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等离子体转化二氧化碳发射光谱诊断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江宏
孙素蓉
+1 位作者
王海兴
马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0,共9页
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如果能够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方法高效分解二氧化碳,使其转化为氧气和一氧化碳加以利用,可以大幅降低航天员生命保障相关载荷长途运输的成本,进一步提高生命保障能力。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活...
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如果能够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方法高效分解二氧化碳,使其转化为氧气和一氧化碳加以利用,可以大幅降低航天员生命保障相关载荷长途运输的成本,进一步提高生命保障能力。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活性组分,可以在数百度温度下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解离,是具有很大潜力的二氧化碳解离与转化方式。设计了一种尺度在亚毫米级、功率输入为数瓦的直流微槽等离子体反应器,可以在较低气体温度下实现二氧化碳分解。测量了反应器电流、功率等放电参数,采用发射光谱确定了体系中激发态组分,分析了激发态粒子谱线强度随输入电压、稀释气体比例等反应器工作参数变化,利用氮气分子振转谱带测量了等离子体放电区振动温度和气体温度。研究表明,添加氩、氦、氮气均可以增强二氧化碳的分解,添加氦气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电离过程。稀释气体激发态因具有高能量,可以通过潘宁解离通道增强二氧化碳分解。氦组分激发态的能量高于二氧化碳电离能,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电离反应。微等离子体内存在强烈的振动-平动非平衡现象:振动温度约为4400~4800 K,而气体温度仅为450~600 K,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放电和结构设计,定向将能量注入到振动态,从而进一步促进二氧化碳的振动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解
发射光谱
微等离子体
原位资源利用
火星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酸镍用于热化学循环反应CO_2分解制CO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康敏
张军
+2 位作者
赵宁
魏伟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3,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Fe2O4和NiFe2O4/ZrO2催化剂,用TGA考察了其热化学法,CO2高温分解反应性能。通过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表征发现,反应高温使两种催化剂都发生了明显的烧结,导致在热还原反应中形成的还原态氧化物不能完全被CO2氧化从而...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Fe2O4和NiFe2O4/ZrO2催化剂,用TGA考察了其热化学法,CO2高温分解反应性能。通过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表征发现,反应高温使两种催化剂都发生了明显的烧结,导致在热还原反应中形成的还原态氧化物不能完全被CO2氧化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ZrO2的加入对于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以及循环反应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温反应炉中考察了NiFe2O4/ZrO2的CO2分解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热还原温度可以提高CO产量,然而,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CO的产量降低得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循环反应
二氧化碳分解
一
氧化碳
制备
铁酸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Ar气液相等离子体处理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佳俊
陈雪燕
+1 位作者
程诚
沈洁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1-781,共11页
研究采用温室气体、氩气(CO_(2)/Ar)作为载气,产生气液相等离子体处理水中的盐酸四环素。研究了CO_(2)/Ar气液相等离子体CO_(2)分解、活性物质产生(如O、·OH、^(1)O_(2)、H_(2)O_(2)、O_(3))及不同参数条件下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机...
研究采用温室气体、氩气(CO_(2)/Ar)作为载气,产生气液相等离子体处理水中的盐酸四环素。研究了CO_(2)/Ar气液相等离子体CO_(2)分解、活性物质产生(如O、·OH、^(1)O_(2)、H_(2)O_(2)、O_(3))及不同参数条件下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机理。气相方面考察了CO_(2)/Ar比例、气体流量对CO_(2)转化的影响;液相方面考察了CO_(2)/Ar比例、不同初始浓度、气体流量及初始pH对盐酸四环素降解的影响。结合光谱诊断、液相活性物质表征、相关淬灭剂,分析了不同活性物质的产生规律及对盐酸四环素降解的影响。最后检测了降解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提出了本体系盐酸四环素降解原理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为CO_(2)利用以及水污染治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相等离子体
二氧化碳分解
活性物质生成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等离子体转化二氧化碳发射光谱诊断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江宏
孙素蓉
王海兴
马弢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735004,11575019,12005010)。
文摘
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如果能够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方法高效分解二氧化碳,使其转化为氧气和一氧化碳加以利用,可以大幅降低航天员生命保障相关载荷长途运输的成本,进一步提高生命保障能力。低温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活性组分,可以在数百度温度下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解离,是具有很大潜力的二氧化碳解离与转化方式。设计了一种尺度在亚毫米级、功率输入为数瓦的直流微槽等离子体反应器,可以在较低气体温度下实现二氧化碳分解。测量了反应器电流、功率等放电参数,采用发射光谱确定了体系中激发态组分,分析了激发态粒子谱线强度随输入电压、稀释气体比例等反应器工作参数变化,利用氮气分子振转谱带测量了等离子体放电区振动温度和气体温度。研究表明,添加氩、氦、氮气均可以增强二氧化碳的分解,添加氦气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电离过程。稀释气体激发态因具有高能量,可以通过潘宁解离通道增强二氧化碳分解。氦组分激发态的能量高于二氧化碳电离能,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电离反应。微等离子体内存在强烈的振动-平动非平衡现象:振动温度约为4400~4800 K,而气体温度仅为450~600 K,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放电和结构设计,定向将能量注入到振动态,从而进一步促进二氧化碳的振动解离。
关键词
二氧化碳分解
发射光谱
微等离子体
原位资源利用
火星大气
Keywords
CO_(2) dissociation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micro-plasma
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Martian atmosphere
分类号
V44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酸镍用于热化学循环反应CO_2分解制CO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康敏
张军
赵宁
魏伟
孙予罕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温室气体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3,共6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C11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01186)
文摘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Fe2O4和NiFe2O4/ZrO2催化剂,用TGA考察了其热化学法,CO2高温分解反应性能。通过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表征发现,反应高温使两种催化剂都发生了明显的烧结,导致在热还原反应中形成的还原态氧化物不能完全被CO2氧化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ZrO2的加入对于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以及循环反应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温反应炉中考察了NiFe2O4/ZrO2的CO2分解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热还原温度可以提高CO产量,然而,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CO的产量降低得更明显。
关键词
热化学循环反应
二氧化碳分解
一
氧化碳
制备
铁酸镍
Keywords
thermochemical cyclic reactions
CO2 splitting
CO production
nickel ferrite
分类号
O64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Ar气液相等离子体处理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佳俊
陈雪燕
程诚
沈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1-781,共11页
文摘
研究采用温室气体、氩气(CO_(2)/Ar)作为载气,产生气液相等离子体处理水中的盐酸四环素。研究了CO_(2)/Ar气液相等离子体CO_(2)分解、活性物质产生(如O、·OH、^(1)O_(2)、H_(2)O_(2)、O_(3))及不同参数条件下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机理。气相方面考察了CO_(2)/Ar比例、气体流量对CO_(2)转化的影响;液相方面考察了CO_(2)/Ar比例、不同初始浓度、气体流量及初始pH对盐酸四环素降解的影响。结合光谱诊断、液相活性物质表征、相关淬灭剂,分析了不同活性物质的产生规律及对盐酸四环素降解的影响。最后检测了降解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提出了本体系盐酸四环素降解原理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为CO_(2)利用以及水污染治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气液相等离子体
二氧化碳分解
活性物质生成
水处理
Keywords
Gas-liquid phase plasma
Carbon dioxide decomposition
Reactive species generation
Water treatment
分类号
TM89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等离子体转化二氧化碳发射光谱诊断
孙江宏
孙素蓉
王海兴
马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铁酸镍用于热化学循环反应CO_2分解制CO的研究
康敏
张军
赵宁
魏伟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O_(2)/Ar气液相等离子体处理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胡佳俊
陈雪燕
程诚
沈洁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