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3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及其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斌 李元庆 +2 位作者 朱路平 杨洋 付绍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41-2646,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D,L-酒石酸铵为模板制备了高产率、尺寸均匀、大长径比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借助透射电子显微(TEM)、扫描电子显微(SEM)、电子能谱(EDX)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了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形成机...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D,L-酒石酸铵为模板制备了高产率、尺寸均匀、大长径比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借助透射电子显微(TEM)、扫描电子显微(SEM)、电子能谱(EDX)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了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并考察了实验条件对二氧化硅纳米管的产率和形貌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置时间、TEOS的滴加速率以及氨水用量对纳米管的形成有明显影响,而温度对纳米管形成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管 正硅酸乙酯 酒石酸铵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靳蓓 康惠宝 刘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21-23,共3页
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TMAB)为模板剂,以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在酸性介质的催化条件下进行水解、缩合,制得了二氧化硅纳米管(平均管径30~60nm),并用FTIR、XRD、TEM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管进行了表征。此外,讨论... 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TMAB)为模板剂,以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在酸性介质的催化条件下进行水解、缩合,制得了二氧化硅纳米管(平均管径30~60nm),并用FTIR、XRD、TEM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管进行了表征。此外,讨论了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管 原硅酸四乙酯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表征 水解 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修饰的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管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小兰 邹健莉 +2 位作者 刘丽花 陈夏琴 赵婷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6-738,共3页
In this study,we report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lC4Pc-magnetic silica nanotubes(AlC4Pc-MSNs),which was synthesized via alumina template membrane method.The synthesized outer-NH2-magnetic silica nanotub... In this study,we report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lC4Pc-magnetic silica nanotubes(AlC4Pc-MSNs),which was synthesized via alumina template membrane method.The synthesized outer-NH2-magnetic silica nanotubes(outer-NH2-MSNs)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SEM,EDS and SQUID.Besides these,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were also recorded,which further indicate that the AlC4Pc-MSNs have the similar features with free AlC4Pc.The AlC4Pc-MSNs not only have all the advantages of silica nanotubes,but also can be easily separated from the solution by external magnetic field.On the basis of the merits mentioned above,AlC4Pc-MSNs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pH value.Our work herein reveals that the outer-NH2-MSNs will be a promising platform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targeting drug delivery,DNA transfection,selective separation,catalyst carriers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管 表面氨基功能化 四羧基铝酞菁 PH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放大实验的研究
4
作者 韩卫荣 吕立强 +2 位作者 于宏伟 周二鹏 刘会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27,156,共5页
以D,L-酒石酸铵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碱性介质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缩合,经过滤、洗涤、干燥制备出了高产率、尺寸均匀、大长径比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并进行了1 L放大实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SEM)、透射电子显微(TEM)等分... 以D,L-酒石酸铵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碱性介质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缩合,经过滤、洗涤、干燥制备出了高产率、尺寸均匀、大长径比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并进行了1 L放大实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SEM)、透射电子显微(TEM)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管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模板 二氧化硅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可控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空心球(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旸 潘兆瑞 +1 位作者 石翛然 郎雷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98-1704,共7页
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在相同体系中可控合成了新颖有序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空心球,对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多种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反应时间、溶液中水和乙醇比例、搅拌和滴加速度对形成管状结构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纳米管的... 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在相同体系中可控合成了新颖有序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空心球,对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多种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反应时间、溶液中水和乙醇比例、搅拌和滴加速度对形成管状结构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醇水混合溶液中柠檬酸三铵晶体为细柱状形貌,其作为重要的结构导向剂为二氧化硅胶晶附着提供模板,从而形成管状结构,二氧化硅空心球也显示了相似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管 空心球 柠檬酸三铵 柠檬酸 溶胶凝胶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相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Pb^2+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涂全 王芙香 +5 位作者 李成阳 陈子玉 任国建 陈祎平 潘勤鹤 张才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采用纯化的海泡石作为硅源,在不需要模板和煅烧工艺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石英相的硅纳米管(SNTs),并对获得样品进行了XRD、FTIR和SEM等表征。制得的SNTs具有40~50 nm外径,管腔直径为10~15 nm,长度为20~100μm。此外,研究了SNTs对于Pb^(... 本文采用纯化的海泡石作为硅源,在不需要模板和煅烧工艺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石英相的硅纳米管(SNTs),并对获得样品进行了XRD、FTIR和SEM等表征。制得的SNTs具有40~50 nm外径,管腔直径为10~15 nm,长度为20~100μm。此外,研究了SNTs对于Pb^(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b^(2+)吸附量随初始Pb^(2+)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和溶液p H值(<5)增加而增加。在溶液p H为5时,SNTs对于Pb^(2+)的吸附平衡的吸附焓(ΔH)和熵变(ΔS)分别为6.28 k J/mol和69.8 J/mo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相 二氧化硅纳米管 海泡石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协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滑和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占模 董从林 +1 位作者 袁成清 白秀琴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3-607,共15页
为了增强摩擦制动材料的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采用具有高强度的碳纤维(CF)和优异增摩性能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_(2) NPs)改性聚氨酯(TPU)并制备新型SiO_(2) NPs/CF/TPU复合材料,探究不同质量分数SiO_(2) NPs和CF对复合材料表面在水润... 为了增强摩擦制动材料的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采用具有高强度的碳纤维(CF)和优异增摩性能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_(2) NPs)改性聚氨酯(TPU)并制备新型SiO_(2) NPs/CF/TPU复合材料,探究不同质量分数SiO_(2) NPs和CF对复合材料表面在水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 NPs与摩擦副表面微粗糙峰之间的啮合作用将纯TPU材料的黏着磨损行为转变为磨粒磨损,摩擦系数从0.15增大到0.6,改善了复合材料的防滑性能,但降低了其耐磨性能.添加CF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失效行为,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另一方面,由于SiO_(2) NPs和CF的疏水性,改性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从67.55°增大到了112.10°,将亲水性TPU转变为疏水性复合材料,降低了水分子在摩擦表面的吸附性,削弱了水的润滑作用,进一步改善其在湿滑环境下的防滑性能.当SiO_(2) NPs和CF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9%时,改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稳定在0.5附近,平均摩擦系数增大了204.26%,与质量分数12%的SiO_(2) NPs改性复合材料相比,磨损率下降了96.28%,表现出优异的防滑与耐磨性能.该研究可为设计和制造在湿滑环境下具有优异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的摩擦制动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碳纤维 热塑性聚氨酯 防滑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增强氯氧化镁胶凝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启昊 杨朋伟 陈若愚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以双氧水修复并活化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通过分子间脱水将壳聚糖磷酸酯负载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将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添加到氯氧化镁胶凝材料中进行耐水改性。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 以双氧水修复并活化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通过分子间脱水将壳聚糖磷酸酯负载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将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添加到氯氧化镁胶凝材料中进行耐水改性。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的加入增加了氯氧化镁胶凝材料各龄期的抗压强度,改性后的氯氧化镁胶凝材料养护龄期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16 MPa和127 MPa,比未改性试样增加了11.5%和5.8%。改性后的氯氧化镁胶凝材料水泡28 d后的抗压强度高达102 MPa,比相同水泡时长下磷酸改性的试样高8.3%。同时,纳米二氧化硅@壳聚糖磷酸酯可以细化氯氧化镁胶凝材料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氧化镁胶凝材料 抗压强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对莱茵衣藻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雨晴 罗学刚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0-75,79,共7页
[目的]通过测定纳米二氧化硅(SiO_(2) NPs)处理绿藻后的生长及光合指标变化,揭示SiO_(2) NPs对水生态环境中藻类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试验材料,从生长、氧化胁迫、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诱... [目的]通过测定纳米二氧化硅(SiO_(2) NPs)处理绿藻后的生长及光合指标变化,揭示SiO_(2) NPs对水生态环境中藻类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试验材料,从生长、氧化胁迫、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方面研究了SiO_(2) NPs的生物毒性效应。[结果]96 h、25℃高浓度(800 mg/L)的SiO_(2) NPs诱导莱茵衣藻活性氧(ROS)上升了21.57%,并且抑制了莱茵衣藻光合作用,导致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10.87%,光合性能指数Pi-Abs下降了50.72%。而温度升高加剧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毒性。当温度上升至30℃时,高浓度(800 mg/L)的SiO_(2) NPs导致莱茵衣藻ROS比对照组上升了26.58%,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下降了23.47%和20.35%,光合性能指数Pi-Abs显著下降了55.72%。高浓度SiO_(2) NPs对莱茵衣藻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且温度升高与SiO_(2) NPs浓度增加的协同作用将加剧莱茵衣藻光合毒性效应。[结论]该研究为探索纳米粉体材料对微藻的光合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莱茵衣藻 光合效应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激活的转录组分析及实验验证
10
作者 阮晨 吴冉 +2 位作者 王来友 杜佳 曹敬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8,I0009,共7页
为寻找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诱导细胞自噬激活的调控蛋白,用2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处理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株,对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试验.根据CCK-8方法测定的细胞死亡率及自噬Marker蛋白的表达量确定诱导时长,由此制备细胞样品并... 为寻找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诱导细胞自噬激活的调控蛋白,用2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处理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株,对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试验.根据CCK-8方法测定的细胞死亡率及自噬Marker蛋白的表达量确定诱导时长,由此制备细胞样品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分析预测,通过RNA干扰实验筛选具有自噬调控功能的蛋白质.研究结果表明,20 nm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处理细胞的较优诱导时间为24 h,自噬Marker蛋白LC3B-Ⅱ的表达随着纳米颗粒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在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共筛选到295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参与多个自噬调控信号通路;通过RNA干扰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干扰Arrdc4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细胞内LC3B-Ⅱ的表达水平.综合考虑所有实验结果,Arrdc4可能通过KEGG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影响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诱导的细胞自噬,其调控机制仍有待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自噬 转录组 Arrdc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二醇/纳米二氧化硅增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性能及其应用
11
作者 胡恒 刘如 +1 位作者 龙玲 孙玉慧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解决三聚氰胺甲醛浸渍胶膜纸脆性大、饰面胶合板龟裂问题,以二乙二醇(diethylene glycol,DG)和纳米二氧化硅(nano-silicon dioxide,NS)为改性剂对三聚氰胺-甲醛(melamine-formaldehyde,MF)浸渍树脂进行改性,并制备了浸渍胶膜纸和饰面... 为解决三聚氰胺甲醛浸渍胶膜纸脆性大、饰面胶合板龟裂问题,以二乙二醇(diethylene glycol,DG)和纳米二氧化硅(nano-silicon dioxide,NS)为改性剂对三聚氰胺-甲醛(melamine-formaldehyde,MF)浸渍树脂进行改性,并制备了浸渍胶膜纸和饰面胶合板。对MF树脂的化学结构变化、热稳定性能及浸渍胶膜纸的抗张性能、饰面板的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加入DG和NS可提高MF树脂的黏度和固体含量,改性后MF树脂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与改性剂之间发生了化学结合;改性后树脂的初始热解温度略有下降,但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仍在370℃以上,热稳定性高。当DG添加量为8.0%、NS添加量为2.5%时,纸张抗张强度从MF的2.40 MPa提高至MFDGNS_(5)的4.41 MPa,提高幅度明显,当NS添加量为1.0%时,纸张断裂伸长率从MF的2.86%提高至MFDGNS_(2)的4.71%,提高幅度达64.69%;当NS添加量为1.0%和1.5%时,浸渍胶膜纸卷曲的最小曲率半径为7.5 mm,远小于MF树脂浸渍胶膜纸的12.5 mm,这个结果与断裂伸长率的趋势一致。当NS的添加量为1.5%时,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的磨耗值最低可达到46 mg/(100 r),无露底现象,表面胶合强度最高达到1.50 MPa;当NS添加量为1.0%和1.5%时,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的耐龟裂等级为4级。利用DG和NS改性MF树脂具有一定的增韧效果,可以防止饰面胶合板龟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二乙二醇 纳米二氧化硅 增韧防开裂改性 饰面胶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二氧化硅协同增强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及效果
12
作者 张瑞倩 刘巧玲 +2 位作者 刘振 贾维龙 姜秀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10861-10869,共9页
纳米纤维素(nano cellulose fibers,CNFs)在水泥基材料的碱性环境中易发生水解与矿化,限制了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广泛应用。在添加CNFs的水泥砂浆中复掺纳米二氧化硅(nano-silica,NS),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断裂韧性研究二者的协同... 纳米纤维素(nano cellulose fibers,CNFs)在水泥基材料的碱性环境中易发生水解与矿化,限制了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广泛应用。在添加CNFs的水泥砂浆中复掺纳米二氧化硅(nano-silica,NS),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断裂韧性研究二者的协同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复掺NS可以显著提高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在复掺1.5%掺量的NS时,砂浆90 d抗压强度相比单掺组可提高22.4%,其断裂韧度相比单掺组可提升89.1%。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NMR)、热重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以及电子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试验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氧化钙进行二次水化反应,消耗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防止纳米纤维素矿化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水化硅酸钙[Ca_(5)Si_(6)O_(16)(OH)·4H_(2)O,C-S-H]凝胶,进而提高基体的密实度,增强纳米纤维与基体的黏结能力,有效抑制内部微裂纹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纳米二氧化硅 复掺 协同效应 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与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协同增强CF/PP复合材料
13
作者 王海旭 孙进 +4 位作者 赵巍 时振堂 潘雨曦 刘程 蹇锡高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7,共7页
树脂本身强度及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是影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基(CF/PP)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及氨基化纳米二... 树脂本身强度及树脂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是影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基(CF/PP)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及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SiO_(2)-NH_(2))对高熔指PP进行改性,先后通过熔融浸渍和热压成型,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丙烯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添加PP-g-MAH与SiO_(2)-NH_(2)使PP的结晶度提升2.5%,拉伸强度提升4.8%,弯曲强度提升5.3%;CF/P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543.7 MPa和17.2 MPa,分别提升112.2%和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聚丙烯 力学性能 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130℃高温高盐油藏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增韧酚醛凝胶封窜体系
14
作者 邱磊 陈明贵 严亮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8,464,共9页
南海西部油藏进入高含水阶段,油层物性差异大,注水井急需高温调剖提高采收率。针对南海西部油藏高温(130℃)高盐(矿化度32385 mg/L、钙镁离子含量5650 mg/L)环境,常规有机凝胶封窜体系失效的问题,以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南海西部油藏进入高含水阶段,油层物性差异大,注水井急需高温调剖提高采收率。针对南海西部油藏高温(130℃)高盐(矿化度32385 mg/L、钙镁离子含量5650 mg/L)环境,常规有机凝胶封窜体系失效的问题,以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的共聚物(GW-1)、间苯二酚、乌洛托品、乙酸和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增韧剂(20 nm)为原料,制得纳米增韧耐温抗盐凝胶,优选了凝胶的配方;通过成胶时间与交联剂加量的关系曲线得到90~130℃下的凝胶成胶动力学方程;最后评价了凝胶的黏弹性、注入性和封堵性,并与未增韧的酚醛凝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纳米增韧酚醛凝胶的最优配方为:0.8%GW-1+0.2%间苯二酚+0.4%乌洛托品+0.2%乙酸+0.3%硫脲+0.02%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凝胶成胶时间为8 h,凝胶强度等级为G级、130℃老化95 d的脱水率小于10%。凝胶的成胶时间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成胶时间越短;通过130℃下的成胶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该温度下的酚醛凝胶成胶活化能为88.2 kJ/mol。与未增韧的酚醛凝胶相比,纳米增韧酚醛凝胶可使填砂管的残余阻力系数由88.3增至963.0,封堵率由98.9%增至99.9%,后续水驱突破压力梯度由3.45 MPa/m提高到34.7 MPa/m。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增韧剂使凝胶具有良好的网状结构,给凝胶提供了支撑骨架,增强了其耐温耐盐性、黏弹性和老化稳定性。纳米增韧凝胶具有较好的注入性、长期稳定性和封堵性能,适于作为海上高温高盐油藏封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盐 南海油藏 酚醛凝胶 增韧剂 胺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对黄土高原苜蓿与高羊茅根系形态的影响
15
作者 卓玛草 苟恩泽 +1 位作者 孔冉 李广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34-740,共7页
基于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土壤退化治理需求,研究黄土高原典型草本植物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响应机制,为纳米二氧化硅应用于黄土高原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典型草本植物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为研究对象,通过梯度浓度纳米二氧化硅添加试验[0(... 基于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区土壤退化治理需求,研究黄土高原典型草本植物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响应机制,为纳米二氧化硅应用于黄土高原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典型草本植物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为研究对象,通过梯度浓度纳米二氧化硅添加试验[0(CK)、0.2%、0.8%、2.0%],系统揭示纳米材料对植物根系形态发育及生物量的调控作用,采用根系形态解析与熵权综合评价方法,量化不同处理下根系参数的响应。结果显示,0.8%纳米二氧化硅浓度处理对两物种均产生显著促生效应,苜蓿总根长和根体积较不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处理提升61.5%、26.7%,高羊茅根系数量、根系体积增幅达113.9%、86.6%;而2.0%浓度处理引发显著抑制作用,两物种根系形态指标及生物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高羊茅表现出更强的浓度敏感性,0.8%处理下其根体积增益较紫花苜蓿高60个百分点,但在2.0%处理时鲜重降幅(27.3%)为紫花苜蓿(13.6%)的2倍,且根系直径下降28.2%,而紫花苜蓿仅下降15.9%。机制解析表明苜蓿通过侧根系统冗余化增强抗逆性,而高羊茅主根延伸易受纳米颗粒物理堵塞影响。熵权模型综合评价显示0.8%浓度处理下两物种综合得分均达理论最大值(1.00),证实该浓度具有最优根系改良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黄土高原 根系形态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纳米二氧化硅包装材料对发酵酸奶贮藏品质及活菌数的影响
16
作者 蒋伟 陈钟生 +1 位作者 张元 董同力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探讨不同阻隔性的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纳米二氧化硅共聚物薄膜[poly(L-lactic-co-butanediol itaconate)nano-silica copolymer films,PLBI-SiO_(2)]包装对发酵酸奶贮藏效果,并对贮藏期间酸奶的理化指标和活菌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探讨不同阻隔性的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纳米二氧化硅共聚物薄膜[poly(L-lactic-co-butanediol itaconate)nano-silica copolymer films,PLBI-SiO_(2)]包装对发酵酸奶贮藏效果,并对贮藏期间酸奶的理化指标和活菌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贮藏0~21 d期间,所有包装组的pH都呈现下降趋势,PLBI-SiO_(2)0.5%包装组与对照(市售)组在贮藏后期pH下降得到减缓;在贮藏期间,PLBI-SiO_(2)0.5%包装组与对照(市售)组能有效维持酸奶的质构特性与持水能力,同时也保持良好的感官评价与表观黏度;所有包装组的活菌数在整个贮藏期间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随包装阻隔性的提高,下降幅度得到减缓,PLBI-SiO_(2)0.5%包装组与对照组在贮藏21 d时,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都保持在10~7 CFU/mL以上。综合各项指标,PLBI-SiO_(2)0.5%包装组在贮藏21 d可以维持酸奶贮藏品质并几近于市售包装组,这为酸奶及其他发酵乳替代包装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贮藏 纳米二氧化硅 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纳米二氧化硅共聚物 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偕胺肟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对铀的吸附性能
17
作者 郭勤 林伟 +4 位作者 汪露 杨蓉 陈自娇 李雪梅 后春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高效铀吸附材料研发对废弃铀矿山及尾矿库渗滤液超低浓度铀污染的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控硅酸四乙酯(TEOS)的可控水解,采用静电纺丝工艺一步法直接合成得到三维蓬松结构的SiO_(2)纳米纤维膜(SiO_(2)-NFM),随后通过盐酸羟胺还原... 高效铀吸附材料研发对废弃铀矿山及尾矿库渗滤液超低浓度铀污染的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控硅酸四乙酯(TEOS)的可控水解,采用静电纺丝工艺一步法直接合成得到三维蓬松结构的SiO_(2)纳米纤维膜(SiO_(2)-NFM),随后通过盐酸羟胺还原氰基法以SiO_(2)-NFM为基底制备了偕胺肟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膜(SiO_(2)-AO NFM)。采用SEM、EDS和FTIR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其铀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偕胺肟基团成功地修饰到了SiO_(2)纳米纤维膜表面,在pH为6,温度为35℃时吸附性能最佳,30 min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在铀酰浓度为10 mg/g时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32.12 mg/g,5 mg/L时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26.05 mg/g。将其试用于浓度为5.56 mg/L的真实尾液,其吸附容量为23.3 mg/g。SiO_(2)-AO NFM对铀的吸附选择性好,首圈去除率高达99%,循环再生6次后依然能够保持76%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肟基团 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膜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刘昌智 李春清 +2 位作者 陈敦 范善智 张青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13-3820,共8页
为了解决寒冷地区低温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的问题。基于纳米材料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发现,低温养护下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衰减10%左右;掺入纳米二氧化硅... 为了解决寒冷地区低温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的问题。基于纳米材料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发现,低温养护下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衰减10%左右;掺入纳米二氧化硅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升20%左右,最佳掺量是2%。通过压汞、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微观试验数据探讨了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性能的改良机理。结果表明,常温和低温养护下纳米二氧化硅都能促进水泥水化,消耗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产生更多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铝酸钙凝胶,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优化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升混凝土的性能。相比常温环境,低温下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性能的提升效果略有下降,但其完全可以弥补低温对混凝土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纳米二氧化硅 抗压强度 孔隙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固化黄土的循环简单剪切行为及热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孙渊 李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08-718,共11页
纳米材料逐渐出现在岩土工程领域,用以处理问题地基和防治滑坡。旨在调查纳米二氧化硅处理黄土的循环抵抗强度和循环后抗剪强度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循环简单剪切和循环后单调剪切试验,探讨了纳米二氧化硅掺量和初始有效固结应力对处理黄... 纳米材料逐渐出现在岩土工程领域,用以处理问题地基和防治滑坡。旨在调查纳米二氧化硅处理黄土的循环抵抗强度和循环后抗剪强度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循环简单剪切和循环后单调剪切试验,探讨了纳米二氧化硅掺量和初始有效固结应力对处理黄土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了复合体的微观结构和结晶相。此外,还对不同含水率和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下黄土的导热系数(温度场的重要参数)进行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随着纳米二氧化硅掺量的增加,黄土的循环抵抗能力和循环后剪切强度不断增加。纳米二氧化硅主要通过填充、裹附、强化胶结这三种机制来固化黄土,不与土体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另一方面,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优良的隔热材料,可以有效降低黄土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黄土 循环简单剪切试验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与高脂饮食联合暴露对血管纤维化的影响
20
作者 尹敬雯 王风红 迟宝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0-610,共11页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SiNPs)与高脂饮食联合暴露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分析SiNPs的粒径及分散性。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对照组、标准饮食+SiNPs组、高脂饮食对照...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SiNPs)与高脂饮食联合暴露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分析SiNPs的粒径及分散性。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对照组、标准饮食+SiNPs组、高脂饮食对照组和高脂饮食+SiNPs组。通过气管滴注生理盐水或SiNPs 10 mg·kg^(-1)并结合标准饮食或高脂饮食处理,每4 d一次,持续90 d。多普勒超声评估大鼠血管功能和结构;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和纤维化程度;试剂盒检测主动脉血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PTEN诱导的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帕金蛋白(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P62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Col-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iNPs平均粒径为(51.24±8.54)nm,形态规则且分散性良好。与标准饮食对照组相比,标准饮食+SiNPs组大鼠左颈动脉舒张末期内径(LCCA-EDD)和主动脉舒张末期内径(AEDD)显著缩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AIMT)显著增宽;SOD活性和GSH/GSSG比值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INK1、Parkin、LC3BⅡ/Ⅰ、P62、α-SMA、Col-Ⅰ和Col-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主动脉内膜出现炎性浸润和血管纤维化。与标准饮食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对照组大鼠AEDD显著缩窄,CIMT和AIMT显著增宽;SOD活性和GSH/GSSG比值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INK1、Parkin、LC3BⅡ/Ⅰ、P62、α-SMA、Col-Ⅰ和Col-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与高脂饮食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SiNPs组LCCA-EDD和AEDD显著缩窄,CIMT和AIMT显著增宽;SOD活性和GSH/GSSG比值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INK1、Parkin、LC3BⅡ/Ⅰ、P62、α-SMA、Col-Ⅰ和Col-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主动脉内膜炎性浸润和血管纤维化增加。与标准饮食+SiNPs组相比,高脂饮食+SiNPs组大鼠LCCA-EDD显著缩窄,CIMT和AIMT显著增宽;SOD活性和GSH/GSSG比值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INK1、Par⁃kin、LC3BⅡ/Ⅰ、P62、α-SMA和Col-Ⅰ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SiNPs和高脂饮食联合暴露对LCCA-EDD和AEDD,CIMT和AIMT,SOD活性、MDA含量和GSH/GSSG比值、PINK1和Parkin,Col-Ⅰ和Col-Ⅲ表达具有协同效应。结论SiNPs和高脂饮食联合暴露可能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诱导线粒体自噬,导致血管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血管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高脂饮食 血管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 纳米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