并且发展迅猛。CO_(2)海洋封存作为其中一种最具潜力的减排方式,了解其发展现状对进一步研究CO_(2)封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CO_(2)海洋封存的方法和封存机理,总结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研究进展。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我国在CO_(2)海洋封存上的巨大潜力和库源匹配上的优势,以及海洋封存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指出推进CO_(2)海洋封存技术的研究并开发相应的能力,将有助于加速推进碳减排进程、尽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集、利用和封存 海洋封存 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 海洋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17-520,共4页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CCS技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CO2捕集、运输和封存。本文首先介绍了CO2捕集技术,该技术按工艺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随后介绍了CO2封存技术,该技术根据封存地点不同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在众多的CO2封存技术中,CO2强化采油(CO2-EOR)技术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虽然CCS技术发展很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CO2泄漏问题、资金投入大等。但是,随着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相信未来该技术在抵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封存 强化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可接受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虎 李宏军 昌敦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87,共5页
介绍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可接受度调查的背景,阐述了调查方法和调查的具体操作,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CCS在中国的宣传和培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认为CCS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信息缺乏是影响社会公众接受CCS的关键因素,公众忧虑和... 介绍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可接受度调查的背景,阐述了调查方法和调查的具体操作,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CCS在中国的宣传和培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认为CCS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信息缺乏是影响社会公众接受CCS的关键因素,公众忧虑和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是我国推广CCS的两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封存 可接受程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发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段黎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7,89,共5页
瑞典参与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多是欧盟项目,与英国、德国、丹麦、挪威、法国等国一起开展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的建设。瑞典在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和封存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和政策都有研究,捕集技术的实验平台和示范项目则多设... 瑞典参与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多是欧盟项目,与英国、德国、丹麦、挪威、法国等国一起开展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的建设。瑞典在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和封存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和政策都有研究,捕集技术的实验平台和示范项目则多设在瑞典境外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封存地则需要考虑运输、地质条件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封存 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经济性与规模预测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小令 肖晋宇 +4 位作者 侯金鸣 吴佳玮 吕循岩 张瑾轩 刘耀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668,共12页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产业发展潜力和规模预测的全局性量化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预测和梳理了CCUS技术不同环节的未来技术经济成本,以及在化石能源延续场景下不同行业碳捕集需求。基于中国CO_(2)利用、...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产业发展潜力和规模预测的全局性量化研究相对缺乏的问题,预测和梳理了CCUS技术不同环节的未来技术经济成本,以及在化石能源延续场景下不同行业碳捕集需求。基于中国CO_(2)利用、封存潜力及其空间分布构建2060年中国不同地区成本-规模计算模型,预测CCUS技术的全流程经济成本及其对应规模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宜采用就地和异地相结合的封存调度方式,以及就地利用的方式,满足化石能源延续场景下27×10^(8)t/a的CO_(2)减排需求。其中,采用利用方式减排CO_(2)约5×10^(8)t,全流程成本约为-1400~200元/t;采用地质封存方式减排CO_(2)约22×10^(8)t,全流程成本约为200~450元/t。基于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重点发展基于电制原材料(P2X)技术的化工利用产业、构建CCUS产业集群、探索多方共赢合作模式的建议,形成连接减排需求密集地区和封存靶区的全国主干输送管道推荐方案,计算得到基于CCUS技术的火电减排成本约为0.16元/(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集、利用和封存(CCUS) 全流程建模 成本-规模计算模型 运输管道 火电减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可行性研究》中英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蒂 孙珍 +3 位作者 赵中贤 张云帆 李鹏春 廖杰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5-156,共2页
2010年3月18日,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所)牵头的中英合作项目《广东省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可行性研究》正式启动, 并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所)联合在广州花园酒店召开了盛大的研讨会.
关键词 合作项目 二氧化碳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东省 封存 海洋研究所 花园酒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澳合作开展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可行性研究
9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8,共1页
近日.中国国家能源局与澳大利亚联邦资源、能源与旅游部在北京签署《中澳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可行性研究谅解备忘录》。双方再次确认中国与澳大利亚为减排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这一挑战建立起紧密和富有成果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 项目可行性 二氧化碳 合作关系 燃烧 封存 澳大利亚 谅解备忘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0
作者 孙腾民 刘世奇 汪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0,共11页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减少化石能源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CO_(2)排放的关键技术,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CO_(2)地质封存是CCUS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了CCUS技术的发展潜力...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减少化石能源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CO_(2)排放的关键技术,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CO_(2)地质封存是CCUS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了CCUS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建立适用我国地质特点的CO_(2)封存潜力评价方法,科学评估我国主要沉积盆地CO_(2)封存潜力是我国CCUS技术发展的基础。国外将CO_(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分为国家/州级筛选、盆地级评价、场址描述、场址应用4个阶段,并将封存地质体特征、区域地质、评估目的、地方保护、社会健康、封存安全和环境风险等作为主要指标,形成了一系列盆地级别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不同封存地质体,建立了CSLF(碳封存领导人论坛)法、DOE(美国能源部)法、欧盟法,ECOFYS和TNO-TING法等CO_(2)封存量计算方法。我国封存潜力评估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统一、系统的封存潜力评估方法,采用的封存潜力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并发展了封存潜力的次级盆地评价方法和CO_(2)封存量的溶解度计算方法。我国CO_(2)地质封存潜力巨大、方式多样,封存有利区域为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苏北盆地和四川盆地。由于中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采用不同评价方法评估得到的CO_(2)封存潜力差距较大,亟需对深部咸水层、正在开采或枯竭的油气田、深部不可采煤层、浅海等主要封存地质体开展CO_(2)封存潜力的精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封存 碳中和 封存潜力评价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海上封存与驱油方案的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孙洋洲 郭雪飞 +4 位作者 丁一 刘强 王存武 熊斌辉 于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1-24,共4页
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或用于驱油实现部分封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对油气处理厂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气源进行封存,对附近海域封存构造、海上驱油油田的适宜性进行分析,选择确定了目标封存地和目标油气田,并对其封... 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或用于驱油实现部分封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对油气处理厂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气源进行封存,对附近海域封存构造、海上驱油油田的适宜性进行分析,选择确定了目标封存地和目标油气田,并对其封存方案、驱油方案进行了研究,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封存 驱油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球物理监测: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改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11,共18页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碳中和与绿色低碳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与共同行动。将无法减排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捕集应用和封存,是绿色低碳化发展道路上实现零碳甚至负碳目标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关...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碳中和与绿色低碳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与共同行动。将无法减排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捕集应用和封存,是绿色低碳化发展道路上实现零碳甚至负碳目标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关键托底技术和最后手段,也是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的重要配套技术,是构建兼具韧性与弹性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具有规模化应用的巨大潜力和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并已有较长时间的技术探索和示范应用基础。地球物理技术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工程中具有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空间的选择和评价;②封存有效性监测与评价;③封存安全性监测与评价。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地球物理监测以时延地球物理方法为主,即通过地球物理重复观测实现对二氧化碳封存过程的动态监测。地球物理方法以地震方法为主,包括三维地震、井间地震、井中地震、微地震等,其它还有卫星遥感、时延电磁、时延重力和测井等方法。相对油气勘探来说,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中的地球物理监测技术应用存在一些特殊要求,包括永久性(或长期重复性和连续性)、动态性和低成本,尚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性与经济性问题与挑战。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球物理监测技术体系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以期在监测系统的有效性、高效性、经济性等方面实现良好的综合平衡和优化。多种地球物理监测技术的联合应用、DAS与节点地震仪永久部署、被动源微地震监测、自动化处理与智能化分析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二氧化碳封存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动态监测 有效性监测 安全性监测 地球物理监测 时延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同步埋存量计算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高峰 秦积舜 +1 位作者 黄春霞 崔翔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148-154,共7页
埋存潜力评价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区分二氧化碳驱油项目评价期内的埋存量(同步埋存量)和油藏废弃后的埋存量(深度埋存量)基础上,提出了"三参量法"同步埋存量计算方法;在辨析气驱换油率概念... 埋存潜力评价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区分二氧化碳驱油项目评价期内的埋存量(同步埋存量)和油藏废弃后的埋存量(深度埋存量)基础上,提出了"三参量法"同步埋存量计算方法;在辨析气驱换油率概念基础上,依据物质平衡原理,考虑压敏效应、溶解膨胀、干层吸气和裂缝疏导等,首次得到二氧化碳换油率理论计算公式;联合油气渗流分流方程、Corey模型和Stone方程等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给出了自由气相形成的生产气油比确定油藏工程方法;根据气驱增产倍数概念,结合水驱递减规律,预测低渗透油藏气驱产量变化情况。总结提出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项目评价期内埋存量"3步评价法",即"油藏筛选→三参量预测→同步埋存量计算",完善了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潜力评价油藏工程理论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与封存 二氧化碳 低渗透油藏 同步埋存量 换油率 气油比 气驱增产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冲冲 张斯然 +5 位作者 辛靖 杨国明 李永恒 苏梦军 宋宇 王连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5年第5期1211-1223,共13页
中国提出了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石油行业和石油化工(简称石化)行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但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_(2)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为实现“双碳”目标,石油和石化行业任重道远。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 中国提出了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石油行业和石油化工(简称石化)行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但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_(2)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为实现“双碳”目标,石油和石化行业任重道远。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碳减排问题,对CCUS技术进行了概述,总结了不同CCUS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并针对石油和石化行业CCUS技术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石油和石化行业应致力于开发高效低成本的CO_(2)捕集技术,重点研发效率更高的捕集材料和工艺。此外,推动CO_(2)转化技术的创新,创制多活性位、多尺度结构的催化剂,开发CO_(2)高效转化为烯烃、芳烃、可持续航空煤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型技术。对于CO_(2)封存技术,需要深入研究封存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利用 封存 石油行业 石油化工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工业氧-燃料燃烧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月桂 王玉亭 +1 位作者 黄冠硕 陈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80,共18页
水泥工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主要工业领域之一,其二氧化碳(CO_(2))排放控制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氧-燃料燃烧技术是水泥工业高效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重要技术之一,对减少CO_(2)排放和提升水泥熟料产量具... 水泥工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主要工业领域之一,其二氧化碳(CO_(2))排放控制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氧-燃料燃烧技术是水泥工业高效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重要技术之一,对减少CO_(2)排放和提升水泥熟料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综述了水泥工业增氧燃烧、部分氧-燃料燃烧以及全氧-燃料燃烧技术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流程优化和工业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增氧燃烧技术通过提高燃烧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来提高燃烧温度、热效率和增加熟料产量,其最佳氧气体积分数一般在27%~30%,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多个水泥生产线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节省燃料和增产效果。部分氧-燃料燃烧是在分解炉中采用氧-燃料燃烧的碳捕集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CO_(2)体积分数并减少NO_(x)排放,但需要适当提高分解炉温度以维持相同的石灰石分解率,燃料消耗量也会有所增加。全氧-燃料燃烧技术是在分解炉和回转窑中均采用氧-燃料燃烧的碳捕集技术,可获得高CO_(2)体积分数的烟气,是水泥工业碳捕集技术的未来方向。为了实现与空气气氛相同的炉内温度和产品质量,全氧-燃料燃烧的总体氧气体积分数一般在27%~29%,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定分解炉和回转窑氧-燃料燃烧器一二三次风氧气体积分数的合理分配。通过对水泥工业氧-燃料燃烧改造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其CO_(2)捕集成本一般在200~250元/t,低于燃烧后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成本,表明水泥工业氧-燃料燃烧碳捕集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未来水泥工业氧-燃料燃烧碳捕集技术将进一步向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方向发展,聚焦全氧-燃料燃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低成本制氧技术以及与可再生能源电转气和可再生合成燃料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水泥工业CCUS和净零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工业 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 氧-燃料燃烧 增氧燃烧 部分氧-燃料燃烧 全氧-燃料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捕集、运输、驱油与封存全流程随机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白宏山 赵东亚 +4 位作者 田群宏 王琪 陆诗建 杨忠德 杨建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911-4920,共10页
CO2捕集、运输、驱油与封存(CCUS)是一种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在工程实际问题中,由于温度、压力、碳价、电价等随机变量的存在,给CCUS全流程建模与优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建立了CCUS全流程的工程-经济模型,... CO2捕集、运输、驱油与封存(CCUS)是一种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在工程实际问题中,由于温度、压力、碳价、电价等随机变量的存在,给CCUS全流程建模与优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建立了CCUS全流程的工程-经济模型,并以烟气入口流量、管道入口压力、管道直径、泵站数量、注入井入口压力等作为决策变量,质量约束、排放约束、运输约束、存储约束等为约束条件,以CCUS全流程成本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随机优化期望值模型。并采用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期望值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参数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出的优化方法解决了CCUS全流程随机优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CCUS全流程的成本,为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运输、驱油与封存 随机优化 模型 遗传算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CO_2捕集与咸水层封存全过程经济性模型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宝群 李会泉 包炜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4-903,共10页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即CCS技术)通过对CO2进行捕集、压缩、运输与封存,可实现CO2大规模减排,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CCS技术的经济成本是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捕集过程,CCS全过程的经济成本分析鲜见报道。针对CO2捕集...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即CCS技术)通过对CO2进行捕集、压缩、运输与封存,可实现CO2大规模减排,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CCS技术的经济成本是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捕集过程,CCS全过程的经济成本分析鲜见报道。针对CO2捕集与咸水层封存系统,给出了捕集封存全过程投资运行总成本和捕集封存整体系统CO2减排成本的计算公式,建立了CO2捕集、压缩、管道运输与咸水层封存全过程的成本估算模型,并对典型的600MW超临界燃煤电厂捕集封存CO2的投资运行成本和减排成本进行了案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O2运输 咸水层封存 电厂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的捕集封存技术进展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18
作者 康丽娜 尚会建 郑学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4-27,共4页
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温室气体CO2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兴起的碳捕集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方案。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提出及现状、CCS技术... 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温室气体CO2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兴起的碳捕集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方案。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提出及现状、CCS技术原理、重点介绍了它的分类方法及其优缺点,并讨论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CO2的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
19
作者 张超林 许江 彭守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31-335,共5页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直辖市,同时也是第一批低碳试点省市,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能源消费总量由2000年的2 411万t标准煤增加到2014年的7 694万t标准煤,15年内年均增长率为8.64%。通过调查发现:重庆市2014年不...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直辖市,同时也是第一批低碳试点省市,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能源消费总量由2000年的2 411万t标准煤增加到2014年的7 694万t标准煤,15年内年均增长率为8.64%。通过调查发现:重庆市2014年不同行业CO_2年排放量大于0.1 Mt的集中排放源共41个,年排放总量为57.27 Mt,其中水泥行业排放量比重最大,为56.6%,这也是重庆的特色所在;重庆市CCUS减排潜力总量为17.74亿t,其中枯竭气田封存潜力最大,达9.38亿t。综合重庆市目前的碳排放及CO_2封存容量情况,初步制定重庆市CCUS技术发展路线图,总体愿景是到2030年,实现水泥、火电行业排放CO_2在天然气田的商业化应用,为重庆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可行和经济可承受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碳排放 能源 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 路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中CO_(2)腐蚀与防护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昆 孙悦 +3 位作者 王池嘉 葛红江 朱艳吉 汪怀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52,共10页
国际上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实现长期减碳减排的重要措施,CCUS技术对于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关重要。CCUS也是实现我国长期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然而CCUS技术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装备的腐蚀与防护难题。针对... 国际上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实现长期减碳减排的重要措施,CCUS技术对于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关重要。CCUS也是实现我国长期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然而CCUS技术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装备的腐蚀与防护难题。针对油气开采以及CCUS过程涉及到的碳捕集设备、运输管道和油井管等设备受到的CO_(2)腐蚀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腐蚀机理,包括CO_(2)腐蚀过程,以及不同因素(包括水含量、离子耦合、温度、压力、流速以及混合相中的油相)对CO_(2)腐蚀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总结归纳,特别是高温高压超临界CO_(2)腐蚀机理。针对目前的3种CO_(2)防护手段进行了介绍,考虑到合金防护成本较高,缓蚀剂防护存在二次污染,防护涂层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最后对CO_(2)防护涂层未来研发重点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利用与封存 二氧化碳腐蚀 二氧化碳腐蚀防护 缓蚀剂防护 涂层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