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络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 被引量:5
1
作者 郭锦棠 王新英 +1 位作者 许涌深 孙经武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利用稀土磷酸酯盐和三异丁基铝组成的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氯丙烷 (ECH)共聚反应 ,合成出新型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 (ECHCO2 )。考察不同稀土元素对组成的催化剂活性和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催化剂用量、1 ,4 二氧... 利用稀土磷酸酯盐和三异丁基铝组成的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氯丙烷 (ECH)共聚反应 ,合成出新型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 (ECHCO2 )。考察不同稀土元素对组成的催化剂活性和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催化剂用量、1 ,4 二氧六环的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量及加水方式等对该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络合催化剂 二氧化碳 脂肪聚碳酸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和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锦棠 王新英 +1 位作者 杨俊红 孙经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6-168,172,共4页
利用稀土络合催化体系催化二氧化碳 (CO2 )和环氧氯丙烷 (ECH)共聚反应 ,合成出新型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 (ECHCO2 )。利用红外光谱、广角 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等对该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聚合物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应力 -应变分析 ... 利用稀土络合催化体系催化二氧化碳 (CO2 )和环氧氯丙烷 (ECH)共聚反应 ,合成出新型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 (ECHCO2 )。利用红外光谱、广角 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等对该共聚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聚合物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应力 -应变分析 ,研究了 CO2 - ECH共聚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该共聚物结构中含有环氧氯丙烷自聚链段和 ECH- CO2 共聚链段 ,ECHCO2 的玻璃化温度 Tg=5 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氯丙烷 共聚物 合成 表征 稀土络合催化剂 脂肪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二氧化碳三元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可龙 卢凌彬 黄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769-1771,1778,共4页
通过二氧化碳、环氧丙烷(PO)与γ-丁内酯(GBL)的三元开环共聚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亚丙酯丁内酯共聚物PPCG.对聚碳酸酯亚丙酯丁内酯的结构进行了FTIR、1HNMR、13CNMR表征,研究表明GBL被开环嵌入PO-CO2分子链中,使得共聚物... 通过二氧化碳、环氧丙烷(PO)与γ-丁内酯(GBL)的三元开环共聚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亚丙酯丁内酯共聚物PPCG.对聚碳酸酯亚丙酯丁内酯的结构进行了FTIR、1HNMR、13CNMR表征,研究表明GBL被开环嵌入PO-CO2分子链中,使得共聚物中引入了易水解的羧酸酯单元.对PPCG的热性能、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GBL单元的增加,特征黏度降低,玻璃态温度升高,材料降解性增强;不同的聚合反应时间对PPCG的特性粘度和玻璃态温度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聚碳酸酯 二氧化碳 可降解 三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1,2-环氧丁烷/ε-己内酯三元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艳飞 黄可龙 +1 位作者 彭东明 吴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阴离子配位化合物PBM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1,2-环氧丁烷(BO)与ε-己内酯(CL)的三元开环共聚合反应,得到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PBCL)。对PBCL进行了FT-IR1、H-NMR1、3C-NMR、DSC和WAXD等表征。并研究... 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阴离子配位化合物PBM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1,2-环氧丁烷(BO)与ε-己内酯(CL)的三元开环共聚合反应,得到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PBCL)。对PBCL进行了FT-IR1、H-NMR1、3C-NMR、DSC和WAXD等表征。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PBCL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在60℃-70℃之间时,共聚物为无定型结构,特性粘数[η]和粘均分子量(-Mv)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反应温度升高至80℃-90℃时,PBCL出现部分结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η]和-Mv下降,CL的摩尔分数(fCL)增大,共聚物的结晶度增大,且玻璃化温度(Tg)下降,熔点(Tm)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二氧化碳 环氧丁烷 Ε-己内酯 脂肪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全生物降解塑料 被引量:1
5
作者 秦玉升 王献红 《生物产业技术》 2012年第3期11-16,共6页
二氧化碳(C0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碳氧资源。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是二氧化碳固定和利用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制备聚丙撑碳酸酯... 二氧化碳(C0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碳氧资源。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是二氧化碳固定和利用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制备聚丙撑碳酸酯(PPC)^①。由于其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成本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共聚物 生物降解塑料 脂肪聚碳酸酯 二氧化碳固定 聚丙撑碳酸 生物降解性能 可生物降解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刚 范利丹 +3 位作者 曹少魁 卜站伟 陈涛 易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7-332,358,共7页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对于减轻温室效应和开发有机化工新碳源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化学转化的研究意义,总结了其参与化学反应的主要途径,对比了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指出开发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对于减轻温室效应和开发有机化工新碳源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化学转化的研究意义,总结了其参与化学反应的主要途径,对比了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与双酚A型聚碳酸酯,指出开发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重点综述了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各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优缺点。分析得出该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催化剂效率和共聚产物的性能与应用。产品由于具有生物降解性且其原料为储量丰富的二氧化碳,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氧化合物 共聚 脂肪聚碳酸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催化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共聚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鹏 刘定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81-2090,共10页
针对CO_2与环氧烷烃共聚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反应体系,本文在综合分析脂肪族聚碳酸酯应用前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在该工艺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种类活性中心金属的组合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共... 针对CO_2与环氧烷烃共聚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反应体系,本文在综合分析脂肪族聚碳酸酯应用前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在该工艺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种类活性中心金属的组合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共沉淀法制得的Zn-Co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在CO_2与环氧烷烃的催化体系中,通过改变制备方法、配体等条件可以实现对催化剂形貌的控制,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升。Zn-Fe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对于环氧丙烷开环活性较好。同时还介绍了采用其他活性中心金属组合制得的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发现对于CO_2与环氧烷烃共聚活性受中心金属及配体的影响较大。最后,对该共聚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的设计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络合催化剂 二氧化碳 反应机理 脂肪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oDMC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乙烷共聚
8
作者 张敏 邹志强 +3 位作者 干建群 周统昌 刘言平 陈立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31-431,共1页
相比于其他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得到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得到得聚碳酸亚丙酯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
关键词 环氧乙烷 二氧化碳共聚 催化效率 脂肪聚碳酸酯 聚碳酸亚丙酯 生物降解性 氧化 反应条件 合成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苏川 汪澜 +1 位作者 房晶瑞 考宏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158-164,共7页
介绍用于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共聚反应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催化剂,重点介绍了稀土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并对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关键词 催化剂 脂肪聚碳酸酯 二氧化碳 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荣召 徐鸿志 胡冰洁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3,151,共8页
近年来,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降解塑料不仅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缓解传统塑料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介绍了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性能,包括物... 近年来,二氧化碳基降解塑料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降解塑料不仅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缓解传统塑料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介绍了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热性能、降解性能及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用二乙基锌-活泼氢、羧酸锌、酚氧基锌、β-二亚胺锌、卟啉、席夫碱、双金属氰化物及稀土催化剂研究进展,总结了每种催化剂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目前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合成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氧化合物 催化剂 脂肪聚碳酸酯 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峰 翟刚 +3 位作者 李建国 刘绍英 杨先贵 王公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8-576,共9页
综述了通过环氧化物与CO2共聚法、脂肪族环状碳酸酯开环聚合法及脂肪族二元醇与碳酸二烃基酯聚合法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APCs)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各种反应体系所采用催化剂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A... 综述了通过环氧化物与CO2共聚法、脂肪族环状碳酸酯开环聚合法及脂肪族二元醇与碳酸二烃基酯聚合法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APCs)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各种反应体系所采用催化剂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APCs的结构与其生物降解性及热分解性等性能的关系;结合APCs的性质介绍了它在医用材料、陶瓷及橡胶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比较了合成APCs的不同途径的特点,并对APCs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聚碳酸酯 催化剂 环状碳酸 脂肪二元醇 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苯酯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族聚碳酸酯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13,共7页
介绍了从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共聚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现状,包括反应的催化体系、反应机理、反应条件、产物性质、改性方法和应用等。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脂肪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兴二氧化碳制取降解塑料项目启动
13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降解型聚氨酯泡沫塑料 泰兴市 脂肪聚碳酸酯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族聚碳酸酯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申景强 诸泉 蒋文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0,共6页
对脂肪族聚碳酸酯(APC)多种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APC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领域,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脂肪聚碳酸酯 可降解材料 二氧化碳 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族聚碳酸酯制备装置
15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7-87,共1页
脂肪族聚碳酸酯制备装置,包括原料精制装置、计量装置、催化剂干燥装置和聚合反应装置,精制装置顶部与计量装置顶部通过管路连接,原料计量装置底部通过管路与催化剂干燥装置和聚合反应装置连接,催化剂干燥装置底部与聚合反应装置通... 脂肪族聚碳酸酯制备装置,包括原料精制装置、计量装置、催化剂干燥装置和聚合反应装置,精制装置顶部与计量装置顶部通过管路连接,原料计量装置底部通过管路与催化剂干燥装置和聚合反应装置连接,催化剂干燥装置底部与聚合反应装置通过管路连接,聚合反应装置顶部设有二氧化碳进口。二氧化碳进气管与原料精制装置顶部之间管路上连接有分子筛再生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聚碳酸酯 制备装置 聚合反应装置 管路连接 精制装置 计量装置 干燥装置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产脂肪族聚碳酸酯催化剂的制备
1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4,共1页
该专利报道了一种用于生产脂肪族聚碳酸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的组成:一种稀土配位化合物、一种烷基金属化合物、一种多羟基化合物、一种碳酸盐。该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每摩尔稀土金属可催化合成80kg的聚合物。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 该专利报道了一种用于生产脂肪族聚碳酸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的组成:一种稀土配位化合物、一种烷基金属化合物、一种多羟基化合物、一种碳酸盐。该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每摩尔稀土金属可催化合成80kg的聚合物。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00。二氧化碳的固定率大于42%,聚合物中交替序列结构的含量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聚碳酸酯 催化剂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多羟基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 聚合物 制备方法 催化合成 稀土金属 催化效率 二氧化碳 序列结构 碳酸 固定率 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碳酸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豆海华 张洪斌 +1 位作者 尤亚华 姚日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95-500,共6页
介绍了几种新型聚碳酸酯(简称PC),并讨论了其合成方法及应用。其中包括脂肪族PC、支化型PC、高分子量PC、超高分子量PC、液晶PC、阻燃PC、耐热耐溶剂PC及其它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PC。这些新型聚碳酸酯弥补了普通双酚A型PC的一些缺点,扩大... 介绍了几种新型聚碳酸酯(简称PC),并讨论了其合成方法及应用。其中包括脂肪族PC、支化型PC、高分子量PC、超高分子量PC、液晶PC、阻燃PC、耐热耐溶剂PC及其它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PC。这些新型聚碳酸酯弥补了普通双酚A型PC的一些缺点,扩大了PC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合成方法 应用 脂肪PC 支化型PC 高分子量PC 超高分子量PC 液晶PC 阻燃PC 耐热耐溶剂PC PC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与缩水甘油醚类单体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锦棠 王新英 +2 位作者 杨俊红 许涌深 孙经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以醇和酚与环氧氯丙烷 (ECH)反应合成了 α-烯丙基缩水甘油醚、β-氯乙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间甲苯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等单体 .利用稀土钇的磷酸酯盐和三异丁基铝组成的络合催化剂[Y(P2 0 4 ) 3-Al(i-Bu) 3]催化 CO2... 以醇和酚与环氧氯丙烷 (ECH)反应合成了 α-烯丙基缩水甘油醚、β-氯乙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间甲苯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等单体 .利用稀土钇的磷酸酯盐和三异丁基铝组成的络合催化剂[Y(P2 0 4 ) 3-Al(i-Bu) 3]催化 CO2 与缩水甘油醚类单体 (GE)的共聚反应 ,合成出新型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广角 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动态力学性能等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Y(P2 0 4 ) 3-Al(i-Bu) 3对缩水甘油醚类单体和 CO2 的共聚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适宜的催化剂用量 Y为 2 .7× 1 0 - 2~ 5× 1 0 - 2 mol/L.热分析结果表明 ,带苯环侧基的缩水甘油醚类单体 -CO2 共聚物的耐热性高于环氧氯丙烷 -CO2 共聚物 ,动态力学谱表明 ,间甲苯缩水甘油醚 -CO2 共聚物的 Tg=2 6.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缩水甘油醚 共聚反应 热性能 合成 表征 二氧化碳 脂肪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共聚物新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淑英 陈立班 林欣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1-53,共3页
介绍了脂肪族聚碳酸酯等类型的CO_2共聚物的合成方法以及有关的催化体系、反应的特点、相平衡、动力学以及产物性质和应用。
关键词 氧化 脂肪 聚碳酸酯 二氧化碳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2-亚丙基碳酸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庞浩 廖兵 +1 位作者 黄玉惠 丛广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综述了由 CO2 和环氧丙烷共聚而成的聚 ( 1 ,2 -亚丙基碳酸酯 ) ( PPC) 1 996年以来的应用研究 .包括作为在较低温度下可彻底分解的胶粘剂 ;用作固体电解质和聚氨酯原料 ;用于光刻胶 ;利用 PPC的气体透过性低而作阻隔添加剂 ;Tg 较低 ,... 综述了由 CO2 和环氧丙烷共聚而成的聚 ( 1 ,2 -亚丙基碳酸酯 ) ( PPC) 1 996年以来的应用研究 .包括作为在较低温度下可彻底分解的胶粘剂 ;用作固体电解质和聚氨酯原料 ;用于光刻胶 ;利用 PPC的气体透过性低而作阻隔添加剂 ;Tg 较低 ,可作环氧树脂的增韧剂和 PVC的增塑剂 .还综述了 PPC与丁腈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等的共混物的应用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共聚物 环氧丙烷 脂肪聚碳酸酯 聚(1 2-亚丙基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