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进口干度与气动性能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妙琴 张靖煊 黄伟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5-1271,共7页
运用数值模拟研究进口干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着重对比分析了不同进口干度时叶顶间隙流动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进口干度减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最高效率点对应的流量增大,效率峰值升高,压比增大,喘振裕度... 运用数值模拟研究进口干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着重对比分析了不同进口干度时叶顶间隙流动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进口干度减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最高效率点对应的流量增大,效率峰值升高,压比增大,喘振裕度增大;在设计流量及小流量工况时,效率随进口干度的减小而降低;在大流量工况时,效率随进口干度的减小而升高;当叶顶间隙为进口叶高的5%时,在相同工况下,进口干度越小,叶顶泄漏流越强,易形成“二次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 气动性能 进口干度 叶顶泄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性能不确定性量化研究
2
作者 马灿 代路 +1 位作者 吕伟剑 张克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82-1789,共8页
压缩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循环中的关键装置,其进气参数通常接近流体的临界点,进气参数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流体物性的剧烈变化,从而影响压缩机性能。本文采用一维模型和三维CFD方法对某S-CO_(2)压缩机进行了数值研究,一维模... 压缩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循环中的关键装置,其进气参数通常接近流体的临界点,进气参数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流体物性的剧烈变化,从而影响压缩机性能。本文采用一维模型和三维CFD方法对某S-CO_(2)压缩机进行了数值研究,一维模型预测得到的效率、压比与三维CFD计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三维CFD计算结果,采用多项式混沌展开方法对压缩机进口总温随机波动引起的气动性能不确定性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总温的微小变化造成了压缩机流量和等熵效率的显著变化,在压缩机的设计中有必要考虑提高进气参数不确定性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 不确定性量化 多项式混沌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非平衡冷凝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明冉 裴瑾泽 赵远扬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20,共7页
压缩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循环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工作在S-CO_(2)的近临界区域,因此S-CO_(2)工质在压缩机内流动时易发生非平衡冷凝,影响系统性能与可靠性。压缩机内部的S-CO_(2)非平衡冷凝实验观测难度大,数值模拟复杂,相关... 压缩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循环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工作在S-CO_(2)的近临界区域,因此S-CO_(2)工质在压缩机内流动时易发生非平衡冷凝,影响系统性能与可靠性。压缩机内部的S-CO_(2)非平衡冷凝实验观测难度大,数值模拟复杂,相关S-CO_(2)压缩机设计经验也较为缺乏。本文结合近年研究成果,从研究方法、数学模型和实验研究等角度总结了目前S-CO_(2)非平衡冷凝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如改变喷管几何结构参数,从而改变成核区体积,以改变流体在亚稳态区的滞留时间;改进气体状态方程进而提高亚稳态区域热物性精度,从而准确进行数值模拟;在设计S-CO_(2)压缩机时,利用实验测得的Wilson线设定压缩机进口条件,构建新的安全边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 亚稳态 喷管实验 非平衡冷凝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压缩机低压缸振动故障分析与处理
4
作者 汪建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4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具体案例,对二氧化碳压缩机低压缸的振动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检修处理方案和具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二氧化碳压缩机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压缩机排气消音器激光焊接技术研究
5
作者 邹仲 邓琦林 《电加工与模具》 2015年第3期54-57,共4页
激光焊接是一种高密度聚能量焊接,针对活塞往复式二氧化碳压缩机排气消音器部件的耐高压、无焊后处理的要求,提出了使用激光焊接的工艺,从而得到外形美观、熔深稳定、强度足够、工艺性好的焊接方法。
关键词 激光焊接 二氧化碳压缩机 排气消音器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压缩机组操作方法的改进及设备改造
6
作者 李民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46,共2页
通过对压缩机高压缸机械密封压力的调整、防喘振曲线的校定、运行参数的改进及设备的改造延长了装置的运行周期。
关键词 二氧化碳压缩机 操作方法 设备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W—0.9/20型全无油二氧化碳压缩机的研制
7
作者 王鸣 朱戎 +2 位作者 包沧龙 吴忠德 王建宏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29,共2页
介绍了VW—0.9/20型全无油二氧化碳压缩机的研制、主要组件及结构特点。
关键词 压缩机 无油润滑 二氧化碳压缩机 组件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M12型二氧化碳压缩机五级气缸镗缸改造
8
作者 王绪芳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1期42-43,共2页
对 4M1 2 - 55/2 2 0型二氧化碳压缩机四级出现超压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热力复算 ,得出了四级超压的原因是五级气缸缸径偏小的结论 。
关键词 气缸 镗缸 二氧化碳压缩机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热力设计方法
9
作者 李凯伦 李红智 +4 位作者 张一帆 孙山 但光局 李扬 王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13-5421,I0007,共10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近临界工况的算法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实际气体多变功直接积分算法,将压缩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并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压缩功的柯西数列,在子过程数量增大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精确的全过程压缩多变功。同时,为解决压缩机级间焓增分配问题,提出一种等比转速级间焓增分配算法。最后,给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热力设计流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Schultz算法,研究提出的实际气体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在近临界及超临界区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计算中只需要较少的子过程数即可将误差降至合格范围内。通过对50MW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主压缩机进行一维设计及流场模拟发现,提出的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方法及压缩机设计方法可以对二氧化碳压缩机方案设计及性能预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 近临界工况二氧化碳压缩机 多变压缩功直接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临界CO_2活塞压缩机活塞的有限元应力及疲劳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雷雷 郭怡 彭学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9,5,共5页
针对CO2跨临界循环压缩机工作压力大、吸排气压差大的特点,将惯性力施加到每个单元体的质心用以将活塞的瞬时受力状态转化为等效的静应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计算活塞危险点的疲劳安全系数,找出活塞的疲劳危险点。... 针对CO2跨临界循环压缩机工作压力大、吸排气压差大的特点,将惯性力施加到每个单元体的质心用以将活塞的瞬时受力状态转化为等效的静应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计算活塞危险点的疲劳安全系数,找出活塞的疲劳危险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比,计算所得疲劳安全系数不合格区域与试验损坏区域相符合,证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对CO2活塞压缩机活塞进行疲劳安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压缩机 活塞 有限元分析 疲劳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循环压缩机性能实验台的研制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联斌 李征涛 +1 位作者 陈忆喆 章晓龙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6,61,共7页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对于二氧化碳压缩机性能实验台的设计开发,在此基础上初步进行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的设计。根据国标GB/T5773-2004规定的常规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针对于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的特...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对于二氧化碳压缩机性能实验台的设计开发,在此基础上初步进行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的设计。根据国标GB/T5773-2004规定的常规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针对于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水冷气体冷却器量热器法为辅测,与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为主测组合作为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压缩机的性能试验方法,并详述了此两种方法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制冷压缩机 跨临界循环 性能实验台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设备部件国产化探讨和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雪芬 张保太 施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74-177,共4页
回顾了一期工程项目引进大型压缩机、BGL气化炉专利部件、重要仪表阀门等设备和部件的必要性,总结了项目投产以来引进设备及其部件运行情况、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以及国产化探索和改进、试用情况,提出了国内相关研发、设计、制造等... 回顾了一期工程项目引进大型压缩机、BGL气化炉专利部件、重要仪表阀门等设备和部件的必要性,总结了项目投产以来引进设备及其部件运行情况、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以及国产化探索和改进、试用情况,提出了国内相关研发、设计、制造等供应商和用户一体化,共同致力于国产化改造和替代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L气化炉专利部件 氮压机 二氧化碳压缩机 机械密封 仪表调节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